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术语500部,不懂术语,严格意义上说不是真正的棋手或棋迷!
关注更多象棋残局,加关注江湖象棋残局天地,也可到我主页专栏订阅,更多惊喜哟)
喜欢的棋友赏金支持吧(打赏)(文章最后可打赏哦)当头炮象棋术语。也称“中宫炮”、“中炮”。一种开局着法。起着把炮放在正中线位,是先走一方采取主动攻势的一种布局。又称炮二平五。作用是威胁对方中卒,使后走一方立即采取上马或对炮应着。“以炮斗炮”(指顺手炮与列手炮)与“以炮攻马”(主要为屏风马防御),是象棋布局的两个系统。多数象棋大师总结,在对弈中先手走当头炮占有一定优势,这个结果是无数比赛总结出来的,人们一般把当头炮布局视为武棋,而飞象局、仙人指路开局视为文棋,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跟老人或长辈下棋走当头炮,被暗示是无礼貌的行为。
入角炮象棋术语:指一方的炮从边线切人对方的底角,威胁将(帅),故而得名。也称 “人角炮”,和“沉底炮”,如有车相助,一般可以构成“抽将得子”的攻势。实用性和技巧性很强,是一般对弈中常用到的狠招。
过宫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走炮二平六或炮八平四,因经过将(帅)的中宫而得名。先手走过宫炮,有利于上马出车,迅速开动主力,攻守咸宜。后手过宫炮,常用于应付飞相局、仙人指路等开局。过宫炮阵型的优点是集中火力于一翼,子力结构良好;但若运用不当,会造成自相拥塞的弱点。过宫炮通常用于先手布局中,后手应付起马局或仙人指路也可用过宫炮。可用57炮、58炮、盘头马、屏风马、反宫马、探花阵(一分魅惑)、单提马、抵御过宫炮。
列手炮也称“逆手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双方第一着都走中炮,而两炮方向不同,故名。
马后炮中国象棋术语。一方的马与对方的将处于同一直线或同一横线,中间隔一步,再用炮在马后将军,称为“马后炮”。是残局或中局阶段一种颇有力量的杀着。在象棋中,马后炮是一种基本杀法。攻方马、炮与敌方将帅(下称敌将)共线,攻方炮与敌将之间只有攻方一马,且马与敌将仅隔一点,攻方马炮的距离可以是任意的可能情况。此时炮正在将军,三子所在直线上敌将无论如何移动都在攻方炮的射程之内;敌将如为避炮将军垂直于三子所在直线方向上移动,则马可踏死敌将(马属于控制子)。用马后炮将军往往可使对方毙命,解法只能是直接吃掉攻方之炮,或者在马将之间填入一子。
顺手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双方都走同一方向的中炮(炮二平五、炮8平5或炮八平五、炮2平5),故名。简称“顺炮”。顺手炮是斗炮类布局体系中的主流布局之一,体现注重进攻、以攻代守的战略思想。先手方走当头炮,后手方亦将同侧的炮摆在当头,有弃卒抢先之意,红方如中炮打卒,黑补右士后再跳左马捉炮,可使左车先出,是布局思想的一个基点。随着象棋水平的进步,顺手炮布局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多个分支的庞大布局体系,其布局思想也更加丰富。如右上所示即为顺手炮布局,根据进一步的着法,可以分为顺炮直车对横车、顺炮横车对直车、顺炮直车对缓开车等布局体系。如右下所示即为顺炮直车对横车。
顺炮布局是最早成型的象棋布局体系,在明朝《橘中秘》中即有丰富的顺炮对局全局谱,着法已相当精彩,开辟了一个“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的时代,意思是说象棋布局只有斗炮局是正宗(斗炮局的另一主流是列手炮),其他则是“小道”,直到清朝王再越的《梅花谱》出现,重新肯定了屏风马抗衡中炮的价值,这一观点才有所改变。本世纪60~80年代,在一代宗师胡荣华的影响下,布局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顺炮布局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名手对局中采用最多的布局之一。
顺手炮布局对攻激烈、变化丰富,在传统顺炮布局中由于先手方进攻过急,常常造成后力不足和容易招致对方反击等缺点,新的顺炮布局阵型工整、蓄势待发,充分克服了传统顺炮布局的不足,至今仍在发展之中。
