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天空新人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查看: 212|回复: 1
收起左侧

回忆港剧,它们是一圈一圈的年轮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9 名

发帖:NO. 9 名

在线:NO. 2 名

弹剑相思 发表于 2018-11-25 08: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回忆港剧,它们是一圈一圈的年轮
海边一粒沙9527 2018-11-23 10:20:04

这是怀旧贴,主要是给我自己留个记录下来的小笔记。顺便用华丽丽的光影故事找到令人唏嘘的"雪泥鸿爪",在那儿嗅一嗅旧时光里的人间气味。事实上,这是钓鱼贴,我想让能够产生共鸣的朋友们跟过来,咱们击个掌,时髦的说法是give me five,然后我要宣布,你们看过这些剧,说明你们也都"老"了,像我一样,咱们往后的路线就是潮爸辣妈蜀黍御姐范了。不过,看下去,你还会发现"老"得还挺骄傲。没错,老去也是一种幸福的时态,有一个真相虽然残酷却很美丽,说白云苍狗,啥都是浮云,但人也只有在时光中翻滚、淘洗、澄清、沉淀,才会呈现出无价之宝的光泽、气度。所以,老也是可爱的。另外,老的概念是需要变通着去理解的,小伙伴们都在长,长高长大长老,自己不长,这事儿还真是。我要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看过的一些印象深刻的电视剧,暂时把琼瑶剧及类似《情义无价》《养子不教谁之过》《春去春又回》等台湾言情片放一边,也不提我当年的偶像郑惠玉与李南星的新加坡剧。这次主要以港剧为回顾对象,以"煽情"为主。因为对港台的影视剧没有专业系统地研究过,不敢班门弄斧,仅对自己看过的影视剧,粗浅地谈谈我的感受。讲真!剧实在多,拣印象深的来谈,还请高手们多多关照。想想都激动,我还记得当时等剧时的心情那叫一个激情澎湃。其实,我不说明白,大家也懂,只有CCTV与地方点播台的时代,不仅没有多项选择的困扰,就是单项选择,也只有标准答案可选,没有多余的干扰项,专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念想自然清晰深刻,总之,说多了都是"感情"!(排序基本不靠谱!!!时而感情为线,时而时间为索,怎么舒服怎么来吧。)1.《义不容情》1989年


1.陈百强的《一生何求》、王杰的《几分伤心几分痴》成了无数人的K歌单曲。2.蓝洁瑛被,那么年轻貌美却做了"丁有健"的妈,还落魄还偷东西,几场戏之后就去了。3.爱上倪楚君,爱上她的发型她的服饰她的富家女形象,从此超迷恋刘嘉玲。4.一开始李华(周海媚)跟在阿康(温兆伦)的屁股后头喊"二表哥,二表哥。"后来倪楚君要什么她抢什么,又把阿健(黄日华)当成了猎物,凡事都是"大表哥,大表哥。"当时看这剧,她让人烦透了。可但是,在戏之外,我却异常喜欢周海媚,知道那叫演技,因为太美太有味道,她的海报、明信片、粘贴画能收集的都收集了,现在还是不老女神的忠粉儿。5.韦家辉很会拍戏,把剧的结局拍成了开放式。阿健(黄日华)在教堂里等待倪楚君(刘嘉玲),刘嘉玲是来了?还是没来?她还会来吗?6.刘锡明那时很青葱。邵美琪的戏份不重,但形象超抢眼。我一直觉得商天娥长得有点"商业",是她的姓氏误导了我吗?以后看见杏璇的戏直呼她云姨,她的本名也就忘记了。2.《绝代双骄》 1988年


是不是我太偏心了,怎么觉得从前的电视剧都有一种魔力,能让铅字文里排得密密麻麻的素色符号穿上彩衣,幻化成实实在在的美物美景美人。小时候看港剧,从没觉得梁朝伟是个忧郁小生,他就是个活泼好动的小正太,好像没谁能像他那么快乐那么没心没肺了,小鱼儿这个角色就算一个。苗侨伟跟戚美珍早在这部剧里便扮演了夫妻,是小鱼儿(梁朝伟)与花无缺(吴岱融)的爹妈,看来缘分早注定这话真没错。"公子,你好!"汤镇业、吴岱融、伍卫国你们看起来气质都蛮像的,是风流多情的公子相。看到黎美娴、陈美琪、关礼杰、谢宁、刘美娟,是不是打算坐上回忆的列车了?想到曾华倩了,借着吴岱融,提一嘴他俩演的《边城浪子》。这样再把话题转到梁朝伟就自然了,话说伟仔唱了《绝代双骄》的主题曲,我一直觉得他的声音很有辨识度的,有没有一种生脆的感觉。3.《法网柔情》1988年


