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herinspace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查看: 381|回复: 1
收起左侧

[专题解读] 记叙文写作导航6:描写要生动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gwp! 发表于 2019-6-4 19: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记叙文写作导航6:描写要生动  语文梦工场 2019-06-04 08:30:14
描写要生动
写作导航
(一)参考题目
1.我家的一张照片
2.我有一双__________的手
3.写一篇作文,描写你熟悉的一种动物,不少于500字。
4.写一个体育活动或竞赛的场面,或写偶遇的一次事故场面(片段也可以),反映出场面的气氛。
5.写学校或家中、大自然中的一处景物、情境(片段)。要求:能综合运用两种以上的表达方式,饱含感情,描写生动。
(二)例题简析
1.你家里的相册里,总会有一些老照片。这些照片,往往记录着你和家人生活的点点滴滴。选取你最难忘的一张老照片,把有关照片的故事和你的感受生动形象地写出来,可以从多个方面介绍照片,比如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等特点,还可以描写照片的背景、色彩,以及照片里的自然风光等。再回忆一下,这张照片是在何时、与何人一起拍的,它背后有哪些难忘的人或者事?挖掘内容,细致描写,相信你一定能把这篇文章写生动。
2.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你每天都要用到这双手。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在这个半命题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灵巧”“能干”“笨拙”“闲不住”“令人羡慕”等,然后写作文。无论你有一双什么样的手,都是用于劳作的手,因此这就要求你写成叙事的记叙文,叙事中要细致描写手在劳作过程中的动作。这就要求你运用行动描写,用行动描写形象地表现出你自己在文题的横线上所填的词语,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3.写动物并不难,只要你怀抱一颗爱心,认真地观察动物特点,细致地写出动物特点,就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把动物写得鲜活。注意一点,就是不要面面俱到,要合理地筛选材料,自始至终想着要处处突出它的特点。如果有相关故事,你一定会带着感情生动地描述的。
4.写一个体育活动或竞赛的场面,或写偶遇的一次事故场面(片段也可以),反映场面的气氛。这样的作文或者描写片段,关键是立足于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抓住特征,细致描写。
5.在学校、家中乃至大自然中、原野上,都有值得描写的景物、环境,描写要生动,表达要真挚,能综合运用两种以上的表达方式,饱含感情去写作,就一定能描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三)写作指导
许多学生怕写作文,觉得作文内容不知写什么为好,写起来像记流水账一样,总是几句枯燥的语言。
写作文为什么要生动形象?不生动的话就死气沉沉的,无法给人读下去的欲望;如果不“形象”,无法让读者感受到具体的事物,那么读者自然就会感到乏味,你写的文章就没人看了。
好的文章,特别是好的记叙文,一定离不开好的描写。
好的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人物、动物、事件、景物等的具体状态,使人读了文章如亲见亲闻,如临其境。很显然,“描写要生动”,其写作实践的重点就是:用心学习,认真训练,让我们能够通过描写,把人物和动物写“活”,写出特点,达到把记叙文写得生动感人的目的。
大家知道,写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要使自己所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多采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
所谓生动形象,无非是使描写对象有形、有情、有声、有色地再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给人强烈而深刻的印象,易懂耐读也易接受。
那么如何做到使描写更生动形象呢?一般地,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入手。
(1)使用多种描写方法。描写的方法有很多,从描写的角度来分,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从描写的对象来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又可分为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要使文章中的描写对象生动形象,就要在把握文体特征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既可单独使用某一种描写方法,也可综合使用多种描写方法,进一步增强表达效果。
比如,《车站一瞥》一文中写道:
时光如梭,星期天很快过去,我怀着依依难舍的心情踏上了返校的车。在车启动前的一刹那,我回头远远地看见了母亲。她矮小的身躯在寒风中显得那么单薄,她急急忙忙地走来,手里拎着什么。风呼呼地吹起了她的衣裳,吹乱了她的发丝,猛然间我发现几根银丝倔强地直立着,在风中摇曳着,母亲的脚步失去了往昔的矫健。当她气喘吁吁地走到车窗前,将早晨煮的几个鸡蛋塞与我时,我留心到她那额头上的“沟壑”,看着她那日渐增多的鱼尾纹,不觉眼睛已潮湿。
