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自动续费的超长寒假,在上网课之余,很多学生搞起了直播写作业。
每天夜里11点,安安“高三党日常半夜学习”的B站自习室就准时开播,持续两个小时。屏幕上是一个画面接近静止的房间,界面上右侧是直播公告栏、当日学习任务表,以及“保持安静”的提醒。主播不露脸、不出声,没有评论互动,只有翻书写字的“沙沙”声,和一个女生不露脸翻动着学习资料写作业的镜头。

高三生安安是在B站上直播学习的up主之一,直播的封面图从“距离高考203天”、“距离高考180天”到“距离高考83天”,断断续续学习直播了7个月,粉丝从0涨到了4万。
4万粉丝?都是来看你写作业的?
直播中途去吃个饭粉丝大喊“主播怎么要走?接着学习啊!”除了追番,年轻人也在网上认真搞学习。
清晨六点,我困顿地摸出手机点进B站,直播区中却已经有八十多个高考、考研、考雅思的各类自习室和几千名观众,顿时瞌睡醒了大半。新一天的“Study with me”自习直播从这时候开始,往往要到晚上十二点才会结束。
“Study with me”学习直播最早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兴起,之后传入国内B站等视频网站,博主在视频平台上直播自己学习的全过程。
在“奇葩云集、恰饭有理”的直播界,“直播学习”简直是一股清流。
“以前我也看别人学习直播,后来自己决定开直播,把链接给了几个关系好的同学,大家互相监督。”安安说自己直播学习的初衷很简单,用手机摄像头来拍摄直播,可以减少自己碰手机的次数。
粉丝数越来越多,她突然有了压力,一天不直播就会被粉丝在线催学习。“涨粉最快就是这个寒假,差不多涨了3万。”

因为疫情的关系,学校还没开学,图书馆也不能去,安安的直播自习室就来了更多围观学习的人,称安安为“云同桌”。
直播学习7个月后,她的学习排名也从年级段198名升到了80多名。她在直播间宣布这一喜讯的时候,弹幕是整齐划一的“恭喜”和“向你学习”。
另一位读高一的杭州小伙“蜡笔”,在这个寒假里直播挑战“一天肝完一本五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几万人在线围观。

早上6点半起床开始直播,全程没说话,围观人数同时在线最多的有5000多人。直播中途“蜡笔”去吃了个午饭,粉丝评论刷屏:“主播怎么要走?接着学习啊!”
一直到晚上七八点,“蜡笔”完成挑战做完了整本习题,合上书本的一刻看了眼评论,有一个粉丝说:“你终于写完了!我从上午就开始看你做题,我也开始写作业,中间走神了就看看你还在写,我就继续写。瑞思拜!”这句话让他颇有成就感。
以前只上传过游戏剪辑的“蜡笔”从没感受过粉丝的热情暴击,又把直播视频剪辑成一段加速VLOG,BGM是他喜欢米津玄师的《lemon》,播放量达140万,雪花弹幕说他“是个狠人”。

我加入了直播学习的QQ群他们问我有什么理想?都是谁在看学习直播?
我加入了安安的QQ粉丝群,1900多人,都是从安安的线上自习室而来。他们中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生,也有已经在读大学的过来人。
他们在群里分享自己的目标大学、想要去的城市、学习不能专注的困惑,把不会做的题发到群里,还会有“课代表”来热情解答。

加入QQ群的第一天,就有群主跑来让我修改群名片,改成“ID+高几+想考的大学”。我说我是学渣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大学,群主鼓励我说“理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作为已经工作数年的工作党,这种积极向上的气氛简直让我误入桃花源。
通过多数直播过学习、或喜欢看学习直播之人的现身说法,“云同桌”更大的意义在于“自律不够他律来凑”。

有一种行动思维叫做POA(power of action)行动力,它有一个简单的公式:
行动力=(P*A)/O=(伙伴*方法)/目标
意思是说,当你有一个目标(O),这个目标就会吸引志同道合的小伙伴(P),每个小伙伴都可以带来相应的资源、方法和技能(A),由这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成的团队,就会产生强大的能量。
简单点,就是组团队,和相同目标的人一起做事,行动力会大幅度提升。在网上找“云同桌”其实跟我们结伴去图书馆、麦当劳学习,是一个道理。
想靠直播学习走红想太多了吧在知乎,有人发起了“如何看待在B站直播学习的行为”的提问,下面的回答褒贬不一,有不少人质疑这种行为有负面作用,是不是骗打赏、会不会更加分散注意力?
还有许多路人对自习直播间表示困惑:“写作业有什么好看的?你自己没写过作业吗?”

“蜡笔”告诉我,他唯一直播刷题的那天确实收到了投币打赏,可能有差不多一百块钱,他也没细算,“没有人冲着这几十块钱去搞直播的。我直播纯粹是逼自己一把,赶一赶寒假作业。”
大多数直播学习up主的初心都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相当于被众人监督着学习。”现实也不会有人因为直播学习而长期走红,学习Up主也很难有商业变现能力,难不成是带货文具吗?

当然,除非你长得很好看。
韩国有一枚小哥哥在网上直播学习走红了,6小时不说一句话,却有33万人等着看他。


看脸秒懂
“因为学校通知开学了,接下来直到高考,我就不直播了。下播了,大家晚安!”前几天的深夜里,安安和三五观众打了声招呼,就关闭了直播间。但聚集了1900多粉丝的QQ群里,大家仍在一起互相鼓劲儿。
最后,作为一个已经脱离校园太久被社会捶打过好几轮的工作党,小编有一句鸡汤送给大家:有理想的日子是最幸福的,珍惜当下,祝大家都考上理想的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