空头炮象棋术语。一般指直线中炮,而对方有士碍将。针对中宫主将,辅以其他子力,构成多种多样的攻势,予对方以致命打击。亦叫空心炮。象棋术语。一般指直线中炮,而对方有士碍将。针对中宫主将,辅以其他子力,构成多种多样的攻势,予对方以致命打击。亦叫空心炮。往往使对方防不胜防。此着以重炮威力最大,可将对方问宫将死。
鸳鸯炮象棋术语,因双炮集结,如鸳鸯之成双,故名。专用于应付先走方的中炮直车。开始3个回合是:l.炮二平五 马2进3 2.马二进三炮2退1 3.车一平二 车9进2 黑准备续走炮2退1,集中子力于一翼。
鸳鸯炮有着明显的意图,它把子力归于一边,进行潜力的反击。即炮2退1后炮平8路打车。但是鸳鸯炮也有弱点,如果棋子调整不当,造成自己棋子阻塞。针对这一点,双方进行争夺。第四步红多走炮八进二或炮八平六。
鸳鸯炮有两种形式。第二步走卒3进1的叫做3卒鸳鸯炮,走卒7进1的叫做7卒鸳鸯炮。3卒鸳鸯炮是象棋特级大师胡荣华首创,是对7卒鸳鸯炮的改进。
鸳鸯炮是一种冷僻布局,在高级别的比赛中偶尔出现。但是它的意图独特,是职业棋手的必修课。
龟背炮象棋术语,古称软硬炮,亦称鹦鹉炮,在某些书中又称凤凰炮,由清朝的巴吉人首创。龟背炮属后手开局法,构型别致。特点左柔右刚,便于把子力集中于一边,伺机反击。弱点是出子迂回,运用不当,容易造成自身子力自行羁绊。先起左横车,然后退炮调运,但因中路士象迟缓,防守欠佳。 基本走法:1、炮二平五,马8进7。2、马二进三,车9进1。3、车一平二,炮8退1。其中黑方的着法即是龟背炮的着法。在接下来的第4回合中,黑8路炮可以平5路,3路,2路和1路。过去,平5路叫龟背炮,二平3路,2路和1路的叫鹦鹉炮。不过现在已经很难分清这些,只要这种阵型,统称位龟背炮。
连环马象棋对弈中,一方的两马成互相连络、保护之势。如一马为对方所吃,另一马可反吃对方。象棋谚语中有“马跳连环气死车”之说。《白雪遗音·马头调·下象棋》:“连环马,看你老将往那里去。”
鸳鸯马象棋术语:指对弈中一方两马结成连环,互保互助,因而得名。也称:“连环马”。是一般对弈中一种罕见的妙招。攻守兼备,既可保子运子,又可抓点反攻。
穿宫马象棋术语:穿宫马也称“拐脚马”、“转脚马”。象棋术语。上象后马二进四从象田出动,再穿上角奔河头,运用得当,可乘势直奔“卧槽”打将以威胁对方;如遇阻拦或受到对方当头炮的牵制,则会施展不开。可用盘头马、探花阵(一分魅惑)对穿宫马实施强力牵制。
反宫马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一方双马正起,士角有一炮相隔(炮二平五、马2进3,马二进三、炮8平6,车一平二、马8进7),故亦称“夹炮屏风”。有先手反宫马和后手反宫马,其中后手反宫马多见,是对抗中炮的主流布局之一,先手反宫马则常出现在飞相局、起马局等柔性布局中。一般说反宫马是指后手反宫马。
反宫马利用仕角炮对红方马八进七这步棋进行牵制,以延缓红方的出子速度,赢得反击时间,是其开局思想的一个基点。在旧的象棋理论中,反宫马被认为由于士角炮对左马(按照通行的行棋方向)的妨碍而削弱了中防,一直被当作“偏局”看待,直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代宗师胡荣华对其进行了重新的研究思索,并著《反宫马专集》,反宫马又重新成为象棋舞台的主角之一,并在八九十年代得到很大发展,与屏风马一起成为后手对抗中炮的两大主流布局。 如右图所示,黑方布局即为(后手)反宫马,根据进一步的着法,又可以分为中炮进三兵对反宫马、中炮进七兵对反宫马、五六炮进七兵对反宫马平边炮等布局体系。
高钓马中国象棋术语。利用马在对方原始将(帅)位的田字格对角以上一格作策应,继而形成的攻击局面叫做高钓马。高钓马因为位置高,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却是象棋中不可忽视的攻击方法。高钓马可以锁住九宫两边的中间点,这样,如果有车或是兵进行横线攻击,而将(帅)又不在原始的位置,就很容易形成绝杀。又叫“侧面虎”。
高吊马象棋术语,位于老将上方,把老将困于顶角的马称为高吊马。图中的红马即是高吊马。
钓鱼马象棋术语。利用马在对方原始将(帅)位的田字格对角作策应,继而形成的攻击局面叫做钓鱼马。钓鱼马如果单光有一个棋子配合攻击,在对方双士全的情况之下,威力不是特别大,但是如果再有第三子配合攻击,就能构成相当大的威胁,原因有二:1、钓鱼马至少能控制九宫的两个点。2、钓鱼马至少能锁住一边的将门,大大的减少了对方将(帅)的行动空间。一方的马占据对方屏风位置,它与对方将座的距离形成 “双象连环式”,称为“钓鱼马”或叫“高钓马”。如有车相助则如虎添翼,能构成杀势,也是常见的一种凶着。
