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代的统一王朝中,王莽所建立的新朝显得十分特殊。首先在中国历史纪年表中没有它的位置,而是把它包含在汉朝的历史纪年中。其次《二十四史》当中也没有属于这个王朝的一部专史。在东汉班固的《汉书》里,是把新朝皇帝王莽列入了通常属于“乱臣贼子”位置的列传的最后。那么新朝的历史地位为何会如此不堪?寓意求新的“新”国号究竟是名副其实还是巨大的讽刺?
新朝把汉朝的历史腰斩成了两半,也就是西汉和东汉,原来的说法是前汉和后汉。刘邦创建的西汉(公元前206年到公元8年)延续了两百多年,刘秀创建的东汉(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延续了将近两百年,中间就是短短十五年的新朝。新朝虽然短暂,但它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王朝,而且从历史事实本身来说新朝拥有为后人所忽视的非常特殊的地位。我们可以认为王莽取代汉朝,建立新朝,开创了中国王朝和平改朝换代的首例。在王莽之前改朝换代是血雨腥风的战争的结果,商超,周朝,秦朝,汉朝都是靠打天下打下来的。王莽之后,起码从形式上来看,改超换代往往是不流血或者少流血的宫廷政变的结果。
我们可以用王朝的新朝把中国历史上的改超换代分为这两种。比方说魏、晋、隋、唐、宋天下都是前朝的皇帝“奉送”的。靠真刀真枪打天下的阳谋可以建立王朝,靠阴谋搞政变,靠收拾天下人心也能够建立王朝。而通过阴谋改超换代,王莽的新朝是始作俑者。
王莽是谁?王莽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子,这是他最重要的一个身份。汉元帝刘奭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皇帝,这个皇帝喜欢大赦天下,结果造成真正的坏人反而有恃无恐。汉元帝也喜欢赏赐,动不动就给地下人赏赐,结果造成天下赋役繁重。汉朝正是从汉元帝时代开始由盛转衰的。汉元帝还特别喜欢几个太监,就是不喜欢自己的太太,结果造成了汉元帝驾崩以后,产生了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王政君为了发泄曾经失宠的不满,不给儿子汉成帝权力,汉成帝成了有位无权的傀儡皇帝,于是汉成帝就乐得省事,风流快活,特别宠幸来自民间,出身贫寒的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尤其是赵飞燕,赵飞燕长得身材轻盈,比较瘦,舞技高超。后来赵飞燕凭着自己的手段登顶皇后。汉成帝不太管事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结果是,王政君提拔自己的兄弟子侄来把握朝政。所以汉朝的政治到了这个时候进入了中国政治上面常常出现的一个怪胎现象,外戚政治。天下虽然仍然姓刘,但是管天下的已经姓王了。这是王莽那个时代的一个背景。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王莽起初却是一个被人遗忘的特别另类的人。王莽的父亲王曼死的比较早,所以王莽没有享受到家族的荣光,没有被封爵晋侯,所以我们说他是被人遗忘的。王莽不同于叔伯们,或者富贵奢靡,或者飞扬跋扈,或者声色犬马的形象,早年的王莽呈现在世人眼中的形象简直就是仁、孝、礼、义、廉、让的典型。王莽在做官之前始终保持着朴素的儒生的打扮,生活简朴,为人谦恭有礼。这方面的记载在史书上很多,说王莽孝敬母亲,尊敬嫂子,抚养侄儿,说王莽学习周礼,手不释卷,博览多闻。王莽喜欢结交社会贤达,不和纨绔子弟为伍,所以这个形象和他的兄弟们都不一样。
有一次王莽的大伯父王凤病重,王莽比王凤的亲生儿子还要孝敬,亲自服侍王凤,史书中说“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数月。”(《汉书·王莽传》)王莽这样的行为使得当时担任大将军的王凤备受感动,看着王莽,王凤自然想起了他早逝的兄弟,怜爱之心油然而生。王凤在弥留之际,郑重地把王莽托付给他的妹妹王政君,妹夫汉成帝。公元前22年,24岁的王莽担任了黄门郎,这是一个在皇帝身边服务的小官,从此开始了王莽的仕途。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开始进入了贵族的行列。到了公元前1年,汉哀帝驾崩,王莽和王政君合谋,共立九岁的刘衎为帝,这也就是后来的汉平帝,而由王莽来总揽朝政。所以到了这时候,王莽实际上已经位极人臣了。
随着王莽权位的步步上升,王莽仍然不改他的道德的形象,仍然是那么克己、奉公、守节,甚至常常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举措,从而积聚其超高的人气和声望。比方说当时的地主豪强们家中都蓄养了大量的奴婢,奴婢的地位很低。王莽却相反,他的次子王获杀了一个家奴。这个事情按照当时的法律,只要向官府报告一声,缴纳一下罚款就过去了。但是王莽却逼令他的儿子自杀,以一命偿一命。在比如说,和当时的王公贵族们大量兼并土地聚敛财富背道而驰,王莽多次拒绝朝廷的赐田,而且多次把自己的田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每当天下发生灾荒的时候,已经节衣缩食的王莽还会倾其所有地捐献家资来救灾。
