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herinspace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查看: 313|回复: 1
收起左侧

李如松之死背后的真相探究:或许并非史书记载得那么简单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96 名

发帖:NO. 93 名

在线:NO. 51 名

忆困血馆闻 发表于 2019-12-26 16: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李如松之死背后的真相探究:或许并非史书记载得那么简单青史煮成灰 2019-12-19 21:53:34



读过《明朝那些事儿》或者对万历朝鲜之战感兴趣的朋友,肯定对李如松这个人物印象深刻。第一次援朝战争中出色的明军统帅,但是却与第二次援朝战争失之交臂,并且于战争尚未结束之时,在与蒙古人的一次交战中不幸战死在了辽东。
就其死亡,既有正史的记载:“(李)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死。”也有同时代的赵士桢在其著作《神器谱》的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李如松的战死很可能是由于叛徒出卖的原因:“臣见辽左降虏李平胡者,以朝廷高官厚禄,以宁远两世抚育之恩,毕竟阴泄主帅出塞之期,使李如松身膏草野,暴骨塞外。”
不过,笔者因为其他的原因,偶然查阅到这部分资料后,根据历史所留下的各处未及抹去的痕迹,又有了新的想法。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追根溯源,李如松之死的表面之下,是否还隐藏着更深层的根源原因?
或许,这时才会发现,无论是否轻敌中伏、是否有叛徒出卖,当时的李如松都根本难逃一劫。所谓战死辽东、不过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罢了。
现在,我们就再度翻开历史的篇章,重新找寻一下被刻意掩盖的可疑真相:
首先,让我们先温故并从新梳理一遍,李如松死前数年之中的历史。。。
(已经十分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可以略过以下背景,下翻到 ########## 分割线处继续阅读。)


1592年,大明万历二十年,第一次援朝战争(中国统称为“万历朝鲜之役”;朝鲜称为“壬辰倭乱”;日本称这里的第一次为“文禄之役”,后续的第二次为“庆长之役”)爆发,刚刚基本结束日本战国乱世的丰臣秀吉,妄图“假道伐明”,征服朝鲜、中国、乃至印度,于是,首先便对朝鲜发动了大举进攻。
自1592年4月14日釜山登陆后的日军,很快如入无人之境般横扫武备废弛的朝鲜八道,先后攻破王京汉城、拿下开城,至6月15日前后攻克朝鲜三都中的最后一个重要城市——平壤,短短两个月间,朝鲜便几乎全部沦陷,朝鲜国王只能一路北逃至鸭绿江边的小城义州,向宗主国明朝不断求援。
而由于过度轻敌、大大低估了日军此番而来的战力,明朝先期派出的祖承训等人皆作战失利、损兵折将。而这个时候,李如松终于出场了。