反攻马象棋术语,炮马类开局着法。主要用于对付中炮局。看马炮的配置,此布局源出屏风马。由于两马之间置一士角炮,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扬州地区曾称为“夹炮屏风”;后华南一带以其类似单提马,称为“半壁山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名手胡荣华悉心钻研,推陈出新,使反宫马具有了顽强的反弹力及复杂变化。
反攻马歌诀:炮向士角行,双马护将营。左右能飞象,车可随意通,马前卒一起,天马即行空。事成方用炮,掳帅于九宫。
盘头马盘头马也称“中炮连环夹马”。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先走一方运用中炮盘头马布局。挺进中兵(卒),双马则从中路连环策应。可用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探花阵(一分魅惑)抵御盘头马。
卧槽马象棋术语,指进到底象前一格位置的马。既可将军,又可以抽车,是常见的一 种凶招。
窝心马象棋术语,指马归入宫心的位置。一般来说,走出窝心马的着法会严重地影响己方的布局和防守灵活性,很容易被对方趁机将杀或抽子。象棋谚语就说“马跳窝心,不死也发昏”。但窝心马也有好的特点,例如它可以看守底象。现代布局中也有利用窝心马转移的例子。
屏风马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一方双马并踞(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马2进3),保护中卒(兵),状如屏风,故名。有先手屏风马和后手屏风马之分,其中对抗中炮的后手屏风马运用最为广泛,一般所说屏风马是指后手屏风马。
屏风马布局在明朝即有萌芽,只是限于当时斗炮局(顺手炮、列手炮)乃是正局的偏见而未能流行。直到清王再越著《梅花谱》,提出屏风马必破当头炮的论点,屏风马布局才得以重新发扬。当然王再越的观点也有偏颇,但仍旧对后世影响深远。屏风马布局锋芒内敛却弹性十足,立足防守展开反击,体现了以柔克刚的战略思想。直到现在,中炮对屏风马仍旧是名手对局中使用率最高的主流布局。
随着布局研究水平的日益提高,布局体系的概念不再是“关门造城”,而开始侧重双方的牵制互动,“屏风马布局”已经不易单独论述,其命名开始双方并称。例如右图所示,称为中炮对屏风马,并可以根据进一步的着法分为中炮对屏风马进七兵、中炮对屏风马进三兵、五七炮双直车对屏风马7卒等布局体系。
可用57炮、58炮、盘头马、后手屏风马、反宫马、探花阵(一分魅惑)、单提马抵御屏风马。
单提马象棋术语,指象棋开局阶段红方走马二进一或马八进九,多用于五七炮开局,实践证明,走马二进三或马八进七的屏风马布局比这种屯边的单提马布局要富有弹性。
单提马通常是指对付中炮的后手单提马,也就是说红方先走炮二平五,黑方马2进3,红马二进三,黑马8进9(或车9进1成单提马横车阵势,以后伺机再走马8进9),黑方的马2进3和马8进9两步棋形成单提马的基本构架。古代多采用用直车,反弹力欠佳。经过近代及现代的研究,现今多采用单提马横车对付中炮,反弹力较强。
转角马象棋布局术语,这各布局先以飞象局开局,马先平上到象眼,再上到士角的一种布局方法。如下例中红方的开局即为转角马。
拔簧马象棋术语,指的是一方的马利用将憋住自己马腿的己方棋子利用自己走棋的机会移开,从而形成叫将的局面。拔簧马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叫将的机会,占据主动,实际上像是多走了一步棋,因为在你叫将时,对方必定要应将,从而己方“拔”出来的那颗棋子便可以利用次机会进行双将、抽将、作杀、吃子等攻击手段,可以说虽然不一下子能将死对方,但是却可以使攻击方占据极大的优势。 但缺点也有,拔簧马要求攻击方至少要布置两颗棋子进入对方的阵地,且其中一子必为马,这样就是说形成的条件非常苛刻,尤其是对于行动不算太快的“马”这颗棋子来说,实在是要浪费很多的步数。另外,一旦攻击方的马被对方看死,拔簧马就无法实施。
骑河车象棋术语。一方的车进到对方河口,称为“骑河车”。可以限制对方的兵、马等各子的活动。
巡河车象棋术语。一方平炮上马后出直车控制已方河界线,称为 “ 巡河车 ”。《桔中秘》中有“巡河车赶子有功”之说,其作用即可控制,又可阻击。常见的是以此为后盾挺兵对弈活马。