这部剧是我姐的菜,影响了她的人生,因为大爱剧里倪大律师的"沙皮狗"形象,觉得正义被捍卫的样子让人觉得有希望,她自选文科班,考学再学法律专业,嗯哼,对她的影响绝对是好的。当时,记得央视每天下午播2集,还是寒假期间,午饭后一边写寒假作业一边等这部电视剧,看得超带劲儿但不过瘾,追剧就是一种煎熬。现在想想,整部剧其实就是围着舒敏(米雪饰演)与倪博文(刘松仁)这对欢喜冤家在转,辩护、判案是讲故事的方式,主要内容是俩人的感情戏。一个女警一个大律师,若有情,注定要相爱相杀,当时也看出来了,就喜欢看他俩斗嘴。再多一嘴,这剧里有汤镇宗,知道他是汤镇业的弟弟,但对他增加关注度是在之后,看《外来妹》《雪山飞狐》之时。4. 《流氓大亨》 1986年


说起来,《流氓大亨》是韦家辉编剧的,这的确像他后期执导的《义不容情》的雏形。吴启华饰演坏蛋弟弟,从此,长得像吴启华那样的眼镜男在我心里留下了阴影。万梓良是个有情有义还很乐观幽默的阿Sir,大主角。嘟嘟郑裕玲演富家女,刘嘉玲与周海媚也有参演,三大美人各有所长。看完这剧,我同学都买郑裕玲的明信片做新年贺卡送人,每个人都能收到几个一模一样的,简直疯了。还能记得特清晰的剧情是整部剧的结尾,算是狗血煽情桥段的经典之经典,万梓良在期待,观众也在期待,希望变成植物人的郑裕玲醒过来,然后她的眼角真的有泪了,那是醒了还是没醒呢?韦家辉超喜欢开放式结尾。5.《侠客行》 1989年


小时候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一个演员可以演两个人物,用我的话来说就是"神奇的九寨沟"。当梁朝伟饰演的石中玉、石破天兄弟俩同时出境时,我就变成思考者了,钻进死心眼儿里出不来。甚至觉得梁朝伟可能真有一个孪生兄弟,想法很蠢很萌,年少无知没办法,只能依靠无敌的想象力了。邓萃雯把叮当演活了,叮当又让观众记住了邓萃雯,她们就该是一个人。我想知道有没有人在谈恋爱的时候模仿叮当,也在男朋友的胳膊上咬一口留下爱情的牙印呢?金庸迷都知道89版的《侠客行》把原著几乎改得面目全非了,不过因为伟仔,这剧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经典。困在情网里,一大堆红颜知己,有时我会把小鱼儿混淆成石中玉,总觉得石中玉是李大嘴带大的。6.《上海大风暴》 1989年


在《巨人》里令人咬牙切齿的林俊贤,他在《上海大风暴》里过足了做男神的瘾,其实,这才是林俊贤一开始的戏路,英俊潇洒,重情重义,变化莫测的命运塑造了复杂的人性,但他这个人物是正面的。刘嘉玲的演技值得肯定,婷婷、秋子,同一个人在两种人物类型间穿梭,且游刃有余。婴儿肥的嘟嘟脸特别讨人喜欢。7.《千山万水总是情》 1982年


汪明荃演唱的《千山万水总是情》是同名电影的主题曲,毫无疑问,歌曲的生命力比电影旺盛。在这儿本想贴一张谢贤与汪明荃的照片,就完了。觉得此处无声胜有声,一张照片足矣。可是突然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联想,吕良伟饰演的养子庄天涯,他与庄家大小姐梦蝶(汪明荃)之间的关系让我想到【呼啸山庄】,越想越觉得他们之间的爱情其实挺值得讲诉的。不过,有谢贤饰演的阮庭深存在,吕良伟也就只能成为插曲了。8.《千王之王》 1980年 《千万群英会》1981年


看过《千王之王》之后,便觉得有关赌坛风云的电视剧,仿佛只有谢贤出现,才叫硬货是精品。当年四哥的形象,就是千王的代言,这当然是谢贤的功劳,帅气自不必说,他自身的气质还有种老成持重的霸气,这是他演四哥这个人物的优势。由此,会发现戏里凡事他经手,观众都觉得胸有成竹。想象一下,一身马褂,手夹雪茄,偏分大背头,这形象注定不平凡。《千王之王》不算大悲,但看的过程绝对各种纠结,南神眼罗四海(谢贤饰)北千手卓一夫(杨群饰),叱咤赌坛的两位千王最后的结局是,神眼四哥变成了瞎子,千手卓一夫被挑断了手筋,是残忍的耻辱啊。这一部里,任达华是有潜能的后辈,小棠(汪明荃饰)与四哥的爱情故事穿插于江湖恩怨中。看《千王群英会》的时候,心情才叫荡到了谷底,特别是在屠一笑被杀那集,身上裹着一张草席被放到阿龙(周润发饰)面前,那场戏印象太深刻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难受了好久天,没为学业担心过,但为这部电视剧真心憔悴了。补个小感受,写完这段文字后,在微博看到谢贤、曾江、胡枫三位老人的"新戏",【杨铁心甩了黄药师一巴掌,不小心搂到燕王喜的眼镜】。我作为看戏的小屁孩,不明因由,只觉得他们很有趣。79岁,81岁,83岁,相识那么久的老朋友们,戏里戏外还真都是性情人。9.《天涯明月刀》 1985年


