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①②③④⑤⑥⑧⑩⑿⒀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⑾⑿
C. ①②③④⑤⑥⑧⑩⑾⑿⒁ D. 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⑿⒂
【答案】A
【考点】运河与扬子江,拟人
【解析】【分析】辨析词语是不是把水人格化。A项全部正确。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人格化的理解分析。
2.选出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飞禽走兽的减少,我仿佛听到大自然的警号。(比喻) B.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
C. 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反问) D.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夸张)
【答案】C
【考点】马说,比喻,夸张,设问,反问
【解析】【分析】C 所用修辞手法是设问。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读诗《有的人》,贯穿全诗的修辞方法是 ( )
A. 比喻.对比.排比 B. 反复.拟人.比喻 C. 比喻.反复.对比
【答案】C
【考点】有的人,对比,比喻,反复
【解析】【分析】本题可以先判断诗歌中突出的修辞方法“对比”,排除B,再比较AC两项,在“排比”与“反复”之间选择,显然本诗中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答案为C。
【点评】诗歌讲究形象性,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常常使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学习时要注意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4.下面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B. 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似的。
C. 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D. 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答案】D
【考点】猫,比喻
【解析】【分析】A、B、C三项中没有喻体,“好像”表示推测、估计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评】比喻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句的含义 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比喻句就是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组成的。有本体、喻体、比喻词的句子叫比喻句。
5.下列各句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闰土的)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B.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C.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像是松树皮了。 D.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答案】D
【考点】故乡,比喻
【解析】【分析】A.本体:闰土的脸,喻体:石像。
B.本体:闰土的生活,喻体:木偶人。
C.本体:闰土的手,喻体:松树皮。
D.不是比喻句。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比喻句的理解与辨析。有本体、喻体、比喻词的句子叫比喻句。
6.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让观众在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感受文化传奇。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 里头 之下 应当 纯粹解说:这四个词语的词性相同 。
C.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D. 拙作 见教 垂问 家慈解说:这四个词语都属于古人称谓中的谦辞类。
【答案】C
【考点】名词,形容词,副词,书名号,比拟
【解析】【分析】此题是对语文知识的多项知识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A.“国家宝藏”是电视节目,应将引号改为书名号。
B.“里头”与“之下”是方位名词,“应当”是副词,“纯粹”是形容词。
D.“垂问”不是古人称谓中的谦辞。
故答案为:C
【点评】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 标点的种类较多,知道各种标点的作用是做题的关键.
7.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定准确的是( )
A. 我们从车窗里看见你,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是多么甜美。(比喻)
B. 你看雁滩近了,近了,筏子在急流上奔跑得更加轻快,更加安详。(夸张)
C.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 排比)
D. 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像你一样伟大坚强!(重复)
【答案】C
【考点】比喻,夸张,排比
【解析】【分析】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比喻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排比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所以C项是正确的。
8.找出未用典故的一项( )
A. 燕然未勒归无计 B. 闲来垂钓碧溪上 C. 忽复乘舟梦日边 D. 将军白发征夫泪
【答案】D
【考点】用典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写作手法的分析。首先理解诗句内容,然后分析诗句所用典故,从中找出没用典故的诗句。
A.“燕然”是山名,即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勒”是在石头上刻字。东汉时,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所以,“燕然未勒”有功业未成、边患未平的含意;这句话用典故表现了作者坚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决心。
B.垂钓碧溪上讲的是姜太公钓鱼的故事。
C.乘舟梦日边讲的是商开国重臣伊尹受商王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
D.采用了互文修辞手法,这里的意思是无论将军还是士兵们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手法技巧——运用典故的掌握。诗词有表达凝练的特点,使用典故便可以达到这一点。常见的典故学生应该识记、理解。回答时要结合文章中心来分析典故的作用。
9.下面句中有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 )
A. 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B. 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
C. 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 D. (它)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答案】A
【考点】猫,比喻
【解析】【分析】A.本题:花白的毛,喻体:白雪球。
B.拟人,不是比喻。
C.没有本题、喻体,不是比喻句。
D.虽然有比喻词,但不是一个比喻句。
故答案为A。
【点评】比喻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句的含义 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 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比喻句就是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组成的。有本体、喻体、比喻词的句 子叫比喻句。
10.下列句子中不属于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
A. 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B. 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
C.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D. 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
【答案】B
【考点】敬畏自然,比喻
【解析】【分析】A.把“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比作“小草和大自然的关系”;B.虽然有“仿佛”,但只表示推测,不是比喻句;C.把“大自然对人类的笑”比作“母亲对无知孩子的笑”;D.把“”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比作“大脑和身体的关系”。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比喻修辞方法的判断。比喻分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明喻要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11.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一群鹅脖子伸得长长的,跑出来迎接。
B. 贾里头一次感觉到,爸爸像一颗老树,风吹雨打全部一一经历,所以泰然处之。
C. 当然,他这种优等生,到哪儿都是抢手货。
