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查看: 1805|回复: 2
收起左侧

古体诗、近体诗、乐府、歌行:最完整的诗词知识,都在...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gwp! 发表于 2018-10-12 18: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诗词世界 2018-10-12 10:56:12
有一个词叫诗语,意思是诗的语言。
对于每一个诗词爱好者来说,
了解这些“诗语”,
可以让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
分辨能力,更上一层楼!



  • 【古体诗、近体诗、今体诗】

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 【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包括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 【近体诗】

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形成于唐代。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分绝句和律诗。
  • 【绝句】

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
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
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 【律诗】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 【四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 【五言诗】

诗体名。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 【六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 【七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
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 【杂言诗】

诗体名。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 【词】

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 【曲】

又称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散曲包括
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 【乐府】

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
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 【歌行】

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
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



  • 【赋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
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
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 【联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传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疑系后人伪作)。
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
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旧时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应,绝少佳作。

  • 【集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现存最早的集句,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正版包邮 诗词格律与创作:写诗填词实用读本 夏方进 书店 中国古诗词书籍

¥35.5


购买






  • 【排律】

诗体名。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
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 【应制诗】

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 【试帖诗】

诗体名。也称"赋得体"。起源于唐代,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
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清代限制尤严。
  • 【古绝】

对不讲平仄的古体绝句的通称相对今体的绝句"律绝"而言。
古绝多用拗句,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有些绝句用的是仄韵,但全诗用律句,或用律诗容许的变格和拗救。





  • 【入律古风】

对使用近体诗平仄格式的古体诗的通称。特点为:
1、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
2、换韵,且多为平仄韵交替;
3、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换韵,换韵后第一句入韵,全诗似多首"七绝"的组合。

  • 【诗余】

指“词”而言,有长调、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词牌”作为格式的标志。
  • 【句式】

句式是指一句诗的节奏。
  • 【谋篇】

谋篇指诗词的结构章法而言。对于诗,前人总结的经验很多,但归结起来一般不出“起”、“承”、“转”、“合”四字。



  • 【平仄】

“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以今天的普通话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 【四声】

即语调的平上去入,合称四声。

  • 【平起与仄起】

平起指首句第一二字均为平声,仄起指首句第一二字均为仄声。这是近体诗平仄句式的构成之一种。
  • 【平起平收与仄起仄收】

构成近体诗的基本句型,即首尾的平仄相同,如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

  • 【句脚仄起平收】

这是近体诗押韵的基本规则,即上句不押韵,仄声收,下句押平声韵。




【对句与邻句】

律诗每一联为两句,同一联的上句与下句称为对句,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 【律联】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 【粘对】

即是指在平仄上,对句相对,邻句相粘。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

  • 【对句相对,邻句相粘,首尾相应】

律诗每一联为两句,同一联的上句与下句称为对句,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对句相反:指同一联上下句平仄相反,如上句是平平仄仄平,下句为仄仄平平仄。
邻句相粘:指上一联的下句起句平仄,与下一联的上句起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第二联的下句天气晚来秋,是仄仄仄平平,仄仄起,则第三联的上句明月松间照,应也是平平起,所以是仄仄仄平平,但是因为句脚必须以仄声收,便变成了头粘脚不粘,是仄仄平平仄。
首末相应:首句平仄与末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首句空山新雨后,平平仄仄仄,末句王孙自可留,平平仄仄仄。




  • 【失对与失粘】

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

  • 【孤平】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但这是专指平收句(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

  • 【拗句】

救了孤平的句子,叫作拗句。

  • 【拗救】

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
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以保持平、仄数量的平衡。



  • 【三平调】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三平调有两种情况:
1、五言的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仄仄平平平,就犯了三平调。
2、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 【工对】

对仗的两句词性要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 【借对】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

  • 【流水对】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




  • 【合掌】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

  • 【诗韵】

指作诗所押的韵或所依据的韵书。隋时陆法言着《切韵》,共分206韵部,分部太细,不便押韵。唐初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
南宋时,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并称为平水韵,这便是沿用至今的诗韵。唐代实际所用的韵部,和平水韵所编大致相同。

  • 【叶韵】

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
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将作品中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
明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


【押韵】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 【韵部】

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唱和】

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依韵】

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用韵】

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次韵】

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出韵】

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

【重韵】

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通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 【换韵】

亦称"转韵"。诗韵术语。除律诗、绝句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换韵较自由,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
转韵时往往在换韵那一联的出句先转,接着联末韵脚跟着转。

  • 【窄韵】

一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险韵。

  • 【分韵】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叫做"分韵",一称"赋韵"。
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后来并不限于联句。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 【分题】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称分题,亦称探题。大抵以各物为题,共赋一事。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物也。"分题有时分韵,但不限制。

  • 【进退格】

亦称"进退韵"。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
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初学者水写布套装楷书入门书法练习毛笔字帖文房四宝套装笔墨纸砚

¥79


领5元券




  • 【辘轳格】

亦称"辘轳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
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 【葫芦格】

亦称"葫芦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 【唱和】

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谁来看过你
此贴被TA们浏览了1805次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5 名

发帖:NO. 5 名

在线:NO. 73 名

快乐.每一天 发表于 2024-6-23 09: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学习雷锋,好好回帖!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 02:25 , Processed in 0.254954 second(s), 5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