白脸将白脸将是中国象棋的一种基本杀法,即一方用车或其它子利用双方将、帅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直接见面的规定把对方将死的杀法称为“白脸将”杀法。白脸将是利用棋规中双方将帅不能照面的规定将死对方的一种基本杀法,在实战中应用极为广泛,它是其它基本杀法的基础。
马象牵中国象棋术语。一方的两个棋子分别处于塞对方的象眼和别对方的马腿的位置,一旦一个棋子离开,另一个棋子就在对方马或象(相)的攻击之下,因此无法随意走动,这种情况称为“马象牵”。如图,黑方双炮即无法随意移动。
花士象象棋术语,或花仕相。指对局中双士象或双仕相,在中线联防时左右分开的一种形式。
扬角士象棋术语,位于最上部的士称为扬角士。扬角士尤其对马的防守作用较大,棋谚有“支上扬角士,不怕马来将”。
联手卒象棋术语,指两个过河卒横向并在一起,互相联络互相看护,使对方奈何不得。也作联手兵。
铁门栓象棋最基本的杀法之一。指的是攻击方在中炮的牵制下,利用车或兵对底线发动进攻(有时需要露帅助攻),从而形成的杀局叫做铁门栓。铁门栓的特点是只要两个攻击棋子,且能在对方士象全的情况下造成杀棋。所以该杀法的极其的实用,经常能在象棋的玩家对局中看见。此外,中炮的作用也是促成该杀法简捷实用的原因之一,因为当头炮的开局很流行。
如果对方的将门和中路被你完全的控制,而你又能够有能力在底线进行直线进攻的话,那么你几乎就拿下这盘棋了。因为对方既无法解决自己的中路问题,又没法解决将门的问题,只有束手就擒。但是铁门栓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中路,尤其是中兵。在这里防守方要尤其注意中炮的威力,最好别让它轻易地吃掉中兵;其次,即便是中路被对方的炮控制,也要及时调遣攻击的棋子进行中路的防守,可以通过填塞、用车对中路进行二次争夺、以及用马回防等手段达到目的;三,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将门,可以利用车、马等锁住将门,别让对方轻易的得逞。
车心马角中国象棋术语。一方的车、马侵人对方九宫,可以组成多种多样的杀势, 其中以“车坐中心马将军”最为凶狠,棋谚有“车心马角,神仙难脱”之说。也叫“车心马脚”。
士角炮局象棋术语,先手开局法。通常是红方炮二平四,由它可布成反宫马或单提马阵势,这是采取“以先手当后手的布阵法”,暗含一先之利。
白马现蹄象棋术语,使对方士角的防守据点失控,处在对方下二路横线上的马能“挂角将军”的称为白马献蹄。又名“弃车挂玉”。
双车胁士象棋专业术语,当一方以双车侵入对方九宫两肋时,利用车强行杀士构成杀局。
双杯献酒双杯献酒象棋术语。杀着的一种着法。一方运用双炮连续攻打对方底象,造成“闷宫将”杀着,或双炮打底象后使对方中宫出现缺口。以上情况寓意“一杯不醉两杯醉”,故名。
炮碾丹砂象棋术语,又可叫“打剥皮”,是指炮左右翻飞打士的一种技法。
炮打二怪炮打二怪是指炮巧打双车的战术。常见的是在自己一方的兵(卒)行线、对方底线。有时故意弃车砍掉对方一子,逼对方的车走到炮火能攻击的地方,再用炮打二怪吃回一车。使用炮打二怪时要注意,对方没有逃车带将军的棋,否则就吃不到对方一车。“二怪”不一定非是两个车,还可以是双马,或一车一马,或是一车(马)一炮(炮在后)。
三字归边象棋术语。凡有车、马。炮(兵)等三个进攻性的棋子集结在一起(不论中营、边线或侧翼),就有可能构成各种各样的杀势(用杀着将死对方)。这类情况称为“三子归边一局棋”,简称“三子归边”。
三士三象象棋术语。一炮、双士称“三士”,一炮、双象,或一马、双象称“三象”。“三士三象”的防御力量与士象全相等,都有一定的棋式。关键是中防稳固,不给对方的将(帅)起到助攻作用,可以抵挡一车的进攻。
运子控制象棋术语,即攻方调动组织强大子力,对重点地带及相关区域实施封锁,使对方子力活动受到限制而控制局面的战术手段。
运子做杀象棋术语。通常,运子做杀是就进攻而言的,指进攻方运用运子技巧,把进攻的子力调运到对方力薄的一侧,向对方发动攻击;或者当一侧的进攻子力过剩,另一侧进攻子力明显不足时,通过调运战术进行子力上的调度,以便发动攻势。
兑子解围象棋术语,兑子解围属于消极中见积极的布法,是在己方受到攻击无法解围时,采用兑子的手段解围的方法。
兑子引离象棋术语,一方利用兑子,迫使另一方的棋子离开要塞而推进杀势的战术手段,即为兑子引离。
兑子争先象棋术语,指的是以弃子为代价来争取局势上的优势的一种战术,它具有一定的冒险性。
