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电影|周黎明 枪稿 2019-06-23 21:37:58
《八佰》注定会成为2019年的年度影片,以及,年度事件。
这不是一部畏惧剧透的电影,因为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入了教科书。
所以,我们决定,提前刊登这篇中国首席影评人周黎明先生的前瞻型评论。
《八佰》:苏州河畔那场民族尊严之战文|周黎明
作者简介:影评人、双语作家。
1 管虎的《八佰》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国产战争片……
因为它在多个层面深深打动了我。
观影之前,我最担心的,是拍成了1975年丁善玺版的豪华升级版。若加理性分析,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管虎导演谈及当过八路军的父亲讲述的抗战往事。
过去40年(尤其是过去20年)世界影坛出现了多部该类型的里程碑之作,任何后来者都无法视而不见,而台湾版《八百壮士》恰恰是以前那个时代审美的缩影——每位将士都是标准的抗战英雄,每个民众都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一条心。
管虎《八佰》最厉害之处,是塑造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个体,由个体的成长弧光,组合成当时的军民众生相,并点出这个事件的价值。
战士浴血奋战的河对岸,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租界。
老派的战争片擅长表现高层的运筹帷幄,双方或多方将领在各自的作战室,对着地图或沙盘,“下一盘很大的棋”。
战场上的士兵及下级军官,虽说有个别会被挑选出来当成典型,但充实的标签依然是标签。或许是这种套路已经发展到极致了,所以近年来世界影坛的突破之作,往往舍弃作战室的视角,而聚焦战地的人和氛围。
比如诺兰的《敦刻尔克》,刻意回避了丘吉尔和希特勒,丘吉尔关于敦刻尔克的著名演说,想绕都绕不过去,诺兰选择了火车上的普通士兵读报的形式,愣是不给最高长官一个镜头。
把镜头对准个体的士兵而非统帅,是当下战争片的新趋势。(电影《敦刻尔克》剧照)
《八佰》符合这一国际潮流,即大大淡化了高层的诸葛亮色彩,蒋介石没有一个镜头,他的存在是在第三方台词里体现出来的。
简要归纳起来,蒋算是失败者,他原本打算利用八百壮士的抵抗,争取国际支援,结果未能成功。虽说本片没有细致揭露当年高层的严重问题,恐怕那也不是它的职责范畴,但我作为普通观众得到的粗略印象,是高层无能。
跟《敦刻尔克》不出现丘吉尔相比,《八佰》不出现蒋介石不能算刻意回避,但谢晋元戏份的大幅减少(相对于老版),似乎是有意为之。
这位国民党八八师五二四团的团附是民族英雄,这是国共两边都认可的,但这个角色更多是靠气场来体现的。
民族英雄谢晋元(杜淳饰)率“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
再往下一层的角色,是气场和背景并存,但背景往往靠暗示,而不是絮叨出来。
比如刘晓庆扮演的赌场老板,表面上是一个乱世赚快钱的,后来镜头扫到墙上,才得知她是阵亡将领的遗孀。
她的手下小弟,李九霄演的刀子,看打扮介于艺术家和痞子之间,他俩之间的关系是亲姐弟抑或其他,也有解读空间。
此外,侯勇演的大学教授和梁静演的教授妻子,也是配角中戏份较多的,但他们的背景和转折都不是平铺直叙,而采用蜻蜓点水的方式,用有限的篇幅勾勒出完整的人物弧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精武扮演的戏班班主,主要台词似乎是挑选契合某时某刻的戏码,保持着艺术和生活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但当他带领徒弟“行大礼”时,两者被推到了水乳交融的高潮。
大学教授夫妇代表了另外一类中国人面对侵略时的态度。
2
《八佰》是一部大群戏,这样的角色非常多,当然不是每个都达到理想的状态,比如那个《申报》记者,一开始的冷傲令人费解,后来的转折又缺乏必要的铺垫,从其他角色的精炼勾画来看,想必不全是篇幅所致。相比而言,戏份更少的西方旁观者群体,从震惊到同情的变化是有迹可循的。
