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徐灵丽

查看: 353|回复: 0
收起左侧

人人都离不开的电脑接口,终于要把自己作死了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8 名

发帖:NO. 18 名

在线:NO. 3 名

凤舞九天 发表于 2019-7-9 19: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人人都离不开的电脑接口,终于要把自己作死了 原创 三易生活 2019-07-08 20:18:49
作为一名消费电子行业相关的媒体人,笔者过去也常常在文章中自诩“数码发烧友”,并始终对于各种新款的电脑、手机、随身听等消费电子产品抱持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说实在的,不管是出于兴趣爱好还是工作需要,本人迄今为止所接触过的各类电子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恐怕都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用户十年、甚至几十年里才能经历的水准。




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有“打眼”的那一天:而且还是栽在了一块小小的移动硬盘上……




当然不是这种的
话说到这,可能有些读者们要笑了:你是不是遇到里面焊几个螺丝的假硬盘了,或者被扩容盘给坑了?讲真,如果真是这些情况,那只能说是我贪小便宜活该。但问题就在于,这一次遭遇的并非此类黑心奸商的小把戏那么简单,而是遍及整个行业的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大骗局”!
这个“骗局”的名称,叫做USB 3.1
2008年11月,为了更新当时已经严重不堪用的USB 2.0接口标准,由Intel、微软、惠普、德州仪器、NEC、恩智浦等一票业界大佬组成的专家组在经过了长时间的研发、讨论之后,正式公布了全新的USB 3.0规范。




老实说,当时大佬们脑子还是挺清楚的:一方面USB 3.0的理论最高速率高达500MB/s(5Gbps除以10bit),比USB2.0(480Mbps除以8bit)快了八倍多;另一方面,由于USB 3.0引入了全新的接口触点定义,因此为了将它和USB 2.0从外观上区分开来,它还被赋予了全新的接口颜色设计以示区分——在那个时候,老炮们甚至都不需要去仔细数USB接口里的触点数量——只要看到是深蓝色的接口,基本上就是USB 3.0无疑了,就连电脑小白也不会弄错。
但是仅仅几年之后,当USB 3.1规范被制定出来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此时的USB-IF组织,脑子已经基本上坏掉了。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呢?看看他们都干了些什么事吧!




首先,USB开发者论坛(也就是俗称的USB-IF组织)发布了一份自欺欺人的公告,宣布将旧的USB 3.0规范改名为USB 3.1 Gen1,将之前已经制定出来的,速度比USB 3.0翻番的“原版”USB 3.1规范改名为USB 3.1 Gen2。“USB 3.1 Gen2才是真正的USB 3.1”——这大概是这份公告中最具讽刺性的一句话了。
其次,还是USB-IF组织,将原本只为USB 3.1设计的、功能更多、体积更小的全新物理接口规范USB Type-C改为了与USB速率脱钩——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原本这种接口就和USB 3.0时代的蓝色USB接口一样,只要看到,就意味着一定是10Gbps的新技术、新速度;结果现在一改,它就同时能够“兼容”从USB 2.0到USB 3.1(这时候该叫USB 3.1 Gen2了)的三种不同速度了。而且更要命的是从外观上还完全看不出来区别。
换个名字就是技术换代了?汉芯都不敢这么玩
是的,话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已经猜到了:没错,笔者正是“栽”在了一颗使用USB Type-C接口的移动SSD上。具体来说,由于USB Type-C接口完全无法通过颜色或者触点判断速率,再加上无良商家在包装上写上了“USB 3.1”的字样,一时激动就忘记了还有USB 3.1 Gen1(虚假的USB3.1,真实的USB3.0)这玩意的存在。喜滋滋地将自以为读写速度起码有七八百兆每秒的移动硬盘入手之后,才发现它本质上是个只有400MB/s水平的TLC SATA SSD。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能还得感谢相关厂商足够克制,没有乖乖滴按照USB-IF协会的“最新指示”将USB 3.1再直接“升级”一次。毕竟就在2017年,USB-IF协会故伎重演,在推出速度再次升级的USB 3.2规范的同时,又把之前的USB 3.0、USB3.1重新改名为了USB 3.2 Gen1、USB 3.2 Gen2——你以为最新的“真USB 3.2”会叫做USB 3.2 Gen3?错了!人家这回叫做USB 3.2 Gen2×2!




USB-IF明显有意淡化USB3.1/3.2与USB 3.0之间的辨识度,这是为什么?
晕了没有?说实在的,我也晕了。而且不光是晕,甚至还感受到了深深的被欺骗感。讲真,在毫无体验进步的前提下,刻意一次一次地以改名的方式给老技术/老产品“升级”,刻意降低新老技术标准之间的辨识度,甚至是故意将最新的技术规范起了个晦涩难记,怎么看怎么都是故意阻碍市场推广的名字——USB-IF组织的种种作为,到底是在助力USB规范的发展还是只想以低成本的过时技术混吃等死?这个答案只怕是只有相关的芯片生产商自己清楚了。
USB 4.0主动投诚雷电3,进步还是彻底弃疗?
当然可能有的朋友已经听说过了,USB-IF协会就在前不久已经更新了最新版的USB 4.0规范。可你知道吗?这份“新技术”的本质,就是USB协议全面、直接、简单地选择照抄Intel与苹果在几年前提出的雷电3!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USB 4.0直接选择并入了雷电3。




雷电3:没想到我居然也变成了USB,还是4.0???
如此一来,表面上看起来USB 4.0的有效带宽将会再一次翻番,此前混乱的接口命名体系也有可能终于迎来终结(毕竟雷电3可是只有一种接口、一种速率)。但是这也意味着从此之后,USB-IF组织将会彻底放弃对USB这一有着三十年历史的经典接口的独立技术革新,把自己绑在Intel和苹果的大腿上“混吃等死”。




平心而论,我们知道在如今这个PC业界,基本上所有的技术革新都是出于商业目的、基本上所有的性能提升都是为了让用户掏腰包。可是那起码也是真的革新了、真的提升了,消费者虽然嘴上骂着贵,但心里也很清楚要想爽玩XXXX、要想提高办公效率,确实非得升级配置不可。而唯独USB产业——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玩着表面更新、实际上却还是主推没有提升的老产品的把戏。直到发现玩不下去了,就干脆放弃治疗上别人家的大船。
因此在最后也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了: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主题推荐

    暂无主题推荐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20:27 , Processed in 0.504058 second(s), 5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