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记叙类文章考点真题总结,收藏了! 中学生学习 2018-12-27 11:44:00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记叙类文章常见考点复习 一、标题
题型一:辨析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先分析基本义,再揭示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2、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情感或哲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等)
二、内容
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格式:某人或某物 + 干什么(怎么样)
方法指津: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题型二:分析故事的情节
叙事散文:起因、经过、结果 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方法指津:如有示例,一定要严格按照示例的字数、结构等要求,归纳出与此形式相类似的情节
题型三:分析文章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
①开篇: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季节、天气);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②中间: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精神品质);与上文……相呼应,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
③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升华主旨;耐人寻味,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激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三、主旨
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旨
1、答题模式:内容 + 主旨(情或理)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叙述了、介绍了)…………(人或物)…………的故事(事件、事迹、经过), 表现了(表达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讽刺了)…………的感情(现象、感悟)。
2、方法指津:抓关键句,抓关键词
如:标题、开头段,结尾段、过渡句(段)、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句、标题相关句、照应句
题型二:分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
答题示例:点明主旨,揭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中心。
四、结构
题型一:划分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内容
方法指津:(1)按事件的发展过程 (2)按空间的转换 ( 3)按时间的变化(顺序、倒叙、插叙)(4)按感情的变化 (5) 按内容的逻辑变化(如总分总)(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叙事、抒情、议论)
题型二:分析文章的线索
1、类别:人物线索、事件线索、事物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情感变化线索、明暗两线
2、方法指津:①文章的标题;②文中段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句;④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行踪
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题型三:分析文章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
①开篇: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设下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为下文……作好铺垫
②中间: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呼应);与上文……相呼应;为下文……埋下伏笔;为下文……作好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与文章……形成了鲜明对比;
③结尾:总结全文;照应上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五、语言
角度一:从修辞的角度
题型一:判断语句的修辞,并品析语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1、答题模式:修辞 + 效果 + 表面内容 + 深层作用
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效果)描写了……(表层内容),表现了……(深层作用)
2、常见修辞及表达作用
(1)比喻: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描写了)……的……(特点),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之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的…(特点)。
(3)夸张:突出强调了……的本质特点,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4)排比:突出强调了……(特点),节奏鲜明,增强语势,极富感染力。
(5)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6)反复:强调突出……(特点)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7)设问:有问有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8)反问:突出强调……(特点),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对比:将……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特点),以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10)引用:引用……,表现了……(特点),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11)反语:使语言幽默风趣,讽刺了……(特点)
3、示例: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柳叶在烈日炙烤下的形状,表现了天气的炎热和祥子拉车生活的艰辛。
角度二: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一)描写——人物描写
题型一: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表达作用?
题型二: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中人物特点。
1、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2、答题模式:描写方法 + 效果 + 表层内容 + 深层作用
运用了……描写,……描写了……(人物)的……特点,表现了……,与上文(下文)……
(1)表层内容指语言本身的具体内容,句末应有一个中心语,来表明人物的身份或职业。如“……的教师形象”“……的清洁工”“……的人”
(2)深层作用包括多种角度:
①文中人物的特点——外形特点、内心活动、性格特征、思想感情、精神品质;
②作者的感情与感悟——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感悟。
③读者的感受;吸引读者;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深思;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耐人寻味(引人遐想);
④与主旨的关系;揭示主旨;点明中心;突出主旨;进一步深化中心;进一步升华主旨;
⑤在结构上的作用。(见“结构”中“题型三”)
3、示例一:此句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李想在阳光下自由快乐的形象,与上文“忧郁和漠然”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父母归来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
