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得主夏坚勇深耕宋史十余载推新作《庆历四年秋》扬眼2019-05-17 12:30:49
我省著名作家夏坚勇创作的长篇散文《庆历四年秋》于《钟山》2018年第三期发表后,在文学界和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近日在读者期待中,单行本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上市。《庆历四年秋》是夏坚勇继创作宋史三部曲第一部《绍兴十二年》三年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是一部兼具思想性和文学性,又极具特色的文学精品。作品重现宦海浮沉的波诡云谲,深入世态百相的细密幽微,笔触细腻,纹理清晰,堪比文字版《清明上河图》。 《庆历四年秋》夏坚勇 著 译林出版社 一次小小的酬神聚餐,引发了朝局的轩然大波,背景是北宋中期的庆历新政。作品《庆历四年秋》展示了从宫廷到市井广阔的生活面,政治、社会、军事、外交,错综复杂;变革、权争、阴谋、人祸,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朝廷新政被置于日常性的生活描画之中,既有细密精微的人情洞察,又有对于天下大势纵横捭阖的宏观把握,读来兴味盎然,令人深思。 夏坚勇用丰厚的史料、细腻的文笔、精巧的结构、宏大的视野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北宋仁宗庆历新政前后的朝政百态,将政治的幽深同士人精神的清远用散文的笔触娓娓叙来,皇权同社会紧密相关又高高在上,冰冷而苛酷。 第二届孙犁散文奖双年奖颁奖词这样评价《庆历四年秋》:“庆历四年春”,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起首句所定格的不朽时间。庆历四年,从春到秋,这段貌似短暂的时间轴上,凝聚了多少非同一般的故事和人物?作者从今论古,以古观今,小说笔法,微言大义,在历史的褶皱中纵横开阖,挖掘出丰饶的人文意义。 著名评论家、南京大学教授丁帆认为,“这本书里边,作家跳出来进行评点,嬉笑怒骂,我说开创了大散文的一个领域,开创了评点散文的先河。” 著名评论家、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表示,“历史学家关注因果,而文学家关注的是历史的人性,是历史的体温,是历史的血肉。历史学家是给历史照一个X光片,夏坚勇是照了一个CT。” 谈起《庆历四年秋》的创作经过夏坚勇表示,这部作品留下诸多遗憾。由于家庭原因,写作中间断过两次,一次是写了一半是发现自己身体出了点毛病,结果医生建议他戒了40年的香烟。二是儿子腿部骨折,他不得不去照看,一停又是四个月。夏坚勇说,写作对他而言常常是一种抵抗,“抵抗什么呢?我也说不清,不妨换一种说法,我觉得写作是一副维护尊严的铠甲。一个写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会遭遇很多无奈,有时甚至是屈辱,这时候文学就成了你维护尊严的铠甲。在这副铠甲下,你可以自由地倾听内心的声音,遵从内心的信念。一个人,一支笔,充实而快乐,自信且豪迈。”他说,是文学给了他自信和自尊,“对于这一点,我很感恩。因此,我当然会继续写下去。” 作家夏坚勇。 【作者自述】 一个好题目值得20万字篇幅的格局来做 有些作品的灵感是从结尾开始的,我写《绍兴十二年》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全书结尾的最后一句话:“绍兴十二年的雪停了吗?”有了这句话,全书的色调和氛围就定下来了,在笔下捕风捉影也就有了可能。 《庆历四年秋》是另一种情况,这部作品是从书名开始的。2015年秋天我在南京参加《钟山》文学奖颁奖活动时,贾梦玮找到我,要我为《钟山》写一个专栏。我写东西出手慢,人又懒,最怕干这种“驴子后面催出马粪来”的活儿。但想想他们是双月刊,我这几年对宋代的史料有所涉历,从中选几段有点意味的情节,两个月写一篇文章也不难。当下就答应了。回来后很快就形成了几篇文章的构思,其中第一篇就是关于庆历年间的进奏院案事件,题目是最早闯入的:《庆历四年秋》。 我觉得这题目不错,甚至可以说是妙手偶得。因为凡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知道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该文的第一句就是“庆历四年春”,这句话太耳熟能详了,现在我把“春”换成“秋”,其效果就正如鲁迅所说的“熟悉的陌生人”。作为文章的题目,对读者的诱惑力是大可期待的。但是问题来了,把这样好的题目交付给一篇万把字的文章,似乎太奢侈了。奢侈不好,我决定重新规模架构。 于是就写成了现在这部20万字的长篇格局。 写北宋庆历年间的事,又涉及到范仲淹这个人物,人们一定会想到庆历新政,也会想当然地认定这是一本写改革的东西。我不希望人们产生这样的认定。老实说,我不喜欢写改革,尤其不喜欢写所谓的两条路线斗争。我只是把庆历新政作为一个背景,而着眼点多在于世态人情有关的鸡毛蒜皮。我觉得把鸡毛蒜皮写好了也挺有意思,从中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肌理和体温。对于我来说,这也就够了。秋色宜人,如果说“秋色”是指《庆历四年秋》的总体色调,那么这里的“人”就是世态人情。 在这类历史散文的写作中,我其实是有一点野心的,那就是力图让散文这种文体的疆界有所拓展。拓展的一头侵入小说,这是就技法而言;另一头侵入学术,这是就史识而言。我希望在自己的笔下既能呈示细密精微的人情洞察,又有对于天下大势纵横捭阖的宏观把握。但野心毕竟只是野心,以我这样的资质,即使有狼子野心也没用。所谓才华与史识兼具,情怀与学养相长,文思蕴籍且寄托宏远,那是我一辈子也难以企及的境界。我只能努力把每个字、每句话安放妥当,孜孜以求,如此而已。人是拗不过命的,你只有这份天赋,也就只能干出这样的活儿。 想起赛缪尔•巴特勒的那句话:“生命犹如公开表演小提琴独奏,一边表演一边了解乐器……”我表演了,我了解了,感觉是:我还能玩下去。这很好! 【作者介绍】 夏坚勇,著名散文家,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现居江阴。1979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代表作有系列文化散文《湮没的辉煌》、长篇散文《大运河传》《绍兴十二年》及话剧《金粉残阳》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及鲁迅文学奖等。其散文创作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现代意识见长,是国内文化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之一。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蔡震
收藏
举报
5 条评论
评论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2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