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指环王》《霍比特人》后,彼得又拍出了豆瓣9.0的绝佳反战片 倒映电影 2019-05-12 19:01:00
(本文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转载请私信)
通常情况下的纪录片是什么样 跟拍,同期录音,投资少,观众更少......原本就枯燥的内容再加上黑白粗糙的早期影像资料,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对耐心以及求知欲极大的考验。 而下面这部历史纪录片的出现,无疑将会是纪录片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已不再变老》
100小时的历史影像资料、600小时的历史语音资料、人工着色和修复、插帧技术、2D与3D结合、不计成本...... 光是排列出这些抽象的信息就足够吸引人了,但大戏还在后面。 这部关于一战的历史纪录片,将记录整合成了纪录片,奏响了一首宏大悲壮的一战史诗。
本片制作人是彼得.杰克逊(PJ),对,就是那个拍了《指环王》系列以及《霍比特人3》的PJ。
17年前,《指环王》的横空出世让PJ一跃成为世界顶级电影奇幻大师,接着他又推出了《霍比特3》再续传奇。
而在这之后的四年里,凭着对一战历史的狂热,对电影技术的痴迷,PJ与BBC、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合作,为纪念一战停战100周年,隆重推出了这部一战题材的历史纪录片。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PJ得以无限制的使用帝国战争博物馆里的所有资料。
PJ对一战历史有多狂热呢,对于这部耗时四年不计成本的作品,他没有收取一分一毫的费用。
那这部电影有多牛逼呢?数据是最直观的——
在还没有公映的情况下,烂番茄新鲜度97%,豆瓣评分9.0.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多的战争之一,6500万人参战,3000多万人死亡,在历时4年零3个月之后,才在1918年11月11日结束。
2018年正好是停战100周年。
与其他与一战有关的电影不同,《他们已不再变老》中的所有影像资料全都是当年真实拍摄下来的影像资料,而其中的大部分内容甚至是首次公开,之前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里躺了许多年无人问津。
把历史影像资料穿插在纪录片中的手法并不少见。这在许多电影中都有用到,比如阿伦雷乃那部反映纳粹集中营的《夜与雾》。画面黑白粗糙,看不清细节,声音断断续续含混不清或者直接没有声音.....
虽然珍贵,但观感体验非常不好,《他们已不再变老》的开头就是这样。但到了战壕部分,奇迹发生了。
原本狭窄的屏幕逐渐铺满整个画面,人物断断续续的动作变得连贯顺滑,黑白的影像也被填充了真实鲜明的色彩,旁白清晰,甚至背景音也变得层次分明了起来。
这就是本片“颠覆”的含义所在。
这一次,“复原”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原始画面的阶段,而是越过了画面,试图“目睹”当时真实的场景。 黑白成了彩色,充满历史感的人物瞬间鲜活的重现在我们面前。 而这一切都源于PJ对于历史,对于一战的态度:
“我想穿越时间的迷雾,让他们来到当代世界,这样他们会再次成为活生生的人,而不只是类似查理.卓别林那样黑白电影中的‘古董’。我们将运用先进的CGI特效,突破百年历史的限制,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一战战场。”
也正是因为处于这种态度,PJ在片中刻意不去识别战场与士兵。 因为电影想要表达的是作为“士兵”这个群体的普遍体验,还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联盟的经历。同时这样也可以避免被太多事实框住影片拖慢速度。
片中,那些十八九岁甚至只有十五岁的士兵们,懵懵懂懂,甚至怀揣着对战争的期待被送上了战场。 他们不明白战争意味着什么就上了战场,在这部作品里大写的“战争”被分解成了无数小写但独立的个体。
在他们的脑袋里并没有多少国家大义,只有起初对冒险刺激的渴望,以及之后对死亡饥饿的恐惧。 枪林弹雨、毒气弥漫,以及那场被称为“世界三大绞肉机之一”的索姆河战役,让这些年轻的士兵们早已迅速褪去当初的稚气与莽撞,只剩下对生存的渴望。
除了战争,士兵们在私下里还要处理泛滥的虱子与老鼠,偶尔还会仔细清洗一番,然后聚在一起唱歌、才艺展示、一起到街上找妓女......
