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保留地址
她以为没人会看她的日记,去世后却拥有了一亿读者 原创 正史也疯狂 2019-07-16 10:59:03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个民族的头脑是最聪明的,一个是中国人,另一个是犹太人;
也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个民族的过往是最悲惨的,一个是中国人,另一个是犹太人。
德国少女安妮·弗兰克,是二战时被纳粹迫害致死的600万犹太人中的一员。
为了躲避纳粹屠杀,她在1942年6月跟随家人躲进密室,在法西斯恐怖笼罩下屏息躲藏了两年一个月后,被人告密抓到集中营最终死去,年仅15岁。
少女安妮
她在藏匿期间写的日记被后世称为《安妮日记》,上亿的读者们,无比惊讶安妮在最黑暗的时代的乐观——“尽管经历了这一切,但我依然相信,人的本性是善的。”
01 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1929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
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一家被迫迁居荷兰。
安妮生性活泼,有着天生的表达欲。因为太爱说话,老师唤她“话匣子”,安妮专门写了一篇《话匣子》的作文反击,反而被老师当成范文,四处炫耀自己教学有方。
她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针对一个问题总能剖析得头头是道,邻居笑称“上帝无所不知,安妮比上帝还明白”。
安妮在晒日光浴
尽管安妮在犹太人的圈子里很自在,却不得不注意自己特殊的身份。
每一个犹太人被勒令遵守诸多规定:
6岁以上的犹太人胸前必须佩戴黄色六角形标识;
必须上交自行车,禁止乘坐电车,更不允许驾车;
犹太人还必须得在8点之前进屋,8点过后,就必须得闷在屋子里,连自家的花园里都不可以坐一坐;
犹太人不可以到剧院、电影院及其他娱乐场所逗留;
公园的长椅上贴着“犹太人与狗不得靠近”的字条……
尽管如此,安妮仍觉得可以忍受。
但父亲却不愿意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一直在寻找绝佳的藏匿地点。他和安妮透过风:“我们不想让财产落到德国人手里,包括自己。所以,我们要主动离开,不能让他们来抓。”
安妮第一次感觉紧张,问父亲什么时候走。父亲告诉她不用操心,抓紧享受眼前的自由吧。
02 藏匿这件事,奥托·弗兰克考虑很久了。
几个月前,他已经把家具杂物和衣服转移到一个神秘的屋子里。
他选择了公司办公楼不起眼的阁楼,原来的用途是公司的实验室。从主楼进去,会经过左右两扇门,左门通向仓库,右门连着后屋阁楼。
为了掩人耳目,奥托将右门改造成可以旋转的书架,狭窄的通道尽头的后屋变作生的希望。
隐藏入口的可移动书架
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早上,因为不能带行李箱,包裹着两件衬衫、三条裤子和一件连衣裙的安妮气喘吁吁的跟着家人逃向“密室”。
奥托委托助手和其他三位密友,为“囚禁”于此的八个犹太人提供必备的食物和水,楼下的办公室则若无其事的工作着,负责盯梢。
不足五十平米的密室,圈成一个沉默世界。这里终年拉着窗帘,白天不能有任何声响,这对于活泼开朗的安妮来讲,就是监狱。
聪明的她只有把所有想说的话,放到日记本里。
安妮的红白格子日记本
这个粉色的日记本是父亲送给她的13岁的生日礼物。每当忧郁袭来,安妮总会想起犹太人那句著名谚语:“纸比人有耐心。”
尽管身边有爱她的父母和姐姐玛格特,但她此刻没有一个朋友。
有人会对一个13岁小女孩敞开心扉叙述的事情感兴趣吗?除了她的父母。
但又能怎样呢?安妮想不吐不快,就是想把心里的秘密统统写出来,所以想写日记,一定要写日记。
乐观的安妮
在日记本上,安妮庄重地写下:“我将向你倾诉,因为我从来没有向别人倾诉过。我希望你能给我带来巨大的安慰与支持。”
03 在这个避难所,并非每天都其乐融融,矛盾吵架天然的发生着。他们没有发泄的出口,只能向最亲的人下手。
也许有人会觉得,生活在密室的人们,成年人承受着最大的压力,好似真的“囚徒”。但像安妮这样的少女也许更难过,糟糕的形势逼得她在幼小的年纪不得不思考沉重的命题。
但安妮与其他孩子不同,她天性乐观,“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她经常心情沮丧,但从不绝望,将躲藏的生活看成一次有趣的探险,成了写日记的素材。她深信不疑地告诉自己:"上帝是不会抛弃你的,因为你是他的儿女。
1940年的冬天
为了保持自己的信心,她决定吃饭时不与别人交谈,而是在心里自言自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少说话大家都高兴,二是她不必对别人的意见生气。
再说,她还有好朋友“吉蒂”,一切不开心的事情都可以向她倾诉。安妮天生乐观,对生活满怀着期待和理想,憧憬着将来要成为一名记者或者一名作家。
相比阁楼里面无聊和惶恐,阁楼外面的世界要残酷的多。犹太人的工厂和财富被洗劫,成批的犹太人被抓走,塞到闷罐火车里,运往集中营关押,然后被屠杀。
纳粹恶魔煽动反犹情绪,支付线人优厚的酬劳,疯狂盘查犹太人藏匿地点。
也就是说,安妮随时有可能被人告密抓走。
有好几次,士兵已经冲到了堵住密室的书架前面。
日子就这样颤抖着,安妮逐渐成熟。
不久,一个好的消息传来了——盟军开始反攻了。这给安妮带来了极大的喜悦和期望,她想,也许到了秋天,自己就可以告别这个囚牢般的密室,重返美丽的校园。
她始终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残酷的现实也会结束,和平和安宁将重返人间,此时此刻,我必须坚持自己的理想,也许当我能实现理想的时候,那一天就会到来了。”
04 可是“那一天”很懒,被“另一天”钻了空子。
1944年8月4日因被人告密,盖世太保(纳粹党卫队控制下的恐怖机构)冲入后屋,抓走了安妮以及后屋里的所有犹太人。
25个月连续的恐惧终于变成了现实。
一同被抓的犹太人,被送进了毒气室很快死掉。安妮一家“幸运”地被带到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在被抓走的路上,安妮甚至有点欣喜,终于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了,但很快她就不这样想了。
先是父亲被带走不知何处,后来母亲也被迫分开,因病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剩下安妮和姐姐,运往德国的伯根贝尔森集中营,成为待宰的羔羊。
伯根贝尔森集中营里的犹太少女们
每天生活在孤独、恐惧之中,命运将给她们带来什么?