1592年年底时刚刚平定宁夏哱拜之乱的李如松随即率领4万余明朝大军入朝,对日军展开攻势,而后连战连捷,先后攻克平壤、收复开城,并迫使陷入困境的日军撤出了汉城。短短不到百余日内,便光复了朝鲜三都。也彻底让当时的日本领教了明朝的真正实力,破灭了丰臣秀吉一举攻入大明的幻想。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次援朝战争中,李如松所率明军里,虽然也有从各地调拨的人马,但是主要仍以其嫡系辽东军为主力。因为李如松其父李成梁坐镇辽东三十年的关系,这支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也多以李氏一门的将领或者家将为主。如李如松的二弟李如柏、五弟李如梅,以及家将李宁,还有辽东嫡系宿将杨元、查大受、祖承训等人。累次战斗之中,这些李氏嫡系人马都被李如松委以重任,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之后因为中日双方军倾向于通过议和结束战争,李如松凯旋班师,加封为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至此,战争告一段落。
但是,事情其实还没有完。几年之后,议和破裂。1597年,也就是万历二十五年,日军再度卷土重来、渡海进犯,如同上一回的翻版一样,日军兵锋再度直指王京汉城,朝鲜又一次告急。明朝反应迅速,再次应邀派兵支援,并任命麻贵为主将,坐镇汉城。在南原、全州纷纷陷落,日军紧逼汉城外围的不利局势下,进行了稷山之战,稳住了局势。而后越来越多的明军援军开赴朝鲜,日军便由战略进攻转为了战略防守,回守沿海构筑的坚固倭城,直到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日军于11月陆续渡海撤军回国。战争彻底结束。
##########################################################
说完了大致的背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来了:
关于第二次援朝战争,也就是麻贵挂帅的这一次。既然上一次李如松表现不错,那么这一回为何不让李如松再次挂帅出征?这时候的李如松,又在干什么?
查阅了文献记载,根据记载,李如松是1597年冬季补了辽东总兵的缺位,也算是回到了其父李成梁坐镇多年、根深蒂固的辽东防区。
细看这个时间点,刚好是第二次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有一段时间,具体来说,是在稷山之战后,此时明军已基本稳住了战线。迫使日军收缩防线、转为战略防御。而明军则在援军陆续抵达后开始转为战略进攻。既然前线已经稳定,自然也不用再派李如松去救急了。
然而不久之后的来年4月,根据明史记载,在迎战土蛮寇犯辽东之时,(李)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而死。(《明史》第二百三十八卷 列传一百二十六)
这。。。就这么死了?!
恐怕熟悉李如松大致生平的朋友们看到这里都会有和笔者类似的感觉。而且是如此低级的指挥失误(轻骑远出、中伏身死)?!无论你信不信,笔者是不太信的。
为什么呢?就因为之前其曾指挥过的一场战役,也是第一次援朝战争中双方争议较大的一场战役——碧蹄馆之战。关于这场作战的细节,作战双方记载多有争议,日后有机会再拿出来单说。这里就提一点,明军在碧蹄馆之战中的出击,简单来说,当时李如松是颇有经验地将麾下骑兵分为了三支。先锋一队,自己一队,后面还有一队由嫡系将领杨元率领作为接应,先后进军。在碧蹄馆之战中,先锋遭遇到日军重兵的围攻,李如松随即引自己这队前来接应,杀入重围后力战了许久,李如松也曾差点儿遇险,但仍旧未退,力战不止,就在双方都有些疲惫之时,杨元的后队终于及时赶到,李如松也得以趁机突围反攻,终于杀退了日军。
结合这个碧蹄馆之战,不难看出,李如松粗中有细,出击大胆,但也留有后招。何况碧蹄馆之战中曾遇险被围的李如松,事后又怎么会不更加小心谨慎、而轻易再次犯险呢?这实在有些诡异。
而当时的明朝朝廷之中,其实也有人对此事持不同意见。这就是同时代的赵士桢所著《神器谱》中所言,指出李如松之死,是因为一名叫做李平胡的将领泄露了李如松的出击日期,这才导致了李如松战死沙场的悲剧发生。(原文:“臣见辽左降虏李平胡者,以朝廷高官厚禄,以宁远两世抚育之恩,毕竟阴泄主帅出塞之期,使李如松身膏草野,暴骨塞外。“)
此外,当时的朝廷内阁首辅赵志皋为李如松所撰写的墓志铭中,又有了更详细的记载。(李如松墓志,1958年出土于北京丰台区赵辛店。局部拓片如下图)


