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和潼关的历史变迁 原创 历史地理杂志 2019-05-12 17:34:35
作者 万瑜
函谷关始建于周初,甚至殷商时期。当时称为桃林塞。周武王伐殷时,就是出函谷,大会诸侯于孟津。此后周武王设专门管理关塞的‘司险’,可见在当时桃林塞已经是重要关隘。
函谷关因为路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谷道长有15里,沿途高山绝壁,松柏林立,行者不见天日。谷内道路狭窄,车不方轨,马不并辔。函谷关城楼宏大雄伟,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的说法。公元前318年,五国伐秦,秦防守能据敌于函谷关之外,而秦军出击则能随时侵扰各国。秦末楚汉战争中,刘邦也曾占据此关阻挡项羽进兵。
今天的函谷谷深70米,山壁陡峭,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最窄处仅2米。谷上是塬(既黄土高原,四周陡壁,顶上平整)。今天稠桑塬上已经到处垦为农田,但在秦汉时期并非如此。旧函谷关被称为松柏之塞,可见当地松柏是相当稠密的。险要之地,并不仅仅是有一座雄关,而是漫山遍野的森林使往来的军队商旅除通过函谷一道外,别无它处可翻越。历史上也从来没有那支军队绕过函谷关的记录。
公元前144年汉武帝移关到新安县(洛阳西),称为汉函谷关。旧函谷关废关立弘农县,但从关中有两条路可以到洛阳,而新函谷关只能设在北崤道上。新莽末年赤眉军入关中时,就直接从宜阳县的南崤道绕过去直接到了旧函谷关下。由于旧函谷已经荒废并无守军,所以赤眉军沿着古道兵不血刃的进入了关中平原。
东汉建立之后,有鉴于函谷新关在军事战略上并不能完全取代故关,于是旧函谷关又重新被重视了起来。到了汉末,因为黄河由于几字型河曲的存在,流速减慢,泥沙逐渐在南岸堆积,形成了一条新的通道。这条道显然比翻越崇山峻岭好走的多。于是曹操夺取关中的过程中,就干脆筑建了新的关城,史称魏函谷关(因三门峡蓄水,已被淹)。魏函谷关的修成和黄河边道路的开通,使得旧函谷关不再是必经之路,逐渐被废弃了。 被禁沟和远望沟围起来的就是麟趾塬,文末有卫星图
此时的交通线必须要穿过麟趾塬,从函谷关方向进入关中,必须先要登上550米的塬顶,所以汉潼关就建在了塬上的必经之路上。在塬的东边,还有一个关隘,叫金陡关。在塬西侧建有12个关隘,它与北边的汉潼关城、南边的秦岭以及眼前的禁沟共同组成了一条的坚固防线。武关方向的敌军可以顺水南下,绕过潼关进入关中,所以禁谷的防御是整个潼关防御线的重中之重。
塬就是黄土高原,它的特性决定了水土流失必然严重,在汉潼关以南大约4里处,麟趾塬被冲刷出了一条新的沟道。公元537年高欢三路伐西魏,被宇文泰绕道“小关”潜出潼关偷袭。这个小关就是后来成为隋潼关的地方,隋政府为了控制这条通道修了关隘,称为潼关南城(毁于上世纪60年代,原因仅仅是为了平整土地)。
黄河冲积进一步加剧,在塬体北侧冲积出一片平坦沙滩,这使得行人根本不需要走塬上穿行。所以到了武则天时代,靠着黄河边又修了一座唐潼关城,在安史之乱中这座潼关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安禄山的精锐骑兵无法跨越潼关进入关中。随着平叛结束,唐王朝武备松弛,逐渐废弃了汉潼关和隋潼关(看来他们没好好看过汉书,不然不会不记得赤眉军是怎么进入关中的)。禁令能挡得住老百姓,却挡不住叛军,百年后的黄巢起义正是从塬上的汉潼关城翻过了禁谷,直接绕过唐潼关进入了关中。
到了金朝后期,潼关防线又被重视起来,蒙军多次不克,甚至窝阔台亲自领军杀到灵宝。即使前后夹攻,依然无法攻克潼关。虽然历史并没有做出完整记载,但禁沟的作用肯定被充分的发挥了起来,金军守住麟趾塬(上图),又能耕地又有流水,蒙军再善战也无能为力。此后潼关城再无大战,而历史的焦点也从这里移到了山海关。但是禁沟和潼关防线在抗日战争中依然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日军始终未能越过潼关进入关中。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3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