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查看: 428|回复: 0
收起左侧

史上最牛东方哲学史笔记 3\4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gwp! 发表于 2019-6-4 20: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史上最牛东方哲学史笔记3  浪兄笔记 2019-06-02 06:58:11
因系统字数限制,笔记分成七次推送。原笔记来自于网络,作者不详,特此鸣谢。
第八讲:易传
* 儒家的新方向
* 两套语言
* 道器之间
* 三才之道
*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 儒家的新方向
* 从经到传
* “十翼”
1. 从经到传
(1). 《易经》
* 《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曰:”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据说《连山》以艮卦为首,《归藏》以坤卦为首。二书均已亡失,唯剩《周易》流传下来。
* 郑玄:“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认为《周易》为周代的《易经》。即周朝的卜筮之书。
* 《易纬》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2).《易传》
* 《易传》是最早的一部解释《易经》的书。一般认为《易传》由战国时代的儒家所作。
* 《汉书艺文志》认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是说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
2. “十翼”
* 《系辞》上下《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
* 《彖传》上、下两篇是说明每一卦的基本思想,解释卦辞。
* 《象传》上、下两篇,一部分是说明如何按照卦的基本思想去行动(又称为”大象”),一部分是解释爻辞的(又称为”小象”)。
* 《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两卦的基本思想的。
* 《系辞传》上、下两篇是总论《经》的基本思想的。
* 《说卦传》是总述八卦代表的各类事物及其原理、变化等。
* 《序卦传》是对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说明。
* 《杂卦传》是说明各卦之间的关系的。
二. 两套语言
* 占筮语言
* 哲学语言
* 朱伯崑在《易学哲学史》中指出:《易传中有两套语言:一是关于占筮的语言,一是哲学语言。有些辞句只是解释筮法,有些辞句是作者用来论述自己的哲学观点,有些辞句二者兼而有之。
1. 占筮语言
* 指占筮时所用的语言。偏重于从筮法的角度解释,被成为象数学派。如《系辞》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是讲精气鬼神说。而东汉郑玄却以筮法中的七八之数解释”精气为物”,以九六之数来解释”游魂为变”。
2. 哲学语言
* 偏重从哲理的角度来解释其中的筮法问题。如《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本讲画卦的过程,讲的是筮法问题。被后来许多哲学家和易学家解释为宇宙生成论。
三. 道器之间
* 道与器
* 象
1. 道与器
* 《系辞传》作者明确地讨论了一般原则(”道”)和具体事物(”器”)之间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道”是没有具体形体的,所以叫”形而上”;具体事物是有形体的,所以叫”形而下”。在他们看来,”形而上者谓之道”的”道”就是”易”的八卦体系,”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器”是由”道”派生出来的。
2. 象
* 《易传》认为象是连接道与器的中间环节,他们把八卦体系,作为人认识世界、创造各种器具的出发点和模式。
* 他们把《易经》看成是包罗万象,总括了天地之间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永恒绝对真理。他们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包括)天地之道”(《系辞上》)
四. 三才之道
* 《易传》将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和法则,称为”天道”和”地道”,将人类活动的规则称为”人道”。
* 《系辞》:”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 《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材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章。”
五. 一阴一阳之谓道
*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系辞》)
“一阴一阳”是说,又阴又阳,即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阴可变为阳,阳可变为阴,这就是”道”。
六. 思考
* 谈谈《易经》与《易传》的关系。
* 《易传》的“三才之道”包括那些内容?
* 如何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
第九讲:荀子
* 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游學於齊。騶衍之術迂大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淳于髡久與處,時有得善言。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髡。」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因葬蘭陵。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 儒家的分化
* 性恶论
* 天论
* 礼与人道
* 正名
* 虚一而静
一. 儒家的分化
孔子以后,儒家分为八派:
* 子张之儒
* 子思之儒
* 颜氏之儒
* 孟氏之儒
* 漆雕氏之儒
* 仲良氏之儒
* 孙氏之儒
* 乐正氏之儒
二. 性恶论
1. 性与伪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
*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同上)
2. 化性起伪
*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性恶》)
*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同上)