这段文字中的描写很出彩:作者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描写了离家—到车站—坐上车—车启动的过程。在车上回头一瞥的瞬间,短暂的“一瞥”,母亲单薄的身影定格在作者的头脑中。作者极会描写,由远及近,细腻地刻画了母亲的形象。母亲的衣服、发丝和脚步,母亲苍老的外貌、蹒跚的行动,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是最后,母亲气喘吁吁地走到车窗前,将早晨煮的几个蛋塞与“我”时,“我”看到那额头上日益深的“沟壑”,那日渐增多的鱼尾纹,更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形象突出,余味无穷。
再如,描写一位老人的一段文字:
货柜前,站着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脊背弯曲的老爷爷。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解放鞋和打着补丁的衣服,裤腿卷起来,露出黝黑的脚踝。他从衣服的里层摸出一个小塑料袋,慢慢打开,里面是裹得紧紧的手帕。他一圈一圈地把手帕展开,再展开被裹得紧紧的一叠钱。老爷爷伸出手指沾了沾口水,从一叠零钱中抽出一张五角的纸币,又捻了捻,才递给售货员。售货员冷冷地接过钱,“啪”的一声把一只雪糕地放在柜上。接过雪糕,老爷爷转过身递给了身旁等候已久的小孙子,面带微笑的示意孙子快吃。然后,老爷爷带着孙子慢慢走出了车站。
这段文字很有表现力,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作者寥寥几笔勾勒出老人的外貌,更胜一筹地是融入动作描写的细节描写,那一“摸”、一“打”、一“展”、一“沾”、一“捻”、一“递”,极富质感,一连串的动词,把老人数钱的动作和爱惜花钱的情怀表现出来。文中对售货员虽一笔带过,但情态尽显。这段文字用词准确精妙,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
除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外,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都会在记叙文中发挥重要作用,综合起来合理使用这些,能把记叙文描写得更生动形象,能叙事清楚,写人鲜明,达到感人至深的写作目的。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往往使语言新鲜活泼,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一个巧妙的比喻胜过了大段呆板平直的说理文字;一个生动的拟人胜过大段绕弯子的说明。因此,如果我们写文章能用上合适的修辞手法,就可使描写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同学们已经知道,描写是作文当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其中人物描写又主要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的行为、动作的描写。动作,是指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的活动。行为,一般是指人物整体的活动、反应或行动。动作行为可以是跑、跳、撞、推、拉、打、抓、踢、踩、学习、支持、训斥、袭击等。
动作描写不仅要写人物在做什么,更关键的是要写人物是“怎么做”的。由于人物的行动往往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构成的,因此,动作行动描写就要善于抓住人物身份、气质和性格特征,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要准确、鲜明,写出动作的连贯性。
比如,下面是大家所熟悉的“武松打虎”的描写片段:
武松走了一阵,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噗的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肐月荅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
(选自《水浒传》,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略有改动)
“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非常有名的一个故事。“打虎”是武松做的事情,是“行为”。虎要吃人,武松要打虎,为了表现武松的勇敢无畏,作者具体描写了虎的气势及武松打虎的具体过程。
先看老虎扑人的动作,“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这一老虎的行动描写,足已叫人汗毛直竖。接下来再看人虎相搏,“那大虫扑来”,武松“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这是第一回合。那大虫“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这是第二回合。那大虫“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这是第三回合。猛虎的“扑”“掀”“剪”,写得很活,很有生气。面对老虎,武松的动作是一个接一个“闪”。“闪”这个字准确、鲜明,写出了武松机智、敏捷的特点。当武松躲过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他开始由被动防守转为主动进攻,用大棒尽平生之力打去。先是打折哨棒,继之拳打脚踢。“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把人虎相搏的场面写得神采飞扬,虎的凶、猛、狠和武松的沉着、机智、勇敢,都充分显现出来。
要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是写人叙事的文章,常以叙述的方式表达内容。既然是写人叙事的,当然就离不开对人物、景物和场面的描写。同学们对描写人物要抓住特点等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训练。这里,再谈一谈叙述事件过程中的生动描写。
怎样才能把事件写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呢?