依稀可以勉强看清的墓志铭中,相关原文如下(部分看不清的字暂以□代替):”公(指李如松)以此自喜用寡覆众,吾长技当在养善术,业已明知当有伏,提五千人深入转战数百里,誓不还缩一步,斩馘不下数百,往来□捣万众中如无人,使李平胡、张玉辈有一军策应,虏乃亦不知少多仓卒,一□□,腹背夹击,岂不更成奇捷。□□不用命,委帅与敌,矢竭力尽,慷慨杀所坐马,万里功名,百战残躯,坐令狼藉。又足悲已,呜呼伤哉!“
看到这里,才终于恍然大悟!看来,此战之中的李如松与在之前碧蹄馆时一样,还安排了李平胡、张玉两人作为接应。如果按照计划前来接应的话,兴许就可以转败为胜,最差也可以像碧蹄馆之战一样,将李如松救出重围。但是,却不知为何,李平胡二人并没有像碧蹄馆之战中的杨元一样,前来赶到接应!
赵士桢所写的著作,加上当时朝廷首辅赵志皋所写的墓志铭,一个白纸黑字,一个刻于石碑,应该是足够可信。
按理说,事情到这里,差不多就很清楚了。不过,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出现了,反而使得整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那就是,李平胡后来怎么了?
按理说,朝廷首辅都发话了,是你李平胡害死了朝廷的辽东总兵,按照当年明月的说法,李如松本人又是万历皇帝的爱将,怎么可能不将这叛徒斩首示众?至少也该撤职查办。何况李家在辽东的那么多旧部宿将,又怎么能轻易放过这个害死李如松的家伙呢?
然而,事实却是,在明熹宗实录第六十八卷中,再度多次出现了李平胡的名字。(明熹宗天启皇帝,是万历皇帝的孙子),时间相距差不多有二十来年了。李如松坟头的草估计都老高了,但是李平胡却依然出现在了史册记载之中,而且还在带兵打仗。明熹宗实录中的具体内容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如果不是重名巧合的话,只能说明,李如松死后,李平胡并未受到什么十分实质性的严厉惩处,二十余年后的熹宗天启皇帝在位时,依然在率兵打仗。再回头看一眼正史的记载,就如同其中”(李)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而死,“的记载一样,怎么看都是全然一副李如松自己应负全责的口吻。。。
既然首辅大人都发话了,墓志铭里也写了,而且赵士桢的这本《神器谱》也是进呈万历皇帝御览的,明确指出李如松之死罪在李平胡。可是,这朝廷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都拌不倒的李平胡,莫非,是有着比首辅大人更大的靠山?
笔者其实一直很好奇,按理说李平胡一直受到李家两代的恩情,对他也不薄,更何况出卖李如松后其本人也没有叛逃蒙古,而是继续留在明朝,直到二十年后天启皇帝在位时还在明军之中担任将领。既然如此,他又为何要出卖李如松呢?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还是说,有某股巨大势力或实权人物在背后指使或者暗示了其这样做,又在事发之后替其挡住了首辅大人的责难。。。?这股势力或者某个人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呢。。。?
好了,我们先不这样空空地猜下去了,还是换个视角,让我们再将视野放大,看一看在李如松身死的前后一年之中,在其身旁的几个主要兄弟以及嫡系宿将身上,都发生了什么变故吧。
首先是其二弟李如柏,在第一次援朝战争中担任李如松的副手,夺取开城、立下功劳。班师后历任贵州总兵与宁夏总兵,而在李如松之死的前一年,1597年,李如柏因病辞官,在家一呆就是二十多年。直到萨尔浒之战时已经快七十岁了,才被再度起用,这是后话了。笔者详查了历代宁夏总兵的记录,确认是1597年4月辞官的。刚好是李如松之死的一年前。这个时间点,不会只是巧合吧?
好吧,权且当它是不相关的巧合。然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之前曾在碧蹄馆之战中担任后援、救李如松出日军重围的嫡系部将杨元。在第二次援朝战争中,杨元带领麾下三千辽东铁骑,被新上司麻贵派到了前线的南原城。而后遭遇了十倍以上日军的围困,坚守一段时间后,由于实在寡不敌众,援军又迟迟不至,孤军坚守数日后被迫突围撤出,守城将士绝大部分阵亡。这一阶段中,相比于在全州不仅按兵不救且事后直接未战便弃城而逃的另一名将领陈愚衷,杨元的表现可谓尽职尽责了。就连回到汉城后,麻贵都对其说“南原之败,非战之罪”。但是!请注意!但是!而后麻贵还是把杨元下令斩首示众了。。。按照当年明月的说法,理由是用处斩杨元来警戒其余众人:此战不胜即死!好吧,杀鸡给猴看,这个也说得通,但为何找不到处置不战而逃的陈愚衷的记录?更耐人寻味的是,既然是告诫前线的全军,自然在汉城前线处斩效果最好。但是根据记载,杨元偏偏是被押回大明地界,在距离汉城前线八竿子打不到的辽阳(辽东地区)处斩的。不禁引人深思,这鸡杀得到底是给哪里的猴看?真要是激励在朝鲜前线的全军将士,何必拉到几百里外的国内去处斩,当场杀不是更好吗?再加上对于已经尽到本分的杨元和未战先逃的陈愚衷的不公平区别对待,杨元之死,似乎也有一丝别的意味。最后补充一句,这个杨元死的应该也是在1598年初左右。距离李如松之死,也已不远了。