3. 涂之人可以为禹
* 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 (《性恶》)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本来是善的;荀子论证涂之人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本来是智的。
三. 天论
1. 天行有常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天论》)
2. 不求知天
*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天论》)
3. 制天命而用之
*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天论》)
四. 礼与人道
1. 礼之起源
*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礼论》)
2. 礼之作用
*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
* 礼者,谨于吉凶不相厌者也。
*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礼论》)
3. 人道
* 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修身》)
五. 正名
1. 名之起源
* 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 (《正名》)
2. 名与实
*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 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此制名之枢要也。 (《正名》)
3. 三类谬误
* “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名者也。
* “山渊平”,”情欲寡”,”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此惑于用实,以乱名者也.
* “非而谒楹”,”有牛马非马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正名》)
六. 虚一而静
1. 虚、一、静
* 所谓”虚”,就是”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也就是不要为已有的认识(知识)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
* 所谓”壹”,就是”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也就是说,人可能同时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壹”则要求人不要使同时接受的不同认识互相妨碍。
* 所谓”静”,就是”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也就是说,不要使幻象、假象扰乱正确的认识。
2. 大清明
* 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 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睪睪广广,孰知其德?涫涫 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 (《解蔽》)
七.思考
*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什么不同?
* 荀子对于当时谬误学说的批评?
* 谈谈“虚一而静”的内容?
第十讲:韩非子
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非見韓之削弱,數以書諫韓王,韓王不能用。於是韓非疾治國不務修明其法制,執勢以御其臣下,富國彊兵而以求人任賢,反舉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實之上。……觀往者得失之變,故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十餘萬言。 ……或傳其書至秦。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韓非之所著書也。」秦因急攻韓。韓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悅之,未信用。李斯、姚賈害之,毀之曰:「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并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遺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秦王以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遺非藥,使自殺。韓非欲自陳,不得見。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 法家
* 法、术与势
* 道与理
* 历史
一. 法家
* 法家渊源
* 法家代表人物
1. 法家渊源
*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易曰「先王以明罰飭法」,此其所長也。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 (《汉书·艺文志》)
* 2. 法家代表人物
* 李悝
* 商鞅
* 申不害
* 慎到
* 韓非
二. 法、术、势
* 法
* 术
* 势
* 二柄
1. 法
商鞅重法
*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韩非子·定法》)
2. 术
申不害重术
*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定法》)
3. 势
慎到重势
* 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敬重也。(《韩非子·难势》)
4. 二柄
* 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二柄》)
三. 道与理
* 道与理
* 缘道理
1. 道与理
* “道”不是什么精神主宰,没有任何神秘色彩。他明确地讲:”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合)也。”(《解老》)
* “道”不是在万”理”之外的另一种规律,”道”就在万”理”之中。“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随时,与理相应。”(《解老》)