D. 银色的公路像一条哈达,逶迤地伸向遥远的地方……
【答案】A
【考点】比喻,拟人
【解析】【分析】A项是“拟人”,“跑出来迎接”是人的行为,这里用来表达“鹅”可爱的形象;其他三项是“比喻”,B项中把“爸爸”比喻成“老树”,B项中把“优等生”比喻成“抢手货”,D项中把“公路”比喻成“哈达”。
1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运用对偶和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 B. 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柔、甜美。)
C. 身居斗室,即知天下大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谁说多看电视有害无益?(运用对比和设问,说明了多看电视的好处。) D. 标题为文章之冠。读书作文不可不正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形象”。(运用比喻,说明了文章标题的重要。)
【答案】C
【考点】敬业与乐业,反问,对比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C项运用了对比和反问。A、B、D均无误。
故答案为C
【点评】要理解常见修辞方法的特点,然后加以判读。
13.下列语句中运用了反语修辞的一项是( )。
A.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 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
C. 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D. 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答案】A
【考点】藤野先生,反语
【解析】【分析】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A“标致”漂亮,而在这里用来讽刺,是反语。其他都没有,因此选A
【点评】关于反语修辞,很多同学不是太理解,但如果结合语言意境技能很好的区别了,此题重点在于对反语修辞的掌握。
14.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B.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C.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鲁迅《故乡》)
D.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答案】C
【考点】比喻,借代
【解析】【分析】A.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天空”比喻成“蓝水晶”;
B.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喻成“青年”;
C.本句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圆规”代指杨二嫂;
D.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和闰土的隔膜”比喻成“厚障壁”。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互文等。其中比喻包括暗喻、明喻、借喻,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学生要明确其各自特点,并加以判断。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1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们(大雁)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运用拟人,将大雁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大雁归来时的兴奋与友好。)
B.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运用排比,连用三次“救救”,强烈地呼吁人们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C.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运用引用,通过诗词写出了自己对他乡咸鸭蛋的“瞧不上”,表达了“我”对家乡咸鸭蛋的自豪。)
D. 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脸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运用比喻,将母亲的脸比作喝过酒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当时的高兴、得意。)
【答案】D
【考点】比喻,拟人,排比,引用
【解析】【分析】D、“跟喝过酒似的”是一种类比,不是比喻。“脸”跟“喝过酒”无法形成比喻。
16.下列句子没有采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B. 浓烟忽然俯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
C. 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D. 雕刻家在乱石块旁大哭一场哀吊他生平最伟大的杰作。
【答案】D
【考点】绿,比喻,拟人,夸张
【解析】【分析】A、夸张。B、拟人。C、比喻。故选D。
【点评】考查词语的分类。
17.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 )
A. 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 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 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 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答案】B
【考点】雪,比喻
【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B项“脚踩在棉花上”不可能有“轻快”的感觉。A、C、D恰当。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18.下列句子没有形成对偶关系的一项是 ( )
A. 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B. 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朝晖。
C. 晚风轻唱甜蜜歌,轻骑踏月不忍归。 D.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答案】C
【考点】对偶
【解析】【分析】C项中的上句“晚风轻唱甜蜜歌”与下句“轻骑踏月不忍归”字数相等,但结构不一致。如上句是“轻唱”,下句是“踏月”,上句是“甜蜜歌”,下句是“不忍归”。
【点评】对偶是一种修辞,是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就要了解对偶的特点,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强化。
19.“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的“先生”指的是( )
A. 光绪帝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孙中山
【答案】B
【考点】谭嗣同之死,借代
【解析】【分析】了解全文内容,根据文中“而抄捕南海馆(康先生所居也)之报忽至”一句可知“先生”指康有为。
【点评】解答此题要抓住文中有关句子来理解分析。
20.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B. 但是从南阳到襄阳,并没有走得多远,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C.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
D.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答案】B
【考点】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比喻,夸张,排比,反语
【解析】【分析】A项用的修辞是比喻,C项用的是排比、夸张;D项用的是反语,只有B 项没有用修辞,故选B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是把物赋予人的动作形态,使其人格化。
21.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
A. 若脱笼之鹄 B.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答案】C
【考点】满井游记,比喻
【解析】【分析】A将自己比喻成出笼的鸟,B将湖比喻成镜匣,C将“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与“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类比,D将“山峦为晴雪所洗”比喻成倩女的妆容。
【点评】本题有难度,BC句结构较复杂,且C句是类比容易错判,D的比喻手法比较隐含。
22.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躯体无限地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夸张、比喻)
B. 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像,好像在为我们惋惜。(比喻)
C. 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巨大的身躯已经损失了许多,万分懊悔地向远方溜走。(拟人)
D. 这时我们的车停了下来,包括陪同我们一起进罗布泊的“老地质”,都被地平线上那辉煌的一幕震撼了。(借代)
【答案】B
【考点】日出,拟人
【解析】【分析】B是拟人。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的辨析。
2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的是( )
A.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B. 桥上的人行道上还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