将军抽车将军抽车中国象棋术语。将军的同时叫吃别人的“车”。情况一般出现在将军抽车时,别人无从选择只能让你吃车。或者你一子能看住人家几个子,人家权衡利弊,最后让你吃车。还有就是不小心走了盲棋,把车给送到你的车路上,白送给你吃了。你的关键棋子为了贪吃一子,失去了关键的位置,往往使棋局形势大变,失去优势。
将军脱袍也称“关公脱袍”、“推窗望月”。象棋术语。指一方走子,飞一步象,既可化解对方的攻势,同时又可使己方将(帅)产生遥控的作用,从而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独卒擒王也称“太监追皇帝”。象棋术语。残局中的一种着法。在杀局过程中,运用其他子力冲锋陷阵,牺牲殆尽,最后用一兵步步逼将成功。
送佛归殿象棋术语。一种杀招, 又称“太监追皇上”、“三进兵”、“凤凰三点头”。这是小兵(卒)在其他子力配合下,步步追杀对方将(帅)所构成的杀法。
海底捞月海底捞月是一种象棋杀法,在残局阶段,双方子力通过拼杀大量损耗,一方剩帅、车、炮三子,另一方剩将、车二子,有炮的一方占据中路,用底线炮打跑对方的车,然后用白脸将取胜。如果无炮的一方占据了中路,则是和局,因此有“车正永无沉底月”的谚语。另车与主帅如占中,加上一个低兵,亦可构成这种巧妙的杀势。这种杀法亦称“老卒扶车”。
小鬼坐龙廷象棋术语。象棋中的的兵卒被称为小鬼,小鬼坐龙廷是指兵卒进入到对方九宫正中心处,把对方的将帅定住。小鬼坐龙廷,意指小鬼就做了皇帝,原来的皇帝(将帅)被赶到一边,随时有被诛的危险。
开局:是指双方按各自的战略思想把棋子布成一定阵势的阶段,通常在10回合之内,但当前棋手门对开局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某些明属于开局的变化已达到前15回合,开局后期和中局前期交织;
中局:是阵势布列后双方棋子接触,进行扭杀的阶段,介于开局与残局之间;
残局:是尾声阶段,主要特点是兵力大量消耗,盘上特点从中局大量子力的扭杀转变为少量子力间互动,残局阶段直接性的战斗接触减少,子力的调运最为关键;
先手:开局时红先,对局中的主动者。
后手:开局时黑后,对局中的被动者。
起着:开局第一着。
妙着:对局中,一方走出出人意料的棋,从而取得战术上的成功,或棋局的主动权。
正着:当时棋局下必须走的一着或数着,也指正确着法或官着。
劣着:一方弈出着法无全局观念,或进攻不当,防守不力,往往导致局势不利或失败。
均势: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
入局:在双方纠缠阶段,一方组织子力对另一方产生一个战术打击并且此打击直接获胜的过程,入局可能是连杀,也可能只是小兵开始渡河,但必须是能产生胜利的过程。
优势:一方兵力多于另一方,或掌握了棋局的主动,明显好走。
胜势:一方多子占优,局势大局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称胜势。 [1]
九宫:将帅活动区域棋盘的“米字格”,当对方棋子逼近时,通常要转为防守;
中线:棋盘中第五条直线,五(5)代表中路;
肋道:中线左右的四、六(4、6)路,属于攻防要道;
边线:棋盘的一、九(1、9)路纵线;
河界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五条横线;
兵行线(卒林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四条横线,兵(卒)的初始位置所在横线;
宫顶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三条横线,九宫的最高位置;
底二路: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二条横线;
底线:双方最低的一条横线;
巡河: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车、炮)在己方河界上。
骑河:一方的棋子在对方河界上称骑河。
将:称将军、照将等,攻击敌方帅(将)。
双将:亦称双照将,一方走动棋子后由两个字力同时攻击对方帅(将)。三照将同理。
应将(解将):对于将军采取反击、躲避、防卫的办法。
将死:照将无法应将称将死。
困毙:走棋一方无棋可走,称困毙。
杀:走子企图下一步将军,将死对方者,称杀着,简称“杀”。
捉:走子后造成下一着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
打:将、杀、捉等攻击手段统称打。
兑:走子与同等子互换吃者,称“兑”。