下一个,再来看看李如松的家将李宁(不是那个体操王子,重名而已)的下场是不是好一些。1598年9月,也就是李如松之死半年内,在朝鲜战场的泗川之战中李宁孤军杀入敌阵,大破日军,后因寡不敌众,力战身亡。仔细再读一边,是不是和李如松的死法十分的相似?!笔者特意查了一下这次的泗川之战,明军占有绝对的优势兵力,居然还能出现重要将领在大破敌军后寡不敌众、力战身亡的事情。想也知道十有八九是李宁率先突破之后,该来接应的后续部队却是迟迟未至,眼睁睁地看着这名李如松昔日的麾下猛将战死沙场。至于为何没来,你觉得呢?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最后一个,李如梅。作为李如松的五弟,第一次援朝战争时李如梅担当的角色没有其二哥李如柏那么重要,但还是在战场上怒刷了一波存在感。明史中关于碧蹄馆之战的记载里,原文如下:“距王京三十里,猝遇倭,围数重。(李)如松督部下鏖战。一金甲倭搏(李)如松急,指挥李有声殊死救,被杀。(李)如柏、(李)宁等奋前夹击,(李)如梅射金甲倭坠马,杨元兵亦至,斫重围入,倭乃退。”换句话说,乱军之中,形势危急,眼看李如松险些命丧日军的一名金甲倭将之手,是李如梅张弓开箭,将其射落马下,救下了李如松。在第二次援朝战争中,李如松和李如柏虽然都没来参加,但是李如梅还是来了,明史记载,在第一次蔚山之战中:“(李)如梅偕参将杨登山骑兵先进,设伏海滨,而令游击摆赛以轻骑诱贼,斩首四百有奇,余贼遁归岛山。”可见这时的李如梅已然有勇有谋,又立战功。在李如松身死之后,为体现抚恤之意,又立刻让其弟李如梅接任了辽东总兵一职。按理说,这李如梅似乎是李如松身旁兄弟、宿将中的一个幸运的反例。可真的是这样吗?笔者调出历任辽东总兵的记录,这才发现,李如梅干了仅仅一年不到,第二年年初便被撤职了。查了下原因,原来是朝廷中有大臣劾其畏敌不前,所以被劾罢官。畏敌不前?看了以上李如梅的作战记录,这个畏敌不前实在是有些和其本人不符。而其实,有了之前的各种先例,笔者大概也能体会到李如梅此刻的心情:让我出击?还是你们合计好了,想让我重蹈我大哥的覆辙?!我看是打算再来一个中伏力战身死的下场吧?!
其余查大受、祖承训等其他跟随李如松参加过第一次援朝战争的将领,大多查找不到之后的事迹及死亡记录。甚至连战斗的记录都已难觅踪迹,虽然不十分确定,但或许随着李如松之死,这些将领要么被剥夺了兵权,没有机会再统兵作战,或者干脆不想重蹈李宁的覆辙,做起了缩头乌龟、低调做人,因而史书上也再无记录了。
好了,总而言之,在李如松之死前后一年左右,其身旁的嫡系羽翼撤得撤、死得死。那么,看到这里,你还是否觉得李如松之死真的只是一次意外的中伏吗?或者仅仅是个别部下的叛变出卖那么简单吗?
还是说,更有可能的是,有人暗中瞄准了整个李氏军事集团,为了徐徐削其兵权,而针对其将领所进行的一次悄无声息、有条不紊的清洗活动?
尤其当笔者看到在李如松死前四个月时,此时李如柏已经从宁夏总兵撤职、杨元也已即将处斩,而朝廷当时推荐了三个人选为新的辽东总兵,万历皇帝却单单下令让李如松去辽东赴任。史书原文“廷推者三,中旨特用如松”,如果对于李氏集团的清洗真的是万历皇帝的手笔或暗中授意的话,笔者不禁深深地感到了一股寒意。更有甚者,李如松的爵位后来传给了其长子李世忠,但李世忠不久就死了,也没有儿子。本应接着嗣位的次子李显忠却也迟迟没有得到封爵。明史记载“世忠未久卒,无子。弟显忠由荫历辽东副总兵,当嗣爵,朝臣方恶李氏,无为言者。”真的是朝臣方恶李氏这么简单吗?还是朝臣背后有重要人物的默许?留待各位自己思考。
联系其后的历史进展,李如松死后多年,再度上任辽东总兵的李成梁不明不白地舍弃了辽左六堡,任由努尔哈赤坐大。再之后的萨尔浒之战时,重新被启用的李如柏临战畏敌不前(在此之前几乎很难找到李如柏曾有过畏战的记录),参考李如松之死的深层原因,似乎也有了另一个角度的解释。
至于为何会对李氏集团进行如此清洗,笔者在重新翻阅史料时,偶然看到了这样一段话:“万历十六年,御史任养心言:‘李氏兵权太盛。姻亲厮养分操兵柄,环神京数千里,纵横蟠据,不可动摇。如柏贪淫,跋扈尤甚。不早为计,恐生他变。’帝乃解如伯任。于是成梁上书乞罢,并请尽罢子弟官,帝慰留不许。”
万历十六年,即第一次援朝战争爆发前的四年前,就由御史在提醒万历皇帝李氏家族的兵权太盛,万历皇帝随即解除了李如柏的职务,不知是否也已对李氏家族多少有了戒心,至少暗中应当有所提防才是。同时,在看到李成梁上书时激流勇退的低调做人,也难怪李成梁最终得以活到了九十岁正寝。而屡次被御史及各级官员弹劾其品行骄横的李如松(这点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当年明月也有提及),却没有深谙低调做人的道理,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当李氏军权接近危险的顶峰时,树大招风,终于为自己以及一干嫡系羽翼引来了物极必反的厄运,甚至令人扼腕叹息的杀身之祸。
最后,附上李如松当年所作诗篇,并借用当年明月书中的那句话作为结束吧。