首先,离不开对事情的具体描述。要写出生动、自然、真实、感入的事例,具体场面的描写就不能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而应该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感染读者,多让事实说话,少发表空洞的议论。这样的文章才有血肉,禁得住读者反复品味。
其次,要善于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一般说来,记叙的语言亲切感人,而议论和抒情的文字则能点明事件的意义,激发读者思考,感染读者的情绪,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采用抒情方式,要注意安排合理、抒发自然、感情真挚,切忌虚假、空洞地叫喊。特别要注意,抒情要和文章记叙的内容紧密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再次,语言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当然,这生动活泼必须以语言的准确、鲜明为基础。要使文章的语言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感人,对词语进行一番推敲和锤炼是很重要的。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叙述事件的发展变化,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细节描写中那些准确、生动的用词,有时仅仅是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的描绘,只要是经过推敲、提炼的精妙词语,就常常能收到“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此外,善于调动各种修辞手法,把客观事物的情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也是增强语言生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恰当的修辞不仅可以把客观事物形象化,还可以使记叙更为传神,作者感情抒发得更真切、感人。
当然,作文是语言的产物,语言是作文内容的外衣。准确丰富的措辞、生动形象的表达是好的作文所不可缺少的。语言风格假如能够切合作者的感情基调,有效地传情达意,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初中生写记叙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那些泛泛而谈、内容单薄。比如,写某人好,很多同学的笔下就是“好得很”“非常好”“好极了”“真好”“好得不得了”这样的表述,再加上概述关于这个人物的一两件事,结果,文章缺乏具体可感、真实生动的形象,不能真正地打动读者的心。又比如,叙述某件事,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应俱全,但都是笼统地点到为止,干巴巴的,毫无生趣。
好的记叙文,无论是记人为主的文章,还是叙事为主的文章,都不能缺少细节描写。我们应该认真观察生活。有道是“故事好编,细节难找”,难就难在要找到符合真实生活的、体现人物个性的、典型动人的细节,必须经过我们认真观察,写作时认真筛选,合理使用你所积累的写作素材。
积累生动的素材,渲染动情的内容,交代感人的原因,让感情充满作文的全过程,使情感贯穿文章的始终,这是使记叙文动人的有效方法。
习作示例
我家的一张照片
佚名
时光匆匆,弹指间,我已经从一个爱哭鼻子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拥有理想、懂得把泪珠藏抑在深处的中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流逝的只是时光吗?
翻开我家那本尘封已久的相册,任思绪流动其中,我终于明白,流逝最多的,是儿时如歌的岁月。
不经意地,我的目光触碰到这一张照片。这是一张极其普通、似乎缺少亮点的照片。但对于我来说,它却非常珍贵。
照片中的我和姐姐一齐把手伸向蔚蓝的上空,好像要迎接那一颗颗耀眼的、匆匆流动着的烟火。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春节的时候。由于爸爸工作的需要,我们要离开故乡,离开爷爷奶奶。小时候任性的我,一想到要与伙伴们分别,就躲在屋里哭个不停,就连将要过春节也是闷闷不乐的。爷爷奶奶明白,这将是我们在故乡的最后一个春节。为了让家庭气氛活跃起来,爸爸买来烟花。
当时,我并不真正明白这一切,只知道很快就要离别。
爷爷奶奶千叮万嘱,希望我和姐姐勤奋努力,好好学习,给家人争光。
爸爸放起了烟火。望着那空中荡漾的迷人的铁树银花,我和姐姐兴奋地把手一齐伸向天空。就在那一刻,相机留下了这永恒的美丽。就在我们回过头的时候,我发现,全家人齐刷刷地站在那里看着我们,就这样注视着,冰冷的空气也忍不住变成了雪花翩翩飞舞。
从家人的目光里,我似乎看到,那股暖暖的爱的河流在涌动;看到了那条长长的亲情的丝带和那坚如磐石般的希望。
岁月如歌而过,但儿时就已埋下的真情与希望却还存在。纵然海枯石烂,那深情的目光将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这张承载着希望的照片,珍藏在我家。它不仅记下了我儿时的笑脸,还记下了故乡灿烂的夜空。
【简评】
时光不等待,人会改变,照片依旧。有多久没翻开你家珍藏的那本相册了呢?掸去封面那层浅浅的灰尘,翻开,是记忆里扬抑的色彩。老旧的照片上,浮动着岁月的痕迹。
本文作者就很好地从家里的一张照片中读出了过去,品味了青春年少,感悟了成长进步。文章抓住照片产生的背景、照片定格的瞬间、照片上的图画之美,描述了一个家庭曾经有过的悲喜情怀,语言生动,比较感人。
一张旧照片
佚名
提起旧照片,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童年时期快乐的情景。然而,今天我要展示的这张旧照片,会让你想起那场惨无人道的日本侵华战争。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了上海火车站,这张照片就是被当时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这一天,上海南站和往常一样,涌动的人群川流不息,正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嗡嗡”的敌机声,还没等人们醒悟之即,“轰轰”几声巨响,顿时,火车站硝烟四起,建筑物坍塌了半边。“鬼子的飞机来了”“快跑呀”“爸爸、妈妈……”哭声、喊声,顿时连成了一片,人们慌作一团,不知所措。可敌人的轰炸还在继续,天桥倒塌了,此时的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停止了涌动,一片片尸体倒在了血泊中,刚才还在喧哗的南站现已死一般的寂静,只是偶尔还能听见几声低微的呻吟。
“妈妈,你在哪里?”“爸爸,我害怕……”就在这寂静的片刻,突然传来了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他坐在铁轨中间,满身是血,正张着大嘴呼喊着。他看着眼前满身是血迹的父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不知父母为何一动不动,他也不知道从此以后即将成为孤儿,他更不知道今后该怎样生存……
眼前的废墟、眼前的孤儿,不都是日本侵华战争在中国留下的滔天罪行吗?孤苦伶仃的孩子不已证明你们在中国的“东亚共荣”是谎言吗?
