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herinspace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查看: 419|回复: 1
收起左侧

[专题解读] 喻指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与训练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5 名

发帖:NO. 15 名

在线:NO. 4 名

陆小凤 发表于 2019-6-11 18: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喻指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与训练  语文报社 2019-06-10 15:58:01
喻指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与训练

王 萍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
喻指类材料作文是指作文材料里含有比喻的意味,这在料作文里是一种很常见的命题方式。对写作者而言,他(她)需要有一个认知命题手法、还原题意指向的思维过程。如 2007 年高考语文安徽卷作文题是“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个题目中的“春光”指什么?又如 2017 年高考语文浙江卷关于人生“三本大书”的材料作文,“书”指什么?再如 2018 年高考语文天津卷关于“器”的材料作文,这个“器”又指什么?……无论是给出词语或短语的标题作文,还是提供一段叙述性文字或论述性语段的材料作文,题意及含义中所具有的比喻意味,都会给作文的审题立意形成一定的阻碍,产生相应的难度。因此,透析命题材料直接或间接的喻指意义及喻指导向,更有益于作文的深切立意和明确定体,这也是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与深刻性的体现。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将喻指类材料作文做了专门的审题立意训练和写作指导。下面将四则喻指类材料作文题和审题立意的方法指导总结如下:
一、喻指类材料作文四则
材料 1:面对真实的社会和人生,只有付出一步一步攀登险峰的实践,才能领略那无限的风光。而使你感到疲惫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为什么我们在费尽心机地设定高峰、计划路线的同时,不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呢?
材料 2:一只萤火虫,将世界/从黑海里捞起/只要眼前有萤火虫半只,你我/就没有痛哭和自缢的权利
材料 3: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材料 4: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
这四则材料的要求,都是“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二、审题立意指导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来训练此类作文。首先,不做任何讲解,直接给出材料 1 让学生写作,然后在讲评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需要将材料中的“沙子”做一个转换,赋予它一个准确的本体的含意。接下来,让学生相继写了材料 2 和材料 3,此时学生已经明显有了要还原题意指向的意识。三次写作之后,笔者将三个材料放在一起,根据学生的写作实际,总结出了一套审题立意的方式和思路,虽然有些古板,但对于学生写作此类作文还是有所启发的。最后,笔者让学生写了材料 4,从学生的习作中可以明显地感到学生在此类作文的写作方面已经有了方向和方法。
1.审题立意的思路。
第一步:抓住关键词,把材料意思组成一句话;第二步:转换关键词,将喻指意说明白;第三步:翻译成意思显豁的一句话,表明观点。
2.示例材料分析。
材料 1:第一步理解材料:当我们在设定高峰、计划路线的同时,要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第二步转换关键词:沙砾——苦难、挫折、障碍、缺陷;鞋里——自身的;倒掉——去除(战胜);设定高峰、计划路线——走向成功。第三步提出观点:当我们在走向成功时,要去除(战胜)自身的苦难、挫折、障碍、缺陷。
材料 2:第一步理解材料:萤火虫把世界从黑海里捞起,你我只要见到半只萤火虫,就不能痛哭和自缢。第二步转换关键词:黑海——挫折、厄运、灾难、不自信等;萤火虫——带着希望、光明力量的单薄的个体;半只萤火虫——一丝希望、一点光明、一些信念;不能痛哭或自缢——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第三步提出观点:只要有一点希望(光明、信念),就永不言败,就要勇往直前。
