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蓝兰的花朵

天晴朗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徐灵丽

查看: 1028|回复: 0
收起左侧

[诗词专题] 古诗词表达技巧赏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8 名

发帖:NO. 18 名

在线:NO. 3 名

凤舞九天 发表于 2019-7-9 21: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古诗词表达技巧赏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文梦工场 2019-06-27 20:43:53
古诗词36首写作技巧赏析
一、古诗中的描写技巧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主要有以下八种方法:
(一)动静结合。在描写景物时注重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或有动有静,或以静写动,或以动写静。
1.《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场大雨刚刚过去,深山中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撒落下斑驳的倩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中传出洗衣姑娘的谈笑声,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顺流而下的渔船划破了荷塘的宁静。任凭春天的芳草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尚可自由自在地留连观光。
此诗选择了初秋雨后终南山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系列景物,既有动态的清泉、青莲、渔舟,又有静态的明月、青松、翠竹、山石,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把景物和人物和谐、完美地配置在一幅画面上,描绘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和理想中纯洁美好的社会生活美。
文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很多人取名为“松月泉石图”,视觉、听觉、触觉,一应俱全,暖色、冷色、中和之色,交相辉映。山泉清澈,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这是多么清幽明净的自然之美啊!
又如唐代诗人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河滩,船尾大鱼跳出水面发出拔刺的响声的情景,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二)点面结合。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有点有面,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2.《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人的踪影。只见一条孤零零的小船上,坐着一个老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独自垂钓。
这首诗像电影的摄像头一样先从万里高空采摘“千山鸟飞绝”的雪景,从千山万壑遍查“万径人踪灭”的孤寂,再从万里高空将镜头推向山上的小径,又从一个小径“摇”、“晃”飞掠过所有的小径,再将镜头锁定在寒江的波流,悄悄地聚焦在寒江之上的一叶孤舟,再缓缓推向孤舟中垂钓的蓑笠渔翁,然后镜头从俯视的角度调整为平视,再慢慢推进特写钓者的身形和神态,直到特写出钓者平和从容的身态,直到刻画出钓者恬淡怡然的心态,直到展现出诗人广阔畅达而丰富细腻的襟怀。
文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两句没有一个“雪”字,但写出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境界,具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韵味。“千山”、“万径”又把满天的雪景写得非常开阔,给人以无涯的想象,“鸟飞绝”、“人踪灭”是大雪后的效果,启发人们去想象雪之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月”属于点的描绘,因为河水在严冬不结冰,才有了披蓑戴笠的渔翁垂钓寒江,因为孤独的鱼翁与大雪背景形成对照,雪的背景被反衬得更加辽阔深远。因为满天雪景的映衬,渔翁也越发显得生动而有内涵。全诗点面结合,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突出了人物坚韧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三)诗画结合。写景状物时,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幅幅美术画面,表现出一种诗的意境。
3.《春游湖》
徐俯(北宋)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天空中,成双成对的燕子悠然自乐地飞翔,不知它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地面上两岸的桃花像蘸着水面一样朵朵盛开。这几天下了一场春雨,湖水猛涨,将桥淹没,游人不能过去。怎么办呢?这时摆渡的小船正从远方的柳树下向游人缓缓撑来。
此诗通过描写春天游湖所见的双飞燕子,夹岸桃花,春雨断桥、柳荫小船等四种具体可视的美景,动静结合,远近结合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生动优美的春游画面,图画中有动有静,有人有物,景与物完美地融合为一体,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体现了中国古代写景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这首诗全诗无一“游”字,是如何表现游的呢?诗人在漫长的湖堤上游春,走到“春雨断桥”的地方,小桥被淹,就过不去了,对称心快意的春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了一条小船,这一次春游就更富有情趣了。断桥这个地方,集中了矛盾,是春游途中的关键,从前进中受到阻碍,又在阻碍中得到前进,这个“游”字就在这样的行动中被表现出来了。
又如唐代诗人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极富诗情画意。
(四)虚实结合。现实中的景物事与想象中的景物事相互映衬,相互渗透和转化,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思想或情感的艺术手法。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南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里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映照下荷花显得分外艳丽和鲜红。