这张旧照片让我们无法抹杀掉每个中国人心灵的震撼,那一幕幕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让我们历历在目。
【简评】
文章从一张旧照片入手,引出了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
本文作者通过细心观察,抓住小男孩的外貌和神态进行细致描写,通过有声有色地讲述渲染,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侵华日军的仇恨。全文语言表达简洁干脆,坚定有力,很好地突出了中心,也体现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佚名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这是我从蹦蹦跳跳的小时候就喜欢唱的歌。当别的小朋友在大街上跳皮筋儿、捉迷藏的时候,我总喜欢哼着这小曲儿,开心地玩涂鸦、折纸。你可别不信,我真的有一双灵巧的手!
同学们都说我的手太小了,却又都羡慕我这双小手画出的画儿。
课间休息时,大家总爱递来一张白纸,要我画上两笔。有时,在同学们不住的称赞声中,我还真有些不好意思,而这又使我急切地希望用这双“巧手”为我们可爱的集体做点什么……
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我和几个同学到学校帮助布置家长会。一进教室,就看见几个同学正围在一起商量什么。见我进来了,他们几位竟欢呼着围了过来。“快想想办法,学校临时通知的,出一张墙报!”“救星啊!就靠你了。”这可麻烦了,现成的材料仅有一张大白纸。“怕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听到同学们的叹息,我突然急中生智:“怎么没有‘米’,这不是现成的?”我转身抓起黑板下板槽中的一堆粉笔头儿,将它们按颜色分开。别小瞧这些小不点儿,共有九种颜色呢!我先把它们敲碎,再轻轻捻一捻,成了碎末后,加了点胶水儿,放入小水碗中,加点水,又用手指头搅一搅——哈!“颜料”就这样诞生了!“那没有画画的笔啊!”大家又开始着急了。“这不是吗?”我伸出食指晃了晃,顽皮地对它吹了口“仙气”,便蘸着颜料画了起来:这边点一点,那边抹几抹,底色和艳丽的大花索性就用手掌了,画到细致的地方就用指甲划一下,真是“十指开工”呀,好不热闹!
不一会儿,墙报完成了,我和同学们简直不相信效果这么好:色彩华丽,光艳夺目。这时再看我的一双手,早已被颜料弄得花花绿绿了。
这双灵巧的小手还是一双十分会体贴人的手。上次奶奶病了,而当时家中又无大人,我便用这双手来照顾奶奶。老人家夜里睡不好,经常在梦中掀开被子。我真心疼奶奶,怕她着凉,就提醒自己夜里一定要起来几次,每次我都细心地给她拽好被角儿,把奶奶盖得严严实实的……奶奶又健康了,我双手合十,轻轻地说:“累点儿,值得!”
每当人们夸我手巧的时候,真让我有点不好意思,但我仍然调皮地说:“心灵……手才巧嘛!”
自豪啊,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简评】
有一双灵巧的手确实值得自豪。文章详略得当,点面结合,有绘声绘色的描述,也有真情实感的介绍,中心突出,结构合理,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多才多艺、聪明懂事的特点,当然,这“灵巧的手”也写出了这篇不错的文章。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王星
熟悉我的人都夸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我也以此为自豪。我这双手不光灵巧,还是很勤快、很乐于劳动的呢!