我看的这个版本是由潘志文演绎的傅红雪,没有段正淳的大理国皇室气质了,留了一些胡茬,离群索居,风中乱发飞舞,常常夜间出没,独来独往,感觉没人疼没人爱的,他的新角色形象真就有了复仇者傅红雪的感觉了。森森饰演的明月心深入我心,她的样子是我心仪的那款,有些棱角,但很秀美。一如既往地喜欢古龙小说人物的名字,看过一部剧,绝对忘不掉的一定是那些富有浪漫诗意的称谓。比如天下第一刀傅红雪,明月心,公子羽,雁南飞等等。10.《四大名捕》 1984年


煎饼侠刮起F4的怀旧之风后,有张拼图特火,整理了各种款式的F4,里面有台湾版的,、古惑仔版的、东北刘老根版的、忍者神龟版的,如果要我提名一款古代F4,那无疑是"四大名捕"了,而且还是84年梁小龙那版。无情、铁手、追命、冷血,四兄弟人如其名,各个都有杀手锏,分别由伍卫国、张翼、梁小龙、黎汉持扮演。董彪饰演的诸葛神侯是他们的师父。其中"无情"看似最有情,白衫长袖,坐轮椅,手执折扇,伍卫国既演出了人物的冷酷范儿也表现出了风流神韵。正因为如此,精通医术的艳无忧(米雪饰)才会不顾追命对她的痴情,一心只爱慕"无情"。11《少林与咏春》 1987年


戏剧里的和珅除了贪腐的问题,无休止地跟纪晓岚斗,他还找过"严咏春"的麻烦,证据在此——《少林与永春》。米雪饰演那位酷劲儿十足、帅气逼人的严咏春。记得小时候,看咏春在枯井里练咏春拳,小朋友们为了模仿她,找遍了小镇里角角落落,结果连个小土坑的影子都没瞧见。最后只能靠"人",这个游戏需要五个人完成,四个小朋友围成方形,练拳的人居中,照着其他四人的前胸出拳就OK了,可以公报私仇。当时,我们是轮着做人墙出拳又挨打的。12.《武则天》 1984年


一本正经地戏说历史故事,冯宝宝版的《武则天》属于最虐心的爱情剧,我是这样认为的。截取史料里有关第一女皇的"男宠"传闻,武则天的感情戏则大胆地把捕风捉影的绯闻落实了,李治、宇文骏、明崇俨,有王有臣有名有姓有地位有身份。我这次要重点提一提潘志文,他在剧中饰演宇文骏,一生忠心追随武媚娘,文武双全,才智过人。在潘志文演绎的角色中,我最喜欢宇文骏这一人物。除了冯宝宝,对他的印象自然是最深刻的,也喜欢看他与冯宝宝的对手戏,俩人之间的暧昧之情演绎得含蓄又细腻,是十分动人的。还记得这版本里引用了"武则天下令百花一夜同时开放,唯独牡丹不开。"的传说,当时似乎就是由宇文骏为媚娘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我的记忆没有出错的话。)13《笑看风云》 1994年


《大时代》之外,这部算是九十年代超豪华阵容的都市剧集了。集数不少,演员也够赞。郑少秋、郑伊健、郭蔼明、陈松伶、郭晋安、古巨基、商天娥、许绍雄、戴志国等等,看起来很厉害的感觉,有没有。虽说那时伊面的古惑仔系列还没出来,他的偶像之名已经是存在着的。他饰演男一号包文龙,有什么特别的性格特征?好像人有压力一紧张,就喜欢敲敲打打,修理各种东西。他有个死对头郭晋安,郭晋安爱郭蔼明,郭蔼明却爱他,他又爱陈松伶,结果陈松伶还死了。陈松伶饰演女一号林贞烈,她的发型就是女版的"郭富城式",看这剧,完全是中了她跟郑伊健的毒。我和我同桌拿着"林贞烈"的粘贴画去理发店,告诉理发师我们要剪那样的发型。结果杯具了,我同桌骨感漂亮,成了高仿品,还有自己的特点。我呢?就不提了吧,只剩自己的特点了,伤自尊。14.《我本善良》1990年


《我本善良》是部好剧,在剧中饰演齐乔正的曾江,最近他痛骂无线剧集"太渣",但他绝对认可《我本善良》这部剧。当然,这一部也是温兆伦的经典作之一,不算《义不容情》里演的反派,《我本善良》把温Sir彻底打造成了无数少女心中的男神。说实话,那时温Sir的演技真心赞,邪恶与善良,他都能驾驭。简单列出剧中人物一起回顾:与齐浩南(温兆伦)有恩有怨的养父齐乔正(曾江)。与齐浩南有情感纠葛的前女友戴安娜(黎美娴),准女一号石伊明(邵美琪)。陈庭威饰演齐乔正的女婿,蒋定邦是齐浩南的生父,石伊明的父亲由胡枫饰演。15.《第三类法庭》 1994年


