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查看: 636|回复: 0
收起左侧

江南四大才子:最笨的那个人,为什么最成功?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2 名

发帖:NO. 12 名

在线:NO. 5 名

叶倾城 发表于 2019-6-18 17: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江南四大才子:最笨的那个人,为什么最成功? 原创 最爱历史 2019-06-12 12:31:20
1
明代的苏州,有四户人家。这四户人家后来在历史上出名,都因为家里的小孩。
四个小孩,自小是这样的——
甲:5岁能写大字,读书过目成诵,9岁能作诗,被称为“神童”。乙:性极聪颖,才锋无前,16岁参加秀才考试,中了第一名。丙:2岁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6岁仍站立不稳,9岁尚口齿不清。丁:天性聪颖,少长文理,家里连一本藏书都没有,却自幼无所不通。
很明显,这是三个神童和一个笨小孩的故事。
若干年后。
甲:书法一绝,人称“明朝狂草第一人”。乙:乡试(省考)第一名,随后卷入科场案,从此游荡江湖,成一代名画家。丙:一生九次参加乡试,均落榜而归,苦熬终成一代宗师,诗、文、书、画俱佳,人称“四绝全才”。丁:26岁中进士,因貌丑不得入翰林,33岁病逝,诗写得极好,被誉为“吴中诗冠”。
时间终究抹平了童年的差距。
四人皆各有所成,青史留名。出人意料的是,自小最笨的那一个,成就最大。
甲:祝枝山,1461—1527年乙:唐伯虎,1470—1524年丙:文徵明,1470—1559年丁:徐祯卿,1479—1511年
他们,正是传说中的“江南四大才子”。按正史的叫法,是“吴中四才子”。
进入1510年代,四大才子中最年轻的徐祯卿,最早离开人世。到了1520年代中后期,唐伯虎在悲苦中死去,祝枝山在不服中离世。
只剩下文徵明,开窍最晚的那个人,孤独地多活了三分之一个世纪。
到90岁那年,文徵明安然离世时,江南四大才子的时代才彻底落幕。而当时许多人家中两三代人都听着文徵明的名声长大,一直以为他是作古已久的历史人物,没想到他活了那么久。
俗话说,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文徵明画像

2
人生有些交集很诡异。
文徵明与唐伯虎同年出生,两人从16岁结交朋友,友情保持了一辈子。
不过,两人性情迥异:唐伯虎风流旷达,才气逼人;文徵明老实本分,为人严肃。
野史记载,有一次,江南四大才子在苏州城外的一条船上饮酒聚会,唐伯虎事先为文徵明安排了一个苏州名妓伺候。
然而,名妓的突然出场,让文徵明六神无主,谎称有事,就要告辞。名妓笑盈盈上前牵住文徵明的衣袖,文徵明赶紧拢起衣襟,作势要跳湖:
别逼我,我真跳了。
唐伯虎觉得无趣,先送文徵明上了岸。
那个时代的风气,文人雅士总是和青楼雅事撕扯在一起,大家都习以为常,不仅不排斥,反而以风流韵事来抬升才子的身价。
只有文徵明是个例外。大家都觉得他笨得可以。
他确实够笨。
1498年,文徵明和唐伯虎一起到南京参加乡试。
两年前,文徵明已经单独来考过一次,名落孙山了,自我安慰说,江南天才极多,失败也算正常。
唐伯虎则是第一次赴考,此前就是听了老大哥祝枝山的话,稍稍复习了一下子。
结果,放榜的时候,唐伯虎的名字牛逼闪闪,高中解元。文徵明拨开人群,凑到榜单前,找了两遍,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
被挫败感击中的文徵明,再也无法淡定。当晚,落寞地写了一首《客夜》,感叹说:
功名无据频占梦,风土难便苦忆归。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父亲文林一如既往地看好文徵明,给宝贝儿子灌鸡汤。当年,文徵明2岁不会说话,6岁站立不稳,8岁口齿不清,文林一直抚慰家人:“这个孩子,面貌清奇,骨骼不俗,将来不会痴傻一生的,他的福气别人比不上。”
这次,文林照样宽慰儿子说,伯虎虽然有才,高中解元,但他为人轻浮,做事不稳,恐怕人生的路会越走越窄呀;而我的孩子,你将来的成就,绝对不是伯虎所能及的。相信老爸一次。
▲唐伯虎画像 [明]张灵