诗中前两句虚写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看似突兀,实则造句大气;后两句实写西湖六月的风光,用充满强烈色彩的句子,描绘了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无穷的碧绿之中,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艳丽,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非常优美。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又如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中实写眼前桃花依旧,虚写去年人面桃花,表达了对并不在眼前的姑娘的思念之情。
(五)抑扬结合。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表扬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从而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5.《闺怨》
王昌龄(唐)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阁里的少妇不知道忧愁,趁着春天的大好时光,浓妆之后兴高采烈登上翠楼欣赏风景。忽然看见田野路旁杨柳青青春意正浓,真后悔让夫君为了封侯长年在外征战不休。
这首诗本意写少妇的忧愁,前三句却着墨于“不知愁”,第一句点出不知愁,第二三句写不知愁的具体体现,最后方说“悔”,先抑后扬,欲擒故纵,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又如唐代诗人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歌前三句以“求”、“访”、“虚前席”等极力渲染称颂孝文帝求贤若渴的美德,最后一句点明“求贤”的真正目的是“问鬼神”,而非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先扬后抑,欲抑先扬,辛辣地讽刺了不顾民生的昏聩统治者,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六)起兴结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一种描写方法。
6.《艳歌行》
乐府民歌(汉)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
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
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大堂前的燕子冬天缓缓飞去,夏天又疾疾地飞来,它们都有一定的时间。而我们兄弟两三人却久出不归,长期流落他乡。天长日久,衣衫破烂,旧衣要补无人补,新衣当缝无人缝。有幸遇上这家的女主人,她很是贤惠,原意为这些流浪汉缝补旧衣。没有想到女主人的丈夫回家来了。他不与妻子欢叙,也不与客人打招呼,而是侧身倚门,瞟眼斜视。在这矛盾聚焦的节骨眼,还是流浪汉先说话了:请您不要斜眼看,我们和你家女主人之间的关系,早晚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不必多心。尽管水清石见,一切清白,流浪汉远行在外,还是不如回家的好啊!
此诗围绕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写流浪汉的凄苦,情节紧张,矛盾集中,以小见大,这对表现主题有十分显著的艺术效果,同时也显示了乐府作者观察生活、把握生活、再现生活的卓越才能。诗拟流浪汉口气,声口肖似,语句活泼,以谐驭庄,既表现了严肃的主题,又颇富谐趣之美。全篇以“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开头,比兴而起,巧妙地引发诗兴,过渡到诗的本体,结尾又用比收,轻松自然,浑然天成。
文中“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丈夫从外地回来,看到了妻子为流浪汉缝补衣服的情景,不免心有所疑,但又不明底里,不好发作,所以他不与妻子欢叙,也不与客人打招呼,而是侧身倚门,瞟眼斜视。作者通过对这一瞬间表现特写镜头的描写,把三对矛盾、三个方面人物的内心世界,即:夫妻之间,夫与流浪汉之间,流浪汉与女主人之间,此时各生想法,各具心态,各有难言之隐描绘得栩栩如生。
又如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一文,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开头,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在构思上也有统摄全文,引起故事的作用。
(七)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致而又具体的典型情景,加以生动细致描绘和刻画的方法。
7.《行宫》
元稹(唐)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在荒凉冷寞的古行宫里,宫中的红花无声无息地盛开,此时正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环顾左右,当年入宫的红颜少女,如今早已是白发苍颜了,她们闲坐无聊,一个个数说着玄宗昔时的繁华盛世。
此诗在塑造意境上主要用三种方法:一是细节描写,诗人选取“闲坐说玄宗”的细节组成全篇,写宫女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甚至谈起自己的过去,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心如死水,无怨无恨。看似轻笔带过,实则厚积薄发,蕴含了诗人多少不胜今昔之感慨!二是以少总多,二十个字,把地点、时间、人物、动作全部表现出来,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表现了非常深刻的内容。三是以乐景写哀,诗人所要表现的是凄凉衰怨的心情,但却着意描写红艳的宫花,红花美景和凄寂的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的哀怨情绪。
又如唐代诗人李端《听筝》:“鸣铮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时时误拂弦”的细节,把“欲得周郎顾”的微妙心理情态表现得入木三分。
(八)白描。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洁明快的语言,干净利落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特征等,以表现作者的感受。
8.《商山早行》
温庭筠(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清早起来架着马车铃声响叮当,出门人在外思念家乡越想越悲伤。残月当空路边茅草店里的雄鸣还在鸣唱,踏着晨霜赶早人的脚印留在木板桥上。枯败的槲叶随风飘扬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因思故乡我昨夜梦见了杜陵的美好景色,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这首诗紧扣“早行”,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用平常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羁旅中的无限愁思和人生的失意。诗中有听觉、有视觉、有悲情、有思念,画面不断跳动,主题饱满含蓄。文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纯用名词组合,不用形容词等加以修饰点缀,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上路,顶着寒霜,脚印印在木板桥上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可谓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有听觉、有视觉,干净利索地勾勒出了早行的环境,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又如唐代诗人聂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锄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对比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二、古诗中的抒情方式