* 韩非第一次把自然界的规律分为”道”和”理”。他说:”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解老》)这就是说,”理”是构成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而”道”是使万物所以成为那个样子的一般规律。
* “万物各异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解老》)
2.缘道理
* “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忘(妄)意度也。”(《解老》)
* “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己”(《扬权》)
* “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解老》)
* “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备内》)
四. 历史
*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五蠹》)
五. 思考
* 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 韩非子是如何论述道和理的。
* 谈谈韩非子的历史观?
第十一讲:董仲舒
* 汉初的儒家与道家
* 大一统
* 德与刑
* 天人感应
* 名论
* 性与情
一. 汉初的儒家与道家
* 汉初黄老思想
* 陆贾
* 贾谊
1. 汉初黄老思想
* 汉代初年,一度选取了道家学说作为统治思想。汉初几十年间,黄老之学受到当时朝廷的尊崇。
* 黄老之学的经典是《黄帝书》和《老子》。
* 汉初黄老学派的主要代表有盖公和曹参。
* 汉文帝、窦后以及汉景帝,都尊崇黄老之术。
2. 陆贾
* 陆贾(约公元前240年—约公元前170年)是汉初著名的著作家,思想家,著有《楚汉春秋》和《新语》。
* 《新语》的主要内容是总结秦亡汉兴以及历史上兴亡成败的经验,为汉代统治提供一个治国方针。他所提供的治国方针以儒家的”仁义”为主,而以道家的”无为”为最高理想。
3. 贾谊
* 贾谊是汉初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洛阳人,生于公元前200年(汉高帝七年),死于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十二年)。
* 他的著作,后人编为《贾谊新书》
二. 大一统
1. 王道通三
*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汉书·董仲舒》)
*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王道通三》)
2. 独尊儒术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三. 德与刑
*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把阴阳看成是”天”的两种基本因素,德、仁爱、生育等等都是”天”的阳这一方面的表现;刑、杀等则是”天”的阴这一方面的表现。”天意”欲生不欲杀,以示”天”之仁爱之心。君主上法于天,政当以”德化为本”,故应”任德不任刑”。
四. 天人感应
* 以类相感
* 人副天数
* 谴告
1. 以类相感
* “琴瑟报弹其宫,他宫自鸣而应之,此物之以类动者也。……周将兴之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者。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周公曰:茂哉!茂哉!天之见此以劝之也。”(《同类相动》)
* “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同上)。
2. 人副天数
* “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为人者天》)
* 从形体说,人有骨节,天有时数:”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人副天数》)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有视(醒)瞑(睡眠),天有昼夜。
* 从人的感情意识来说,人有好恶,天有暖晴;人有喜怒,天有寒暑。
* 至于人的道德品质,更是”天意”、”天志”的体现。因为人和天具有相同的生理的和道德的本质,这就证明了天与人是合一的,天与人可以交感。
3. 谴告
* “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汉书·董仲舒传》)
五. 名论
* 深察名号
* 正名
1.深察名号
* 名是决定是非的标准,是非应该由”名”来决定,他说:”名之审于是非也,犹绳之审于曲直也”(《深察名号》)。
* “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同上),事由名决定,名由”天”决定,”名”就是圣人代表”天意”给事物起的名称:”鸣而施命,谓之名。”(同上)
2. 正名
*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侯奉之天子也。号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礼义,使善大于匹夫之义,足以化也。士者,事也。民者,暝也。”(《深察名号》)
六. 性与情
* 性仁情贪
* 性三品说
* 性善论
1. 性仁情贪
* 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言人之质而无其情,犹言天之阳而无其阴也。(《深察名号》)
* 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之气,两在于身。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有贪仁之性。(同上)
2. 性三品说
* 董仲舒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也可以不叫做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经过教化成为善性,可以叫做性。
3. 性善论
* 他认为人性虽包含了善的素质,但不经过教化还不能成为善,他说:”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实性》)
* 要达到性善,必须经过圣王的教育,他说:”卵待覆而为雏,茧待缫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而担当教育者的责任的就是封建统治者,他说:”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圣王的任务是”继天成性”,即奉天命教化百姓,使百姓成为善良的人。
七. 思考
* 谈谈董仲舒德天人感应思想?
* 谈谈董仲舒的刑德理论?
* 论述董仲舒的性情论?
* 谈谈董仲舒在儒学中的地位。










