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一篇记人或者记事的记叙文时,老师往往都会交代,要在作文结尾或者文章当中注意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升华。这种升华,可以是抒情,也可以是议论。但用得比较多的,是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运用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记叙中进行议论,可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也可用先叙后议的方法。夹叙夹议通常指在叙述中因所述事件而引出的感受或联想,进而借题发挥,这就成为议论,先叙后议则是在写人记事的叙述之后,引出结论,提示中心。
这两种方法虽然都有叙有议,但表现的手法不一样。例如:鲁迅《藤野先生》就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在记叙了藤野先生其人其事之后,用议论的方法进行评价和赞扬,使记叙深化,使我们看到了葬野先生正直、热情、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而《回忆我的母亲》则采用了先叙后议的方法,先记叙母亲一生事迹,最后用议论构成结尾,表示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突出了中心。
那么,在运用议论手法升华文章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先要把写人记事的部分写好。记叙文中的记叙要反映客观事实,使人有感知;议论部分则偏重于对容观事物的评价,使人能够理解。所以记叙文中的议论只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的中心思想,要起到“点睛”的作用。因此,记叙文中的论要有的放矢,遣词造句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才会使中心鲜明、集中。
第二,记叙与议论的结合要贴切自然。议论时既不能故作深奥,令人不懂,也不能离开记叙的人或事空发议论。议和叙的结合要自然和谐。无论夹叙夹议还是先叙后议,都要使事与理相融合,浑然一体。
有的同学在议论时脱离了所记叙的人或事,这样就不是画龙点睛,而是画蛇添足了。记和议结合得自然贴切,就是指在叙述中体现出哲理,在议论中贯穿着形象,使人看到文章的本质含义,加深感受和理解。要求做到“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不要就事论事,说一些一般化的道理,而是要发人深省,议论精当。
当然,记叙文中的议论文字还要求做到明白晓畅,做到议论风生,情理并茂。这就是前人所说的“议论须带情韵以行”不能记叙时生动活泼,而议论时却呆板凝滞,这也是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