抒情就是表达作者强烈爱憎、好恶、喜怒、忧乐等主观感情的一种写作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寓理等。
(一)直接抒情。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达作者的爱憎态度和思想感情。
12.《从军行》
杨炯(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报警的烽火照亮了西京长安,卫国战士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将帅领了兵符牙璋,告别京城,奔赴抗敌前线;强有力的骑兵包围了敌人的驻所龙城。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的图案已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面对此情此景,我宁愿去当一个下级军官冲锋陷阵,也比一个白首穷经的书生强得多啊!
这首诗歌采取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面跳到另一个典型场面,如第三句写辞京,第四句写包围敌人,第五六句写战斗场面。这种跳跃顺序自然,不仅每一个跨度之间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而且使诗歌的节奏明快,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
文中“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三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参军杀敌报国的愿望。
又如杜甫《曲江对酒》中“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直接抒发了诗人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的矛盾心情。
(二)借景抒情。借对某一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情感。
1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尽长江天际流。
阳春三月烟花如海,老朋友已扬帆启程离开西边的黄鹤楼去游历扬州。我站在楼上,凝望着一叶孤舟渐渐地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而去。
这首诗在借景抒情上特点有二:一是意境阔大。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二是情真意切。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一言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韵含蓄而深远。特别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只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作者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又如唐朝诗人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诗人借“花自落”、“鸟空啼”,抒发了对时代的感慨,透出了伤感、凄凉之情。
(三)托物言志。借对某一事物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14.《早雁》
杜牧(唐)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秋天的北方边地,胡人拉满了弓弦惊散了雁群,哀哀地飞向云天外。月明之夜孤雁掠过宫中孤耸的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要知道胡人的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怎么又随着和煦春风返回自己的故乡呢?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那里的水边长满了菰米绿苔,可作食料免受饥寒之苦。
此诗借描写遭射四散惊飞、孤单漂泊、有家不能归的大雁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无力无意拯救边塞侵扰的不满情绪。诗人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文中“惊飞四散哀”、“孤影过”、“数声来”构成了一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特别是“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景、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动作,是非常真切凝练的动态描写。“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细腻而传神。
又如初唐名臣虞世南的《蝉》:“垂绩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借对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真理。
(四)借古讽今。借描写古代历史事件、人物遭遇等来喻今、伤今、讽今。
15.《台城》
刘禹锡(唐)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居住在台城的六代君王在位期间都竞争着比谁更豪华,而陈后主斥巨金修筑结绮、临春两座凌空高楼,达到了奢华的顶峰。可惜好景不长,往日亭台楼阁一派繁华的景象,如今已到处是野草。造成这种衰败景象的原因是陈后主不理朝政,整天沉迷于《玉树后庭花》这种靡靡之音中。
此诗首句总写台城,综合六代,是一幅鸟瞰图;次句突出两座凌空高楼;三句今昔对比;结句陈述原因,改用听觉形象,在千门万户成野草的凄凉情景中,仿佛隐约可闻《玉树后庭花》的乐曲回荡在空际。诗人以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批判了六朝统治者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整篇诗不作抽象的议论,而是把议论和具体形象结合在一起,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接目摇心的具体形象,使诗句具有无限情韵,发人深思,引人遐想。
又如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慨,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
(五)借物寓理。借助对一事物或某一现象的描写来说明某一道理,或表达某一哲理。
16.《观书有感》
朱熹(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打开一样,天上的光和云影倒映在水中闪烁荡漾。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是有活水源源不断从源头流来!