示例二:他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强烈反抗意识的起义领袖。
(二)描写——环境描写
题型一:分析环境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
1、环境(景物)描写的方法
①多感官写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②多角度写景:远与近、实与虚、点与面、动与静,高与低
作用:使景物的特点更全面,更形象地呈现出来,产生一种立体动态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描写了……(景物、环境)的特点;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天气、季节);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
③烘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命运;衬托了人物的……形象、精神、品质;引出人物的出场;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与文章……形成对比;
⑤突出……的中心,升华……的主旨
3、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时代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衬托人物的形象;暗示文章的主题。
4、答题模式:效果 + 表面内容(景物特点) + 深层作用
运用了景物描写,……描写了……(特点)景物,烘托了……心情,……
5、示例:此句运用了景物描写,传神地描写了夜晚的阴森可怕,烘托了“我”当时害怕、恐惧的心情,为下文“我”回家埋伏笔。
(三)描写——侧面描写
题型一:分析描写的角度及其作用。
1、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就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语言和行动的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
2、侧面描写方法:对他人的语言、动作、反应的描写;对其他次要的事物的描写;对环境的描写
3、侧面描写作用:烘托主要人物的心情;有利于突出正面人物的形象(性格);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对人物的描写更全面、更具体,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可节省笔墨,使得表达更精练,结构更紧凑。
(四)抒情
直抒胸臆,抒发作者……的情感,揭示文章主旨;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五)议论
揭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点明主旨;深化(升华)中心;画龙点睛;引人深思
角度三:从词语的角度
题型一:体会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其作用
1、方法指津:抓住一些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成语等词语,来品析语言的含义及作用。
2、答题模式:词语 + 效果 + 表面内容 + 深层作用
通过……词语,……(效果)描写了……(表面内容),表现了……(深层作用)
3、示例:“绕住”“扑”等词语,具体细致地展现了两个孩子拥抱男子的感人情景,突出了两个孩子的纯真善良。
题型二:理解句中代词指代的内容。
1、常考的代词:这、那、这些、这种、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方法:指代的内容一定在代词的前面,或者指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或者离代词最近的那句话,或者指前面某句话;有时指代的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短语或词语)。
角度四:从句式的角度
1、长句与短句
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 效果:表意复杂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
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 效果: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感强。
2、整句与散句
整句: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形式匀称的句子(多指排比句和对偶句)。效果: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语势强烈,极富感染力,体现语言的对称美。
散句:是指结构不同,长短不一的句子。 效果:富于变化、错落有致,表意自由,体现了语言的变化美。
3、倒装句
适当地运用倒装句,可以起到突出强调作用,使语言更富有表现力。
示例:放心吧,爸爸妈妈!(主谓倒装) 她站在哪儿,静静地。(状语与中心语倒装)
4、综合运用,灵活搭配,
如果将各种句式综合运用,能使文章行文不呆板,摇曳多姿,极大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产生一种特殊的交错美。
五、手法
题型一:分析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1、顺叙:按时间先后和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曲折多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衬托了文章的中心内容;解释说明了故事情节;衬托了人物形象;使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使结构曲折有致。
题型二:分析记叙的人称及其作用
1、第一人称:散文中的“我”是作者本人,小说中的“我”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经过艺术加工的,是虚构的,不是作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
作用:好像是作者面对读者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显得更加亲切,能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题型三:分析记叙的详略及其作用
1、详写,写得具体完整、生动形象。力求做到:叙述,有头有尾;描写,具体生动;刻画,细致入微。 略写,写得简明扼要、概括精炼。
2、方法指津:分析材料的详略,一定要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
与中心密切相关,能鲜明突出中心的人和事,是重点材料,要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只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人与事,是次要材料,要略写;
3、作用:只有详略得当,浓淡相宜,才能使文章重点突出,主旨鲜明。
题型四: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常见表现手法
对比、烘托、衬托、比喻、拟人、铺垫、伏笔、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即象征)、以物喻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首尾呼应
2、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含蓄地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鲜明突出了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颂扬,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3、答题模式:表现手法 + 效果 + 表面内容 + 深层内容
示例:采用“……”的表现手法,……描写了 “……” ,表现了“……”
六、开放题
题型一:结合个人体验,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
题型二:联系生活实际,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提出独到的见解;
题型三:结合个人经历,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
答题模式: “我认为……,因为……,比如……,所以……”