本片人物群像的基石,是四行仓库里的普通士兵,他们的背景、方言、性格、命运刻画得最为具体。比如,说湖北方言的人最多,因为这批士兵中湖北人居多。
这个群体,包括姜武的老铁、张俊一的小湖北、欧豪的端午、王千源的羊拐、张译的算盘等,大多数不是雄赳赳气昂昂的英雄,而是被命运裹挟到四行仓库,有些连基本的军人职守或爱国逻辑都欠缺,但他们完成了各自的成长、转变及升华。
影片对小人物的刻画真实可感。
这是我见过的非常不整齐划一的人物弧线,到最后,有些人其实被生存本能带跑了,但这也是我想象中最接近真实的人物状态。
说到生存本能,我们以前有很多贬义词,来形容这种战时行为。《拯救大兵瑞恩》细致描写了这样一个角色,估计要是碰到巴顿,早就一枪给毙了。
如果说《瑞恩》里那个角色属于性格所致,那么,《八佰》里那些不想死的,则更多是境遇造成的。站在观众角度,最大的区别是:对《瑞恩》里那个角色会萌生可怜,但对《八佰》里那些人我依然会说,“无论如何,你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每一位面目模糊的战士都是英雄。
3
中国军人在四行仓库坚守四天,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由于特殊的环境和时间点,这场战事得到了现场报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直播”,因此,无论是中国官兵、各阶层中国民众,还是日寇,或者天上地上的国际观察者,都意识到它那越来越浓厚的放大价值。
在我们这个犬儒时代,那就叫做“演戏”;但是,在那个年代,再超脱的人也不可能真的置之度外,何况四行仓库里的血泪和牺牲是实实在在的,直接联系到河对岸从贵妇到报童所有人的命运。
因此,八百壮士(实则423人)的壮举旨在点燃全中国人民心中那一把爱国之火,只不过苏州河畔的民众充当了第一排观众而已,他们从袖手旁观到无限同情到投身救援的转折,反映了全民觉醒的过程,切实鼓舞了抗战的士气。
原本漠不关心的民众意识到了自己一直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我略微挑剔的,是这个主题已经十分昭然,无需用台词一遍遍强调,不过我也明白在更大的范围里,这种点题或有必要。
历史的戏剧性让戏剧超越了历史范畴,艺术家所要做的是如何保留和复制已经获得升华的精髓。《八佰》在这一点上是对得起历史真实的。
转变不仅发生在民众身上,也发生在战士们的身上。
影片最后,有一个毫不起眼的镜头为本片的爱国主义精神注入了当下相关性。
那是一个空镜头,从四行仓库的废墟往上摇,背景慢慢展现出今天的上海天际线——不是外滩+浦东的标志性建筑群,但足以揭示出先烈的牺牲和后世的繁荣之间的因果关系。类似手法在许鞍华导演《明月几时有》的压轴处也出现过,同样令人唏嘘感叹。
4
爱国主义的文艺作品数量并不少,《八佰》是其中相当高级的一部,它把千言万语的教诲融化在点点滴滴的细节里,尽可能回避了脸谱化和人为的拔高,用丰富的人性来拼贴及组合时代的画卷。
主创人员在这一重任面前,表现出足够的谦卑和真诚。网上曾有人担心流量明星的负面作用,我看全然属于多虑,别说是流量,即便是货真价实的明星,都彻底浸没在角色当中,而角色又是为故事服务的。
想必所有演员进入这个项目时,都已明白这一道理:即这不是一部所谓的“明星工具”(star vehicle),相反,所有演员都是“绿叶”,他们塑造的角色所散发出来的精神才是本片的“红花”。
“流量明星”欧豪表现不俗。
《八佰》值得讨论的话题太多了,从纯粹的技术层面,如摄影、音效等,它表现出当下中国电影工业的高水准,跟世界是接轨的;从叙事角度,该片的野心更大,除了核心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国内民众及西方旁观者的反应也形成极具分量的对位内容,仿佛是一个故事同时配置多条评论音轨,但这些反馈跟主线保持着频繁的互动关系。
我可以想象用这种手法来讲一个愤世嫉俗的故事,但用来表现悲壮和惨烈,掌握调性的难度非常高。
诚然,《八佰》并不完美,有各种主观或客观造成的瑕疵,但它从感官、情感、理智、灵魂多个层面,让我感动流泪,让我反复思考,让我从心底里感恩,感谢所有为我们的福祉而付出一切的先烈们。
编辑|徐元 排版|透纳 THE END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3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