这首诗表面上看写的是一派田园风光,读后令人感到清新而明快。可一看题目却是观书感想,顿觉这美的意境已升华,与读书融合了。原来,通篇借“方塘”见意,将书比作“半亩方塘”,将“天光云影”比作书中的内容,以塘清是活水注入,比喻人们要想保持大脑有鲜活的思维,就应当不断地从书中汲取知识,不断求新求异,不断获取新知。文中第一句是比喻,第二句是拟人,三四句是设问。整篇以暗喻的方法借物寓理,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和悟出的哲理。
又如北宋大诗人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借对庐山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观察问题时应客观全面的哲学道理,蕴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学问。
三、衬托
衬托是指从侧面用笔,通过对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进行描述、铺排,使被“托”的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表达效果的表现手法。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是运用同类相近或相似的事物从正面来陪衬,即以正衬正,以反衬反,以美衬美,以丑衬丑,以喜衬喜,以悲衬悲。反衬是以相反或相对的人物或事物从反面来衬托,即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苦衬乐,以乐衬苦,以丑衬美,以美衬丑。
(一)美景衬欢情
17.《新城道中》
苏轼(北宋)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树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流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多情的东风知道我要到山里去,吹断了屋檐的雨滴声,送来了一个雨后新晴的好天气;群山顶上停留着绒帽般的白云似在列队欢迎,树梢上升起一轮朝阳仿佛挂着一个圆而亮的大铜锣。一路上,矮矮的竹篱后面,盛开的山桃花探头探脑,红扑扑的脸儿满含笑意;清清的溪流边上,柳树摆着轻盈的枝条,自由自在的翩翩起舞。忽见西面山间几缕炊烟袅袅上升,那里的农妇有的正在烧饭做菜,有的已经提着饭篮走下山来。山下平原上,早有人吆喝着牛儿,趁雨过天晴,忙着春耕了。
此诗以一路上富有特色的景物组成了一幅令人向往的“山乡早春图”。三四句描写远景,用比喻手法,山峰戴着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五六句描写近景,用拟人手法,山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人,不仅描绘出了山野花木之美,而且正面衬托出诗人山行之乐。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优美的山野风光,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世间最快乐的,恐怕无过于此了!
又如唐代诗人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以一路上的美景表现出了诗人进士及第欢快、得意的心情。
(二)衰景衬愁情
18.枫桥夜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亮已落下,耳边不时传来几声乌鸦的啼叫,抬头仰望天空就好象一层薄薄的秋霜,朦朦胧胧。秋天的江边只有火红的江枫,明灭的渔火相伴。我孤卧客船面对愁绪难以入睡,夜半时分,从苏州城西寒山寺传来凄冷的钟声,幽静得令人更加难耐。
这首诗前两句意象密集,以落月、啼鸟、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以城、寺、船、钟声造成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鸟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相衬,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情中之声,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而隽永。以衰景衬愁情,更见其愁深。
又如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以日落春晚,寂寞空庭,梨花满地的愁景,衬托渲染出宫女泪花满面的悲情。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8 21:16 , Processed in 0.285803 second(s), 5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