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为什么整天空喊“工匠精神”,却对技术工人的低薪视而不见 化工365 2019-06-21 18:13:59
国内的制造业,似乎目前后继无人,很多小工厂招不到人,很多这一行的人纷纷转行。 这一行,累,脏,穷。培养一个熟练的人,需要三到五年,高级人才需要十年以上,人才的流失,这一行在失血。
“为保持经济竞争力,中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师。”这里所说的技师,指的是支撑“中国制造”的工业技师。 01、中国:应尊重技工,工资不再与学历挂钩! 这些年来,泛文凭现象导致中国院校忙着升级,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重学术研究,轻技能操作,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只有28%的本科生和硕士生能在4月份以前找到工作,而全国技工院校的就业率却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在制造业强国,摘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的“蓝领冠军”,所受关注及影响力一点不比体育明星差。 但在我国,目前技术人才的培养依旧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正视”,高级技工短缺,技工教育体制不完善,工作苦且不被重视,我国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正经历着种种困难。 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复兴,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优秀的技术工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理该得到全社会的更多的重视,也只有得到了更多的礼遇和尊重,中国这只重要的队伍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和进步! 下面给大家来讲一个真实又普遍存在的例子: 本人从2003年开始就做数控慢走丝加工至今十五个年头了,现在在天津一家国企当管理,说说我这些年的感受吧。 开始的时候干这行很自豪,模具行业当时是很吃香很高大上的行业,回家说起是干模具的人家都会高看你一眼,因为当时的普工工资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而2004年开始干慢丝这行已经每月拿到5000+的薪资待遇了。 随着货币的不断贬值和人工的上涨,普工现在每月工资较之前都翻了6倍以上,而我们这行的平均工资翻了不到一倍,回家都不敢说自己还在干老本行,连年的熬夜身体也垮了,连当初心里唯一自豪的薪资待遇也没优势了。 东西越做要求越高,压力越来越大,机械是一门需要沉淀的专业,苦累脏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非凡的毅力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坚持下来了的最终结果也无非就是还有个“工程师”的光头衔罢了!
02、那么工业发达的德国是怎么样对待技工的呢? 德国技工工资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技校毕业生的工资几乎普遍比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高,大学毕业生白领的平均年薪30000欧元左右,而技工的平均年薪则是35000欧元左右,不少行业的技工工资远远高于普通公务员,甚至高过大学教授。 由于德国技工的工资高,制造业技工需求量大,每年有65%的初中毕业生放弃读高中继而读大学的道路,直接进入职业学校。 德国的职业教育由政府全额拨款,一个学生一年可获政府4100欧元的教育经费。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期间就被企业“订购”成为企业的准员工,企业要按规定向“订购”的技校生每月支付600-800欧元的学习津贴。 德国社会对技工的尊重在世界首屈一指,这才让德国技工的工资普遍较高。德国实干者更是人才辈出,他们以精湛的工艺技术创造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 虽然德国历经风雨,但德国制造让德国经济稳健增长,牢牢地支撑了欧洲的危局。欧元区至今屹立不倒,德国制造功不可没。 德国制造之所以如此强悍,关键是这个国家积蓄了丰厚的“工匠”资源,包括工程师、高级技工、普通技工。德国的工匠精神就是严谨、规范、一丝不苟,规定螺丝需要拧五圈,他们绝不会拧四圈半。 无论是工程师还是普通的技工,每人都有一手绝活,有的是祖上传承,但更多来自遍布德国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甚至应用技术大学,此外德国行业协会的培训和企业内部的实地训练也非常普遍。 问题是,为何那么多德国人甘愿做技工而不是普遍追求高校文凭? 1、在德国,做技工不丢人 在德国人看来,每个人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无论是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工程师还是技工。 他们仅仅是职业之别,不存在尊卑贵贱。德语“职业”一词,意即天职或上帝的召唤,每个人从事的职业,从“天职”的意义上看都是神圣的。正因为如此,德国人做事认真负责,能静下心来做好分内工作。 2、技工同样也有很高的收入 普通技工2000-3000欧元(约14500-22000人民币)的收入,一点也不比大学毕业生差,而且更好找工作。 高级技工则是企业之宝,他们的收入更高,养家糊口已经不在话下,而且还可以买房买车,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就算是一人养家,同样可以到国外度假或专注于自己的业余爱好,比如名酒收藏、古董字画收藏等,这些并不是只有受过高等教育人士才享有的“专利”。 从职业学校毕业出来的同样是人才,他们也有机会被派往海外工作,享受高工资和海外补贴。 我的一个朋友从技校毕业后就职于辛克全球货运,工作几年后被分别派到北京和上海担任技术主管,不仅能存下很多钱,而且每年还邀请父母到中国旅游。 3、德国的教育通道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均非常畅通 从事技工的人,如果想“转换跑道”,也可以申请进入应用技术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拿到国家承认的硕士文凭。 当然也可以通过补习,取得“Abitur”(完全中学毕业文凭)后,同样也可以申请综合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德国上学没有年龄限制,属典型的活到老学到老的范例。