前不久有一次,我就用这双灵巧的手给窗户做了一次完美的“面膜护理”——贴玻璃纸。
“长约半米,宽也是半米,就这么裁吧!”我拿着泛着白色的半透明玻璃纸,准备给窗户做“面膜”。
按尺寸剪裁好了玻璃纸后,我把它们拿到了窗边的写字台上,拿起一块,在窗户上又比了比大小,正合适。我搬来了一把椅子,站在上面,开始往上贴纸。
我把玻璃纸背面的保护膜撕掉,露出了不干胶面,两只手各拿着一个角,小心翼翼地往窗户上贴。由于我的经验不足,这玻璃纸好像一点也不听我的话,倒像顽皮的小孩子,到处乱粘。上面的纸贴得还行,可下面的纸却错了位,只好揭开,重新贴,但它与窗户好像长在一起似的,“难舍难分”,真让我无可奈何。
这时,我看见了桌上的小刀,于是我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揭开纸的一角,然后慢慢地从这个角一点点往外撕,还好,完整地揭下来了。然后又把纸从上往下展平,这才算粘好一块玻璃。
剩下的纸可不能按这种方法贴了。这次我没有把保护膜一次都撕下来,而是撕了一半,把上半边展平后,才把剩下的保护膜撕下来。可这又让纸与玻璃之间留了气泡。我在阳台找了一块小木板,从上向下刮,把气泡赶到了一起,然后再次用小刀把这一部分纸揭开,让气泡跑掉,最后再铺平,这回比第一块贴得好了许多。我按照这种方法,很快把剩下的几扇窗户贴好了。经过这样慢慢摸索,我的小手也变得熟能生巧,更加灵活从容了。
阳光通过这层“屏障”,不再那么刺眼了。这次给窗户做“面膜护理”行动终于成功了。劳动创造快乐。我得好好感谢我这双灵巧的手!
【简评】
这篇习作的作者详细叙述了“贴玻璃纸”的过程,通过对这件事的描述,写出了本文的主题“我有一双灵巧的手”,目的明确,构思清晰。
如果你不知道怎样“贴玻璃纸”,读了这篇习作之后就知道怎样贴了,这就得益于作者运用了行动描写。“我把玻璃纸背面的保护膜撕掉,露出了不干胶,两只手各拿着一个角,小心翼翼地往窗户上贴”,这句话具体写出了贴玻璃纸的过程及方法。当纸贴“错了位”时,作者以“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揭开”“一点点往外撕”“完整地揭下来”“从上往下展平”等行动描写,细腻地写出了重新贴的具体过程。为了解决“纸与玻璃之间留了气泡”的问题,作者“找了一块小木板,从上向下刮,把气泡赶到了一起,然后再次用小刀把这一部分纸揭开,让气泡跑掉,最后再铺平”。这些行动描写,仿佛作者就在我们眼前操作似的,收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本文首尾呼应,结尾句的感悟使文章的主题有所升华,耐人品味。
霞光中的小麻雀
佚名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天边那灿烂的彩霞抹红了蔚蓝的天空,映衬着天地间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树,映衬着树杈间一群群可爱的小生灵——麻雀。它们在霞光中叽叽喳喳地欢叫着,好似在进行大合唱,朝着东方的红太阳纵情歌唱。婉转的歌声使人不得不悄悄走进这小小的生灵,仔仔细细地观察一番:看!棕色、黑色、灰色这三种颜色交织而成的羽毛,在霞光中亮油油的。头上的棕色羽毛又短又密,看上去毛茸茸的,像个小小的绒球,头部耳侧镶嵌着的那一对黑色的玛瑙似的小眼睛,圆溜溜的像珍珠,机灵地探视着四方,一旦发现危险情况,便会忽地飞起,飞到别处去时,还回头机警地瞧瞧,那浅灰色薄膜似的眼皮常常迅速垂下,又很快地抬起来,一眨一眨的,十分有趣。小麻雀的脖子上有一圈黑色茸毛,像一条围巾似的,背上的羽毛看上去很厚实。
小麻雀虽然没有白鸽那么美丽,却非常玲珑可爱。我不由自主地想靠近它们,刚走了几步,它们就迎着霞光成群结队地飞起来了,霞光把它们染得通红,多像一道绚丽的长虹!它们吃谷子的样子可有趣了,聪明的它们先用带钩的坚硬的小嘴用劲把谷子外面的一层皮小心翼翼地剥开,唯恐啄碎了里面的米粒,紧接着便开始吃它的美餐了,边吃边叽叽喳喳地和同伴交流一番,好像在说:“真好吃,真好吃!”
