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万对25万,败的一塌涂地,淞沪会战为何失败?(兵员篇)原创青城观历史2020-06-21 00:28:35
导语:淞沪会战作为全面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中日双方投入了百万兵力。在淞沪战场上进行了3个月的鏖战,最终国军以伤亡30万撤出战场,为这场会战画下了句号。这场国军主动发起攻击,投入了80万人的会战,为何会败的一塌涂地?下面青城将从兵员作为切入点为大家详细解读。 在对淞沪会战进行解读前,先对战争的几大要素进行分析,这样方便大家可以了解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和因素。
战争的五大要素在抗日战争期间,朱德总司令曾经对战争进行了阐述:“一切战争离不开,政治、经济、交通(地形)、人员、武器五个要素。”对于这个论述,青城是比较认可的,朱总的论述将现代战争的整个体系进行了精准的概括。在这个概括中既包含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又将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的论述进行总结。 如果,我们将视角聚焦到战役本身,只对攻守双方的战争态势做主要分析的话。战争的五大要素就可以精简为:人员、武器、后勤三大要素。在三大要素中,人员作为战争的核心参与者是决定战役胜负的关键因素。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淞沪会战,从双方兵员入手,一探战役胜负背后的真相。
淞沪会战的三个阶段及兵员对比整个淞沪会战战役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战争双方都投入了大规模的兵力,下面就将三个阶段的兵力对比一一列出: 标志性事件:1937年8月13日第九集团军对日本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攻击 阶段双方兵员: 国军第九集团军第87、88、36三个精锐师,配合部队有炮兵第10团和第14团。共计兵员约为44000人。 日军海军陆战队及日本商团动员兵力共计约为:4000余人。
标志性事件:1937年8月22日,日本长门号、陆奥号战列舰为首的舰队带领上海派遣军先头部队1万余人抵达吴淞口 阶段双方兵员: 国军方面,8月15日第2师补充旅、第61师、第98师及第11师等部到达淞沪战场,8月22日陈诚整编98师、11师、67师、14师成立第十五集团军,全面投入淞沪会战。9月初国军增派19集团军、第10集团军,9月21日第二十一集团军增援抵达。10月8日,67军增援抵达。此时国军已经投入了约70万人。 日军方面,8月22日上海派遣军先头部队抵达,8月31日日军第三兵团的第六十六联队抵达战场,9月1日日军精锐福冈第十二旅团,二十二旅团,二十一旅团,二十九旅团,十八旅团,三十六旅团,共计三个师团的兵力抵达上海。9月7日日军台湾守备队,重藤支队以及从华北抽调十个大队,两个炮兵中队和一个野战炮兵大队,五个高射炮队全部抵达上海。同时抵达的还有,日军参谋本部增派的第九、第十三、第一零一师全部到达上海。10月1日,日军第一零二、一零六、一零七、一一四、一一六师团及台湾守军先后抵达上海。此时,上海日军兵力近25万人。
标志性事件:蒋介石下令全线撤退 国军撤退后统计伤亡人数高达280000余 日军伤亡约为40000余人 通过上面对淞沪会战三个阶段兵员及双方部队增援的对比,可以看出双方在兵员补给以及援助部队上的差距,而这些差距也正是左右淞沪会战胜负的关键因素。
兵员因素之动员能力对比在淞沪会战开始前,国军共有现役军人203万。日军则是17个师团共有现役陆军38万人。但是随着淞沪会战的爆发,日军在抵挡住国军第一波猛攻后,日本出色的兵役制度快速的发挥了作用。随着战斗动员的深入贯彻,日本这部战争机器迅速开始了运转,日本本国后备役88万和补充兵役240万以及各种兵役人员共计400余万人开始了战备动员,日军陆军从现役37万瞬间就可以增加到74万人。 日本在淞沪会战开始后,快速组建了第13和第18师团,还有后续加入战场的第一零一师团全都都是由预备役组成的部队。通过日军增援部队到达的时间也可以看出,从8月31日到9月7日日军一共有三个师团以及一个联队和由华北日军组成的增援部队全部抵达上海,通过这组数据也可以看出,日军在增援淞沪战场上的机动能力十分出色,基本上3-5天就有援军抵达上海。这也为日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 而国军在部队动员上的能力则逊色很多。虽然国民政府在1933年施行了《兵役法》,规定兵役分常备、国民两种。常备兵役又分现役、正役、续役。男子20~25岁应征入营,服现役3年;期满退服正役,为期6年,平时在乡应参加规定的操演,战时应召回营;正役期满转服续役,40岁止,任务与正役同。