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宋词去旅行,那么宋词眼中的南京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跟着宋词一起去看一下吧。
南京明孝陵


重点字词释义
潺潺:形容雨声。阑珊:衰残。一作“将阑”。罗衾(qīn):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一晌(shǎng):一会儿,片刻。一作“饷”(xiǎng)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凭栏:靠着栏杆。江山:指南唐河山。
宋词译文
门帘外传来潺潺的雨声,浓郁的春意又要马上凋残了。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寒冷。只有在梦中才能忘掉自己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到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想到那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涌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很容易的,想要再见到它就很艰难了。像流失的江水、凋零的落花一样,都跟着春天一起去了,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诗人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南京明孝陵
明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位于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现存下马坊、大金门、碑亭、石兽、望柱、翁仲石人、“治隆唐宋”碑殿、大石桥、享殿、方城和宝城等古迹。

秦淮河:以秦淮八艳的事迹闻名于世。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

紫霞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建于1935年。湖四周林木青翠,湖面水光潋滟,云天倒映,北岸是层峦叠嶂,湖光山色,悦人心目。湖滨新建有水上乐园,为市民消夏度暑的胜地。

梅花山: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的一座小山丘,位于中山陵西南,明孝陵正南。山上遍植梅花,因此得名。梅花山以及山下的“万株梅园”占地1500余亩,有近500个品种,30000余株梅树,有“梅花世界”之称,以品种奇特著称,为四大梅园之首,每年春季举办有“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
南京雨花台


重点字词释义
遥岑:远山。远目:极目远眺。玉簪螺髻:比喻山。吴钩:佩剑。“休说”三句:晋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因思家乡吴中美味的鲈鱼,便弃官回乡。求田问舍:买地置屋。刘郎:三国时刘备,此泛指有大志之人。流年:岁月流逝。风雨:喻国事的艰难。树犹如此:典出《世说新·言语》。桓温北征,见昔日所种树皆已十围,叹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倩:请。红巾翠袖:指美人。揾:揩拭。
宋词译文
楚天辽阔,千里一派清秋萧肃,江水流向天边,了无边际。登上高山远眺着崇山峻岭,高低起伏,愁恨涌上心头。落日挂在楼头,鸿雁声声断肠,感伤着江南游子。空有一身才干,却没人理会我登高凭栏的心意。
不要说家乡鲈鱼美味,秋风吹尽又如何回归?若只知道置地买房,见了刘备的雄才大略必定是羞愧不已。可叹流年易逝,可悲时局飘摇,连树都如此,何况是人呢!只有托那多情女子,用红巾翠袖,擦去英雄的热泪。
诗人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南京雨花台
雨花台:风景区又名雨花台风景名胜区,亦简称雨花台。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外1公里处,面积为153.7公顷,绿地覆盖率达90%以上。是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

将军山:被誉为“南京九寨沟”、“金陵第一景”,风景绝佳,四面环山,淙淙的山泉,汇成了宽阔的河面,阳光下粼粼的波光像一面闪耀着金光的绸缎,成群的白鹭,徘徊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穿行憩息于树木林梢之上。
在将军山,有罕见的水中杉树林,阴翳蔽日,空气清新、湿润,贴水而建蜿蜒曲折的杉木小桥,溶合成大自然的绿色氧吧。

烈士陵园: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台丘陵中岗,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陵园包括雨花台主峰等5个山岗,以主峰为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南大门、 广场、 纪念馆、纪念桥、革命烈士纪念碑、北殉难处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门以及西殉难处烈士墓群、东殉难处烈士,纪念亭等。
南京玄武湖



