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说:是的,在江南赵庄jiǎo jié的月光下,我们和迅哥儿同看一台好戏;在黄土高原上,我们感受了一场zhèn hàn人心的安塞腰鼓;在吴伯箫家乡jìng mù的庭院里,我们看到了那盏暖融融的灯笼; ▲ , ▲ ……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都在我们眼前一一展现。
2.小城认为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 ▲ (2分)
3.小城邀请你在横线上根据语境,写出你在课文中所邂逅到的民俗风情。(2分)
▲ ▲
4.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关雎》和《蒹葭》都是“风”,指国风,属于地方民歌民谣。
B.刘成章的《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性。
D.我国古代有多种纪年法,“天启壬戌秋日”属于年号干支兼用法。
5. 名著阅读。(7分)
《经典常谈》入选教材名著导读后,小港小城所在的八(1)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是小组阅读成果分享现场。请你参与其中,记录各位同学的发言。
李老师: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是一个很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同学们在阅读了《经典常谈》后,有什么收获?
小港:阅读这部作品后,我对人们常常提到的“四书”有了全面的了解。知道“四书”中的《 ▲ 》原是《礼记》中的一篇。
小城:我了解了汉宇的起源及其演变,知道了东汉 ▲ 编写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我也知道了《战国策》是汉代____▲ 编定的。阅读《经典常谈》,我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增强了文化自信。
(2)通过《经典常谈》,我们大体了解了《诗经》的“六义”。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关雎》,请你分析《关雎》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4分)
▲ ▲
6. 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小港最爱阅读古诗文,认为诗文最寄情。“①____▲_____,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是陶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②___▲____,胡为乎泥中?”这是受奴役者非人的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关雎》中“求之不得,③ __▲_”这是爱而不得、日思夜想的执着与深情;《子衿》中“一日不见,④___▲_”这是思而不见的无可奈何之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⑤___▲____,⑥____▲___ ”,孟浩然心怀希冀,借鱼来婉转含蓄地表露从政的心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告诉我们:“⑦ ____▲____,⑧__▲____”,面对别离,要相信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7分)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①。谁见汀洲②上,相思愁白苹③。
【注释】①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②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③白苹:一种水草,花白色。
7.请对“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一联中的“空”字作赏析。(3分)
▲ ▲
8.本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同为送别诗,两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4分)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8分)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
恽寿平,号南田。少敏慧,八岁咏莲,惊其师长。随叔父恽向攻诗画,艺日进。明末丧乱,十余岁而随父兄抗清。多与奇人侠士游,常奔走千里,恍惚①死生,他人色沮神丧,而南田意气如常。
天下渐定,誓不应科举,卖画以赡父。其山水深得冷淡幽隽②之致,松柳夹岸,游鱼喋③水,风烟俱净,寄情悠远。重写生,常灌花南田,极力描摹,天机④物趣,毕集毫端。其“没骨法”花卉,空灵妍妙⑤,着纸欲飞,笔简意丰,获誉“神品”。名动天下,创“常州画派”。崇尚气节,临富贵而不失其本心,售画度日,然非其人不与也。遇知己,累日点染⑥;非其人,视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叶也。
(选自《瓯香馆集·序言》,有删改)
【注】①恍惚:捉摸不定。②幽隽:幽静美丽。③喋:吸。④天机:自然界的秘密。⑤妍妙:精妙。⑥点染:点缀景物和着色。
9.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各一处。(2分)
(1)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
(2)视 百 金 如 草 芥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尝贻余核舟一 ( ▲ ) (2)曾不盈寸 ( ▲ )
(3)意气如常 ( ▲ )(4)风烟俱净 ( ▲ )
11.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2)随叔父恽向攻诗画,艺日进。
▲▲
12.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甲文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
13. 小城觉得,同为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和王叔远相比,恽寿平有很多独特的地方?请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13分)
为人生编织一道花的篱笆
王继颖
①盛夏,全家去吉林省大山深处探访亲戚,迷了几次路才找到他所在的小村庄。村外公路狭窄,一家又一家石头加工场白烟升腾、机器轰鸣。村里房屋低矮,住户稀疏,才下过雨,蜿蜒的土路泥泞……
②归来之后,却常常记起那个小村庄,因为亲戚邻居那灿烂的笑脸,因为他家那道鲜花盛开的篱笆。亲戚邻居是个中等身材、五六十岁的男人,他家院落并不宽敞,院子东、西面是别家的石墙。院子北面,繁花似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织成两道五彩缤纷的花篱笆;两道花篱间,藤条弯成的月亮门,缠绕着凌霄的绿叶红喇叭;月亮门向外的路两边,妖娆着数不清的粉紫大丽花。繁枝茂叶的绿背景,烘托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花。主人大概常浇水喷洗,所有的花,都清丽明净,如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姑娘,闹着,笑着。
③邂逅这么多美艳动人的花,我欣喜地驻足,看不够,就用手机拍。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朴素、热情又亲切:“你们是远道来的吧,去老钱家?”他指着近旁一户人家。
④我的心全在花上:“这么多花儿,太漂亮啦!全是您养的?”
