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技法
技法一 悬念设置法
作文开头巧妙地设置悬念,制造某种气氛,会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和极为关注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能增加文章的曲折度,显现出文章的布局之美。
精彩示例
又是一个周末到来了,往常周末的早上家里总是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睡懒觉,一定要休息够了再起来吃早饭。可今天早上却很奇怪,天还没亮就听见爸爸妈妈已经起床了,而且一直在小声地讨论着什么,还不时传来一阵阵的叹息声。这到底是怎么了?
名师点评
这段开头作者巧妙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制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沉重的气氛,让读者心里产生疑惑和急切想要阅读的欲望,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效果很好。
技法二 环境描写法
文章从对环境、景物的描写着手,既可衬托人物的出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又能为故事提供一个背景,将读者带到一个特定的故事氛围中,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精彩示例
走完长满了青苔的石板路,跨过一丛歪歪斜斜的篱笆,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板门,有一扇窗镶嵌在古老的青砖砌成的墙上。窗纸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横横竖竖的窗格,系满了长长短短的红丝绳。红丝绳在风中无助地摇曳,像是谁在哀怨地诉说,诉说心头那吹不散的淡淡哀愁……
名师点评
这段环境描写细腻而传神,为全文定下了哀伤和幽怨的感情基调,为下文要发生的故事设定了环境。
技法三 妙用修辞法
一个妙用修辞、文采斐然的开头,如给人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对读者来说,毫无疑问是极具吸引力的。
精彩示例
少了几分稚气,多了几分成熟;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稳重;少了几分依赖,多了几分独立——初三男孩是颇引人注目的一族。
名师点评
作者连用三个排比句,一气呵成,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排比中又套用对比,语言凝练、褒贬鲜明,这样富有文采的开头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让读者产生阅读欲望。
技法四 联想回忆法
联想回忆法是指借助描写眼前景物或现象来顺势引导出作者要讲述的记忆中的另一段往事,眼前景和记忆中的事会有某些牵连或类似,这样才会让回忆变得自然、合理。
精彩示例
风吹起,落叶纷飞,你是那一片,我是这一片。岁月无痕,却在心中刻下斑驳的脉络,每一道脉络记载一段过往。信手拈起一枚落叶,透过它的斑斑驳驳,往日的种种就会浮现在眼前……
名师点评
这段文字开篇描写落叶,由落叶的脉络联想到岁月在人们心上刻下的脉络,这样就自然而然地由手中的落叶把文章带入到对往事的回忆中,联想非常巧妙,而且很形象、合理。
结尾技法
技法一 愿望表达法
文章借助作者内心的强烈愿望来感染读者,能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号召和提醒的作用,这样的结尾既能让文章主题更深刻,也能让读者深入思考,做出选择或决定。
精彩示例
我希望大家行动起来,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名师点评
这个结尾既强烈地表达出作者的美好愿望,也对大家提出号召和鼓舞,升华了文章关于“爱”的主题。
技法二 首尾呼应法
在文章结尾对题目或文章前面所说的话加以解释发挥或重复强调,使文章一脉相承,完整圆合,具有整体的美感,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精彩示例
不久前,奶奶走了,带走了笑声,带走了那声声问候,带走了那扇窗,也带走了我的心。我知道,那窗是我一生最美的回忆……
……
啊!那老人,那真情,那小窗……
名师点评
文章开篇写奶奶去世了,接着从笑声、问候、窗子等方面来体现“我”的世界的变化,结尾又以简洁、凝练,饱含复杂情感的短句再次点到了老人、真情和小窗,呼应了开头,让情感升华的同时,结构也更加严谨和完整。
技法三 抒情激励法
结尾抒情既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激起读者内心情感的波澜,又能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引起读者的共鸣,对读者产生一定的激励和鼓舞作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精彩示例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啊,我们永远的苏武!