1945年3月,姐姐玛格特因伤寒病去世,安妮的身体比姐姐也好不了哪去。
形销骨立的安妮突然意识到,她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亲人了。没有人告诉她,父亲奥托·弗兰克在集中营死里逃生,幸运地存活下来。
安妮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日记,失去了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去的勇气。在姐姐去世两天后,安妮死了,安静地躺在护士的怀里。
1945年3月,荷兰解放前两个月,安妮像一支枯萎的玫瑰凄凉的凋零于伯根贝尔森集中营,离她16岁生日仅差三个月。
面对盟军的步步逼近,纳粹抓紧毁尸灭迹。那座吞噬了无数犹太人尸体的万人坑,丝毫不在乎再咽下一条青春的胴体。
在安妮死后一个月,伯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英军解放。
除了安妮的父亲被苏军营救外,其他一同从密室被抓的犹太人无一幸免。
那个藏身两年的阁楼地板上,散落着不被人注意的旧书报,以及安妮的日记。她的日记停在了1944年8月1日。
05 二战结束后,唯一幸存的安妮的父亲从友人手里,拿回了安妮写的日记。
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父亲见到一个“深沉”的安妮,不再是“轻松“的安妮,她拥有了理想:战后要做一名记者或著名作家,要把这段藏匿密室的经历出版成书,书名都起好了,就叫做《密室》。
安妮生前曾说,“我要活下去,就是死了也要活下去。”
斯人已去,这些藏满温度的日记仿佛让女儿重生。父亲决定帮助安妮实现这个理想。
他将女儿从1942年开始写的日记整理成《密室》出版。
甫一出版,这份德籍犹太少女记载的二战真实记录,便震撼了世界。
《安妮日记》
《密室》被改编成话剧《安妮日记》在东德、西德、奥地利和瑞士四个德语系国家轮番上演,人们陷入了沉思和反省之中。
一个前纳粹党党员给剧团寄来了忏悔信:“我曾是一个忠实的纳粹党党员,但知道那天夜里看这出戏之前一直不知道纳粹意味着什么。”
劫后余生的奥托·弗兰克先生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传播女儿的日记中。
“我每天都在不停的工作,心里想着那些死去的和或者的同胞,我们必须尽一切的努力,反对种族偏见和歧视,这就是我肩负的使命。”
《密室》被翻译成65种语言,畅销全球3000多万册,成为世界上最多人阅读的一百本书之一。
《安妮日记》,长江文艺出版社。
在中国,它被翻译成《安妮日记》(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在恐怖气氛下犹太人的压抑,让同样遇到苦难的中国读者感同身受。
在美国,《安妮日记》几乎家喻户晓。这本书不仅让人们认识到了大屠杀、反犹主义,而且最让人感动的是安妮在极端恐怖下依然存在的善良、仁慈和渴望。
曼德拉读后“从中获得许多鼓励”。希拉里说,“《安妮日记》提醒我们不要再做出愚蠢的歧视行为。”
《时代周刊》将安妮·弗兰克评为“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百名人物”之一。在二战中,600万犹太人被迫害失去家园,安妮只是他们中的一个。
区别是,在白色恐怖和残酷镇压下,大多数犹太人默默地死去,而少女安妮的声音铿锵有力,对未来依然保持乐观。
她的生命看似走向了遥远的终点,本质上却是迈向了生命的原点。
06 虽然安妮出生在德国,但被荷兰人视为国家英雄。
荷兰安妮之家博物馆
安妮藏身的地方,成了欧洲最值得去的十大博物馆之一,阿姆斯特丹的著名景点。在逼仄的阁楼里,8个人,25个月的时间,暗无天日,惶惶不安,却有一个小女孩在书桌上用文字坚持书写着纯真的理想。
读过《安妮日记》的人们,无比惊讶安妮的乐观——“尽管经历了这一切,但我依然相信,人的本性是善的。”
如果安妮能幸运的从集中营逃脱活到现在,她会否定自己吗?
历史不能假设,但安妮的乐观却让她“死而复生”,用人性的温暖焐热了历史,激励了世界上的青少年对这个星球重拾信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
这便是我们读《安妮日记》的初心。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 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2 人回答
来自- 保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