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徐灵丽

查看: 1631|回复: 5
收起左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讲解:散文的结构脉络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9 名

发帖:NO. 9 名

在线:NO. 2 名

弹剑相思 发表于 2018-11-27 15: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龚老师初中课堂 2018-11-27 10:55:00

知识精讲:
一、要点梳理
(一)概述
作品的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具体表现,指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形式,具体表现为文章的段落层次、过渡、照应、开头、结尾、标题。把握了文章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分析文章的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技巧的重要一环。

(二)考题类型
1.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概括文章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把握文章的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3.分析文章开头、结尾段等在文章中的作用。
4. 穿插性材料(局部段落、某句话、某处描写、叙述等)在文章中的作用。
二、方法点拨
(一)分析全文的行文思路
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写景叙事类散文多按照时间、空间顺序进行,而状物、抒情类散文多以某一事物、某种感情为线索安排思路,议论性散文多以逻辑认识为序。
首先要对文章内容层次有个大致的切分,然后进行内容概括。概括时必须从某一恰当的角度(线索、情感、事件、时空变化等)出发。
例1: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答: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测;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顺序)
例2:《沙枣》一文中,文章在描写沙枣时,多次写到沙枣的花香,请你简要说明作者对沙枣花香的认识过程。
答:劳动回来,沙枣花清香醉人,不解其因,不以为意。第二天,发现沙枣花不起眼,但是清香醉人,引起注意,惊喜、意外、好奇。参加县里学习班,对枣花香进一步认识深化。搬到县城中学,再次闻到枣花香,一直飘在我心里。(时间)
(二)把握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贯串全文联缀人物和事物的顺序叫“线索”。它是谋篇布局的主要方面。散文的线索多种多样,有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有物线、情线(以一种感情变化为线索)。
回答“线索”类试题考虑其在结构上的作用,还要考虑它在内容上的作用,并且要作简要分析。
例如:请简要分析“蒲草帽”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①“蒲草帽”在结构上起线索作用。全文对齐白石的回忆及对其精神和思想的理解紧紧围绕“蒲草帽”展开,一根线索贯串全文,使文章形散神聚。②“蒲草帽”在内容上具有象征义,象征齐白石发自性情、根植乡野的创作精神和思想,突出了文章主题。
(三)开头、结尾段作用
1.开头段的作用
(1)出题形式
1文章为什么从……说起?
2文章从……说起有什么好处?
(2)答题思路:因这类题型的特点是先言其他,再引起文章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它在文章中的位置决定了这类题答题有四个要素:一是与文题是否照应;二是是否自然引出下文主体内容,为下文主体内容作铺垫;三是与结尾是否照应;四是与主体内容是否形成对比或反衬。
(3)答题结构: 内容上写出了……;结构上(铺垫、对比、照应、衬托)……
例如:《平原》一文,简要分析第1部分在文中的作用。
答:文章第1部分写出了太阳升起后,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万物苏醒的情态,表现了黎明之时平原上万物的生机与活力,为下文具体描写平原及、平原上的生命创设了背景。(内容与结构)
2.结尾段的作用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卒章显志;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四)穿插性材料(局部段落、某句话、某处描写、叙述等)在文章中的作用。