⑤“是啊,每年都养,习惯了。花儿也一年比一年好看。要是喜欢,走的时候捡大朵的,摘些带回去——哪朵好看, 尽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开几天。”男人语调不高,温和的声音里透着欣喜。他含笑看花的眼神里,全是温和与欣喜,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⑥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儿。那绚丽缤纷的花儿,洋溢着美丽温和的芬芳,应该绽放在枝头,而不是枯萎在瓶中。虽生活在石粉包围的僻远山村,因为这鲜花盛开的明媚篱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儿。
⑦归路上,我们绕道丹东,坐船游鸭绿江。在中朝交界的水域,皮肤黝黑的朝鲜老乡驾着简陋的小船靠近游艇,售卖烟酒等物品。交易结束,朝鲜老乡望着游客们,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导游解释,他饿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点儿。游艇上很快伸出两只纤细白嫩的手,那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饼,右手两只鸡蛋。女子的身姿和脸庞隐在人丛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
⑧这女子关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处鲜花的篱笆。鲜花的篱笆,又与一段视频关联起来。
⑨那是几年前一个文艺节目的片段。拾荒歌者幼小丧父,少年外出打工,因贫穷和知识贫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夜露宿街头的他,到中年还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确切的年龄。他却一直热爱读书和唱歌,热心照顾朋友的家人。在节目中,他怀着梦想倾情献唱,眼神干净,歌声纯粹。“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东西,我也想成为其中一部分。”他的善良和执著编织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篱笆。我们无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视频里邂逅,却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静下来,对世界多了敬畏之心。
⑩白驹过隙,忙忙碌碌间,除了至亲好友,我们很难走进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难以邀请更多人走进我们生命的居所。但我们可以为自己,也为路过我们生命的人编织一道花的篱笆,分享一片明丽,一缕馨香。
14.分析第⑧段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 ▲
15.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4分)
他含笑看花的眼神里,全是温和与欣喜,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 ▲
1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的理解。(6分)
▲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7分)
雪落陕北
梦 野
① 在陕北,初冬的雪,常伴点小风,轻悠悠的,像含羞的舞者。她们身着素衣,飘飘扬扬,晃晃悠悠,似带着醉意,纵论一方时空。高楼上、窑洞上、庙檐上、树头上、河流上……都飞旋着她们妙美的身影,精灵似的一朵一朵,都不忍落地。
② 初冬落雪,谈不上壮观,但极为优雅。走在这样的天气里,谁都会神清气爽。一朵接着一朵,额头的一朵刚化,脸颊的一朵就来,鼻梁的一朵稍停,耳畔的一朵溜走,袖口的一朵飞来,鞋面的一朵就藏。藏了飞了,像个清新剂,眼前都是旋转的镜面,相互抚摸着,融汇着,映照着,原本朴素的世界,一下就敞开了,明清了,飞升了。
③ 但这样的气温里,雪不会落得太久,落着落着就慢了,落着落着就歇了。人们漫步雪中,耳边都是微轻的“咯吱咯吱”,好似生命叩问大地的回音。
