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秘诀:看作家心里养的是昆德拉还是卡夫卡? 原创 西门媚 2019-05-27 10:14:12
很多文学作品,都可以拿米兰·昆德拉和卡夫卡当成两极。一极是忍不住讲很多道理,很炫的那种,另一种如焦墨画画,枯笔留白,只有冷硬的叙述,绝对不渲染。 很多作家审美与写作的倾向就是在这两极间游走荡漾。 昆德拉
卡夫卡
这是我读韩东的长篇小说《扎根》时发现的。 这是一本放不下的书,但同时是一本很重的书。看完以后很累。 小说的开始,就让我感到了韩东的用力与用心。 语言很好。像国画中的的焦墨一样。完全没有一点浮华了,甚至没有一个形容词。韩东的语言本来就好,但到此已经连所谓的“墨分五彩”都不要了。只用干瘦的凝练的笔墨,平实道来。到这份上,算得上大家了。 我喜欢这样的语言。这样文字在阅读上让一个很普通的读者都没有障碍。 小说的第二章《园子》。读到这儿的时候,我被小说描述的那种农村生活打动了。主人公老陶盖房子,整理自家园子,种树,种菜,研究农艺园艺,妻子学医给乡人治病。一派田园风光。有陶潜回乡的感觉。 这种东西是容易打动我的,像我这样一个喜欢花花草草,喜欢玩泥巴过家家的人,像我这样一个耽于幻想的人,对乡土有情结的人。 其实不止我,中国文人很容易被这些东西迷惑的。小说里的老陶也被这种东西迷住了。 但韩东绝不是想展现这种诗意的人。我正读得轻松高兴的时候,韩东就把生活藏起来的爪尖悄悄伸了出来。韩东正在一点一点地往下挖掘。那些人性中邪恶的成分。 但这些人性的邪恶,绝对不是现实中的大恶。它只是平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平时都能看见的。 这跟余华莫言他们展示的那种邪恶绝不同。他们那种惊吓你的眼,韩东这种或许能震住你的心。 韩东讲世道之间,韩东悄悄开始挖得更深的人心是自己。挖别人相对容易,挖自己更是困难。自己总是最理解自己最宽容自己的。但韩东硬是一点点地把自己人的人性中的冷漠、嫉妒、偏执、自私撬了出来。 当然在这一堆沉重之下,亮色就是下一代小陶的成长。给读者留了个出气的口。 韩东在后面两章里,跟前面不大一样。特别在《作家》一章里,韩东自己跳出来了。他得出来讨论一下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们自觉的改造。
韩东是不喜欢昆德拉的,他喜欢的是卡夫卡。 很多文学作品,都可以拿昆德拉和卡夫卡当成两极。一极是忍不住讲很多道理,很炫的那种,另一种如焦墨画画,枯笔留白,只有冷硬的叙述,绝对不渲染。 纵观整个小说,如果拿昆德拉和卡夫卡做一个座标,韩东应该是在中间,甚至还稍微离昆德拉近一点,这一章就更明显了。这小说的结尾,也是许多人批评这本书的地方,觉得韩东还是没有藏住自己,还是忍不住要以知识分子的身份跳出来说话。我想,这有点像一个胖子练轻功,别人看着他轻盈灵巧,一叶渡江,都要喝彩。可胖子的惯性究竟很厉害,最后过到江边,溅起了一点水花,还是弄湿了鞋。嘘声就起了。 其实前边已经飞得很好了,你看那些冷静的笔调,冲淡地叙述,最后有点讲道理的小破绽,也无可厚非。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4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