用餐之后,它们便开始了游戏。它们三只一群,五只一伙,轻盈地跳跃着。它们有时瞪着圆溜溜的小眼睛四处巡视四方,好像在欣赏美丽的霞光;有时高叫几声就勾起脖子,用嘴去啄别人,放纵地挑衅,引起一场轰轰烈烈的追逐战,那自由自在的样子真是好玩极了。等到它们都累了,一个个就有秩序地歇息在细细长长的电线上,一动不动,久久地凝视着夺目的霞光。蓝天中顿时出现了一道美景,一条缀满红色音符的五线谱。
【简评】
本文用诗一样的语言把小麻雀的漂亮、可爱、机灵等特点描写得惟妙惟肖,让人顿生喜爱之情。
小乌龟
佚名
有的人喜欢温柔的猫,有的人喜欢可爱的狗,还有的人喜欢……我当然也有自己喜欢的动物,那就是小乌龟。
小乌龟来我们家可有很长的时间了,是在我小时候妈妈买的,那时只有手掌那么大,现在长了不少,像碗口一样。我们俩朝夕相处已经四五年了,我非常喜欢它。
小乌龟通身翠绿,像用玉雕出来的一样,极其精致。头的两边长着一对黑豆般的小眼睛,亮晶晶的很有神。在它的眼睛后面,长着一对不容易看出来的小耳朵,下面是一张三角形的嘴。小乌龟有尖尖的小尾巴,强壮的四只脚,脚上还长有趾甲,趾间有蹼,划水时可帮上大忙了。它的壳分成一些多边形块,每个小块上都有花纹,放到一起组成了美丽的大花纹,非常坚固。最有特点的是它肚子底下也有花纹,并且是“回”字形的。看上去就像古代时的盾牌,十分别致。
平时,小乌龟经常在水底趴着休息,一副懒散的样子。可是要是有一点动静,它就会惊慌失措地将头、四肢和尾巴一起缩进壳内,从上面看就像一个小足球。我拿龟食来喂它时,它也会活动起来。龟食还没入水,它就迫不及待了,头伸出好远,游来游去,当龟食沉入水里,小乌龟就用前脚扒拉一阵,再闻一会儿香味,然后大口大口地嚼起来。吃完饭了,它就开始玩耍,一会儿在水中激起几朵水花,一会儿钻到水底的沙子中去捉迷藏。
小乌龟特别讲究卫生。一天,我因为着急上学,忘了给它换水,回家后急急忙忙冲到鱼缸前,只看见小乌龟在把脏物聚在一起。我乐了,轻轻碰碰它,它歪着头看着我,好像在说:“我正在打扫卫生,你来干什么呢?”真的好有趣啊。
我非常喜欢我的小乌龟,我们在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快乐的时光。
【简评】
本文开头就表达出自己对小乌龟的喜爱,接着描写了与小乌龟朝夕相处时的种种趣事,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让一个聪明可爱的小乌龟的形象跃然纸上。文章结尾处再次表达了自己对小乌龟的喜爱,与开头相呼应,强调了由衷的喜爱之情。
记一次拔河比赛
佚名
“加油,加油……”一阵阵呼喊声不绝于耳地传来。我们学校的庆元旦拔河比赛开始了!
轮到我们了!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地排好队、走上场,双手紧握大绳,等待体育老师下命令。
“预备——开始!”老师话刚落,我们就使劲拉了起来。参赛队员一个个握紧绳子,膝盖半蹲,面带微笑,使出全身力气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一会儿移向我们,一会儿又移向对方。
我们这一队同学中似乎男生个子小,力气没对方大,一会儿就差点栽在对方手里了。我们连忙使出全身力气拼命往后拉,啦啦队的同学在我们身旁大声喊着“加油”。站在我前面的伟龙同学双脚有力地蹬在地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身子使劲往后倾;志强同学两眼圆睁,牙关紧咬,脸上渗出了汗珠;超鸿同学更是厉害,他脸涨得红红的,显然是使尽了力气。我们坚持着,拉得越来越起劲了,绳子上的红绸子标记慢慢“走”向我们这边。对方也意识到他们快输了,拼尽力气奋力挽救,绳子又渐渐“走”向他们那边去了。坚持,坚持!突然,绳子一下完全移向我方,赢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想,第一局赢了,后两局也一定要成功拿下。但是,万万没想到,第二局我们竟然很快惨败。同学们有点垂头丧气,刚才的兴奋劲消失得荡然无存。这时,我们队长坚定地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败,我们不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战胜失败的勇气!”说完,他“啪”的一声把手握在绳子上,同学们看了看,把手依次放上去:“一二三,加油!”