C. 吃了这样的晚餐,小针鼹长得真快,春夏时一下子大了许多。
D. 这种弯曲的桥身,不靠下面的桥墩支持,而靠空中的缆索悬挂,不就可以自由转弯了吗?
【答案】C
【考点】苏州园林,比喻,反问,引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识记常见的修辞手法,并结合具体的句子准确判断。
A为比喻;
B为引用;
D为反问。
故答案为:C。
【点评】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拟人、比喻、夸张、排比、对偶、 反问、引用、对比等,要熟记,并能加以运用。
24.读《有的人》,对下面诗句中修辞手法说明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反语)
B.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对比)
C.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夸张)
D.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对比、比喻)
【答案】C
【考点】有的人,夸张,反复,反语,对比
【解析】【分析】C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反复的理解。
25.下列各句都属于广义整句修辞,其中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没有在我之上的人了,没有和我同等的人了。
A.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 在弱者面前他是强者,在强者面前他是弱者。
C.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D. 山峦爽朗,湖水清净,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
【答案】D
【考点】我若为王,排比,对偶
【解析】【分析】A是对偶,B是对偶。C是排比。D项与例句一致是反复。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二、填空题
26.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________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________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________
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________
【答案】排比、拟人;引用 、比喻;比喻 、 排比;反复、 拟人
【考点】春,比喻,拟人,排比,反复
【解析】【分析】(1)三个分句构成排比,“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运用拟人手法;(2)“吹面不寒杨柳风”引用,“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比喻;(3)“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比喻、排比;(4)“盼望着,盼望着”反复,“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
【点评】从修辞手法的特点去判断就简单了。
27.判断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________
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都发着疟子,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________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________
【答案】记叙、描写;记叙;描写
【考点】芦花荡,比喻
【解析】【分析】记叙重在讲述一件事,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点评】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初中阶段应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并能区分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了解其作用。
28.分析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①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________
②电锯从树的身上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________
③两星期后,树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成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________
【答案】排比;拟人;比喻
【考点】那树,比喻,拟人,排比
【解析】【分析】首先要了解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再分析句子内容来判断。第一句三个并列的分句结构基本相同,是排比;第二句“咬”“呻吟”用的是拟人写法;第三句把树根比喻成“大头颅”,把砍树的人比喻成“刽子手”。
【点评】散文中常用修辞手法,学习时要注意体会运用。
29.选文多处运用比喻,看下面两句,完成有关填空。
①一艘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它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
②火箭尾部喷出的橘红色火焰,立刻使海水剧烈地翻腾起雪白的浪花,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
① 句将________比作“慢慢潜入水下”的________。
②句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
【答案】发射潜艇;大鲸鱼;雪白的浪花;硕大的莲花
【考点】录音新闻,比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课文内容,找到句子的位置,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在句中找到本体和喻体。
【点评】本题不难,理解比喻的特点,根据相似点找到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即可。
30.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你这样没有慈悲之心,将来怎么能够希望人家对你慈悲呢?________
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________
【答案】反问;排比
【考点】威尼斯商人(节选),夸张,排比
【解析】【分析】第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反问,第二句中的三个单句运用了排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是把物赋予人的动作形态,使其人格化。
31.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比喻句。
①天鹅们互相呼唤,好象在讨论问题。________
②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________
③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________
【答案】不是;是;是
【考点】天鹅的故事,比喻
【解析】【分析】 第一题不是比喻,其余两个是比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32.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
【答案】互文
【考点】泊秦淮,互文
【解析】【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冷清愁寂的景象。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方法。互文即互文见义,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
33.与“湘妃竹”故事有关的诗句是________。
【答案】江娥啼竹素女愁
【考点】李凭箜篌引,用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根据诗中“江娥啼竹”一词即可知答案。传说虞舜的妻子(一对姐妹)叫做娥皇和女英,站在湘江边苦等舜的归来,落下的相思泪滴在竹子上,成了竹身的斑点,所以叫湘妃竹。
【点评】本诗用典较多,学习时要根据课文注释有所了解。
3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________
②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________
③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________
【答案】排比;拟人;比喻
【考点】比喻,拟人,排比
【解析】【分析】“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是排比。“春天的脚步近了”是拟人。“似乎也像出嫁了生了孩子的母亲”是比喻。
【点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象征、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针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3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①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________
②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________、________
③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________
④它叫喊着,一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________
【答案】比喻;反复;拟人;拟人;拟人
【考点】海燕,比喻,拟人,反复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了解和使用情况。学生对比喻、拟人等日常所见的修辞手法要有所了解。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叫做比喻。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写或把人当做物写的叫做拟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叫反复。
故答案为:(1)比喻 (2)反复 (3)拟人 (4)拟人 (5)拟人
【点评】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学生要掌握并学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对引用、对比、借代、反语也应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