齐浩南的光芒减弱,四年后,温Sir继续走偶像之路,谈情说爱的对象依然是邵美琪,错入的第三者却换成了郭蔼明。这个时期的郭蔼明貌似很尴尬,硕士港姐,学霸美女,各种优秀,但找上门来的角色往往都是女二号,身份定位也很蹩脚,介入别人的爱情,但要有颗善良无辜的心。与《我本善良》比较,这部剧把更多的发挥空间给了女主角邵美琪,她这个角色性格复杂多变,更接近矛盾的人性。温Sir则在正义之路上一路正步走,倒也符合男神的标准。《青蛙与蝎子》这部小说是该剧的叙事主线。今年的韩剧《上流社会》,在推进第二号情侣的剧情故事时也用了《青蛙与蝎子》的故事,寓意这个东西真是神奇。附上《青蛙与蝎子》的故事:一只蝎子到了河边想过河,却因为不能下水,无法过河。随后,它见到了一只青蛙。它问青蛙:"你可以背我过河吗?"青蛙说:"恐怕不行。如果我背你过河,你就会在我背上攻击我。"蝎子说:"不会的。我不会那样做,因为我不会游泳。如果我那样做了,我们俩都会死的。"青蛙听到后,想了想说道:"好吧。"于是青蛙答应下来,并背上蝎子去过河。在过河的途中,蝎子袭击了青蛙。当他们沉入水底时,青蛙就问蝎子了。青蛙问:"为什么那样做?"蝎子回答说:"对不起,因为那个是我的本性。"16.《陀枪师姐》 1998年(第一部)


从前看港剧,听哪句台词最带感呢?对我来说是这一句:剧中人先报上家门,"警察、CIA",然后说道:"你有权不说话,但是你说的每句话都会成为呈堂证供。"哇,感觉好酷,觉得在香港当警察好拉风!《陀枪师姐》一共四部。讲的是警局"扫黄组"里的事儿,当时看的时候有点小兴奋,看完整部剧,一些不太熟的"新面孔"成为了追剧的新方向。关咏荷是个励志姐。滕丽名的笑特别感染人,她演了师姐陈三元,陈家人的名字通通与数字挂钩,大生二妹三元四喜五福,充满了生活小情趣。起初,欧阳震华走的是快乐大叔范儿,魏骏杰走型男范儿专攻花心少女粉丝。后来,一部一部看下来,剧里的男女主人公成家的成家,离婚的离婚,故事更像是警花成长的烦恼了。17.《鉴证实录》 1997年


看《鉴证实录》的时候,林保怡还没有(网传),他演了一个又酷又有型的曾警官,长情专一,不苟言笑,关键是工作能力杠杠地,是警队里的霸道老大。所以他给人的感觉真有点像米帅在《越狱》里的样子,而且两人的实际情况也蛮相似的,反正迷倒了一批女粉丝。另外,我又想到饰演《烈火雄心》系列剧的港星王喜,他的风格似乎也类似。《鉴证实录》里的女主角有两位,陈慧珊演了高冷的女法医,看过便会爱上"法医"这份职业。李珊珊饰演警花小棠菜,菜鸟成长为能干的霸王花。故事以法医警探联合破案为主,人物关系不复杂但有情感纠葛,表达起来也是含蓄暧昧的。《鉴证实录》第二部有刘恺威加入,身份也是法医,与小棠菜假扮情侣。这一系列剧两三集结一个案子,悬疑效果也不错,很耐看。18.《大时代》1992年


复仇片、商战片,与时俱进,以当时正火的股票行业为故事人物的职业背景,讲了丁家、方家两代人的恩恩怨怨。郑少秋饰演的丁蟹是个大反派,是个值得研究的混世魔王。刘松仁饰演被丁蟹害死的方进新,他变傻后的剧情特别虐心,为了成全儿子"刘青云"成为主角,他老人家只能客串在闪回里并提前退场了。其实,我不是很喜欢这部剧,实在不喜欢透支正能量,非要搞成悲惨至极回归"公正"的无力感。那样的正义单薄令人绝望,扬眉吐气的意义就是死光光,然后以一敌百,用一秒钟的畅快祭奠之前所有的不幸。幸好,这种"先抑后扬"的戏剧是有特定的市场的,显然当时很走俏。正邪较量的方式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这种更过瘾。


群星荟萃:郑少秋、刘松仁、刘青云、周慧敏、郭蔼明、蓝洁瑛、李丽珍、陶大宇、杨羚、邵仲衡、吴启明、林保怡、曾江等等。19.《秦始皇》 1986年


很多故事细节已想不起来了,近期也不打算重看。不过,刘永饰演的秦王嬴政,他的样子还是可以在我的记忆库里找到底版的,印象中他是在扮演王,但看起来的确最像王,举手投足,都有王者之风,能瞧出戏曲功底。米雪与刘松仁这对银幕情侣搭档,依然不离不弃,相望相守着。有趣的是刚演过武则天的冯宝宝在这部剧里演了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孟姜女,然后与秦王相遇,再衍生出有关俩人的新剧情。20.《火玫瑰》1992年


当时看这部电视剧,觉得特别烧脑,烧情绪,烧耐心,烧感情。终于在痛并快乐中看完了海潮(温碧霞)的复仇故事,却因为耗费了太多时间,看片的心也是疲惫不堪。如果这叫虐心的情感伦理剧,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再回顾一番。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温碧霞与三个男人温兆伦、罗嘉良、尹扬明之间的情感纠葛其实挺好看的,恶即无耻,等要执着,退是为了成全。21.《刑事侦缉档案》 1995年