闲:不属于打的棋,统称闲。
献:凡走子送吃者,谓之“献”。
拦:凡走子拦阻对方子力之左右进退移动者,谓之“拦”。
解杀:凡走子直接化解对方之杀着者,谓之“解杀”,若“解杀”同时给予对方“杀”,则称“解杀还杀”(“解将还将”同理)。
有根:凡被捉子如有另子保护,可以反吃者,谓之“有根”,否则谓之“无根”。
象棋根:若棋子甲被吃后、棋子乙能在下一步吃回对方同一位置上的棋子,乙就是甲的“根”。甲则称为“有根子”,反之,则叫做“无根子”。
边车:位于一路或九路上的车。
肋车:位于四路或六路上的车。
沉底车:车移动到对方底线。
贴身车:贴着将帅的车。
兵(卒)行车:位于兵(卒)林线的车。
花心车:位于九宫中心的车。
高头车:位置高而出路开扬的车。
重线车/同线车:横排无阻隔的两只车。
守丧车:被牵制而动弹不得的车。
巡河车:位于己方河头线的车。
骑河车:位于对方河头线的车。
篡位车:“车”置于将帅的原位。
屏风马:指马二进三或马八进七。
边马:位于一路或九路的马。
盘河马:开局时指位于三路或七路己方河头线上的马。
高钓马(侧面虎):位于三路或七路对方卒林线上的马。
钓鱼马:位于三.七(3.7)或七.七(7.7)两点上的马。
卧槽马:位于三.八(3.8)和七.八(7.8)两点上将军的马。
窝心马/归心马:位于九宫中心的马。
连环马:两马互为根,互相保护。
穿宫马:马从九宫的一边跳到九宫的另一边;开局泛指飞象后马由底线穿过九宫中路到士角位。
反宫马:以双正马士角炮为主体的开局阵式,亦称“夹炮屏风”。
士角马/挂角马:位于四.八(4.8)或六.八(6.8)两点上的马。
绊脚马:去路被阻的马。
八角马:指进到对方士角挂角将军,并将对方的将(帅)逼到与“挂角马”成对角位置的马。
边炮:位于一路或九路的炮。
叠炮:炮二进一。
巡河炮:位于己方河头线的炮。
担子炮:又称“肩担炮”,“担竿炮”;指两炮中间有一子(通常为相),互相保护。
空头炮:炮和对方将帅中间没有任何棋子。
窝心炮:位于九宫中心的炮。
沉底炮:炮移动到对方底线。
冷巷炮:位置隐蔽的炮。
兵(卒)行车:位于兵(卒)林线的车。
高兵:泛指不低于对方卒(兵)林线的过河兵(卒)。
低兵:泛指低于对方兵行线(卒林线),但还没到底线的的兵(卒)。
底兵,老兵,弱兵:位于对方底线的兵(卒)。
两头蛇:一方把三路兵和七路兵都挺起的阵式。
过河兵:高于己方河界线的兵(卒)。
兄弟兵:双兵(卒)联在一起。
对头兵:双方未过河的兵卒在同一路上向着对方。
花心兵:位于九宫中心的兵(卒)。
咽喉兵:在宫心线上接近九宫的兵(卒)。
小刀剜心:以兵闯入宫心的一种弃子入局着法。
三进兵:兵(卒)类杀法的一种。兵(卒)在接近九宫,以三歩连续进兵(卒)的着法杀棋。
三仙炼丹:在残局中以三兵(卒)破对方士象全(仕相全)的杀法。
太监追皇帝/月下追信:兵(卒)借其他子力连续向对方进行将军,并将死对方。
仙人指路:首着走兵三进一(七进一)的兵类开局方式。
九尾龟/独角兽:首着进边兵的开局,进一路兵(卒)称“独角兽”,进九路兵(卒)称“九尾龟”,
铁兵:在“让双马”对局中的一种特别规则:在受让方走棋时,除将军外,是不能吃让子方未走动过的中兵。
边车:位于一路或九路上的车。
肋车:位于四路或六路上的车。
沉底车:车移动到对方底线。
贴身车:贴着将帅的车。
高头车:位置高而出路开扬的车。
低头车:“低头车”是通头车的反意词,也叫“暗车”。泛指位置不佳、至少要走一步或多步之后才能投入战斗的车。
重线车/同线车:横排无阻隔的两只车。
守丧车:被牵制而动弹不得的车。
巡河车:位于己方河界线的车。
骑河车:位于对方河界线的车。
篡位车:“车”置于敌方将帅的原位。
花心车:位于九宫中心的车。
双车错:同一方双车在部局范围内交错移动。
二鬼拍门:双车逼近对方九宫的一种战术。
大刀剜心/大胆穿心:以车闯入宫心的一种弃子入局着法。实际上“小刀剜心”只是大刀剜心的局势下把一条“车”换成了“兵(卒)”。
屏风马:指双马位于原位时,走马二进三及马八进七。
边马:位于一路或九路的马。
盘河马:开局时指位于三路或七路己方河界线上的马。
高钓马(侧面虎):位于三路或七路对方卒林线上的马。
拔簧马/梭里拔簧:在马后车的配置中,跳马露车的一种战术。
八角马:指进到对方士角挂角将军,并将对方的将(帅)逼到与“挂角马”成对角位置的马。
双马饮泉:双马逼近九宫的一种战术,亦为一著名残局的名称。 [1] [3]
担子炮:两炮中间有一子(通常为相),互相保护。
辘轳炮:和担子炮相若,都是两炮中间有一子,不过,担子炮是在同一横线上,辘轳炮是在同一直线上。
空头炮/空心炮:炮和对方将帅中间没有任何棋子。