    史上最牛东方哲学史笔记4  浪兄笔记 2019-06-02 06:59:02
    因系统字数限制,笔记分成七次推送。原笔记来自于网络,作者不详,特此鸣谢。

    第十二讲:汉代的经学
    * 经典与经学
    * 今文经学
    * 古文经学
    * 谶纬
    一. 经典与经学
    * 经典的形成——六经
    * 经典的解释——今古文经学
    二. 今文经学
    * 今文经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立五经博士,使儒学独尊,从而使今文经学特别是《春秋公羊》学盛极一时。
    * 今文经学中又分很多派别,如《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四家,《书》有欧阳、大小夏侯三家,《诗》有鲁、齐、韩三家,《礼》有大小戴二家,《春秋公羊》有严、颜二家。
    * 今文经学注重和现实结合,阐发经书中的微言大义。
    三. 古文经学
    * 古文经学用战国时候的六国文字写成。
    * 古文经书出于孔子壁中。
    * 西汉末年,刘歆发现古文经传。他曾经请求建立《古文尚书》、《毛诗》、《逸礼》、《春秋左氏传》博士,但是遭到当时儒生的反对。
    * 古文经学在汉代没有立入学官,他们注重训诂和文字解释,把经传当做历史来研究。
    四. 谶纬
    * 谶与纬
    * 宇宙
    * 孔子
    1. 谶与纬
    (1). 谶
    * 谶是一种”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易纬》下)的粗俗迷信,用模棱两可的文字假托神的预言,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早在春秋时期就曾出现过赵谶、秦谶,秦始皇时期更在燕齐一带的方士中流行。如 “亡秦者胡也”。
    (2). 纬
    * 纬是”经之支流,衍及旁义”(《四库全书总目题要》卷六《易纬》下),即对经而言,是由儒生用阴阳灾异之说来解释、演绎和附会儒家经典的著作,例如有七经就有七纬,易有易纬,书有书纬等。
    2. 宇宙
    * “昔者圣人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也。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 (《易纬·乾凿度》)
    3. 孔子
    * 易纬以外其他纬书,大都是将儒家经典宗教化、神秘化,将儒家推崇的帝王、圣人神灵化。例如尚书纬《璇玑钤》说:”尚书篇题号,尚者上也,书者如也。上天垂文象,布节度,书也如天行也。”这是说尚书具有代天立言的神秘意义,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 春秋纬《演孔图》说,孔子首类尼丘山,长十尺,大九围,在端门受命,上帝派他为汉代刘家立法等等,将孔子描绘成神。
    五. 思考
    *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有什么不同?
    * 谈谈谶与纬的区别?
    第十三讲:王充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建武三年,充生。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之言。其论说始若诡於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 ……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论衡·自纪篇》
    * 充既疾俗情,作《讥俗》之书;又闵人君之政,徒欲治人,不得其宜,不晓其务,愁精苦思,不睹所趋,故作《政务》之书。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夫贤圣殁而大义分……各自开门。通人观览,不能钉铨。遥闻传授,笔写耳取,在百岁之前。历日弥久,以为昔古之事,所言近是,信之入骨,不可自解,故作《实论》。 ——《论衡·自纪篇》
    * 元气
    * 自然无为
    * 实知与知实
    * 性与命
    一. 元气
    * 提出”元气”为天地万物的原始的物质基础。气是和云烟相似的物质,是没有意志的。他说:”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论衡·谈天篇》)
    * “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自然篇》)气的属性是”自然”,”无为”。
    二. 自然无为
    * 自然与无为
    * 对“天地故生人”的批判
    * 对感应说的批判
    1.自然与无为
    * 天动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施气不欲为物而物自为,此则无为也”。(《自然篇》)
    * “谓自然无为者何?气也,恬澹无欲无为无事者也。”(《自然篇》)
    2. 对”天地故生人”的批判
    * “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物势篇》)
    * “人,物也,而物之中有智慧者也;其受命于天,秉气之元,与物无异”(《辨祟篇》)
    * “人之生,其犹水也,水凝而为冰,气积而为人;冰极一冬而释,人竟百岁而死。”(《道虚篇》)
    * “然则人生于天地也,犹鱼之于渊,虮虱之于人也,因气而生、种类相产。”(《物势篇》)
    3. 对感应说的批判
    * 天人感应论者抹杀了天和人的差别,鼓吹”天人合一”,但是天是客观存在着的自然界,根本没有意志;而人是动物中具有智慧的东西,有感情欲望,因而才能进行有意志有目的的活动。
    * 天人感应论者认为”天生五谷以食人,生丝麻以衣人”,是把天当成”农夫桑女之徒”了,是完全和天道自然无为的观点相违背的。