④ 进入隆冬,天气的眉头锁得更紧,一副零下20摄氏度上下的表情。风总是紧紧地裹着人们奔跑,让人感觉无处躲藏,身上的热气也仿佛抽出了许多。盼着,盼着,大雪总会赶来,每个陕北人都会感受到雪的恩赐,感受到雪的雄阔、壮美。天阴着阴着,脸色越来越沉。雪的脚步近了,近了,窸窸窣窣的,像;飘着飘着,体形就大了,像 飘着飘着,像,呈帘状向大地坠涌。
⑤ 雪越下越大,宛如手擎巨笔的画王,一笔一笔,把榆林绘成一个紧抱臂膀、跨步东行的雪人。那前倾的头颈是府谷;壮实的躯干是神木、榆阳、佳县、横山、米脂;两条奔跑的腿,一条是子洲、绥德、吴堡、清涧,一条是靖边、定边。雪越下越大,一笔一笔,把延安绘成雄壮的手臂,吴起、志丹、安塞、宝塔、延长、宜君……它们拔山举鼎,将榆林高高托起。
⑥ 陕北的雪,下着下着,就下出了声势;越下越大,就下出了神采。你看吧,红碱淖的湖面,翻越着年华,好似在奔跑中壮阔;傲雪凌霜的杨家城,挥舞着刀箭戟矛,喊出宋朝,喊出一个个王朝,喊出家国情怀;人头坑上的石峁城,不屈的先民们,扑上皑皑雪山,一副征战的胜姿。雪越下越大,在历史的冰河里,打开“塞上小碑林”红石峡;雪像运动健儿,攀上翘望长城的要塞镇北台,攀上巍巍道观白云山,望见睡梦中的黄河,望见神迹般的大姨谷;登上屹立于大漠的统万城,在赫连勃勃所建的大夏国里尽情逛游。看吧,雪越跑越快,拥抱革命圣地象征的宝塔山,仿佛听到中共中央在延安报时和报警的声音。看吧,越跑越快,跑到壶口,瀑布在龙漕里的凝重吟唱,都融化在大雪里。看吧,看吧!越跑越快,朝仰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人们仿佛看到历代帝王的盛大祭祀。
⑦ 大地像容器,在无边的容器里,雪帘加深着雪被的厚度。眼前壮美的景象,让人联想《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党中央从陕北清涧渡过黄河东征抗日。毛泽东率军从瓦窑堡出发,途经袁家沟,看着雪花素裹的壮丽河山,感觉朵朵雪花,就是身披银甲的战士,将荡平一个黑暗的旧世界……可以说,雪是创作的诱因,是精神的蕴藏,是陕北革命的催化剂,催生出豪迈、信念、光明。
⑧ 在这样的雪夜里,陕北人会聚在窑洞里、平房中、楼房上,斟满收获的喜酒,和美地畅聊家常,看着电视,玩着手机,吃着陕北特色饭,大烩菜、钱钱饭、油糕粉汤、洋芋擦擦……他们有时会这家走到那家,那家转到这家,人越转越多,情调来了,拉拉二胡,弹弹三弦,吹吹唢呐,也会唱唱酸曲,扭扭秧歌,听听说书,感受民俗风情的妙趣。
⑨ 雪落陕北,落出万千圣洁,落出一种精神。
(选自2021年2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7.文章写了初冬的雪和隆冬的雪,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分)
▲ ▲ 18.请把下面三个喻体填入第④段横线处,并说说理由。(4分)
A.漫天的花瓣 B.飘飞的柳絮 C.撕破的棉絮
填写内容依次是: ▲ (写字母即可)(1分)
理由: ▲ ▲ (3分)
19.第⑤⑥⑦三段中出现了陕北众多的地名,作用是什么?(4分)
▲ ▲
20.阅读第⑧段,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他们有时会这家走到那家,那家转到这家,人越转越多,情调来了,拉拉二胡,弹弹三弦,吹吹唢呐,也会唱唱酸曲,扭扭秧歌,听听说书,感受民俗风情的妙趣。
▲ ▲
2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中“一种精神”的具体内容,并联系生活说说这种精神的当下意义。(5分)
具体内容: ▲
当下意义: ▲ ▲
三、写作(70分,其中含书写10分)
22. 平桥村的村民,淳朴、热情,演绎出人间善的力量;延安的红色光亮,耀眼、夺目,传承着奋斗的力量;陕北的安塞腰鼓,壮阔、豪放,敲打出生命的力量。总有那么一股力量,在你心底沉淀、翻腾、喷薄而出,成为你人生中强劲的动力,领着你不断地向前进。
请以“有一股力量,让我热血沸腾”为题,写一篇作文。(60分)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②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或地名;⑤不少于750字。
23. 本试卷设书写项10分。
参考答案
1.皎洁 震撼 静穆
2.将“理解”一句和“感受”一句位置对调。
3.示例:在革命老区延安,我们品尝了美味的糜子、米酒和油馍
4.B
5.(1)大学 许慎 刘向