名师点评
这段结尾以“壮哉”“伟哉”“奇哉”“雄哉”表达出作者对苏武的敬仰赞美之情,情感强烈充沛,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这种情感的表达也是作者对苏武的评价,强烈的情感既能激起读者的共鸣,也能让读者产生深刻的认同感,让读者从内心受到鼓舞。
技法四 哲理启示法
简明而有深邃哲思的语言用在文章的结尾处有卒章显志的作用,把读者带到一个深思的境界,它犹如“画龙点睛”,能给读者心灵带来强烈震撼的效果,且能使文章理性丰富,立论自然,富有哲理和说服力。
精彩示例
窒息个性,扼杀个性,强求一律,众口一词,必将摧残创造力,久而久之,社会将如何发展,如何进步?正如一位哲人说:在船上,如果众人都站在一边肯定不是好事,在社会上亦如此。生活因个性而精彩,请珍爱自己的个性。
名师点评
文章结尾以船喻理,让深刻的道理浅显易懂,从反面形象说明尊重个性的意义,启示人们要正确对待不同的个性。富有哲理的结尾充满了说服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反思的空间。
过渡技法
技法一 对话描写法
在两个段落之间,安排一段对话来承接上文,开启下文,让两段话之间衔接自然,不生硬、不做作。
精彩示例
从小到大,我几乎很少生病。
“小俊,你的身体怎么这么壮,像头小牛一样?”
“那当然,我从小就和我那当运动员的爸爸一起锻炼身体。”
“你有一个当运动员的爸爸真好呀!”
每当有同学这样问我,我总是如此回答,同学的羡慕常常让我非常自豪。记得在我刚上幼儿园的时候,……
名师点评
这段文字中同学和“我”的对话,很好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上文“我几乎很少生病”的进一步解释,也引出下文写“我”和爸爸一起锻炼身体的往事。
技法二 关联词过渡法
用关联词将相邻两层的意思连接起来,如用“总之”“当然”“然而”“可是”等词语过渡,且它们常常放在新段落的开头,使文章上下连贯、自然。
精彩示例
刘邦不也啥都不会吗,宋江不也文不如人武不精吗,关键人家会容人啊!而王伦呢,守着偌大的山寨这块肥肉,自己无能还容不下人,这不输定了吗?最后被杀,真是咎由自取呀。
所以任何时代要想有所成就,不仅要自己有才,更是要能容别人的才,会用别人的才。
名师点评
这段文字上下文之间以简单的表示因果关系的“所以”一词来上下连接,让上文对原因的分析和下文的总结更连贯、更自然,用关联词过渡,简单有效。
技法三 总结式过渡法
用概括介绍上下文的方法进行过渡,这样能让读者对下文提前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再通过阅读下文进行具体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
精彩示例
一个国家因为一个人的包容而重新焕发生机,一个城市同样也可以因为微笑而赢得掌声。
微笑是一种信念,包容的泪水浸没一个城市的欢腾。
平昌,一个地图上难觅的韩国小城,用一个“奥运梦”的圆满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皆大欢喜……
名师点评
这段文字以总结性的语句来过渡文章,而且这个过渡句既是对上文的总结,也是下文的总起句,让读者对下文由国家到城市的转变有了事先的了解,因此下文讲述平昌市获得2018年冬季奥运举办权就水到渠成了。
技法四 感叹式过渡法
在文章的转折处发出感叹,转入下文。这些感叹句有时是对上文的一个情感总结,有时也是对下文的一个情感概括,以便引出下文。这种过渡方法一般较多地运用于散文和记叙文。
精彩示例
夜晚天空飘起了雪花,羽毛般轻盈的雪花落在了房屋上、地上、树上……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落了一夜。天渐渐露出了朦胧的亮色,我有点按捺不住,想要急切地起床了。
啊!当推开门的一刹那,我惊呆了!我这眼前的一切还是我最熟悉的生活之地吗?
天地间只是白茫茫一片,到处松松软软的……
名师点评
以“我”看见雪之后的感叹作为过渡句,很自然地引出下文要描写的雪景,同时在看到雪的世界后,作者产生的强烈的震撼感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