比赛越来越紧张,围观的同学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拉越起劲,“加油,加油!”围观的同学们一齐叫了起来。我们都使出了全身力气,“一定要赢!”我想。慢慢地,对方吃不消了,终于,绳子上的红布条被我们拉过来,超越了我们的界线。顿时,整个操场沸腾起来了,大家都拍手鼓掌。我们欢呼起来了,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就这样结束了。这次比赛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放弃,否则就会失败。
【简评】
本文一开头即营造出热烈的氛围,接下来,运用生动的语言、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比赛场面。习作既写出了场面的激烈与热闹,又写出了运动员的热情与紧张,让人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在叙事中进行的描写,故事一波三折,更让人感觉到活动的有趣。文章中运用的心理描写比较贴切,符合当时人物的心理。习作结尾画龙点睛,谈出了活动后的感受,写出了比赛带来的启示,中心明确,余味不尽。
拔河
佚名
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同学们来到操场上。老师把全班同学分为两队,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想试试自己的力气。而一些不参加比赛的同学,全都成了啦啦队的队员,欲使尽浑身解数来加油助威。
很快,操场上热闹起来。只见一条粗大绳子压在操场当中的两条白线上,绳子中间扎着一块红布条儿。谁能把绳子当中的红布条儿拉到靠自己一头的白线,谁就赢了。
“预备!”裁判员大喊一声,双方队员抓起了绳子。
我屏住呼吸,瞪大眼睛,两只手紧紧抓住绳子。站在我前面的小明把牙齿咬得咯咯直响,脸涨得通红。
“嘟——”哨声响了,比赛正式开始。我们双方互不相让,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向后拉。只见我班的队员双脚不由自主地向前滑,但仍然使劲蹭地,拼命把绳子往下压,身子往后躺,几乎要贴到地面了。看,领头的是我们班的小胖子时尧。只见他脸涨得通红,紧皱着眉头,紧抿着嘴唇,似乎要把全身的力气都使在一双手上。那双手,似乎要把粗麻绳给握断了,他拼着命往身后使劲,手背上的青筋都暴出来了。他两脚前后站立,像一把张开的弓,蓄足了力量只等一气呵成往身后退去。可是尽管如此,他的脚步还是不由自主地向对方挪去。不能!决不能输!
红布一会儿向我们这边移,一会儿又向对方一边移。近了,更近了,眼看着红布就要过线了,眼看着裁判含在嘴里的哨子就要吹起来了。“加油!……”啦啦队的队员们已经不再顾及自己的喉咙了,扯着嗓子就喊,一遍又一遍,越来越响,那声音震耳欲聋,压过了操场上的一切声响。有的同学捂着耳朵,眯着眼睛,发疯般地叫着、吼着。他们有的挥拳,有的跺脚,使出的劲并不比我们运动员少呢!呐喊声中,红布条似乎僵持了一会儿。
渐渐地,绳子却向对方移动,任我们怎么加油也拉不过来了,我们输了。
交换场地再战。这次我们吸取了失败的教训,把队伍排得整整齐齐,脚使劲顶着脚,蹬紧地面。当裁判哨子响的那一刹那,全班队员要一起使劲。我们的啦啦队齐心协力,由小强统一负责喊口号。经过几分钟的艰苦战斗,我们终于胜了。
对方不服,要求再战,老师说:“这项运动,体力消耗很大,不能再战了,过几天你们再比吧。”
【简评】
文章开头简洁明了,后文过渡自然。小作者观察细致,描写逼真,既简要交代了比赛开始前的情景,也具体描写了“我方”的重点选手。作者能从比赛的氛围入手,按照比赛的过程,写出了运动员在拔河比赛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等。比赛过程中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都十分细致、贴切,一系列真切的描写表现了活动给同学们带来的无限快乐。
星期天的家务劳动
佚名
今天是星期天,又是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我一觉醒来,便听到客厅里传来妈妈的叫声:“小涂,快起床,今天我们要比赛。”我特别好奇,连忙爬起来,在卫生间胡乱洗了一把脸,就跑到客厅看一看是怎么回事。
我问妈妈:“比什么赛?”妈妈回答说:“我们今天要举行家庭大扫除比赛。”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好好,我同意。”我们就开始分工。爸爸洗碗,妈妈负责扫地、拖地,我负责整理书房。
我来到书房,只见书桌上乱七八糟的,看着就不舒服。为了比赛,我还是硬着头皮去收拾书桌。首先,我把不看的书收拾在一块儿,把小书柜打开,清理小书柜“肚子”里的书。然后,我把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书放进小书柜,把刚才从书桌上理好的书也放进去,再用毛巾把书桌一擦——书房被我征服了。