少妇杀手陶大宇与郭可盈演绎的另一悬疑侦探剧,也是警与匪的故事,不同的案情不断变幻出剧集的新看点。一共四部,前三部与第四部的关系不大。特别提及这部剧的理由是"郭蔼明"。前面讲过,这个时期她经常演第三者。没错,说来就来了。有趣的是,她对陶大宇的爱慕,不仅影响了陶大宇与郭可盈的感情,她还有一个隐藏起来的犯罪秘密,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无辜多情的女人了,这对郭蔼明来说是个小突破。【下面,进入话唠模式!自由活动时间,您随意!】22.《霍元甲》 1981年


霍元甲(1868-1910)确有其人,天津人,霍家十师兄弟排行老四,百度标注:著名爱国武术家,创办精武体育会,1910年咳血病发作辞世。在影视剧里,霍大侠的身边围绕着这些主要人物,父亲霍恩第,虚构的红颜知己赵倩男,徒弟陈真(原型刘振声),儿子霍东阁(未出生时取名霍东觉),及各类来路不明的约架盲流。与其相关的话题包括:武馆、霍氏迷踪拳、东亚病夫、张园比武、与赵倩男的感情、被日本人毒死的各种传闻等等。总之,在我看来,电视剧里的霍元甲、赵倩男、陈真他们的另一个名字分别是黄元申、米雪、梁小龙,再加一个幕后大管家徐小明(这一年徐导26岁)。不管后来又由谁饰演霍大侠、赵姑娘、陈真,仿佛与我心中的《大侠霍元甲》是没有多大关系了,这样想来,先入为主是一方面,属于一个时代的烙印还真是"顽固"。另外,黄元申他自身的传奇故事也为此剧的经典之名增添了厚重的色彩,12岁起习武,《霍元甲》成为他在银幕上的最后一部作品,有妻儿,但与佛有缘,1990年落发为僧,2006年还俗并隐居异国他乡,时光至此,霍元甲依旧是黄元申,人们追踪他的热情并未消退。不难理解,观众一直关心黄元申的现状,这足以证明一部剧戏里戏外皆精彩的事实。


1981年,亚视前身香港丽的电视出品的《霍元甲》一共20集。据说在83年引进到中国大陆,当时央视各种顾虑选择无视这部剧,而后广东电视台拿出魄力首播了,结果反响热烈,之后便重新请回到了央视。当时,家有电视的,晚上家里便成了公共放映厅是不是?地上排满了马扎凳,客厅满是人,来晚了的人就在后窗处探出脑袋凑合着看有木有?当徐小明唱起"万里长城永不倒",每个人都要屏息静听,仿佛满腔的爱国热血正在身体里沸腾。觉得《霍元甲》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不影响剧迷对霍元甲这个人物颇有微词。我跟我姐都不喜欢传统的励志模式,"好人被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挨打让人憋闷有窒息感。受尽屈辱被恶人折磨得不成样子,再在大结局里来个绝地大反击,简直是在蹂躏正义之心。因此,不喜欢霍元甲一直被陷害一直被陷害的憨直个性,他的善,无形中等同于不能明辨是非的烂好人了。霍元甲不断被陷害、被设计染上毒瘾在茅草屋吸大麻,不听徒弟陈真的任何意见,看得真真是一种心痛与绝望。倒也符合那个大时代的价值观,所谓八十一难之后才可得道成佛;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形成互文的关系,寓意睡狮已渐醒。除此,剩下的都是"大赞"了,摄影、画质、道具貌似粗粝,却有十二分的真诚与专业态度,而且代入感十足。送个福利:贴一个儿时童谣,"一九八三年,我学会了迷踪拳,打死霍元甲,气死赵倩男,陈真来反抗,我左一棒,右一棒,打得陈真直尿炕,警察来抓我,我跑进了女厕所,厕所没有灯,我掉进了粑粑坑,我和粑粑做斗争,差点没牺牲。"(我搞不懂儿时的小伙伴们编歌词怎么会如此幽默,从一开始就是反转剧。我们小时候动不动就唱这首歪歌。)23.《陈真》 1982年


刘振声(1883年-1960年),霍元甲大弟子。塑造"陈真"时,多少借鉴了刘振声的人物事迹。徐小明的《大号是中华》,直接Music。你听这一句,"孩子,这是你的家!"那时,不会粤语的内地孩子只要是陈真的忠粉儿,都能照葫芦画瓢,吼一句"海姬,皆系雷滴嘎!"吼得倍儿苍凉,好像我们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孩。别看有些孩子还在尿床,已在内心深处唤醒了深重的家国"忧患意识"了。小拳头那么大的赤子心也是不容轻视的,满腔热血,里面可是热气腾腾的,成日吼哈嘿呀地喊着,霍家拳胡乱瞎比划着,爬墙头趟水沟骑黑猪,满脑子想的都是"征战",要打倒大坏蛋佐藤,因为有个远大的梦想,要为老祖宗报仇雪恨。话又说回来,陈真死的时候,小伙伴们都哭了,哭得惨烈,鼻涕眼泪糊了一脸,一边哭一边抹,拽着两袖口抹来抹去。作为徐小明爱国经典三部曲之二,《霍元甲》的续篇, 《陈真》这部剧集相对更好看,主要没那么让人憋气受内伤了。顾名思义,全剧的主人公是霍元甲的徒弟陈真,这小哥一直以灵敏机智之名行走江湖,性格决定命运,人物性格自然影响了剧情的氛围。又要说车轱辘话,梁小龙的陈真是最为经典的,中山装配上梁小龙的五官,背景就该是"精武门"。剧中的两段情也够吸引人,有漂亮的余安安(发哥前妻)可以养眼,另加十分。