就是文中在主体材料之外,经常穿插一些其他的材料,就其类型而言,或是景物描写,或是事件叙述,或是诗词引用,或是细节描写,不一而足;就其位置而言,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视需要而定;就其作用而言,或对比,或铺垫,或象征,或暗示,或烘托,或渲染,或正衬,或反衬,或营造氛围,或表现风格,各尽其妙。散文中的穿插性材料是近年来频繁考查的欣赏点。
分析句段或穿插性材料的作用,在答题时应注意下列三个方面:
1.阅读区间的准确定位。
要对句段或穿插性材料在文中的位置准确定位,因为位置不同,其结构作用就不同。
2.从三个角度去思考
①内容本身所写。
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
②上下文关联。
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
③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3.有意识地运用答题模式
开头:形象地表现了……(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衬托了……。
中间:形象地表现了……与上文(下文)……相照应,与……形成对比,衬托(反衬、映衬)了……,为展现主旨作铺垫。
结尾:总结了上文……,与上文……相照应,点明了……中心,引发思考等。
例1:《麦天》中“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了又出。早晨起个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答: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
例2:《一幅烟雨牛鹭图》中,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为作者抒情、议论作铺垫。
例3:《泥泞》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呢?
答:写出了雪的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从写热爱雪写到热爱泥泞),衬托泥泞的普通、纯美。这类环境描写的题是有固定答题结构与模式的。首先,描写了……画面;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心情;为下文……作铺垫。
三点剖析:
考点:考查散文结构脉络的掌握。
重难点:重点在于掌握散文结构脉络题的解题技巧。难点在于运用技巧进行分析。
易错点:分析散文结构答案时不全面、不准确。
题模一:开头结尾段作用
例1.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试题
愧疚
①角角落落,瓶瓶罐罐,都种着花花草草。红红的月季越过墙头,白白的蔷薇爬上屋顶,栀子花开呀开,甜香甜香的——我家院子,因为母亲,变得很美很美。嫩黄嫩黄的玉米皮,经过母亲的手,不久就成了圆圆的“蒲团”。我,母亲,胖乎乎的猫咪,舒坦坦地各占一席,又相互偎依。母亲拿着芭蕉扇,驱赶不怀好心的蚊子,不紧不慢地,有时会忽然拍到我的头上。
②“牛郎织女快团圆了。”母亲望着星星,絮絮叨叨这个烂熟的故事。讲完照例要说:“该背书了,我不说你是不背的。”我打着哈欠,嗫嗫嚅嚅。至今,我还觉得奇怪,我背那些文章,母亲听不懂,却总爱听。等我打起精神,背得带点感情的时候,她那摇动的芭蕉扇,也仿佛打着拍子,连那猫咪也伴和着,温柔地咕噜咕噜。这样的夜晚,总是撩人心弦。
③“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有一晚,我背江淹的《别赋》,母亲忽然打断我说:“‘春草’、‘春水’和‘绿波’,我听得懂了。”接着问文章里说的是什么,我对她讲了,不想,这一讲,她伤心起来,深深地叹了口气:“这文章也做到别人心里了。亲近的人出远门,谁不难受!就说我和你爹,早先,他到高丽国去,家中只留下我一个人——你哥那时还不知在哪儿刮旋风呢!——你爹每次来家,只过个年,一开春就上路,他前脚走,我后脚端起洗衣盆追,一直追到春草刚发芽的东河边,看着他过大桥;那桥下面哗哗流着的水,不就是‘春水’和‘绿波’吗?唉,男子汉到底心硬,就像那大桥下的水,连头也不回,我可忍不住,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河里滚。哪一年不是如此呢!”
④我爹是一个能干的石匠,年轻时就漂泊海外,打工异乡,一去就是四十多年,有时几年不回家,只为省下路费,给家多捎几个钱。母亲叙说着和爹别离的情景,也使我难过,以致每每再读《别赋》,都不禁暗自落泪。
⑤一个秋夜,窗外月如钩,屋内灯如豆,我和母亲坐在暖炕上。“为什么好久不背书了?”母亲问我。“现在读的是新书,不用背。”她似乎很诧异,要我念一段给她听。我便逐字逐句地朗读《背影》,还没念完一段,母亲便欣喜地说:“这书好懂!”当我念到买桔子的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又爬上月台,儿子瞧着他的背影流泪的时候,我母亲竟也哭了。过了好一会儿,她说:“这书写得太真切了,就像你爹去国外,每次我看着他跨过东河大桥,他只留给我一个背影,我这一辈子看了他多少背影!可现在,一连三年没见他的背影了!”
⑥母亲的眼泪,使我也想起爹的背影,并且以后多年,不断忆起:中等个儿,头戴灰色毡帽,身穿粗布夹袍,上罩线呢马褂,肩挎旧钱褡子,褡子一头鼓鼓囊囊,里面装着甜饼、熟鸡蛋、母亲亲手做的纳底鞋——步履匆匆,渐行渐远,渐远渐小,以致于无。