    * 天人感应论者说,人君的喜怒能够影响到气候的寒温,所谓”人君喜则温,怒则寒”(《寒温篇》)。王充反驳时指出,寒温气候属于自然季节的变化,不是人事所能决定的,他说:”寒温,天地节气,非人所为。”(同上)
    三. 实知与知实
    * 闻见于外
    * 诠订于内
    * 效验
    1. 闻见于外
    * 实者,圣贤不能性〔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其任耳目也,可知之事,思之辄决;不可知之事,待问乃解。天下之事,世间之物,可思而〔知〕,愚夫能开精;不可思而知,上圣不能省。圣人知事,事无不可知。……事有不可知,圣人不能知,非圣人不能知,事有不可知。及其知之,用不知也。故夫难知之事,学问所能及也;不可知之事,问之学之,不能晓也。(《论衡·实知篇》)
    2. 诠订于内
    * “夫论不留精澄意,苟以外效立事是非,信闻见于外,不诠订于内,是用耳目论,不以心意议也。”(《薄葬篇》)
    * “夫以耳目论,则以虚象为言,虚象效,则以实事为非。”(同上)
    * “墨议不以心而原物,苟信闻见,则虽效验章明,犹为失实”(同上)
    3. 效验
    *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知实篇》)
    * “齐都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程材篇》)
    * “使材士未尝见,巧女未尝为,异事诡手,暂为卒睹,显暴易为者,犹愦愦焉。”(同上)
    四. 性与命
    * 性
    * 命
    1. 性
    * 王充在人性论问题上,把人性分为三等,有生来就善的人,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的人,是中人。
    * 认为人生之初所禀受的”元气”有厚薄多少的不同,因此人性也就有善恶贤愚的不同,他说:”气有多少,故性有贤愚。” (《率性篇》)
    * 王充虽然认为人性是天生的,而且天生就有善恶的不同,但是他又承认后天的学习、环境对人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中人的作用。他说:”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本性篇》)
    2. 命
    * “人生性命当富贵者,初禀自然之气,养育长大,富贵之命效矣。”(《初禀篇》)
    * “天施气而众星布精,天所施气,众星之气在其中矣。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贵或秩有高下,富或资有多少,皆星位尊卑小大之所授也。”(《命义篇》)
    * “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命禄篇》)
    * “故命贵,从贱地自达;命贱,从高位自危。故夫富贵若有神助,贫贱若有鬼祸。”(同上)
    五. 思考
    * 谈谈王充的元气论。
    * 王充的效验思想。
    * 比较王充和董仲舒的人性论。
    第十四讲:王弼
    * 王弼(226--249),三国魏玄学家。字辅嗣。
    * 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人。曾任尚书郎,少年即享高名,好谈儒道,辞才逸辩,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开玄学消谈风气,竞事清谈。
    * 认为”道者,’无’之称也”,天地虽大,”寂然至无,是其本矣”。”无”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万物皆由道而生”。强调”贵无”而”贱有”,并从本末、体用、动静、一多等关系上来论证”以无为本”。认识上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思想。从”凡有皆始于无”,肯定名教(有)出于自然(无)。用”援老入儒”方式。为封建伦理纲常辩护,即以新的玄学代替当时逐渐失势的汉儒经学。其注《易》偏重哲理,扫除汉代经学烦琐之风。
    * 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
    * 所谓玄学
    * 以无为本
    * 名教与自然
    * 得意忘言
    一. 所谓玄学
    * 玄学与孔子
    * 玄学之演变
    * 玄学之方法
    1. 玄学与孔子
    * 孫齊由、齊莊二人小時詣庾公,公問齊由何字,答曰:字齊由。公曰:欲何齊邪?曰:齊許由。齊莊何字,答曰:字齊莊。公曰:欲何齊?曰:齊莊周。公曰:何不慕仲尼而慕莊周?對曰:聖人生知,故難企慕。庾公大喜小兒對。 ——《世说新语·言语》
    * 王輔嗣弱冠詣裴徽,徽問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聖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無已,何邪?弼曰: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言必及有;老、莊未免于有,恒訓其所不足。 (《世说新语·文学》)
    玄学虽宗奉道家,然其一部分仍以孔子为最大圣人。不过其所讲孔子之学说,已为道家化的孔子了。
    2. 玄学之演变
    3. 玄学之方法
    冯友兰:辩名析理
    汤用彤:得意忘言
    二. 以无为本
    * 有与无
    * 本与末
    * 动与静
    * 一与多
    1. 有与无
    *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老子》四十章注)
