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买书记[url=]南方都市报[/url]2019-02-03 00:00
谢其章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钱理群总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正模正样的文学史一般而言不打足十分精神真是读不下去,除非像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那样写法。这本现代文学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是钱理群的创意,“2006年3月26日早上,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叫‘又一个新计划,其实是一个做了多年的梦’,这个梦我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做,那就是写一部广告书话,按时间排列,显示文学史发展的线索。这将是一本以广告及广告背后的故事连缀起来的文学史,是别开生面的。”之前,范用曾写有《爱看书的广告》,要说创意,范用领先。这本现代文学史从1915年写到1949年,别开生面的确做到了,广告背后的故事也讲得不同以往。那些正经文学史不屑一顾的边角旮旯,平生第一遭进入正册,如《珊瑚》杂志,如《文艺月刊》,如《三六九》《一四七》画报均沾了光。 《1930年代的沪上文学风景》,吴晓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我是先买的这本书,才知道《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这本书的,吴晓东是副主编兼作者之一,“我负责翻阅的主要是30年代的上海期刊杂志以及若干报纸,即《现代》《人间世》《论语》《真美善》《文学》《新月》《金屋月刊》《申报》上的文学广告,最后负责写作了三十个条目。”吴晓东很懂规则,五年之后,才出单行本,“如果独立成书,大体上呈现出的是30年代上海文坛的集锦式断片景观,故此结集就以《1930年代的沪上文学风景》为名。”我虽然从这两本书里获益良多,可是仍禁不住要挑些瑕疵,如插图的笨拙,如整篇整段的引文。写惯了学术论文,一下子通俗起来,试图与民间的“书话体”接轨,你写得别扭,我读得也别扭。 《东北救亡七杰》,王连杰编著,白山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我住过三十几年的北京西城按院胡同60号,早先是私宅———“东北救亡七杰”之一王化一(1899-1965)的居所。我对王化一毫无印象,小我两岁的弟弟却回忆道:“白色长褂,戴礼帽,他一进院子,大家都安静下来。”所谓“东北救亡七杰”,是这七位,杜重远、高崇民、阎宝航、车向忱、王化一、王卓然、卢广绩。这七位都是东北人,青少年时代即与张学良相识,后来都成为张学良幕僚,亲历了许多历史事件。王化一的儿子,高大儒雅,不苟言笑,只是院子里下水道堵了或保险丝憋了,大个子会挺身而出。我女儿小时候胖墩墩大眼睛长睫毛,大个子偶尔会逗逗她,与我们却不交一言。王化一的孙子倒是与我们玩得来,人极聪明,现居美国。 《孙道临传:梦之岛的菩提树》,于力、倩娜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第2版。孙道临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他配音的哈姆雷特,可以无休止一遍一遍听;他配音的捷尔任斯基,让人感觉是捷氏在说中国话。我收藏的旧刊物《燕京文学》里有孙道临的少作;我收藏的《杂志》(20世纪四十年代出版)里有对孙道临的采访;早先挂在电影院的“二十二大明星”大幅照片,很罕见,寒斋存有,孙道临玉照在内,“姿容既好,神情亦佳”。这本传记由黄宗江作序,没有比黄宗江更合适的人了,“从未写过这样的长序,已是结束语了,但不能不再补上一笔,有一天,年已三十五,犹是‘王老五’的道临忽然来找宗英和我,说自己想结婚了,要我们帮他找一个。”黄宗江找来的“一个”即王文娟,王文娟以“思念如水”为题作“序二”。王文娟写道:“那年我们新婚后的庐山之行,恰逢中秋佳节,我们俩住在山上一幢小小的房子里,清幽皎洁的月光泻满了整个房子。……我们悄悄打开门,两人裹着灰色的棉大衣,坐在屋子外面的石阶上,静静地赏月。山高月小,风清露白,四周万籁无声,都不知道过了多久,仿佛整个世界就只有你我两个人存在。”这本传记四分之一篇幅写了孙道临的少年时代和北平,配有珍贵的私家照片。我最感满意的即是这部分。宋希於君告诉我北平沦陷时期,日寇抓了一批教授和进步学生关押在红楼地下室,邓之诚教授和孙道临遂成了铁窗狱友。 《宇宙风》杂志第47期,林语堂编辑,宇宙风社1937年8月出版。《宇宙风》总出152期,前50期存世量较多,但是要凑齐这50期亦非易事,经过近三十年的搜求,第47期买到手,我才可以宣称前50期,全了。这一期为“增大号”,内容有郭沫若《由日本回来了》、何香凝《八月二十廖先生身殉国记》、老向《沦陷前夜的北平》、洪波《记二十九军》。老舍的连载《骆驼祥子》是倒数第二回,第48期即连载完了。老向和洪波的文章均配有题头照片(景山,卢沟桥景),手写字的题目,很美观。老向(王向辰)写北平一绝,独特的语言,像个土生土长的“战地记者”:“傍晚我去东车站送人,忽然看见西四、西单、及各冲要路口的沙袋都撤除了。”“北平市上,自卢战一开,粮价立即飞涨。二十四枚一斤的杂和面儿,升到三十四枚一斤;十二元的米,非十五六元不可了。”“今夜(七月十九日)虽然勉强握管写信,然而心情颇不平静,因为刚刚听得两三声不平凡的炮声,仿佛就在阜成门外。” 《社会月报》第一卷第五期,陈灵犀编,社会月报社1934年10月15日出版。本期为“大众语问题特辑”,刊出黎锦熙、谢六逸、杨霁云、阿英等人文章。我读1934年所出刊物,常见“大众语”的讨论,一直不明白他们在争执什么,连鲁迅也掺合进来,写有《门外文谈》一组十二篇文章。这回耐下心来读完特辑里的大半文章,又延伸读了相关资料,总算大概了解了招惹得如此多文人参与答辩的“大众语问题”的来龙去脉。站在“大众语问题”的终点,来回望“大众语问题”的起因和发展,感觉还是傅东华说得有趣:“讨论大众语的人使用的并不是大众语。”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