当头炮/立中炮:运炮平中线直指对方阵营。
敛炮/一声雷/兵(卒)底炮:首着炮二平三(2平3)或炮八平七(8平7),通常是对方走仙人指路的应法。
仕角炮:首著炮二平四或炮八平六的布局手法。
过宫炮:首著炮二平六或炮八平四的布局手法。
雷公炮:双炮均处于5路,成双中炮之态。 [
羊角士:二士俱支在九宫上角。
相专用术语
边相(象):处于一、九路(1、9路)的相(象)。
山顶帅/山顶公:位于宫顶线的将/帅。
光帅:
无守备的将/帅。
剥光猪:一方棋子被吃光,只剩下将/帅而没有其他棋子
花士象:士(仕)和象(相)由不同方向支起。
士象全:残局中,一方士(仕)和象(相)均未被吃掉的局面
单缺士:有双象(相)而缺一士(仕)。
单缺相:有双仕(士)而而缺一相(象)。
夹车炮:车炮或车双炮前后互相配合的一种战术。
炮碾丹沙:车炮在底线成将,从而杀去障碍(主要是士象)成杀势。
三进兵:在其它子力的保护下,兵(卒)步步推进将军的进攻方法。
将军对局中,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着棋将对方的帅(将)吃掉,称为“将军”“将”,“照将”“叫将”,“打将”等。
应将被“将军”的一方所采取的反击、躲避或防卫的着法称为“应将”。 应将的方法有:
(1)吃掉对方进行“将军”的棋子。
(2)帅(将)从被攻击的位置上避开。
(3)用自己的棋子置于对方“将军”的棋子和自己帅(将)之间,俗称“垫将”。
(4)遇到对方炮“将”时,除以上“应将”的方法外,还可以把己方被当作炮架子的棋子撤开。 如遇马“将”时,还可以用己方的棋子蹩住马腿。
将死如果被“将军”而无法“应将”,就算“将死”。
困毙轮到走棋的一方,帅(将)虽然没有役将车”,却被禁在一个位置上无路可走,同时己方其他棋子也都不能走动,就算被“困毙”。
胜、负、和(1)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输棋,对方取胜。1帅(将)被对方“将死”;2被“困毙”;3自己宣布认输。
(2)对局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和棋:1属于理论上公认的双方均无取胜可能的局势;2一方走出自己轮走的一着棋之后,提议作和,对方表示同意;3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已达3次,并符合“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又均不愿变着时。
河界线构成河界的两条横线。
巡河一方棋子在己方“河界线”上时,称为“巡河”。
骑河一方棋子在对方“河界线”上时,称为“骑河”。
中线棋盘中第5条竖线,通常用“五”(红方)或“5”(黑方)来代表。
肋道棋盘中第4,6两条竖线,通常用“四”“六”(红方)或“4”“6”(黑方)来代表。
兵行线(卒林线)棋盘中“河界线”下面的第一条横线,兵、卒就摆在这条线上。
宫顶线兵行线(卒林线)下面的那条横线,因是“九宫”的顶线,故得名。
底线棋盘两端的第一条横线。
对局双方下棋称“对局”,亦叫“对弈”。
全局指对局的全部过程。 包括“开局”“中局”,“残局”三个阶段。
局面指对局中某一阶段双方棋子分布的状态。通常包括“先手”,“后手,“优势”,“平稳”,“对攻”“复杂”,“均势”等等。
术语汇总(看看你知道多少,是不是个伪棋迷,关注更多象棋残局,加关注江湖象棋残局天地,也可到我主页专栏订阅,更多惊喜哟)
喜欢的棋友赏金支持吧(打赏)
1.直 车
2.横 车
3.直横车
4.过河车
5.巡河车
6.骑河车
7.横车将路
8.贴身车
9.通头车
10.低头车
11.中 车
12.单车保剑
13.重叠车
14.无车棋
15.过 门
1.鸳鸯马
2.窝心马
3.卧槽马
4.挂角马
5.屏风马
6.钓鱼马
7.虎头马
8.两头蛇
9.先锋马
10.马当象
11.天马行空
12.只马当象
13.八角马
14.独马踩无棋
15.铁 马
16.回马枪
17.侧马虎
1.担子炮
2.炮 台
3.叠叠炮
4.空头炮
5.辘轳炮
6.海底捞月
7.入角炮
8.窝心炮
9.有炮须留他家士
10.残局炮归家
11.丝线掏牛
12.蟹眼炮
13.炮三相
14.炮三士
15.铁 炮
1.中 兵
2.相头兵
3.独兵擒王
4.高 兵
5.低 兵
6.底 兵
7.边 兵
8.通路兵
9.对头兵
10.孤 兵
11.花心兵
12.二鬼拍门
13.兄弟兵
14.高低兵
15.老卒捞车
16.铁 兵
17.风摆柳