提兵星夜到江干,为说三韩国未安。明主日悬旌节报,微臣夜释酒杯欢。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 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
四百年华已过,纵马驰骋之背影,依稀可见。。。




  • 李成梁放弃六堡,给努尔哈赤纵横辽东之机会,在努尔哈赤未成气候之前,辽东巡抚周咏发现努尔哈赤有坐大的可能,上书朝廷请求发兵征剿,予以痛击,可惜在李成梁的避护下不了了之。李成梁此举有养寇自保之嫌,这位军功赫赫的边帅,深谙自保之道。也深知朝廷猜忌日深,李如松又桀骜不驯。所以他被除掉了,李成梁心知肚明,所以在他死后为大明帝国留下深深的边患

    回复12


  • 烟波芥舟1 5天前

    楼主屁股有点歪,李成梁消灭辽东其他部落然后让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做大在前,然后万历查明李成梁杀降冒工、放纵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后面才有了朝廷清除李家在辽东的势力。几个时间点的先后顺序别弄错了,1583年李成梁开始扶持努尔哈赤,1587年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建女直国,1591年李成梁被弹劾罢官,1593年努尔哈赤打败海西女真,拥有统一女真各部的实力,1598年李成梁儿子李如松战死,1599年努尔哈赤灭女真哈达部

    回复9


  • 唯我独行14 6天前

    难怪。这就解释了 为什么 李氏一族在朝鲜战场作战勇猛而到了 萨尔浒试却拳没了踪影而且 李如栢 那么怂。 还用就是 这可能确实是 李成梁 放弃六堡的 其中原因之一

    回复 ⋅ 1条回复6


  • 星洋科技 6天前

    李成梁是李如松之父才对吧?!

    回复18


  • 未设置昵称 6天前

    李成梁当初养寇自重是有错的,可能他是想在女真部落之间玩平衡,结果尾大不掉,李家私兵也确实有战斗力,更为朝廷忌惮,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3 名

发帖:NO. 13 名

在线:NO. 88 名

闲不住a 发表于 2024-2-9 1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好东西,赞一个!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00:51 , Processed in 0.364014 second(s), 5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