    * 在王弼看来,任何具体的东西(有),都不能作为另外一个具体东西的本体,更不能是整个宇宙的本体。因为具体的东西总有其规定性,是方的就不能又是圆的,是温的就不能又是凉的。因为有其规定性,就不能成为万有共同存在的依据,所以万有的本体只能是无形无象的”无”。
    * 王弼所讲的”无”并不是空无,而是世界万物的无形无象的本体。他曾这样来说明这个本体:”欲言无邪?而万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老子》十四章注)
    2. 本与末
    * 《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老子略例》)
    * 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老子》五十二章注》)
    3. 动与静
    * “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复卦》注)
    世界万物是千变万化的,但对不变来说,变化是相对的,不变才是绝对的,所谓”动”、”语”不过是”静”、”默”的变态,终究要归于静默。因此,人们应在”动”的现象中看到本体的常静,于动中求静,这叫做”反本”。
    4. 一与多
    * 王弼认为,万有是多种多样的,不能自己治理自己,必须有一个”至寡”的东西来统率它们,世界才有秩序。他说:”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少者多之所贵,寡者众之所宗。”(《周易略例·明彖》)又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同上)
    * “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老子》四十二章注)”一”也就是”无”,用”一”来统”众”,也就是用”无”来统”万有”。
    三. 名教与自然
    * 名教本于自然
    * 圣人有情无累
    1. 名教本于自然
    * 王弼认为,”无为”是推行礼义之治的根本,如果”名教”根据它来建立,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他说:”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老子》三十八章注)
    * 他认为,以无为为本,仁义的作用才会真正地显示出来,礼法的作用才会真正地发挥出来。”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必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同上)
    2. 圣人有情无累
    * 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锺会等述之。弼与不同,以为圣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於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何劭《王弼传》)
    四. 得意忘言
    *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猶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也。然則,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荃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於意而存象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於象而存言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則,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盡意,而象可忘也;重畫以盡情,而畫可忘也。(《周易略例·明象》)
    五. 思考
    * 玄学是如何产生的?
    * 谈谈王弼的“以无为本”思想?
    * 如何理解“得意忘言”?
    第十五讲:阮籍与嵇康
    *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 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晋书·阮籍传》
    *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 ……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 好《老》《庄》。 ——《晋书·嵇康传》
    * 竹林七贤
    * 越名教而任自然
    * 声无哀乐
    一. 竹林七贤
    * (嵇康)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晋书·嵇康传》)
    * 阮嗣宗、嵇叔夜、山巨源、向子期、刘伯伦、阮仲容、王浚仲为竹林名士 。 (《世说新语·文学》注)
    *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父曜,宛句令。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 交,著忘言之契。 (《晋书·山涛传》)
    *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祖雄,幽州刺史。父浑,凉州刺史、贞陵亭侯。 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 (《晋书·王戎传》)