另外还有一个陆大安,在《陈真》剧中是重要的配角一号,爱国经典三部曲都有参与,饰演陈真最好的兄弟,除此还能让人想起戏外他与陈真俩人给爱德牌电饭煲做的广告。最后插播一条旧新闻,有关饰演陆大安的香港演员杨家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淡出娱乐圈,便在香港大陆经商,2002年因涉嫌雇凶枪杀香港亿万富豪林汉烈,于2007年在深圳被判无期徒刑。24.《霍东阁》1984年


霍东阁(1895年——1956年)钱小豪本人与剧中人物也是有缘分,他自幼习武,13岁打功夫擂台赛获铜牌,后来加入邵氏训练班,怎么说他都是名副其实的武林中人。拍《霍东阁》的时候21岁,在那个"从前慢"的时代,他这年纪是正青春,也是刚刚好。徐小明拍的有关霍家传奇故事里的最后一部《霍东阁》,恰与三部曲的主题曲相互映照。讲完爹,再讲名义上"叔父",最后讲到了霍家传人霍东阁,一曲"好小子"麻利收尾,也是对武术世家最深情的颂扬。忧国忧民,最终还是回到了弘扬民族武学精神上。大概是在前两部里投入了太多感情,就我个人而言,对武二代霍东阁的热情显然降了好几个度,依然是坐在电视机前虔诚地等待,看剧时无比珍视的仪式感没有丝毫的变化,但会默默地比较,看出了十个手指的长短之别。钱小豪英气逼人,但在情感与视觉感受上总觉得没有黄元申的霸气,所以看剧的时候会嘀咕,"虎父无犬子"是对的,但要青出于蓝也非易事。还好,配角的阵容是一大看点,徐小明、高雄、郑佩佩、王伟、姚凤丝等等。霍东阁穿梭于枪林弹雨中,秉承父志,有各路英豪相助,徐小明饰演的程小娇在《霍东阁》里最傲娇,一如既往地做第一高手,这也是徐小明的骄傲吧,他在自己的电影里是独孤求败似的存在。钱小豪要与比自己大十九岁的功夫姐姐郑佩佩谈感情,有人爱看有人觉得感觉平平,就见仁见智了。要我回顾,就对"麦翠娴"唠叨两句,《霍东阁》里的霍冬琴,94版《射雕》里的梅超风,当年买明星粘贴画,她的靓照也是随处可见。25.《射雕英雄传》1983年


据说长城大公主夏梦是金庸先生的梦中女神,而黄蓉与小龙女则是他用文字雕刻出的可以永寄心头的女神之化身。文字本来自带柔光镜,给幻想中的加了对翅膀,加之夏梦美得不可方物,有图有真相。如此一来,演绎黄蓉、小龙女的女艺人,内心必然藏有隐秘的压力。在超过十个版本的黄蓉里,有76版的米雪,88版的陈玉莲,94版的朱茵,我却觉得只有83版的翁美玲才是正牌的黄蓉。我印象里的《射雕英雄传》永远同翁美玲捆绑在一起。翁美玲的古灵精怪,翁美玲的小兔牙,翁美玲的发型,翁美玲的感情。原来翁美玲喜欢汤镇业,那靖哥哥(黄日华)怎么办,是影迷一厢情愿了。结果,翁美玲为情所困香消玉殒了,一片唏嘘声。还会想起翁美玲的明信片,翁美玲的粘贴画,翁美玲的海报,泛黄的记忆里,这些越发美丽。总之,83版的《射雕英雄传》还可以另叫个名字叫做群星荟萃,那真是照亮香江的炫丽的明星天团。已红成了前辈的、正当红的、未来会红里透紫彼时跑龙套的,昔日拥有过的豪华阵容,这样的辉煌历史恐怕难再现。这版里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已做成了样板。至于这部剧的剧情故事我就不再赘述,干脆直接点名,这种镇楼效果最好!