3
仅仅一年后,1499年,两人的命运再次翻转。
春风得意的唐伯虎,进京参加会试,谁料被人举报与富家子弟徐经买通考官、科场舞弊。试没考完,人已入了监狱。
这事最终因无证据,成了莫须有的指控,但牵涉其中的唐伯虎,后半生命运已被改写。
同年,预言唐伯虎人生不顺的文林,因病死在温州知府任上。
文林看不到儿子文徵明一生所达到的成就,但在自己的身后事上,他若能感知儿子的处理方式,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按照官场惯例,死在任上的官员,地方会负责丧葬费用,当地官绅也会送来赙仪,加起来达数千两银子。这笔合情合理的收入,对于缓解父亲一生清廉造成的家境窘迫,以及顺利办理丧事,均十分必要。
但是,文徵明断然谢绝了这笔收入。
他专门写了一封答谢书,解释说,我父亲在贵地做知府,从未贪过公家一分钱,他走得堂堂正正,今天我若收下大家的贡献,就是辜负了父亲一生为官的清白。利用死去的父亲之名,为自己谋利,我不忍为。就算自己再没出息,我也不会让父亲在名声上蒙受污点……
温州人见到文徵明如此坚持,觉得他很愚笨,但又很佩服。
最终大家用这笔钱在当地修了座亭子,叫“却金亭”,以表彰这对父子。
1500年,唐伯虎出狱还乡,整个江南为之哗然。文人士大夫认为,唐伯虎丢尽了江南举子的脸面,恨不得直接对其开除原籍。
唐伯虎的妻子,也跟他闹离婚,分家产。
走投无路的唐伯虎给文徵明写信,吐槽说,人一倒霉,连家里的老狗都看他不顺眼,一顿狂吠。
他告诉文徵明,他想去远游,唯一放心不下自己的弟弟,想把弟弟托付给文徵明。
文徵明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二话没说,立马应承下来,并多次写信劝唐伯虎不要自暴自弃。
唐伯虎十分感动,回信说:“我心惟君知。”
▲品茶图 [明]文徵明

4
1514年,宁王朱宸濠派人到苏州广招人才。
唐伯虎应聘,去了南昌。文徵明劝他别去,唐伯虎不听。
来人也请文徵明一起去,说宁王尊重人才,求贤若渴,待遇大大的好。
文徵明再次发挥他那股“傻劲儿”,不管别人怎么吹嘘,他就是态度坚定,称病不往。他写了一首《病中遣怀》,表明心迹:
潦倒儒冠二十年,业缘仍在利名间。
敢言冀北无良马,深愧淮南赋小山。
病起秋风吹白发,雨深黄叶暗松关。
不妨穷巷频回辙,消受垆香一味闲。
意思是,他宁愿淡泊自守,绝不趋炎附势。
而唐伯虎到了南昌宁王府,每日写诗作画,待遇确实优渥。
不到半年,宁王不时暴露出造反的倾向,唐伯虎这才觉察出自己进了贼窝。他想走,又走不了。于是,装疯卖傻,日日纵酒,做些违规逾矩之事,正史的记载叫“佯狂使酒,露其丑秽”。这牺牲也蛮大的,把下半身都暴露出来了。
连宁王都受不了,最终把他打发走了。
数年后,宁王果然起兵谋反,被王阳明一举擒获。
唐伯虎逃过一劫。
事后,人们评价文徵明,说他有远见
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唐伯虎也自愧不如,郑重地给文徵明写下一封信,说他愿意拜文徵明为师。
唐伯虎在信中称赞文徵明,说他对待有身份地位的人,对待声色犬马之事,看似淡泊无心,其实很有自己的立场,而且意志坚定,从可动摇。
唐伯虎说,虽然自己在诗画创作方面,可以和你一比高下,但在学问品行方面,我简直无地自容。我虽比你早出生十多个月,但愿意拜你为老师。
文徵明对唐伯虎拜师的举动,态度如何,没有史料留下来。但我们可以推测,以他的性格,一定是坚辞不受。
命运,最终将这对多年老友彻底分开。
1524年,唐伯虎悲苦离世之时,文徵明的人生却出现转机。他刚好离开苏州,在京任职,无法出席唐伯虎的葬礼。
余生,只能在记忆中祭奠这段深厚的友情。
▲古木寒泉图 [明]文徵明

