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徐灵丽

查看: 984|回复: 0
收起左侧

古诗词名句典故详解:死别已吞声,生别长恻恻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55 名

发帖:NO. 54 名

在线:NO. 24 名

小詠。 发表于 2019-6-8 15: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古诗词名句典故详解:死别已吞声,生别长恻恻  语文梦工场 2019-06-08 10:54:42
死别已吞声,生别长恻恻
名句的诞生
死别已吞声1,生别长恻恻2。江南瘴疠3地,逐客4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5,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山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杜甫·梦李白·其一
完全读懂名句
1吞声:泣不成声。2恻恻:悲痛之意。3瘴疠:山林间湿热蒸郁的暑气,人受感染容易生病。4逐客:被流放之人,此指李白。5罗网:本为捕鸟禽兽的网。此指牢狱。
与亲友的死别,必会让人泣不成声,但与亲友在世的分别,同样也会令人悲痛万分。江南一带多有瘴疠之气,被放逐后的你,一去就毫无消息。你来入我的梦,深知我对你的挂念。只是你身陷牢狱,何以长有翅膀来我这里?梦中所见,应该不会是你的魂魄,我们的距离,相隔是如此遥远。若是你的魂来,要穿越南方青绿枫林,若要返回,还得飞渡关山一片漆黑。看着月亮照满屋梁,我疑心照映的是你的容颜。水深浪阔,希望你一路小心,别让水中蛟龙抓去。
名句的故事
《梦李白·其一》为五言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曾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因被迫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僚,后遭肃宗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来年春天被释放,返回江陵(今属湖北)。杜甫之前只听闻李白流放一事,不知他人已平安获赦,极度忧心好友的安危,故久而成梦。
杜甫担忧李白是有其原因:一来是李白所流放的贵州,不但地远人稀,相传当地还有瘴疠之气,一旦不幸感染,人就会罹病;二来是李白从浔阳(今江西九江)的牢狱流放贵州夜郎的这段路程,必须乘坐舟楫,始能抵达,然而江水无情,若一不小心翻舟,立刻成为水中蛟龙的腹中物。由于杜甫无法得到李白的消息,经常为此感到忧虑,尤其梦中出现李白,更使他担心李白的安危,有时以为李白已死,忍不住痛哭失声,有时又为两人在世的别离悲戚不已。
到底是李白的魂魄来入杜甫之梦,还是杜甫思念过度,以致频频梦见李白,历史显然已给了后者这个答案。不过,事实上杜甫自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东城石门一别,直到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白去世为止,两人此生不曾再见过一面。从杜甫《梦李白·其一》表现对这位长达十多年不见友人的重情,甚至想念到精神恍惚的地步,可见人生无法与亲友相见的“生别”分离之苦,实与“死别”所带来的悲恸无异。
历久弥新说名句
杜甫《梦李白·其一》中,将“死别”与“生别”两相衬托,表达两人在世的分开,宛若是一场生死别离。《楚辞·九歌》是东周战国楚人屈原根据楚地巫觋的祀神乐曲改编而成,其中《少司命》云:“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意指人生最可悲的莫过在生的别离,最快乐的莫过新识一位知音。这是祭神典礼上,祭者对自己能够在众美之中被天神“少司命”看上,那种喜悦犹如刚刚认识的一个知己,但马上又要面临与其分开的命运,祭者不禁问道:人间还有什么比和知己分开更悲哀的事?
东汉乐府诗《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写道:“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诗中的丈夫即将远行,妻子想到两人从此天涯一方,夫妻虽同在人世,却无法恩爱相守,与丈夫的这场道别,让她感到无比哀伤,因为今日此去,不知还得等待多久,才能盼得丈夫的平安归来。
同样是东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描述庐江府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的爱情故事,刘兰芝不为夫家母亲所喜,焦仲卿被逼将妻子遣返娘家,谁知娘家兄长又急要刘兰芝改嫁太守之子,两人在各自家人的胁迫下,无奈地决定到黄泉路上再相见。诗中“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意指在世之人却做出死亡诀别之举,满腔恨怨,已无须多做论述,这也道出人间的“生别”犹如“死别”,都是人所难以承受的巨大悲恸。刘兰芝最后选择投池而死,焦仲卿则自缢门前庭树,表明两人至死不移的坚定情感。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12:54 , Processed in 0.479425 second(s), 5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