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构件之美:雀替和牛腿,你分得清楚吗? 原创 古建家园官方 2019-05-28 08:57:40
中国古建筑磅礴大气、富丽堂皇,承载着历史和中国人的智慧。但细细欣赏,它的美更多地体现在了细节处的精美与讲究。雀替与牛腿,便是不可或缺的表现元素。 很多人会把牛腿和雀替两者搞混,但实际上大不相同哦。牛腿和雀替都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构件,雀替一般是梁下的木雕构件,而牛腿基本上是檐下的木雕构件。
雀替 雀替,被放置于梁与柱或枋与柱的相交处,用以缩短梁枋跨度从而增强其荷载力,同时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倾斜。 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雀替,其形好似双翼附于柱头两侧,如同一只栖居在古建檐梁上的云雀,是结构与美学相结合的代表产物。
雀替的制式成熟较晚,虽于北魏期间已具雏形,但直至明代之后被广泛使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的发展,至清时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 明清时期的雀替,在靠近柱头处都是有三幅云及拱头承托,雀替的雕刻或写实,或写意,或精致细腻,或粗犷豪放,姿态万千,随着其不断的发展越来越精美。
清代时,雀替从力学构件发展成建筑上纯粹的装饰性构件,尤为丰富多彩而精致,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百花齐放,丰富着古典建筑的形式。 雀替的表现手法往往隐喻而含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民间故事、小说戏曲以及动物花草皆被赋予一定的寓意。
放置的位置不同,结构和样式也有所差异,因此就出现了各种形式和风格各异的雀替,其样式大致可分为七类: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子牙。 在中华建筑中,所有雀替都油漆或雕刻得很华丽。给人印象很深,大有无雀替不成中华建筑之感。 牛腿 牛腿,作为古建筑中的构建之一,指的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位于梁柱之间的三角形木质构件,主要起支撑建筑外挑木、檐与檩之间承受力的作用。
“牛腿”的正式得名不可考,但根据其粗壮的形态,不难看出应是由于形似牛腿而得名,有的地方又叫“马腿”。 最初仅仅是一根支撑屋顶出檐部分的木杆,即撑栱。但撑栱在艺术层次上无法达到许多建筑的要求,于是工匠们便用一块雕花木板来填充、装饰撑栱后面与柱子之间的三角形空档。 牛腿高居在檐柱外向的上端,屋檐的重量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牛腿转移到檐柱上,牛腿保持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的作用。
牛腿还支撑着挑檐的椽木,使屋面的出檐增加,使廊檐的面积扩大,达到遮风避雨的效果,保护了立柱、木质墙面和门窗。 同时,屋檐与檐柱之间的牛腿正处于人的最佳视域位置,形成了视觉欣赏的焦点,引人注目,对建筑起到了装饰美化的效果。 牛腿起于唐而盛于明、清,能够在民间流行起来,得力于木雕技艺的发展。明清我国木雕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也大量进入建筑领域。 牛腿作为檐柱上的重要构件,其位置显著,犹如人的脖颈,所配装饰也最易显示房屋主人的地位与精神追求。
从明代开始,牛腿的雕饰作用大大盖过了其实用性,逐渐出现稍作雕刻的竹节、花鸟、松树之类的浅雕。清代,“牛腿”逐渐演变成整块斜木雕刻,工艺日趋繁琐,雕工精美,刀法纯熟,雕刻内容更是丰富多彩。 清朝后期,“牛腿”的雕刻技艺已达到了较高水平,雕刻的内容广泛地采用儒释道、花鸟、吉祥物等题材,并交错地运用浮雕、镂空雕、半圆雕技法,使其玲珑剔透,神形兼备。 牛腿的尺寸一般比较大,显得粗笨,牛腿与木雕结合,为木雕艺人提供了展示技艺与才能的场所。所以,牛腿在民间特别是在木雕技术很发达的地区流行起来。
民国后期,由于受西方文化影响,加上建筑材料与结构的变化(砖木或砖混结构逐渐代替了木结构),牛腿日渐式微。近年来,有很多人对古代牛腿的收集与仿制作为,作为一种装饰品或艺术收藏品。 中国古民居建筑构件中,雀替与牛腿展现了独有的魅力和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集建筑结构与工艺于一体,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未来建筑的产业链孵化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建筑产业链企业提供服务,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建筑+互联网+文化的产业生态平台。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5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