当时朝中的情形,汉平帝刘衎是个儿童,老资历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子弟众多的外戚王家权势显赫,堪称道德完人的王莽总掌大权。王莽的女儿又是汉平帝的皇后。当时的社会形势,汉朝的统治已经是江河日下,政治腐败,百姓贫困,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综合这两点我们已经不难推测时局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要改朝换代了。
这个时候,一百来年前董仲舒的天人相应的五德理论发挥出关键的作用。董仲舒的天人相应的五德终始理论或者学说很复杂,第一认为天具有意志,天子是代表天来统治子民的,天父喜欢天子,认可天子,就天降祥瑞,风调雨顺。天父如果不喜欢甚至否定这个天子,就天降灾异以警告天子。如果天子仍然执迷不悟,天父就可以考虑换另外姓氏的天子,这就是改朝换代。所以中国古代的史书中间非常注意记载特别的自然现象,无论是祥瑞还是灾异。第二改朝换代不仅是人间的大道,而且是自然的原则。在自然界中,金木水火土是五种最基本的物质,这五种物质中间既有彼此促进的关系,也有彼此抑制的关系,这叫五行生克。这种原则应用到人类社会的政治领域,就是改朝换代,叫做五德终始。这就是董仲舒所说的五德学说,具有复杂的社会政治意义,成为王莽代汉的逻辑基础。
西汉后期,政治腐败,百姓贫困,更重要的是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和频繁,这显示出了天父已经不喜欢这个天子了,而且在这种理论的笼罩之下,当时家天下的观念已经极为淡漠。热门都不再留恋汉朝的旧德,都期待着新德的出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的道德楷模王莽以新德的面目粉墨登场,而且速度很快地就取代了汉朝。先是公元元年的时候,王莽接受了安汉公的美号,这是把王莽捧作从前辅佐周成王的周公。接着公元五年,王莽废杀了十四岁的汉平帝。公元六年,王莽改立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然后从公元六年到公元九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种很奇妙的景象,王莽完成了三级跳,先是成为摄皇帝,然后成为假皇帝,再是成为真天子,也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帝。等到成为真天子的时候,王莽宣布“定有天下之号,曰新。”(《汉书·王莽传》),废除汉国号,于是新朝正式建立。
传统的说法是说王莽因为做新都侯,然后建国的时候才叫新,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我们可以视为一个偶然的巧合。王莽建立新朝之后是事事求新,从上到下,从政治到经济,到文化,到制度等等全部都要改。甚至为了求新而求新,王莽具有浓厚的名号情结,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名,各级封爵的名字,边疆地区部族的名字,以及天下的郡国县的名称,王莽没有不改的。当时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级行政区的郡国,一百多个郡国王莽改了七十多个,一千五百多个县的名字他改了七百多个,很多行政区的名字他是翻来覆去的改,有的改了四五次。比方说西安他改东宁,无锡改成有锡。
除了更名改号以外,王莽还引经据典,全面改制,称作新政。王莽以儒家艳称的周朝为心目中的模范,言必称周公,事必据周礼,制必据周制。这样的王莽很喜剧也很悲剧,历史已经发展到了汉朝,怎么可能再回到周朝?中国历史上托古改制的王朝是很多,但是只是托古,而不是复古。王莽的悲剧正在于痴迷于周礼,一切都要反汉朝而为之,看似一切求新,其实归根结底王莽的求新是复古,是完全脱离社会实际,纯属劳民伤财,无端地激化各种社会矛盾,所以王莽失败了。
清朝的学者赵翼指出“人但知莽之败,由于人心思汉,而不知人心之所以思汉,实莽之激而成之也。”(《廿二史札记》)也就是说王莽的失败根本原因还是王莽自己造成的,正是由于王莽极端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乱改革瞎折腾。王莽全面推行的新政搞乱了政治,大肆更改的新名号搞乱了名号。
公元二十三年,新朝在人民起义的大火中很快就灰飞烟灭。王莽以新作为他的王朝的国号,我们既可以说是名副其实,也可以说是充满了讥讽的意味。新朝灭亡了,经过两年的混战,公元二十五年,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雄才大略的刘秀称帝,国号汉。到公元三十六年,刘秀平定天下,这个重建的汉朝一直延续到了公元二百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