(2)第一章以河州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助鸟的行为来引出抒情主人公对淑女的殷切盼望;次章以水中左右飘摇荡动的荇菜为比,兴起君子欲求淑女动荡渴慕的心。(4分)
6.略
7. 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1分),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2分)。
8.《饯》诗伤感惆怅,《送》诗积极(豁达)乐观。(4分)
9. (1)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
(2)视 百 金/ 如 草 芥
10. (1)赠、送、赠送 (2)竟然 (3)神情 (4)消散
11.(1)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跟随叔父恽向致力研究诗画,技艺日渐精湛(一天天地进步)。
12.列数字(1分),通过具体的数字,准备地说明了核舟的长度和高度(1分),暗示核舟体积之小,雕刻的内容却很丰富(1分),体现雕刻者雕刻技艺的精湛(1分)。
13. ①坦然面对生死,从“生死不定时,他神色如常”可看出。②孝敬长辈,从“卖画赡养父亲”可看出。③崇尚气节或淡泊名利,从“在富贵面前不失本心”可看出。④不重钱财,从“把钱财当作草芥一般”可看出。⑤具有开创性,从“他开创了常州画派”可看出;⑥忠君爱国,从“天下渐定,誓不应科举”可看出。(答对其中的四点即可,一点1分;不结合内容扣一半分)
14.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女子对朝鲜族老乡的善良举动,突出“她”的品质如同“满是鲜花的篱笆”,引出下文对拾荒歌者的回忆。(3分)
15. 运用神态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男人看自己种的花时的温和和欣喜(1分),表现了他对花的喜爱之情和美好的情趣(2分)。
16.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把生活中的美好比作花的篱笆(1分),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情趣、善意、执着如花一般美好(3分,三个关键词:情趣、善意、执着),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充满希望,我们应该多一些美好情趣、温暖善意和热爱执着,既为自己,也为别人带去一份美好与温馨(2分)。
17. 初冬的雪:轻悠悠的,优雅,不会落太久。
隆冬的雪:雄阔、壮美,有声势,越下越大。(各2分)
18. 顺序:B、A、C。(1分)
理由:此句运用排比句式以及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对陕北隆冬雪花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写(1分)。“窸窸窣窣的”“体形就大了”“呈帘状向大地坠涌”分别对应了“柳絮”“花瓣”棉絮”(1分)。
19. 运用了想象的手法,罗列陕北众多的地名,突出了陕北隆冬的雪之大(1分);赞美陕北人民的家国情怀(1分),突出祖国的大好河山(1分);赞美陕北的雪所蕴含的精神——豪迈、信念、光明(1分)。
20. 使用叠词(1分),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1分),生动地写出了陕北人民的种种生活场景,表现出了陕北民俗风情的妙趣(1分),表达了作者对陕北以及陕北人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21. 具体内容:要有家国情怀,要有陕北革命中催生的豪迈、信念、光明,要有陕北人民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妙趣。(一点1分,共3分)
当下意义:我们在生活中,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要学习陕北人民在革命年代所表现出来的家国情怀,以及陕北革命催生出的豪迈、信念和光明。(2分)
22.略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4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