我去察看妈妈。只见妈妈拿起扫把,很认真地弯腰扫地,不放过一点纸屑,也不放过一点灰尘。扫完,她又拿起拖把拖地,拖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
我再去看看平时最不喜欢洗碗的爸爸。嗬,只见爸爸正埋头洗碗筷,不放过任何一点地方。不一会儿,一池的碗筷就被爸爸洗得光亮如新了。
整个房间焕然一新了。望着被我们打扫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房子,我们已经忘记了这是比赛。
虽然很累,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懂得了劳动的乐趣。
【简评】
文章纪实般地叙述了星期天一家三口的家务劳动,过程虽简单,但文章描写细致,人物有活力,故事很生动。
秋天
佚名
以前,我认为秋天是令人讨厌的季节。我并不喜欢这萧条冷清的秋天。
那天,我去姥姥家,走在郊外的原野上。路边,那些丑巴巴的杨树叶子都枯黄了,打着旋儿落下来,有的像小孩荡秋千,有的像水滴落在地上,还有的像飞机降落……我怅惘地望着这一片片枯黄的叶子,知道它们已经不行了。
到了姥姥家,推开笨重的大铁门,浮现在我眼前的不是那些丑巴巴的枯树,不是那些已经枯黄、腐烂的叶子,而是那些美丽的菊花!秋菊开得是那么灿烂,有的昂首挺胸,有的蓬勃坦然……还有火红火红的鸡冠花,美丽极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了解的事情越来越多,我越来越喜欢秋天了。
很多日子里,我从电视、电脑上,看到金灿灿的庄稼、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大获丰收时,我也总会和收获成果的农民一样,脸上现出快乐的笑容。
我背着书包走在田间小路,两边,那些可爱的杨树落叶“沙沙”地响着,好像对我说:“秋天来了。”到了学校,花坛里有那美丽的月季花,红的、粉的、黄的……爬山虎的叶子已经慢慢地变红了,把一面墙涂成了一片鲜艳的红。
“沙沙沙”“沙沙沙”……枯黄的落叶飘下来,好似空中舞蹈,真好看呀!
啊,原来秋天这么美!
【简评】
一年四季景色美,更有秋天让人醉。写景不难,写四季景物更是俯拾皆是。本文以“秋天”为描摹对象,生动有序地写景抒情,虽然只是点面结合,但却给我们带来整个秋天的气息,让我们也沉醉在秋天的美里。
我爱我家
佚名
我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家里有爸爸、妈妈、哥哥和我。我家坐落在本市的市中心,房子是套房,楼上楼下有许多亲人、朋友,每天都热闹非凡。
我父母都是商人,我和哥哥都是离家在外学习的学生,每到暑假、寒假就乘车奔回家相聚,这也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在家,我有属于自己的房间,布置得别出心裁。我常常在家里与父母自由自在地聊天。
我妈妈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她平易近人,人际关系很好,妈妈经常和我们聊天,从家里聊到学校,从生意谈到学习,简直就是无所不谈。我们都很爱她。
我爸爸是一个严厉的人,也是一个爱好广泛,什么都精通一点的人。他往往是要看心情做事,心情好就和人无话不谈;心情不好,就默默地看电视。他是我们的榜样,在工作上,他一丝不苟,注意每一处小细节,他经常教导我们要认真学习,不要忽视任何一处细节。他的教导我们铭记于心,他的话语激励着我们在学习道路上勇往直前,永不停息。
我有一个哥哥,他现在是一名大学生。他性格内向,但学习成绩不错。哥哥对我非常关心。我为自己有个好哥哥而开心,为哥哥的成绩而自豪。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里。我爱我家。
【简评】
“家”,是温暖的代名词,不仅仅是因为那里有房子、有家具摆设、有生活痕迹,更值得写“家”的是因为家人。文章要表现“我爱我家”,其实,就是要写出我爱我的家人。这里是情感的集中地,这里是关爱的温馨园。爱家,是大家的心声,文章引起共鸣,达到了生动传情的目的。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主题推荐

    暂无主题推荐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1 名

发帖:NO. 9 名

在线:NO. 1 名

圆月小侠 发表于 2024-5-27 11: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好好学习楼主的帖子!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3 07:34 , Processed in 0.199843 second(s), 5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