⑦小时候,爹每次离家,我都一路小跑,追着喊:“爹!你回来呀!”爹头也不回,大声回答:“回!你赶快回家吧!”
⑧直到他年近花甲,我仍然追他过桥,不过那时,那背影已不再挺直,脚步也蹒跚起来了。唉!
⑨我当时想,能够把我爹的背影写出来多好啊!后来,他就去世了。再后来,爹的背影似乎变得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挥汗如雨的背影、伏案疾书的背影、奔走战场的背影------这些背影会不会变得模糊?一个民族的背影呢?一个时代的背影呢?
⑩一个人的背影,曾经打湿两代人的眼睛;一篇文章,可能打湿无数代人的记忆。
⑪我轻轻拿起笔,又迟迟放下。心中充满愧疚!
(取材于丁宁同名散文,有改动)
(1)结合全文,简要说明第①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营造了美好温馨的气围;表现了母亲的能干慈爱;为下文母子夜读作铺垫。
【解析】此题考查段落作用题,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上来作答。第1段中“角角落落,瓶瓶罐罐,都种着花花草草。红红的月季越过墙头,白白的蔷薇爬上屋顶,栀子花开呀开,甜香甜香的”可以看出来是环境描写,营造了温馨的气氛;我们从“我家院子,因为母亲,变得很美很美。”“母亲拿着芭蕉扇,驱赶不怀好心的蚊子,不紧不慢地,有时会忽然拍到我的头上。”可以看出来突出了母亲的能干和慈爱。结构上联系对比、铺垫、照应等来作答即可。作铺垫考查得较多。
例1.1.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试题。
被遗忘的芍药
陈奕纯
①芍药首先是一味药,中国的一味中药;其次是一种草,可以治病的草;最后才是一种花,香不过莲花的清远,艳不过牡丹的华贵,但她的美却是大写意的,我觉得远远在莲花和牡丹之上,可是,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她呢?
②我记不清她是怎样的一种美。那个冬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从北方返程,友人相赠一植物,根茎一根多瓣,瓣瓣如霞,拥抱在一处好像一朵盛开的红莲花,然而一问,才知道是芍药的根茎,可入药;花呢,也可以晒干泡茶。这么漂亮的植物根茎,仿佛一块玲珑无比的美玉,埋在地下,岂不是可惜了这份上帝的礼物?显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友人告诉我,芍药最美丽的部分不是她的根茎,而是她的花朵,如果看见了她的花,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爱上她的大美!我半信半疑地把她埋在了小区花园的一个角落,期待着友人这番话不会骗我。
③我记不清她是怎样长出第一枝嫩芽的。那个早晨,我看见小角落的泥土堆里,冒出了一片红红的尖尖的小脑袋.远看如同竹笋形状,但没有薄薄的笋衣,秸秆也比较水嫩。不几天,那些小脑袋开始长高了,变长了,秸秆上生出了密匝匝的芽头,令人奇怪的是,那些小芽头们也是红色的,或褐红,或鲜红,或绯红,或水红,争先恐后,抢着朝上长。大约十来天的光景吧,红红的芽头们渐渐地向绿色过渡了,是那种墨绿色,然后是油绿、碧绿、嫩绿、蛋黄绿直到芽头越长越高,我才发觉这芍药花的枝枝叶叶,原来可以是绿的,根本不是红的,更不是什么红药水染红的。
④我记不清她是怎样打开第一朵花儿的了。每天下楼散步时,我的目光总爱往花园的方向瞟,希望能一眼看见她,除了一小丛碧绿之外,很难分辨出哪是叶,哪是草来。我只有默默走近,看看她的长势如何如何了,好像只有这样,自己才稍稍心安一点点,看看叶子的脉络走向,摸摸每一叶片的肥厚,然后凭借手感和植物的潮湿度,判断她下周的未来前景。一个午后,我匆匆经过小花园,随便那么一瞥,竟然看见了一个小红点似的花蕾。几天后,一团红,宛如雾,一瓣一瓣地打开,一缕一缕地吐着香气,水灵,透明,不浓不淡,似曾相识,让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欢。
⑤记不清那棵芍药究竟开了多少朵花儿。在广州这样的南方城市,整整一个夏天、大半个秋天她都在一次次怒放,一次次枯萎,再一次次坚定地怒放,彰显着她的美丽自然,我也没有辜负她的热情,无数次流连在那个小花园,且不厌其烦地向四邻们介绍她的名字、她的医药价值,解释她和牡丹是同一个祖先,知名度之所以太低,是因为她的美太内敛了,也太安静了,在这个张扬个性、广告漫天飞的时代,她太容易被我们遗忘掉了。
⑥我记不清我的芍药是怎样消失的了。印象里,是一个特别无所谓的黄昏,我发现她所有的枝叶都没有了,草地上一片狼藉,有新土慌乱翻过的痕迹。很显然,她被人薅掉枝叶,连根挖走,不知是丢进了垃圾桶,还是移植到了哪里……
⑦这些年,我有太多太多的记不清,这株芍药的细枝末节也在时间里渐渐远去,但每每走过小园儿,总有一种牵挂挥之不去。华丽之中的素朴?还是繁盛之间的孤寂?打开画本,她的枝叶在我眼前又一一散开,我画过芍药洗尽铅华的姿容,梦过她在风中一朵花蕾一朵花蕾地绽开……依旧对她的突然蒸发耿耿于怀。也许今生,我如果不去如此一点一滴、一笔一画地写她,如果仅仅是我笔下一种陌生植物的话,她真的是毫无灵魂、毫无气象可言了。想一想我们的一生里,有多少美丽擦肩而过,有多少鲜花守候到老,错过了只是错过了,悔过了只是悔过了,这是很多人事后发出的喟叹。