5
文徵明赴京出任的职务,是翰林院待诏
这一年,他已经54岁。
这个职务是翰林院里最低的事务官,从九品。即便如此,文徵明获任此职,还是工部尚书李充嗣爱慕其才,特别举荐的结果。
按照正常的通道,文徵明不可能进入翰林院供职。他从20多岁参加科举,考到50多岁,一共考了9次,每次均铩羽而归。
中国的传统文人,都有追求功名的情结,历经坎坷得到后,方才意识到官场并非自己的理想所在,随之幻灭,超然物外。
江南四大才子中,徐祯卿科举最顺,26岁就中进士,但竟因貌丑而进不了翰林院,郁闷不已。
祝枝山的科举之路跟文徵明一样坎坷,但比文徵明好一些,考了5次才中举人,又考了7次仍与进士无缘。后来到广东做了个知县,等到人家要给他升官,他说自己不善于做官,辞职不干了。
唐伯虎在科举路上遭遇牢狱之灾,余生悲哀,不过即便他顺利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以他的个性,肯定也会甩手走人的。
文徵明在翰林院待到新鲜期一过,就萌生了辞职南归之意。
同僚中一些人欺负他没有学历,当众发难说:“我衙门中不是画院,乃容画匠处此耶?”视文徵明为画匠,故意贬低他,让他难堪。
这样的龌龊事,加上官场中许多无意义的争论,让原本不善钻营和交际的文徵明十分苦恼,急欲摆脱。
他不停地辞职,但吏部始终不放人。
在干了三年半后,他终于得到批准退休还乡。离开京城那天,他写了一首诗,兴奋地宣告自己又可以在青山绿水间过闲适的生活了:
独骑羸马出枫宸,回首长安万斛尘。
白发岂堪供世事?青山自古有闲人。
回首这段短暂的为官生涯,他自己说是“小试闲官便乞身,素衣曾不染缁尘”。这说明他的内心,从未融入帝国官场。
当文徵明决然还乡之时,祝枝山已经去世。
至此,江南四大才子仅余文徵明一人。而文徵明一生所能达到的名声和成就,才姗姗到来。
▲豳风图 [明]文徵明