材料 3:第一步理解材料:人一生中经历的光明和阴影构成了人生的变化、魅力和美。第二步转换关键词:光明——幸福、成功、顺境、优点等;阴影——挫折、失败、不幸、苦难、逆境、缺点等;构成——二元关系,一体两面,相互映衬。第三步提出观点:人生的幸福、成功、顺境和不可避免的挫折、失败、不幸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两面,它们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和魅力无穷的人生。
材料 4:第一步理解材料: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第二步转换关键词:风——黑暗的时代、人生的苦难、逆境、挫折、打击;无助的纸片——随波逐流、自暴自弃、软弱无能、意志薄弱的人;会飞的蝴蝶——蝴蝶会飞是因为有翅膀(才干、能力),更重要的是有敢于飞翔、勇于抗争的心灵、主观意愿,即自强不息、勇敢坚强、敢于拼搏的精神,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或高洁的品性。第三步提出观点:面对黑暗的时代、社会,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而是我心有主,用高洁的品性、独立的人格,在乱世中、黑暗中,独立高标、逆风飞舞;面对自己人生的苦难,不自暴自弃、软弱沉沦,而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用对梦想的渴望、生活的热爱,勇敢面对厄运,执着追求梦想,飞出人生的低谷。
三、写好喻指类材料作文的开头段
经过以上关于喻指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学生们发现这些内容一般应该放在文章开头段部分,或一段,或两段,解读材料并做好转换,提出观点,三步内容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合并,但不能省略。
写好开头的段落,可以让文章开门见山,观点鲜明,为下面的论述打好基础;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材料准确而深刻的把握,体现了作者合理而严谨的思维过程。
1.学生习作优秀的开头段展示。
材料 1:苏子有言:所成者大,则必有所忍;所就者远,则必有所待。在向往巅峰的路上,我们仰望着珠穆朗玛之上的天空,路遥山高也未能使我们灰心,殊不知,鞋里的一粒沙会成为前行路上的阻碍。
我们向往诗和远方的同时,也应慢下脚步,省视自我,抛下一切阻碍我们前行、使我们疲倦的负重,轻装简行,诗意人生。唯其如此,方可触摸最高的蓝天。
材料 2:一只萤火虫可以从黑海中捞起世界,让世界不能再悲伤。半只萤火虫就可以从痛苦中唤醒人们,让人们无法再放弃生的希望。
每个人都会遇到痛苦、低谷,可有的人选择躲避、离开;有的人看见了眼前的半只萤火虫,微弱却又温暖的光亮带领他们爬出低谷。所以,看到那半只萤火虫,就是看到了希望,就能从深陷的痛苦与绝望中走出,从而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
材料 3:“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这是自然永恒的铁律。
而人生也如此吧。光鲜的成功背后,是多少次失败的阴影;黯然的失败前方,又是成功的曙光。如同光影相依一般,成败共同组成了精彩的人生。
材料 4:狂风呼啸,暴雨将至,生活中的逆境似乎永无停歇。无数被狂风肆虐而过的心灵失去了方向,如一张张无助的纸片随风飘零。而在这刺骨的寒风中,唯有化身为一只飞翔的蝴蝶,守住本心,顽强拼搏,才能迎来最终的雨过天晴。
2.学生写作时易出现的问题。
(1)对材料中的关键词、喻体,不做解读和转换,直接代换成其他概念来写。如将“光明和阴影”直接换成“幸与不幸”“痛苦和快乐”等来写。这种不和材料做任何的联系,不对材料做一点解读和转换的写作方式,写出的作文很容易让人有套作和宿构之感。
(2)对材料中的喻体缺乏认知、还原题意指向并合理转换的思维过程。全文都用喻体来写,暴露了作者思维不到位、不透彻,论点不鲜明等问题。如对材料源 的作文,有学生写道:“李白曾陷入低谷,却能振翅奋飞,向‘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天姥山前进;陶渊明也曾在坎坷中挣扎,却能振翅奋飞,来到‘山气日夕佳’的全新世界;鲁迅曾在时代的冲击下迷惘,却能振翅奋飞,以笔代刀,插入敌人的胸膛……”这些文字只是将“风”的内涵做了解读,但是“振翅奋飞”指的是什么,却没有阐述,让人不解。
(3)用其他喻体代换材料中的喻体来写,看起来做了转换,但其实只是换了喻体,材料的内涵还是没有解读出来。比如将“萤火虫”换成“灯”贯穿全文,将“会飞的蝴蝶”换成“展翅的雄鹰”贯穿全文,等等。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9年3期)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主题推荐

    暂无主题推荐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3 07:15 , Processed in 0.220370 second(s), 5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