⑧这个世上遗忘是一种无意识的小动作,而弯腰捡拾起那些“遗忘”,往往也是人生中有价值的细节,也可能是最伟大的转弯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说说文章结尾一段在内容和结构的作用,并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内容上作用:点明中心,升华主题(遗忘是一种无意识的小动作,而弯腰捡拾起那些“遗忘”,往往也是人生中有价值的细节,也可能是最伟大的转弯处)。结构上作用:总结全文,与文章标题相呼应。感悟:人都会遗忘,但生活中有些美好的事物不应被我们遗忘,当我们捡拾这些遗忘,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价值,加深我们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人生之路就会更加宽广。
【解析】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散文类的文章,第后一段一般为总结全文,通过抒情议论来表达情感和感悟,突出主旨,从这些方面去解答。感悟抓住“拾起那些遗忘”这个中心意思,从珍惜生活中的细节这个角度发现感悟即可。
题模二:穿插性材料的作用
例1.2.1 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北京邻居
夏鲁平
钥匙插在门锁孔里,左拧右拧,没拧动。我调整钥匙的深浅度,试探着再拧,门终于开了,同时打开的还有我的心情。
大白天的,走廊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无法适应这里的光线,伸手触摸着墙壁,一点点摸索着往前走。突然,这时我只能说突然,我的脚下哗啦一声巨响,踩到一堆空塑料水瓶,惊心动魄。
屋里的一道门紧跟着打开了,走廊里出现了大片光亮。吴老太太手扶门框,看着我问,你来了?
我应声说,来了。
之后便归于平静。
行李箱向走廊里挪了挪,我回身弯腰收拾七零八落的塑料水瓶子,吴老太太急忙走过来,扯住我的衣袖,说,我来我来。她将僵硬的腰用力地弯下去,拣起地上的水瓶子,规规矩矩地装进塑料袋里,重新立于墙根儿。
趁这机会,我以同样的试探、同样的小心打开属于我的那道屋门。我将行李箱搬进屋,转身想跟吴老太太说几句话,却看见对面的屋门轻轻关上了。
我也只好关上自己的房门,脱鞋,换衣服,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洗一把脸。
这是北京龙潭湖公园旁边的老式住宅小区。这套不足五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住着两户人家,分南北两屋,我住的北屋八平方米,是我姐十多年前从她小姑子手里买下的,我平时到北京办事,常落脚于此。
我和吴老太太两家共使用一个水表,我每次到这里住,临走时,都要往煤气台旁边放二十元钱,表示这是我用水的费用。
水龙头哗哗的放水声惊动了吴老太太。关紧的门重新打开,她走到厨房告诉我,用过的水,不要随手扔掉,要端到卫生间,倒在塑料桶里面,留着冲刷卫生间。虽然我也是这个单元房屋的另一半主人,但我感觉吴老太太完全统治着这单元里的一切,她毕竟每天都生活在这里,我只能“入乡随俗”。
我说,好的,我知道了。
吴老太太又回到她的屋里。
四月的北京,鲜花盛开,我从东北光秃秃的土地上来此,着实感觉到季节的不同,心也如鲜花盛开了。
第二天,我去了一趟市场,拎回一捆小白菜。吴老太太好心地告诉我,今天是星期天,市场里的菜要比平时贵两毛钱,以后不要赶在这个时间买菜了。
以她的生活经验,市场上的菜最便宜的时候是在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午11点钟,早市摊贩们快要撤摊了,一块钱可以买到一大堆蔬菜。
吴老太太的节俭,我是知道的。比如,她总是用同住的外孙女洗头的水洗头和用外孙女冲头的水冲头。还比如,我每次去卫生间,她就站在走廊里,等我从卫生间里出来,提醒我关上电灯。
第三天早晨,我准备出去锻炼,她从厨房里出来问,你出去办事吗?
我说,我去龙潭湖公园打太极拳。
吴老太太说,龙潭湖公园要收两元钱门票的,你应该去西湖,西湖公园不收门票。我头一次听说还有一个西湖公园。
吴老太太说,出了这个小区的院儿,一直往西走,过了铁路桥洞,再往西,就是西湖公园。我脑子里搜寻起西湖公园的大概位置。她大约看出我的一脸茫然,就说道:“干脆我领你去一趟。”不容分说,就往前走。我只好跟在她后面。她将我带到西湖公园大门后,摆一下手,转身回去。
西湖公园景色跟龙潭湖公园没法儿比,而且占地面积、绿化程度远不如龙潭湖公园。既然吴老太太好心把我领到这里,我还是要在公园里走一走,看一看,找个肃静的地方压压腿,打了两套太极拳,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我走出公园,顺便去了菜市场,买了三根黄瓜回来。
打开门,吴老太太还在厨房忙活,看到我的黄瓜,便问:“多少钱买的?”我说两块五。她惊讶地问我在市场哪个摊位买的,我简单描述给她。吴老太太听完,忽地拎起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三根弯弯曲曲、很不好看的黄瓜,说道:“我这是花三块钱买的。我要去菜市场讨回公道!”说着,很快不见了踪影。过了一会儿,吴老太太回来了。她告诉我,她从商贩那里讨回了五角钱。然后又善解人意地说,刚才买菜人多,商贩肯定是忙乱中报错价了。