1.底 士
2.单 士
3.太公坐椅
4.双 士
5.羊角士
6.单缺士
7.单缺象
8.士象全
9.交叉士象
10.门东户西
11.双 相
1.对面笑
2.困 将
3.自 缚
4.双照将
5.三照将
6.盖 头
7.闷 杀
8.垫 将
9.露 将
10.露将三把手
11.闷 宫
12.山顶公
13.将门肋道
1.马后炮
2.铁门闩
3.车马冷着
4.车兵联攻
5.双车错
6.借炮使马
7.借车使炮
8.炮辗丹沙
9.双杯献酒
10.车炮抽杀
11.大胆穿心
12.夹车炮
13.天地炮
14.重 炮
15.双马饮泉
16.拨簧马
17.列马车
18.车心马脚
19.车兵冷着
20.三车闹士
21.三仙炼丹
22.四车相斗
23.将军脱袍
24.送佛归殿
25.三子归边
26.双龙抱珠
1.先 走
2.后 走
3.先 手
4.后 手
5.争 先
6.反 先
7.假先手
8.官 着
9.着与回合
10.妙 着
11.紧 着
12.诱 着
13.停 着
14.等 着
15.错 着
16.谱 着
17.隐 着
18.变 着
1.攻 方
2.守 方
3.攻 子
4.守 子
5.强 子
6.弱 子
7.子力猛
8.子力宽
9.长兵器
10.短兵器
11.弃 子
12.擒 子
13.子力优势
1.局 面
2.局 势
3.审 势
4.均 势
5.胜 势
6.入 局
7.弱 点
8.空 门
9.杀 势
10.杀 局
11.全局研究
12.复 盘
13.对局评注
1.开 局
2.应 局
3.定 式
4.中 炮
5.顺手炮
6.单边封
7.弃马十三着
8.两头蛇
9.三步虎
10.信手炮
11.顺炮正马
12.顺炮直车对横车
13.缓进过河车
14.先跳边马
15.两头蛇对双横车
16.马后藏车
17.缓开车
18.顺炮直车进三兵
19.顺炮直车士角炮对横车
20.顺炮横车对直车
21.顺炮横车对直车巡河
22.顺炮横车巡河炮局
23.起象保马
24.顺炮双横车
25.列手炮
26.大列手炮
27.小列手炮
28.半途列炮
29.中炮对屏风马
30.中炮盘头马
31.中炮巡河车
32.中炮直车盘头马
33.中炮左横车盘头马
34.中炮右横车盘头马
35.中炮巡河车对挺卒
36.中炮巡河车对弃马陷车
37.中炮巡河车对退炮
38.中炮过河车
39.平炮兑车
40.进中兵对平炮兑车
41.边马对平炮兑车
42.盘河马对平炮兑车
43.五九炮对平炮兑车
44.平炮兑车高车保马
45.屏风马横车
46.屏风马横车控肋
47.屏风马左象横车
48.中炮过河车边马
49.屏风马右炮过河
50.平炮兑车起右横车
51.平炮兑车急进中兵
52.左马盘河
53.左马盘河上右象
54.高左炮
55.高左炮对高右炮
56.左马盘河右横车
57.中炮巡河炮
58.中炮巡河炮对左炮巡河
59.中炮巡河炮对右炮巡河
60.中炮巡河炮对挺卒兑兵
61.中炮巡河炮对象位车
62.巡河炮缓开车
63.巡河车对右炮过河
64.横车七路马对平炮兑车
65.横车七路马对右士
66.中炮七路马
67.中炮七路马直车
68.双炮过河
69.双炮过河上右士象
70.双炮过河跃左马
71.不进卒式左炮封车
72.左炮封车上右象
73.反宫马
74.急进中兵
75.七兵过河车对升边车
76.五七炮弃双兵
77.五六炮对平边炮
78.中炮横车对反宫马
79.缓开车对反宫马进炮封车
80.单捉马
81.七宝连树
82.拐脚马
83.鸳鸯炮
84.左叠炮
85.士角炮
86.过宫炮
87.敛 炮
88.起马局
89.边马局
90.仙人指路
91.卒底炮
92.金钩炮
93.九尾龟
94.飞相局
95.飞相局进七兵对左中炮
96.瞎眼狗
97.双关门
98.龟背炮
99.虎眼炮
100.过河炮
101.边 炮
102.上士局
103.顺相局
104.出林车
1.中 局
2.运子取势
3.弃子抢先
4.兑子争先
5.兑子解围
6.兑子谋子
7.弃子攻杀
8.先弃后取
9.解杀还杀
10.攻守兼备
11.反弃子
12.弃子堵塞
13.弃子引离
14.简 化
15.闪 击
16.牵 制
17.顿 挫
18.诱 逼
19.陷 阱
20.飞 刀
21.腾 挪
22.反 击
23.拦 截
24.一车搏双
25.一车捉双
26.以退为进
27.乘虚而入
28.马踹中宫
29.杀士擒将
30.声东击西
31.调虎离山
1.残 局
2.实战残局
3.实用残局
4.例 胜
5.巧 胜
6.例 和
7.巧 和
8.孤兵擒王
9.单士和单兵
10.孤兵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