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绢。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凭高:登高。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登上城楼眺望远方,六朝故都此时正是晚秋时节,天气萧肃。清澈的长江蜿蜒东去,像一匹白练,缠绕着青翠山峰。远方归来的船帆在斜阳间穿行,酒旗迎风飘扬。彩色的船只,淡淡的白云,白鹭在河边兀自起舞,即使是名家画笔也难画出这样美丽的场景。
回想曾经,金陵城是何等富贵繁华,可叹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相继败亡,只留下无限悲恨。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曾来到这里登高怀古,感叹朝代的兴盛更替。如今往事都随着流水而逝,寒烟滚滚,草色凝绿。至今还有歌女时常吟唱着,那陈后主的遗作《玉树后庭花》。
诗人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南京玄武湖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城中,是紫金山脚下的国家级风景区,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当代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巍峨的明城墙,秀美的九华山,古色古香的鸡鸣寺环抱在右。

武庙闸:明代建南京城墙时,利用外秦淮河以及玄武湖等,为城墙的护城河。明代在此设闸,在城墙基础内预埋铜及铸铁涵管,引玄武湖水入城,故此闸又称玄武湖大闸。解放后修闸时测明代所埋,总长1439米,涵管管径0.92米,工程巨大,设计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古阅武台:位于解放门——太平门中段,建于2010年,为单体两层架空临水建筑,面积约为600平方米。玄武湖在古代是水军操练和阅武之地。水上阅兵始于东吴,盛于南朝陈。史料记载,玄武湖规模最大的阅武是陈太建十一年,宣帝陈顼阅军湖上,桅墙林立,旌旗蔽日,鼓角震天,雄兵十万,楼舰五百,雄伟壮观。

风荷苑:西岸背倚假山,有亭台楼榭滨水而建,屋为木结构,有六朝建筑遗风。坐在楼台上面向东北,可以看到樱桥卧于水面,水中倒影飘逸。东南湖面上更是满目荷花,别有一番“荷香带风远,莲影向根生”的意境。
南京栖霞山


重点字词释义
四十年: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三十八年。此处四十年为概数。凤阁:别作“凤阙”。凤阁龙楼指帝王能够居所。霄汉:天河。玉树琼枝:别作“琼枝玉树”,形容树的美好。烟萝:形容树枝叶繁茂,如同笼罩着雾气。识干戈:经历战争。识,别作“惯”。干戈:武器,此处指代战争。沈腰潘鬓:沈指沈约,曾有“革带常应移孔……以此推算,岂能支久”之语,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潘岳,曾有云:“余春秋三十二,始见二毛”,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辞庙:辞,离开。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犹奏:别作“独奏”。垂泪:别作“挥泪”。
宋词译文
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且幅员辽阔,足足有三千里地。宫殿高大雄伟,与那天际相连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就像是罩在烟雾里的女萝,在这种奢侈的生活当中,我哪里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
自从我做了俘虏,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我的腰肢瘦了、鬓发斑白。最使我难忘的是投降那天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宫廷里教坊的乐工们还奏起了离别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
诗人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南京栖霞山
栖霞山:素有“六朝胜迹”之称,在清代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历史古迹遗址80多处,荟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绿色文化、名人明俗文化、地质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千年古刹、佛学“三论宗”祖庭、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古就座栖霞寺落在栖霞山西麓。

栖霞寺: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杨坚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时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佛教四大丛林。

明镜湖:明镜湖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寺大门西面。是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景点名“彩虹明镜”。向东有月牙池,然后就是栖霞寺大门。
南京中山陵



重点字词释义
百亩:概数,形容庭园极大。半是苔:一半长满了青苔。白道:洁白的小道。山桃溪杏:山中的桃,溪畔的杏。暗喻身处山水之中。
宋词译文
半亩的庭院有一半长满了青苔,门前是一条小路,还有蜿蜒的溪流。喜欢悠闲的人能有几个到来?
春日里,小院的回廊寂静无声,山上种着桃花、溪边种了杏树。春花不知为谁零落,又是为谁开放?
诗人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南京中山陵
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坐北朝南,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这里是仿宫殿式的祭堂,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

堂后有墓门二重门,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

中山像座东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