我笑了笑,便说要外出办事就离开了。
傍晚,我回到龙潭湖公园门口,①闻着公园里飘出的花香,便买了门票,走进公园里。正拍照间,忽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吴老太太。她见了我,略显意外,停下脚步说,我有老年证,进公园不花钱的,每天这时候,我都要进公园走一走的。
正说着话,她忽然跑开了。
她见到了一个熟人。
那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是个盲人。
吴老太太说,我今天是特意来这里找你,我那儿矿泉水瓶子攒了不少,你明天到我那儿去取吧,我还有几件衣服送给你,我外孙女不穿了,她花上百块钱买的,明天你一定要去啊。
好的,好的!那盲人感谢着离开了。
吴老太太对跟过来的我说,你看见刚才那个人了吧,他媳妇常年住院,家里穷得很,我总是攒了好多矿泉水瓶子送给他。你知道吧,矿泉水瓶子卖给收废品的,挣不了多少钱,送给他,他卖给废品收购站,能多挣好多!
四周的花香忽然浓郁起来。吴老太太笑着说:“给我拍个照吧。”微笑的脸,与鲜花交相辉映,构成了美妙的画面。我激动着,屏住呼吸,按动快门,恨不能将这世间的美都摄入镜头里。
晚上,我回到那八平方米的小屋里,收拾了所有散落的矿泉水瓶子,装进一个袋子里,拎到走廊,与先前的那一堆矿泉水瓶并排摆放在一起。
我还说,下次我来北京,一定把不穿的衣服全带来。
吴老太太一高兴,又要跟我喋喋不休。
(摘自2015年7月24日《光明日报》14版)(有删改)
(1)请结合语境分别解说文中①②处“花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交代进公园的原因,推进情节发展。②隐喻了吴老太太表现出的济困之心。
【解析】此题考查具体段落的作用,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有关于花香的作用可以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①处“闻着公园里飘出的花香,便买了门票,走进公园里。”交代了闻到花香是走进公园的原因,所以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第②处“四周的花香忽然浓郁起来。”是承接上文吴老太太帮助他人事件来的,所以这里暗示着吴老太太的美好品质,他的济世之心。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3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北京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61 名

发帖:NO. 9 名

在线:NO. 212 名

李彩萍 发表于 2019-4-16 09: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来自- 中国北京
好贴
来自- 中国北京
沙发 2019-4-16 09:19:37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2000 个字符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北京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北京

来自- 中国北京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 名

发帖:NO. 2 名

在线:NO. 71 名

闲小楼 发表于 2023-10-21 20: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来自- 中国北京
祖国尚未统一,我却天天灌水,好内疚!
来自- 中国北京
板凳 2023-10-21 20:23:07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2000 个字符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北京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北京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6 名

发帖:NO. 6 名

在线:NO. 41 名

2支棒棒糖 发表于 2024-2-12 06: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赞一个!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地板 2024-2-12 06:51:32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2000 个字符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2 18:37 , Processed in 0.373287 second(s), 7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