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查看: 333|回复: 0
收起左侧

[反思评论] 科举制度: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因一篇文章...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2 名

发帖:NO. 12 名

在线:NO. 5 名

叶倾城 发表于 2019-5-28 16: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科举制度: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因一篇文章被后人贬低 原创 历史战争 2019-05-27 08:13:40
提起中国古代的辉煌,许多人都会想到“四大发明”,不过事实上外国人对于中国古代的成就最钦佩的不是“四大发明”,而是科举制,因为在他们看来,科举制是一种划时代的人才遴选制度,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而且是能够为西方世界带来全新动力的制度。
比如清朝时期著名的居留中国学者格尔斯针对科举制度曾经感慨道:“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它必将像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一样传遍欧洲,为西方所借鉴!”


即使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列强眼中的弱国,仍然有许多西方学者对科举制度非常赞誉,在1870年时,著名汉学家史皮尔(Spear,汉名施惠廉)就在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


在当时的中国人眼中,科举制度是腐朽而落后的,西方学者的赞誉不过是迷惑中国人的手段,不过事实上西方学者对于中国科举制度的肯定早在明朝就已经大量出现。在如今的汉文化学者和专家当中,大部分人都认为中国在近代的衰败不在于科举制,而在于科举制背后的体制。
当然,科举制本身并不是完美的,比如在西方对中国科举制度大肆鼓吹的明代,中国人却对它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自然就是《儒林外史》当中的《范进中举》。作者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一书当中创造出许多饱含隐喻色彩的人物,但没有哪一位能够像范进这样,简直将那个时代的悲哀和可笑展现的淋漓尽致。


范进生活在八股取士最盛行的明代,此时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到一个顶峰,但同时也走向了僵化。在当时所有读书人都以通过科举为目标,范进也不例外。可是范进是悲哀的,他将数十年青春全部押在科举考试上,却几十年屡试不第,直到五十多岁时他还是一位童生,同时他不愿意从事任何劳动,只能靠自己的老母亲养活。同乡的人都把他当做笑柄,他的岳父也对他不屑一顾。可是当范进一朝及第之后,所有人都开始与他攀关系,对他阿谀奉承。在那个时代,人的价值仿佛完全体现在考试当中,科举制度成为绑在人们身上的枷锁,束缚思想的牢笼。在后世,经常有人拿《范进中举》来讽刺科举制度,并认为科举制度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
《范进中举》对于明朝时期八股取士的讽刺和抨击当然是有根据也是有理由的,但我们对于科举制度的认知却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作为中国数千年制度延续的根基之一,科举制度的意义远大于弊端。从汉代的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唐代的科举制度,中国人才遴选制度一直在发展。而且这个制度,为政府选拔出许多人才。


后人总说书生误国,但姑且不论书生救国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在古代单论武将没读过书的都在少数,许多名臣都堪称文武双全。比如西晋名将刘琨和祖逖,刻苦学习,听到鸡叫的声音就起来练武读书,这个故事出自于《晋书·祖逖传》,原文:“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再比如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他年轻时家庭贫困,在善人的帮助下才得以读书,却被他人冤为小偷,文天祥据理力争才证明自己的清白,经过此事他更加刻苦的读书,最终金榜题名,并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贤士当然不止上面两位,可以说,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贤士,大多都有功名在身。不过由于科举制度在明清两代日益僵化,加之清朝的衰弱,科举制度也成为众人讨伐的对象。在民主和科学面前,老迈的科举制度仿佛已经腐朽不堪,但是,这种一味否定前人制度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对此钱穆先生非常痛心的说道:“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不可说不是我们把历史看轻了,认为以前一切要不得……考试制度之废弃,仅其一例。”钱穆先生的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他从一位文人的身份,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这又比西方学者的观点更加深邃。
当然,科举制度并不是完美的,此文也并非是要鼓吹科举制度,但是我想我们看待历史应当客观公正,切不可一叶障目。比如通过一篇《范进中举》就全盘否定了中国的人才遴选制度,这样做未免有些历史虚无主义的嫌疑。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 14:01 , Processed in 1.242848 second(s), 5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