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天空新人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徐灵丽

查看: 272|回复: 0
收起左侧

[健康] 运动员有几个长寿的?你可能真的错了哦!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gwp! 发表于 2019-1-7 21: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运动员有几个长寿的?你可能真的错了哦!  陕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2019-01-07 16:08:06


昨天体育菌的文章说了雾霾天不能在室外锻炼的事情,很多粉丝私信问道:雾霾不能在室外锻炼,难道就只能在家里坐着吗? 体育菌建议,如果家里有新风系统的话,还是需要适度的锻炼的! 生命在于运动,而不是静止不动!
很多粉丝还反驳说,反正雾霾天哪里都一样,还不如像乌龟一样一动不动。乌龟活动少、行动缓慢,每分钟心率不足10次,寿命却能达百年;陆上速度第一的猎豹,寿命只有20年;迅捷的老鼠,每分钟心率450次,寿命却只有2年;不管运动员跑得多快、蹿得多高、肌肉有多强壮,有几个是长寿的? 生命都被运动提前透支光了。所以,生命在于静止。


细柳君还是坚定的认为:“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实为谬论!”

寿命与心率相关,但人类有其特殊性

心率越高的动物,寿命往往越短,这在科学界已成共识。尽管动物的心跳速度与寿命各不相同,但是各种哺乳动物一生中的心跳次数基本相近,约 25 亿次(不同动物种类之间差异在一个数量级以内)。如果把哺乳动物的心率的半对数与寿命作图(见心率与寿命图片),很明显可以看出,动物的寿命与心跳速度呈负相关。


由“心率与寿命图片”可以看出,人类明显不在心率与寿命的负相关线上。人类的心率与猪牛狗等动物相近,但是人类的寿命要高出它们近4倍。人类例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科学与社会的进步。也许如果没有人类的进化与科学的发展,人类也会在上图的负相关直线上。
国外一项研究对年龄在35—84岁的人群进行了26年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心跳次数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男性人群尤为明显,即心率长期低于50次/分或长期超过80次/分都会使死亡率增高。

影响寿命的因素很复杂,其中包括运动
决定动物寿命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物种遗传性、进化因素外,还有其它生理生化和解剖学因素。例如,除上面说到的心率外,动物的寿命还跟细胞的分裂次数和分裂时间有关。
分裂的次数越多,分裂周期越长,这个动物的寿命就越长。老鼠细胞的分裂次数是12次,分裂周期为3个月,寿命只有2年;乌龟细胞分裂约80—250年。而人类的细胞大约分裂50次,平均每次分裂周期为2.4年,所以从理论上说人的自然寿命应在120岁左右,最终没能达到这一岁数,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运动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虽然由于科学与社会的发展,人类寿命相比以前有所延长,但现在的人类已经不像远古时代那样,靠体力采集与狩猎,运动量大大减少。


运动对寿命的影响也是适用于不同的物种的。据动物学家观察,野生乌龟寿命要远远长于家养乌龟,这是因为大自然环境中的乌龟为了觅食、择偶等,必须伸直长颈脖子撒开四脚丫子积极爬动。
有人要说了,为什么一些动作迅捷的动物活得反而短?这是把是否运动与动作快慢混为一谈了。动作的速度快慢一是和肌肉的类型有关(肌肉有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之分,乌龟的慢肌纤维比例高),二是和关节的多少有关,人活动度大的关节有70—80个,而乌龟只有10多个,所以运动看似缓慢,但并不是不动。

运动是否折寿,大数据说了算

网上那些运动员短寿的说法缺乏严谨的数据统计和研究证据来支持,相反,运动对促进健康和延年益寿的好处早已成为不争的科学常识。我们这儿不去赘述运动对改善人体各种机能的具体作用,只让数据来说话。
还是拿心率来说事。都知道长期有氧锻炼可减缓静息心率,促使心脏强健。
让我们算一笔账。一个正常人平均每分钟心跳75次,那么一天的心跳数为108000次,如果能活76年,那么他一生心脏跳动的总数约为30亿次;
如果通过适度锻炼(每天有氧1小时,锻炼时的心率120次/分)后,全天余下的23小时心跳降到每分钟60次,那么他一天的心跳数是90000次,比前面那个人一天中就少跳18000次。
如果仍按一辈子心跳总数30亿次计,这个锻炼的人心脏跳动就超过91年,可比前者多活15年。
2012年,哈佛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近650000名40岁以上的人几十年的随访数据研究表明:每星期快走75分钟,相对于不运动的人,平均延长寿命1.8年;每星期快走 150分钟,平均延长寿命约4 年;经常运动并且保持正常体重的人比不运动的肥胖患者寿命长7.2年;低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20%;适量的运动降低死亡率约40%。
至于运动员短寿的说法,我们查不到相关的文献证明。倒是有一些研究恰恰证明运动员更长寿。
2012 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论文表明,奥运会奖牌得主比大众对照人群平均多活 2.8 年。这是论文作者对 15174 名从 1896 年到 2010 年奥运会奖牌得主的寿命进行了统计,并与国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人群相比较得出的结论。
2013 年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论文表明,环法自行车参赛选手的死亡率比同等对照人群低 41%。这是论文作者对在 1947~2012 年间参加过至少一次环法自行车赛的共 786 名法国车手死亡率统计的结果。

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要适度

当然,我们不否认那些因运动伤病造成运动员短寿的个例,也不排除那些普通健身者因锻炼不当而影响健康的事实,但这不能归咎于运动本身,恰恰说明了科学运动和适度运动的重要性。
大量研究证明,超负荷和超强度的运动锻炼有害无益。
过于剧烈的运动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增大肌肉和骨关节受伤的风险;
超负荷运动会使心脏循环系统不堪重负,需要的血液量和氧气量会突然增加,而供给量却相对减少,在这种血、氧供不应求的状态下,运动者的心脏会出现急性缺血,继而出现心脏骤停和脑血流中断。
过度运动行为主要源于运动成瘾或“求胜心切”的心理因素,希望尽快通过锻炼改善增强体能、改善健康的初衷是好的,但不科学的锻炼方法往往导致事与愿违,所谓欲速则不达。


适度运动的核心在于合理地安排运动量,而运动量主要是由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这三要素组成。对于身体基本健康、有一定锻炼基础的锻炼者,运动专家通常推荐: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30—60分钟,每次运动过后的心率不要超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80%,老年人不要超过70%。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 07:56 , Processed in 0.458754 second(s), 5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