他们与德国战俘的相处甚至算得上愉快。 这些战俘主动帮助挖战壕、抬伤员。休战期间两个阵营的士兵还会一起说笑,一起期盼着战争早日结束。
如果你看得足够仔细就会发现,在战争宣布结束,士兵们回到英国之后,画面又变成了开头那种早期纪录影像的黑白粗糙。
这是因为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民众的热情,退伍士兵并没有被戴上英雄的花冠,反而在重新寻找工作时被拒绝,被歧视,有的地方甚至赫然挂上“谢绝退伍士兵”的标示。
士兵们无法向家人提起那段地狱般的经历,只能在战友之间分享,他们成了社会的边缘人。
相似的情节在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中也有反映。从越战退伍的特拉维斯同样也是无法适应战后的纽约城,逐渐走上了愤世嫉俗的道路。
其实,PJ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对于战争,对于士兵的观念,与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十分相似——战争中付出最多的那些士兵入伍时实际上并没有怀揣着所谓的国家大义,战争与生活一样,都以迅猛的激流裹挟着人类向前。
同样有着超前电影技术的噱头,但无论是120帧、4K、3D,还是插帧、人工着色,都是为了更好的突出电影想要表达的观念。 只是不同的是,在李安的电影中,士兵成了英雄,而在PJ的作品中,英雄被选择性遗忘了。不同的结果也恰巧证明了战争与生活的无常。
其中使用到的画面上的技术手段主要有两种: 一是插帧技术。 早期的电影是用16帧拍摄的,因此在今天24帧的播放条件下会出现“快进”的效果,使画面上的人物动作显得滑稽充满喜剧感。 卓别林就曾利用这一方法来为自己的喜剧塑造鲜明的特色。
本片的技术团队通过将16帧补成24帧,再加上原始胶片中噪点和划痕的处理,使得影片看上去更加真实。 由于帧数调整,有些部分影像的颗粒有拖曳的现象。技术团队利用精密的电脑算法,通过极其精细的处理,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二是人工着色和修复技术。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还原画面的真实色彩,PJ带领团队寻找到了许多当年的军需用品作为取色的参照物。 自然景观是以原片拍摄的外景照片为基准,人脸颜色则参考了大量的多人合影照片色彩。
相信对于技术控的PJ来说,整个过程肯定是一场巨大的享受。
除了画面,当然还要有声音。 本片的旁白全部直接采用了一战幸存者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采访音频,将口述历史与影像完美的结合了起来。 在这一点上,PJ也实现了对传统纪录片的颠覆。 传统纪录片的旁白都是同期录音或者后期配音。上一次对纪录片旁白进行颠覆的还是布努埃尔那部惊世骇俗的作品《一条安达鲁狗》,用音画对位,甚至是音画相冲突的方式来引发观众的思考。
与此同时,对对话的处理也竭尽全力复原现实——先有唇语专家根据影像资料中士兵的口型翻译出内容,再由配音演员如实复现。
至于环境音,如射击、发射炮弹等,则是通过现场精心模拟收声录制,最后与其他声音混合成一个整体。至此,声音的真实感、层次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展现。
本片片名出自英国诗人劳伦斯·比尼恩(Laurence Binyon)的一战名诗《谨献给阵亡将士》(For the fallen)中的第四段,原句是“They shall not old”.PJ将语序调整了一下,使得其更常规,更易理解。
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道:君王是历史的奴隶,贝托鲁奇在拍摄《末代皇帝》时则长叹,个人是历史的人质。 战争让无数人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消逝,也让更多的人终身背负着沉痛的记忆,政治家们的野心最后却要让无辜的人付出代价。 回望历史不是为了制造奇观,技术也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所有的一切不过都指向两个字——反战。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