年满18~45岁的男子,不服常备兵役者皆服国民兵役,平时按规定训练,战时应征。但是这套兵役制度并没有被执行,在淞沪会战时期,国军除了现役军队以外,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预备兵役。 在军队动员层面上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国军在淞沪会战上后续不足。虽然抽调了共计48个师和62个旅参与了淞沪会战,但在参战部队伤亡惨重后便没有后续兵员可以补充。这是造成淞沪会战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动员能力只是淞沪会战在兵员因素上的一个方面,兵员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兵员质量。下面就对参战双方的兵员质量进行详细解析。
兵员因素之兵员素质对比在双方兵员素质上,一定要对国军的部队编制进行初步解析。国军的部队编制大体上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中央军在兵员素质上要远胜地方军。下面我们就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差别。 以师为例,师又分甲种师、乙种师、丙种师,甲种师辖3旅9团,乙种师辖3旅6团,丙种师辖2旅4团。一般甲种师都是中央军所辖,而乙种和丙种则多见于地方军。
甲种师以国军王牌87师为例,满编12000余人,而丙种师则大约只有5000人左右。这还只是在兵员人数上的差距,在武器装备上更是有着天壤之别,甲种师拥有一个炮兵营,共计16门火炮。丙种师在编制上也拥有一个炮兵营,火炮只有8门,但是在实际作战中,丙种师基本上不会配给火炮。 说完人员和装备,我们再来看中央军和地方军在兵员训练上的差距。就以台儿庄战役中川军为例,川军122师长王铭章率部前往台儿庄,当时川军全员被称为“双枪兵”,兵员普遍都有抽大烟的不良嗜好。在淞沪会战中后续支援的桂军,仅仅只能抵抗日军攻击2天就被打残。由此,也可以看出国军兵员素质参差不齐。 而日军在抗日战争初期的兵员质量都是经过3年艰苦训练,平均每人射击子弹达到8000发,每个士兵都能看懂地图,可以说单兵作战能力十分出色。但是随着日军开始出现了甲等师团,乙等师团,丙等师团,这标志着日军的兵员质量也因战争损耗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结论战争从不是靠人多就可以取胜的,虽然兵员是战争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但是人数多寡并不是决定战争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近现代战争中,兵员的素质和后续部队的动员能力,都成为决定战争走向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淞沪会战兵员因素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隐藏在部队动员能力背后的两军体制差距,而这种差距则直接制约了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日军凭借快速动员的能力和快速的机动能力,在淞沪会战战场上源源不断的投入了大量兵力,让日军可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充足的兵员。 国军则由于缺少后备役力量,正面战场上打残一支部队就只能撤退一支,并不能快速得到补给和修正。士兵在这样的战争状态下,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随后发生的南京保卫战,这些从淞沪会战战场撤下来的残兵败将,根本无法阻止日军的攻击。 兵员素质决定着战场态势国军的精锐部队在淞沪会战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凭借着德械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兵员素质,一度收复了上海众多重要军事阵地。但随着战争进入胶着和相持阶段,国军中央军伤亡惨重,随着后续地方军的进驻,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全面处于下峰。这也直接导致收复的阵地接连失守,日军对国军形成了包围的态势,而正是在这样的态势中,国军开始了全面撤退,淞沪会战也以失败而落下了帷幕。 我是青城观历史,专注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与我一起探索历史背后的真实故事。
收藏
举报
181 条评论
评论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