因此,如果大学课堂上见到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那根本就不足为怪。 由于德国人具有普遍平等的观念、技工也享有较高的收入、随时可以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所以不少德国人宁愿选择做技工,而不是非要去比拼大学文凭。 正因为如此,德国不仅有众多“仰望星空”的思想家,而且也有大量“脚踏实地”的实干者。 有话说: 1. 当下经常可以看到“实干误国,炒房兴邦”的言辞,虽有失偏颇,但不失为现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尴尬的现状。 2.整个社会对制造业的意义认知并不高,技术工人的待遇与普通工人的待遇并没有根本的倾斜。 3.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对技术工人的认可并不高,社会地位低下,大多数工人兄弟心里也有一定的自卑感。 4.政府对工匠精神还停留在口头表达的阶段,还没有具体的措施,如果有措施也是先从国有企业开始,这也加剧了这个行业的人才流动和流失。 5.当前经济形式下,一个技术工人根本养不了一个三口之家,这也打击了这部分人的信心,和行业的人才断层。 6,离开这个行业很容易,但要是培养一个从业的人才,可不是分分钟的事,到头来损失的还是社会,国家。 03、技术工人没有尊严,拿什么谈“工匠精神”? 要让工匠精神立起来,首先必须在体制机制上让技术工人包括所有诚实劳动寻求生存发展的劳动者,真正能够安身立命,有尊严、有地位,有好的生活、好的发展、好的前途。 只有实现劳动真正光荣、工匠受尊崇,工匠精神才有生长之基,才能发扬光大。 人类社会是靠人的劳动发展起来的。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有体力、脑力之分。尽管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多,但人类社会仍离不开体力劳动,而且体力劳动的技术含量会是越来越高,特别是那些有一技之长的技工与匠人。 曾几何时,在我国,“劳动者最光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仅是响亮的口号,也外化于相关制度、内化于人们的行为中。 爱岗敬业的掏粪工时传祥、售货员张秉贵、铁人王进喜、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全国劳动模范,是众人瞩目、景仰、学习的榜样。 那时工厂的八级技工,是企业的“牛人”、众人眼中的能人,其经济、社会地位之高,足以证明“劳动光荣”绝非虚言。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变,权力与金钱成了许多人顶礼膜拜的对象。 人们视能赚大钱、能飞黄腾达者为“能人”“成功人士”,这些人也往往是社会名人,为社会所推崇,而那些默默耕耘、诚实劳动的匠人以及身怀绝技、身手不凡的技工、“土专家”则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为人所不屑。 长久以来,在一线劳动似乎已成为“不光彩”“没出息”的代名词,企业工人中稍微有点出息的或者说最好的出路似乎只有进入管理层。 已持续多年、困扰企业多年的“技工荒”,不能不说与这种社会现实有关。 即使在“金蓝领”逐渐吃香的当下,技术工人仍在不断流失。不难看出,在企业的待遇、地位低,缺乏劳动获得感及荣誉感、个人尊严感、社会认同感,是主要原因。 的确,近年来在企业,尽管一些技工的收入提高了不少,但与技术、行政管理人员相比,其“低人一等”的地位并无多大改变。 一位国家级技术大师的感受尤为真切:无论技术多高的工人,都得受哪怕职位最低的干部管理。 只要带“工人”二字,就没有发言权,岗位可被随意安排,任务可被随意增减……最终其只好通过借调到机关培训部门来提升尊严感。 由此可见,“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在正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依然根深蒂固,它固化在一些至关重要的制度安排中、社会价值中,进而固化在人们的观念里。
现如今,高考仍是大多数学子寻求好前途的首选,每年此时,数百万考生包括老师家长挥汗如雨、准备冲刺的场景都会重现,每年对高考考生及考试现场的种种“保卫战”都会上演。 即便是那些选择职高的学生或家长,又有多少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无奈选择的?如果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发扬工匠精神恐怕是奢谈。 诚实劳动、敬业爱岗、专心致志、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任何行业的发展之基。 尤其是当今中国,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制造业强国、实施工业4.0战略,都离不开大量技术工人的支撑,也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领。 而要让工匠精神立起来,首先必须在体制机制上让技术工人包括所有诚实劳动寻求生存发展的劳动者,真正能够安身立命,有尊严、有地位,有好的生活、好的发展、好的前途。 只有实现劳动真正光荣、工匠受尊崇,工匠精神才有生长之基,才能发扬光大。 来源:盖德化工网、优化工
- 历史吐槽机 3天前
技术工人……我干了快20年的弱电工,自认手艺不差,可收入还不如我写头条[捂脸][捂脸]
回复 ⋅ 84条回复 1190
- 王爱星83252767 3天前
我技校81年毕业。国企工作34年企业破产为止,30岁干工段长到车间付主任,连续三年厂级先进,可说是本工段最强技术能手,岗位出故障必请本人,可说是工匠级工人,但企业破产打处打工,本人尚好有基层管理经验,小企业打工也是管理工作不那么累,可怜其他工友生活非常艰辛,现退休养老金2600不到,非常寒心,工人地位何时回到过去被尊重的年代。
回复 ⋅ 91条回复 799
- Jason227529560 3天前
体内叫技工,体外叫杂工,工作不如普工
回复 ⋅ 111条回复 8545
- 阿华82238 3天前
做为一个老电工,一级作业员岗,兢兢业业几十年,在生产一线做了不少的工作,五十五岁了,身体原因要求调往相对不那么劳苦的岗位,工资奖金立马大幅下降。同样级别的人在行政部门可以干到退休,可以那一级作业员待遇到退休。心寒,你说谁还愿做个工匠。
回复 ⋅ 185条回复 4750
- Zhz13931487987 2天前
在中国技工,就是打杂的勤杂工,卑微被瞧不起,德国与日本为什么能发起二战,在二战前期,德国与日本的人口技工比例是15~20%,到了二战爆发时,德国与日本的人口技工比例甚至达到了30%,就是说10人里有3个人是搞技术的,3个人里就有1个搞技术的,可中国呢,人口技工比例最高时也没达到15%,现在就更惨了,连5%都没有了,国想强大,就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衰败,强大不了,只会永远被人家欺负,中兴与华为就是典型的例子,若要是有技术核心,怕你了球,不也不敢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