首先,“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接着,“因为……”,来简要阐述自己的理由;其次,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联系自己的经历、体验或现实生活,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用比喻说理或正反说理亦可);最后,“所以”得出自己的结论。
总之,要做到观点鲜明之感,条理清楚,论证有力。举例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
题型四:联系实际,对文中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
题型五:发挥联想、想象,补写有关内容;
方法指津:补写内容一定密切联系语言环境,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等;如果补充的是心理描写,一定要用第一人称。
题型六:对文中美点进行赏析。
1、方法指津:可从内容、主旨、语言、结构、手法这五个方面进行赏析。
2、语言特色词库
形象生动、细致传神、朴实无华、朴素自然、文辞畅达、清新优美、简洁凝练、精辟深刻、通俗易懂、
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感染力强、委婉含蓄、飘逸灵动;深邃隽永、清新明丽、耐人寻味、文笔凝练、
摇曳多姿、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七、阅读方法归纳
1、要整体把握文章。快速通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理解文章主旨(情与理),梳清文章结构。
2、要细心研读题目,抓住题目的重要词语,如 “简要”“概括”“主要”“分别”“结合上下文”“结合文章分析”“根据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生活体验”使思考有的放矢。
3、要重新回读文章,尤其是文中的重要句段,把握其中的关键段、关键句、关键词。
3、要紧扣文本,既要关注与题目有关的段、句、词,也要注意联系上下文。
4、要有开阔的思维,除紧扣文本之外,还要联系文中的作者、读者、主旨、结构等角度来思考问题。
5、要根据分值的多少和横线的长短,有序地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例题训练
(2018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父亲的长笛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长笛,扔进了城外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您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家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作者:赵文静。有删改) 7.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4分)
8.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4分)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9.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4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10.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7.①父亲爱吹长笛,经常吹给女儿听。②父亲因女儿讨厌、制止他吹长笛,所以不在家里吹长笛了。③父亲因女儿扔了他的长笛,从此不再提长笛的事儿。④父亲因女儿给他买来新长笛,又吹起了长笛.(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
8.示例一:①用“清脆悠扬”直接描写笛声给人的感受。或:用“漫延”形象地写出笛声的扩散、飘扬,②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笛声比作小河流水,表现笛声的清脆悠扬。③通过描写人人和孩子们的动作、神态,表现了笛声的悦耳动听。(意思对即可。第①②点一点1分,共2分;第③点2分。共4分)
示例二:①正面(直接)描写。(1分)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笛声比作小河流水,表现笛声的清脆悠扬。或:用“清脆悠扬”直接描写笛声给人的感受。或:用“漫延”形象地写出笛声的扩散、飘扬。(意思对即可。1分)②侧面(间接)描写。(1分)通过描写大人和孩子们的动作、神态,表现了笛声的悦耳动听。(意思对即可。1分)
(共4分)
9.她的心理:①得知父亲断腿的真相后,伤心自责(为父亲对自己的隐忍和宽容而感动)。
②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流泪,想让父母开心(想活跃气氛),(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父亲的心理:①女儿的理解、体贴而而欣慰。②为自己能重新吹长笛而高兴。
(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共4分)
10.①从情节看,母亲的话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疑问;又是母亲的话交代父亲断腿的原因,使情节有波澜、更完整合理。②从人物形象看,母亲打她、训斥她与父亲的沉默形成对比,表现父亲的隐忍和对女儿的爱,突出父亲的形象。③从主题看,母亲在听父亲吹长笛和她哼唱时流露出的幸福,突出了家庭的和谐、温馨,丰富了文章的主题。(意思对即可。第①点2分,第②③点一点1分,共4分)
(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
最美的化学反应 邓迎雪 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都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④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⑤“哇——”我们惊呼连连。
⑥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
⑦众人摇头。
⑧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
⑨“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⑩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⑪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
⑫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⑬“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另一个同学说。
⑭“我还是最喜欢化学。”秋明说。
⑮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
⑯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⑰不久,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到了外地。再后来,我又去了遥远的他乡读大学,人生的轨迹离秋明越来越远,我们渐渐地失去了联系。
⑱没有想到,时隔十五年,我竟然在电视屏幕上见到了秋明。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⑲此时的秋明已是一副中年人的模样,胖了,额头上有了细细密密的皱纹,但眉眼间还是那么熟悉,以至于我一眼就认出了他。
⑳那是一档业余组魔术选拔赛节目,秋明和搭档笑眯眯地上场,自报家门后,台下两位评委不知悄悄地在嘀咕些什么。
21随后评委问了秋明一个和赛事完全不相关的话题。
22“你的个人资料上,有项内容十分吸引我,那就是你曾经获得过省里的道德模范奖,这些年资助了许多孤残儿童读书,你能讲讲这件事吗?”
23“是这样的,”秋明不好意思地笑,“读高中的时候,我因家庭贫困失去了读书的机会。17岁时到广州打工,扫过厕所,做过零工,干过电焊,遭了不少罪,知道没有文化的痛苦,也对渴盼读书的心情有着深切的感受。前些年,我开办了一家机械加工厂,经过自己的努力,如今,日子好过了,厂子也越来越红火,我就想尽自己的能力资助一些孩子读书,帮他们圆梦。”
24“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呢?”另一个评委问。
25“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
26看到这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又想哭又想笑,我为秋明经历的这些磨难而难过,也为他没有实现理想而感到遗憾!好在,在锲而不舍的奋斗下,秋明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如今,他把这成功化成了点点滴滴的关爱,给予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7秋明真是好样的!