6
从帝都归来的文徵明,自此绝意仕途,力避与权贵交往,全身心致力于诗文书画达30余年。
当时人说他的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堪称“四绝全才”
文林当年预见儿子的人生画卷,此时终于徐徐展开:文徵明晚年名满天下,声望极高,是苏州乃至整个江南文坛的盟主。
苏州文氏家族,也因为文徵明这样一位文化巨人的出现,而成功跻身世家大族。
然而,尽管他已是彪炳千秋的一代宗师,大家最感念的,依然是他的人品。
晚明江南,商品经济发达,物欲横流,纸醉金迷。文人卖文、卖画,甚至卖科举指南,都能赚得盆满钵满。但文徵明一生坚守清贫,做出了迥异于时代的举动。
在他晚年,声名如日中天,向他求取诗文书画的王公贵族络绎不绝。有明朝藩王直接给他送去古董宝玩,他看都不看,原封退回。他始终坚持自订的底线:不给藩王、权贵、外国使者写字作画。
要是有邻里亲友求画,无论带来多不值钱的土特产,他一概来者不拒,欣然磨墨运笔。
有学者统计,文徵明替人写字作画所收受的礼物,基本都是普通的食品、日用品和文化用品。这些“收入”仅能作为他的家庭日常开支的补充。
实际上,他常年生活在温饱线上下,有时候不得已,还要向富有的朋友借米度日。
有个御史听闻文徵明借米的事,有意接济他,就把他请到家中畅谈。
临走,御史说:“听说你生活贫寒……”
不等说完,文徵明打断:“我并不贫寒。”
御史很诧异,指着他一身褴褛的衣服说:“不贫寒为什么还穿这么破的衣服?”
文徵明淡定地回答:“这是因为下雨,才穿破衣服出门。”
自始至终,御史都开不了口提借钱给文徵明的事。
明明可以靠才艺致富,他却不愿多取一分一文。
由于文徵明的书画太有名了,他在世时,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赝品伪作。按时人王世贞的说法,市场上文徵明的真迹,只占20%。
有朋友当场揪住文徵明书画的作伪者,告到文徵明那里。文徵明把作伪者的作品拿过来一看,然后说,此人的才艺不在我之下,只是没人知道,我不过比他名气大一点而已。
全然不放在心上,也不予以追究。
这名作伪者后来甚至拿着伪作,要文徵明帮忙签名盖章。文徵明欣然应允。
别人冒他的名,他却从不打假。有人拿着书画上门求鉴定,他也一概说是真迹。
他的弟子们很不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文徵明解释说,凡是有能力收购字画的,必然是家里有余财的富贵人家,而出卖字画的,一定是因为家境困难,急需用钱。如果因为我一句话而导致双方无法成交,卖字画的人家不是更要陷入困境了么?
在他看来,拥有一副菩萨心肠,比起维护自己的名声重要得多。
难怪清人朱彝尊无限感慨地说,文徵明“人品第一,书画诗次之”
▲湘君湘夫人图 [明]文徵明

7
文徵明的一生,没有唐伯虎的诗酒风流,大喜大悲;没有祝枝山的愤世嫉俗,恣意张扬;也没有徐祯卿的年少轻狂,诗才逼人。
他不像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其他人,全然没有天才属性,仅靠着自己的勤奋、专注、模仿,以及上天眷顾的长寿,虽然走得慢些,最后却取得了最大的成就。
他少时读书,字写得太丑,被老师列为三等。一气之下,每天坚持练习写《千字文》,一天写十遍,一段时间后,书法大进,大家刮目相看。
他的苦守和坚毅,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直到80多岁时,他还能写出一手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
终其一生,他把小楷写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被称为“明朝第一”

▲文徵明楷书

他的画,师从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并青出于蓝。在沈周去世后,撑起整个画派达四五十年。
他培养的艺术才俊,影响波及明清两代。
他的诗,写得极有韵味,像他的个性一样平静淡然,却又余韵悠长。比如这首《饮酒》,写出了他归隐后的心态:
晚得酒中趣,三杯时畅然。
难忘是花下,何物胜樽前。
世事有千变,人生无百年。
唯应骑马客,输我北窗眠。
清人沈德潜编选明诗,四才子中,仅收录了徐祯卿和文徵明的诗。
我们可以通过文徵明的头衔,来厘定他的历史地位:
诗文方面,他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书法方面,他与祝枝山、王宠并称“三大家”;绘画方面,他与唐伯虎、沈周、仇英并称“明四家”。

晚明文坛领袖王世贞,后来给文徵明写传记,特别感慨道:
吴中人于诗述徐祯卿,书述祝允明,画则唐寅伯虎。彼自以专技精诣哉,则皆文先生友也,而皆用前死,故不能当文先生。人不可以无年,信乎!
意思是,江南四大才子中,诗、书、画各有专攻,唯有文徵明样样精通,为什么?因为其他三人都没有文徵明活得长,所以他们都成不了文徵明。
这就是命。
牛津大学艺术史教授柯律格说,15—18世纪的300年间,文徵明在中国的影响力,相当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
史载,1559年,90岁那年,文徵明在替别人写完一篇墓志铭后,把笔搁在一边,端坐着,静静结束了他的一生。
世间再无文徵明。
参考文献:
[明]文徵明著,周道振辑校:《文徵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英]柯律格著,刘宇珍等译:《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毛秋瑾:《唐寅与文徵明交游考略》,《苏州文博论丛》,2016年
邓璐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文徵明》,《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5年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7:50 , Processed in 0.279294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