金庸小说。导演王天林(王晶的父亲)。《铁血丹心》《一生有意义》《满江红》等主题曲。罗文、甄妮演唱。主要填词人黄霑。作曲者顾嘉辉。演员表:谢贤、刘丹(刘恺威父亲)、刘兆铭、关海山、秦沛、秦煌、石坚、杨泽霖、曾江、刘江、江毅、许绍雄、黄日华、苗侨伟、翁美玲、杨盼盼、黄允材、陈秀珠、惠天赐(惠天虹哥哥)、陈狄克、骆应钧、曾伟明、焦雄。。。。跑龙套的:周星驰、吴孟达、关礼杰、吴启华、吴镇宇、刘嘉玲、欧阳震华等等。很容易发现,上面的面孔会在各种港剧里频繁露脸。26.《楚留香》 1979年


还记得当年看《楚留香》时的感觉,就像看现代的浪漫韩剧,吊威亚的武侠与出生入死的真功夫分出了语境,这里的打打杀杀要的就是个过场,男主的高智商与九命猫之运足够他玩转整个地球,其实他来自外星球,是都教授一样的存在。毫无疑问,把"楚留香"这个角色演绎至骨髓里的郑少秋,他个人气质便是塑造此类角色的"神来之笔",超级适合演绎风流倜傥、足智多谋的江湖人物。


在古代,他就是翩翩公子,手执一把题有"我踏月色来"的纸扇,人称"楚香帅",玉女娇娃非他不顾,他又是处处留情的温柔侠客。一句话概括还真是盗帅夜留香。他有句金句可以编入名人名言手册:人可风流,但不可下流。请您想象一下,小时候我们披着床单模拟电视剧里的桥段,这句台词是主要的台词。在这版《楚留香》里认识了汪明荃,我喜欢赵雅芝饰演的蓉蓉,但不知为何印象深刻的却是阿姐演绎的沈慧珊,角色非常讨喜,大方得体而且敢爱敢恨,为救香帅匆匆死去,当时难过得一塌糊涂。后来看八卦杂志了解汪明荃还有其他的戏,她要参演《楚留香》便只能早早,据说这是她的要求。小的时候不懂,现在想来被一个人的气质吸引,对她的印象或许更长久。郑少秋在95年出演的台湾版《香帅传奇》也在我的记忆库了,搞笑的是,我牢牢记住的似乎只有角色的名字:胡铁花、姬冰雁、上官无极......27.《上海滩》1980年


2006年的随笔我写了一件有趣的事,我跟我老姐及两个朋友用两天两晚重看了发哥版的《上海滩》,熬夜熬得眼圈红红的,但回头重温经典的感觉仍然是新鲜美好的。事实上,当时卖命看片的动力来自黄晓明与黄海波的《新上海滩》,新版的槽点太多,想用旧版安定一下神经。所以,那篇随笔貌似挺无情的,加之年轻气盛,当文字是利剑,真真当它是靶子来练笔力了。现在读来,感觉好笑又有一点"羞涩"之感,当时的那枚愤青女侠,我与她可是好久未见啦。视野开阔了,态度变温和,但观点如故。80版的《上海滩》因为发哥的存在,我始终认为,后来的翻拍版很难超越经典,就连哥哥与华仔都未能做到。TVB的新上海滩,陈松伶的脸让人过目不忘了,但终究未能颠覆赵雅芝的冯程程,而且陈锦鸿的许文强在发哥面前还是露了怯,用局促表达不知准不准确,总之缺失了最重要的霸气,其实马仔不好演,大哥更不容易表现。另外,发哥霸气外漏那真不是盖的,大背头、风衣、礼帽,高海拔这些都是"老大"的标配。把混乱的记忆整理一下,插一段《上海滩续集》里的故事,里面有场"馒头恩情"的戏。我竟一直记错情节,把这段戏里的人物想成了丁力与许文强。事实上,饰演贵祥的廖启智曾经对许文强与丁力有救命之恩,后来贵祥变坏,丁力决定处决他。贵祥要丁力偿还人情,他匍匐在地,他讨要:"你欠我一个馒头。"丁力扔给他馒头,兄弟情,在一个馒头面前风崩离析。看来,"转千弯,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故事都写在了叶丽仪演唱的同名主题曲《上海滩》里。28.《陆小凤之凤舞九天》 1986年


再早的版本我听说过,比如刘松仁版的、刘永版的,但没看过,所以只说我看过的万梓良版陆小凤。话题一揭,我已经穿越到了这部剧里。耳朵最先打开,万梓良的配音演员那略带鼻音,有些沙哑的"古装普通话"已经把我灌醉。其实,那个年代的港剧引进到内地,放到电视台里都是经过了普通话改造的。对不懂粤语的内地人来说,听普通话是习惯,也觉得那是最自然的,至于字幕与配音的问题就不在这里讨论了。总之,现在想来,那些国语配音演员也是幕后的英雄,彼时,他们因为敬业、专业,情绪表达足够饱满,并没过多地损毁原声片的魅力,就更值得肯定了。当然,能感受原滋原味,最好不过。但像周星驰的御用配音师石斑瑜,他们把自己的声音与每位港星及其所塑造的人物融为一体了,为观者留下时光的印迹,这也是好的。与楚香帅一样,陆小凤也是一袭月白锦袍,未入古龙三公子之列,却也有十足的风流公子相。而且陆公子的身边从不缺红颜知己,只怕太多。陆公子的"灵犀一指",这指上的功夫练成了就能在碑文上题字,还能当炸药包用。忘了那是什么功夫,凌波微步的节奏,能踩着树叶飞,还能水上飞。陆小凤还有个令人羡慕的兄弟团,花满楼与西门吹雪。像电影的预告片,前面说的都能在这部剧的片头里大饱眼福。主题曲则是个大礼包,曾经我模仿着唱得很嗨。"啊~~啊~~~啊,英雄!请你陪我追美梦。啊~~啊~~啊,英雄!请你留下我美梦。"29.《鹿鼎记》1984年