    * 咸字仲容。……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虽处世不交人事,惟共亲知弦歌酣宴而已。与从子脩 特相善,每以得意为欢。诸阮皆饮酒,咸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杯觞斟酌,以大 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时有群豕来饮其酒,咸直接去其上,便共饮之。 (《晋书·阮咸传》)
    *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人也。清悟有远识,少为山涛所知,雅好老庄之学。庄周著内外数十篇,历世才士虽有观者,莫适论其旨统也,秀乃为之隐解,发明奇趣, 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 (《晋书·向秀传》)
    二. 越名教而任自然
    1. 阮籍的自然与名教思想
    * 汝君子之礼法,诚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耳;而乃目以为美行不易之礼法,不亦过乎! (《大人先生传》)
    * 故至人无宅,天地为客;至人无主,天地为所,至人无事,天地为故;无是非之别,无善恶之异,故天地万物被其泽而万物所以炽也。(同上)
    * 在上而不凌乎下,处卑而不犯乎贵,故道不可逆,德不可忽也。(《通易论》)
    2. 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
    * 夫称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 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 (《释私论》)
    三. 声无哀乐
    * 夫哀心藏于内,遇和声而后发,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之哀心,因乎无象之和声而后发,其所觉悟,唯哀而已,岂复知吹万不同而使自己哉?
    * 声音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
    * 夫五声有好丑,待物而成耳。至夫哀乐,自以事会先遘于心,但因和声以自显发。 (《声无哀乐论》)
    四. 思考
    * 谈谈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
    * 论述嵇康的“声无哀乐”思想?
    第十六讲:裴頠与欧阳建
    * 贵无与崇有
    * 济有者皆有
    * 言尽意论
    * (裴)頠字逸民。弘雅有远识,博学稽古,自少知名。御史中丞周弼见而叹曰:“頠若武库,五兵纵横,一时之杰也。” ——《晋书·裴頠传》
    一. 贵无与崇有
    * 頠深患时俗放荡,不尊儒术,何晏、阮籍素有高名于世,口谈浮虚,不遵礼法,尸禄耽宠,仕不事事;至王衍之徒,声誉太盛,位高势重,不以物务自婴,遂相放效,风教陵迟,乃著崇有之论以释其蔽。(《晋书·裴頠传》)
    * 夫总混群本,宗极之道也。方以族异,庶类之品也。形象著分,有生之体也。化感错综,理迹之原也。
    * 夫品而为族,则所禀者偏,偏无自足,故凭乎外资。是以生而可寻,所谓理也。理之所体,所谓有也。有之所须,所谓资也。资有攸合,所 谓宜也。择乎厥宜,所谓情也。(《崇有论》)
    二. 济有者皆有
    * 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为已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故养既化之有,非无用之所能全也;理既有之众,非无为之所能循也。(《崇有论》)
    * 心非事也,而制事必由于心,然不可以制事以非事,谓心为无也。匠非器也,而制器必须于匠,然不可以制器以非器,谓匠非有也。是以欲收重泉之鳞,非偃息之所能获也;陨高墉之禽,非静拱之所能捷也;审投弦饵之用,非无知之所能览也。由此而观,济有者皆有也,虚无奚益于已有之群生哉! (《崇有论》)
    * 欧阳建字坚石,世为冀方右族。雅有理思,才藻美赡,擅名北州。时人为之语曰:“渤海赫赫,欧阳坚石。”辟公府,历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甚得时誉。 及遇祸,莫不悼惜之,年三十余。 ——《晋书·欧阳建传》
    三. 言尽意论
    1. 三理
    * “旧云:王丞相(王导)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 (《世说新语·文学》)
    * 诚以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言不辩。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辩物,则鉴识不显。鉴识显而名品殊,言称接而情志畅。原其所以,本其所由,非物有自然之名,理有必定之称也。欲辩其实,则殊其名;欲宣其志,则立其称。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苟其不二,则无不尽,吾故以为尽矣。(《言尽意论》)
    四. 思考
    * 比较贵无与崇有思想?
    * 谈谈欧阳建的“言尽意”思想。






      






         
    转发

    @浪兄笔记:史上最牛东方哲学史笔记4


    请输入内容
    0/2000字

    转发

      






    站长统计





  






       
转发

@浪兄笔记:史上最牛东方哲学史笔记3


请输入内容
0/2000字

转发

  






站长统计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7 05:42 , Processed in 0.231052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