28我忽然想,这难道不是秋明做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吗?在他坎坷曲折的人生旅途上,他播下勤奋、执着、坚持和善良的种子,努力在岁月里耕耘,终于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了丰硕、美丽的花朵。
29我好想立即告诉秋明,这是一场多么美好的化学反应!
(选文有改动) 12.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小说主人公秋明的人生经历。(2分)
13.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初中同学“我”的眼光来讲述秋明的故事?请分析这种叙事角度的好处。(4分)
14.小说中多次写到了秋明的笑。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的“笑”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4分)
(1)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
(2)“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
15.第④-⑭段细致地描写了秋明给我们演示化学实验的场景,这些细节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4分)
16.请结合全文,说说小说题目“最美的化学反应”的含意。(4分)
12.初中时,喜欢化学,常给同学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高中时,①家庭发生变故,辍学打工供弟弟继续读书→前些年,②开办机械加工厂,资助许多孤残儿童读书→现在,参加业余组魔术选拔赛。
评分标准:答对一空,得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13.①“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见闻将秋明的人生阶段串联起来;②“我”是秋明人生经历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来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③直接描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4.(1)“笑”表现了秋明给我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看到我们惊讶的表现时内心的高兴和得意。
(2)“笑”表现了秋明回忆自己遭逢家庭变故后,化学家梦想实现不了的无奈和伤感。
评分标准:人物心理分析正确,每小题得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5.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为下文叙述秋明因家庭变故化学梦破灭后的表现做铺垫,使故事的发展一波三折。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秋明对于化学的热爱以及善于站研、做事认真的特点。
评分标准:每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6.①上初中时,秋明给我们演示的化学实验很美,很有趣;②秋明没有成为化学家,却凭自己的努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并资助弧残儿童,这种变化就像化学反应一样美丽。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018安徽中考)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甲】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丁】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改动) 10.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3分)
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A【甲】 B【乙】 C【丙】 D【丁】
11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4 分)
(1)那个暑候,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2)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12.第⑥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在内容上的作用是。(4分)
13.第⑦段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完些变化。(6分)
14.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
10.(3分)D
11.(4分)
(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逼真的表达了“我”听到歪儿叫唤、去玩游戏的急切心情。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体现了歪儿(他)对“玩踢罐电报”这种游戏的喜爱和痴迷。(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2.(4分)①承上启下(过渡) ②承接上文写歪儿沉醉于玩“玩踢罐电报”的经过,引起下文大家对歪儿的理解与友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6分)①大家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的到来。
②大家做假成真,情愿被他捉住,尽力不叫他坐庄。
③我们又像先前一样兴奋、亲热、满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4.(4分)示例:歪儿。因为本文通过写我们同歪儿一起玩“玩踢罐电报”的游戏,表现了孩童时代天真、纯洁的友谊与快乐,重点突出了歪儿的形象特点。(共4分,标题2分,理由2分)(意思对即得分)
(2018福建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2分)
好沉的一抔土 石英 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是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
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著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太遥远的且不说,七十多年前,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
⑨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竟合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
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王总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到那时,你再来看!”
⑪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不需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
⑫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松地撒开去,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图……
(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我”对黄河口的土的情感为行文线索,思路清晰。
B.第⑥段王总诗意的话语,丰富了“我”对黄河口土的认识。
C.文章使用“闻”“捧”“攥”等词语,写出“我”爱土成性。
D.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语言朴素,充满哲理。
11.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6分)
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1)赏析画线句子:(3分)
(2)赏析加点词语: (3分)
13.第⑨段写“我”将土“攥得好苦”,第⑫段写“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我”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14.作者为什么认为黄河口的土“好沉”?请简要分析。(6分)
10.(3分)D
11.(4分)紧承上文;欲扬先抑;强调印象中黄河口土质的粗糙、贫瘠;与下文写土的肥沃、清香形成对比。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2.(6分)
(1)示例: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高粱穗比作硕大的锣鼓槌,形象地写出高粱穗的饱满;“擎”赋予高粱以人的动作,生动地写出高粱的壮硕。
(2)示例:“腾出”写出珍鸟受惊吓后急速飞离的情态;“飘落”写出珍鸟的轻盈;给秋熟图景增添了生机。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3.(3分)沉重的历史已经过去;新中国治黄成绩显著;新洲的美好前景指日可待。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4.(6分)来源地域广阔,汇聚九省区沙土精华;凝结中华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有历史厚重感;历经淘滤,不随波逐流,成为精神动力。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2人回答
|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