陈小春的《鹿鼎记》很不错,在各种翻拍版本中,陈小春是用自己的风格重新演绎出了属于自己的武侠人物。但比陈的"韦小宝"还不错的,是梁朝伟与刘德华主演的84版《鹿鼎记》,当然这也是我的个人感受。好在哪里?多了什么?我要说影帝伟仔的演技是王道,有木有"马后炮"的嫌疑?就算有,也就那样了,因为真相接受起来总会让人无限纠结的。事实上,我觉得梁朝伟的确演绎出了金庸笔下的韦小宝,顽劣但不痞气,张扬的是"适者生存"的机智,往外洒出的是酣畅淋漓的喜剧血液,心中暗涌的是胸怀天下的悲情。这也是梁朝伟留给多数观众的独特气质,有着双重性格的魅力,悲或喜,动或静,都是他,仿佛又不是他。


另外,小玄子与小桂子是上下级关系,却也是手足情深的同盟兄弟,从隐藏身份的友谊,到誓死效忠的尊卑之别,那两个人似乎就该是刘德华与梁朝伟的样子。除了郑少秋演绎的陈近南,曾江版的陈近南与关海山饰演的鳌拜,他们也都是我心目中的最佳选择。当然,最拉轰的还是韦爵爷带领的太太团,艳福不浅,羡煞旁人,世间的不公就是如此,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七位老婆,具体如何排序,我已不记得了。我表示,点名很随意。周秀兰(双儿)、商天娥(阿珂)、刘嘉玲(方怡)、吴君如(曾柔)、黄恺欣(荃)、毛舜筠(小郡主)、景黛音(建宁公主)。30《神雕侠侣》 1983年


觉得李若彤才是正版小龙女的朋友们,慢慢聊,在下告辞了。先入为主的思想又来了,原谅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考古",因为就是在我最需要吸收养分的幼年时,看到了这些电视剧。印迹便再无法抹去了,真心觉得我看过的最经典的过儿与姑姑,他们是刘德华与陈玉莲。的确,我已经老了,各位请尽情享受你们的青春。言归正传,那么我的依据是什么呢?来来来,分析人物。要姑姑冰清玉洁、冷若冰霜,不食人间烟火,满满的仙气,陈玉莲不仅做到了,而且超额完成,这就是非山寨的质量保证。要过儿的个性复杂,有杨康、穆念慈的血脉,有师傅郭靖的教化作用。要叛逆要善恶分明,还要妥妥地保证他的眼里只有姑姑一个人,你看年轻俊朗的华仔闭着嘴巴玩冷酷的样子,还真有霸道总裁杨氏二代的专情范儿。还有那个大雕,看起来灵性十足,当时的技术,真心。配角还能让人精神精神,看着看着你能看到汤镇业、任达华、吴孟达、万梓良、刘嘉玲、张德兰、关菊英等等。最酷的是,郭靖与黄蓉的大千金郭芙这个角色让我入戏了,过儿的一只胳膊呀,怎么能说砍就砍呢?当时我讨厌她到不行,真是不行不行的了。31.《天龙八部》 1982年


我们那儿播放82版的《天龙八部》比较晚,大概是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这部剧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您相信吗?我老姐三年级就读了小说《天龙八部》,才认识几个字啊?她就敢囫囵吞枣地把整部书啃了下来,这事儿是千真万确的。因为之后,在我们看这部剧的时候,她风风光光地剧透了。她提前给我们讲,王语嫣是段正淳的女儿,又讲了有关梦姑梦郎的故事,她说西夏国公主擂台招亲是为了找梦郎,虚竹就是梦郎,心机帝慕容复未能称心如意。结果?当然全中!


同样把97版奉为经典的我,决定粗略地找出两版的不同来,但不作比较。82版的角色是这样的,黄日华饰演虚竹(憨憨的小和尚),梁家仁饰演萧峰(英雄气势),陈玉莲饰演王语嫣(仙气减弱,接了点儿地气),杨盼盼饰演木婉清(痴情冷艳)。这版把故事重心放到了段誉身上,因为有那么多漂亮的"堂妹",饰演段公子的汤镇业看起来相当受宠。97版,黄日华演绎乔峰(独一无二的乔峰),陈浩民饰演段誉(形似汤镇业),樊少皇饰演虚竹(憨态里冒出一股秀逗的感觉,与他的大眼睛有关系),李若彤饰演王语嫣(飘飘仙儿的感觉很强烈)。这一版的重心在乔峰,华哥就是华哥。来源:豆瓣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主题推荐

    暂无主题推荐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6 名

发帖:NO. 6 名

在线:NO. 40 名

2支棒棒糖 发表于 2020-7-8 23: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好贴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沙发 2020-7-8 23:14:33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2000 个字符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05:55 , Processed in 0.368450 second(s), 6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