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herinspace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查看: 291|回复: 0
收起左侧

二十四史的点校、修订和等待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4 名

发帖:NO. 33 名

在线:NO. 7 名

李海红 发表于 2019-7-30 14: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二十四史的点校、修订和等待  人类历史五千年 2019-07-22 10:27:00


“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工作留影。左起:赵守俨(中华书局编辑)、翁独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寿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英芳(中华书局编辑)。(中华书局供图/图)

“史学研究原本就是寂寞之道,其中虽无‘黄金屋’‘颜如玉’,但自有一种旁人难以体味的乐趣,沉潜其中,足以安身立命,也就足够了。”
孟彦弘校《隋书》十年,头发花白。他头一次坐京沪高铁的一等座,就是参加《隋书》修订本的出版座谈会。有朋友开玩笑,讲他《隋书》看多了,大约变得和隋炀帝一样奢靡了。
《隋书》修订启动于2009年。依例,修订主持人要选择相应的断代史学者和文献整理专家,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吴玉贵就此接下委托。吴玉贵长期从事隋唐史研究及文献整理,这次与同研究室的孟彦弘一起修订。2019年2月《隋书》修订本正式出版时,吴玉贵已经退休,被复旦大学特聘。
中华书局的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中,《隋书》修订本是出版的第八部史书。
“工作量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感慨。2005年起,中华书局开始规划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作,他全程参与。2007年5月修订工程正式启动以来,二十四史修订本(下称修订本)先后出版《史记》《辽史》《宋书》和《隋书》在内的八部。徐俊有些遗憾,他退休前应该看不到修订本出齐,“现在只能抱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慢慢磨了”。


《隋书》修订主持人吴玉贵(右)和孟彦弘(左)相识近25年,曾同在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工作。2009年,《隋书》修订启动;2019年2月,《隋书》修订本正式出版。 (中华书局供图/图)

中国古代这24部正史共3213卷,4000万字,修撰从汉武帝时代到清乾隆年间,长达1800多年,涵盖中国历史近4000年。
1950年代末,在中央指示下,中华书局开始全面点校整理二十四史。从《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开始,聚集了顾颉刚、陈乃乾等著名学者,为推动工作进度,唐长孺、郑天挺和王仲荦等学者陆续进京,住进西郊翠微路的中华书局大院。整理因“文革”中断,1971年重启,1978年二十四史点校本(下称点校本)出齐。近20年,“新中国最宏大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终于完成。
点校本自此成为权威与通行的版本。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景蜀慧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她读书开始,这套书就是史学专业所有同学的必备,王仲荦等参与点校的学者都是代表性学者。而今,她正主持《南齐书》《梁书》和《陈书》的修订工作。
但集全国之力完成点校本仍然存在较多缺憾。由于历史条件所限,一些海外善本无法利用,且当时要求“反对繁琐考证”,学术工作无可奈何地受到局势影响。二十四史因此部分采用“无底本校勘”,选择几种善本校勘,具体异文“不主一本,择善而从”,极易造成混乱。
往昔的遗憾令徐俊殊为看重这轮修订,困难很多,版本、校勘、标点和前人经验都需顾及。不过,至少流落世界各地的善本更容易获取了,史学研究也有长足进步。他乐观地设想,十年就够了。现在看来这真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
顾颉刚《整理史记计划》手稿(1954年10月5日)。 (中华书局供图/图)


“以前真的没想到会花这么久”
座谈会上,一位学者略带商榷地询问,为什么不利用更多新出土史料来校订《隋书》。“我们是校书,不是改书!”孟彦弘回应得略显激动。
“校书不改书”是孟彦弘和吴玉贵一起确立的原则。对于点校修订者,校书工作就是“为古人做嫁衣、为后人做嫁衣”。吴玉贵在座谈会上强调,那“不是显示学术个性的舞台”。“点校,就是磨,一遍遍磨。”孟彦弘说。这种描述适用于任何史书。
版本调查是第一步。“主要的善本藏在哪里?哪个版本适合做底本?确定底本之后,哪些可以拿来做通校本、做参校本。”景蜀慧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项工作完成后,学者们需要做出样稿交给中华书局组织专家审定,确定修订工作的基本规范。
2013年,《史记》修订率先完成。1959年为了赶国庆十周年,这部“二十四史之首”的点校本没有留下一条校勘记。“校勘工作我们基本上是白手起家。”主持修订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生群说。
《史记》修订用了十个版本,几乎每个版本都作了通校,起初两年修订小组只做这一项工作。八年里《史记》修订本新增校勘记3400多条,改动重要标点6000多处,大量讹误、脱落、衍生和颠倒的文字得以改正,人名、地名、书名和史实等诸多标点方面的错误也得到纠正。
为确保标准统一和修订质量,校勘记和标点长编都由赵生群负责,从每个标点的定夺到每条校勘记的初稿撰写,几乎每天工作八小时以上。仅清代学者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这个版本,牵涉到校勘问题一万条以上,赵生群花整整一年逐条审核。
上课之外,赵生群集中精力投入《史记》修订。他基本不在学校食堂吃饭,下课立即打车回家。同事感到奇怪,他解释:尽早赶回家睡午觉,下午才有精神继续工作。为争取时间,他八年没承担课题,“连申报都没有申报,时间非常紧张,不可能心有旁骛”。
“如果想要做好的话,真的必须要这样。”自《南齐书》修订启动,景蜀慧除了教学就是修订,“以前真的没想到会花这么久,以为中间用几年把这个事情了了。”景蜀慧笑道,如果年轻十岁,她想继续深入研究“南朝五史”。
每个修订组至少配有一位责任编辑,《明史》这类大部头甚至配有三位。编辑组的工作量与修订组几乎一样大,任何一条校勘,以及标点和文字的改正都要逐个复核。修订本定稿前,修订组通常被请到中华书局附近的招待所,两组一起在会议室连日讨论,用一周左右当场解决所有问题。接着,专家还要对修订稿加以二审、三审。
修订本工作每一步都必须能够回溯。学者们领到中华书局统一印装的“工作本”,其底本是老点校本,所有校勘记录都在“工作本”上清晰留存。任何一处改动都必须写成校勘长编,格式固定,卷次、页码、行次、原文、校勘记录、校改方案……甚至出版者与修订者的电子邮件也要打印存档。
校勘的真正难度往往不是辨析版本间文字异同,而在于“找到各种材料的渊源关系”。近年新出土隋唐墓志数量巨大,对纠正人名、地名和年代错讹都有一定价值,但尺度如何,怎样判定是原书错误还是后人错误,全都是问题。“我们的工作比较倾向于保守。”吴玉贵说。
“看起来很平淡,但它背后确实许多难度。这个难度并不像直接攀登一座陡峭的高山,更像从盆地到高原,可能开始很缓,但是它最后会上到一个相当高的海拔。”景蜀慧体会到一种“慢慢往上爬”的感觉。
修订点校本《旧五代史》使用的中华书局定制大字工作本。 (中华书局供图/图)


《隋书》修订主持人孟彦弘所藏《隋书》各种版本。 (中华书局供图/图)


“一种支撑平庸生活的英雄梦想”
“这里有好多人的心血。”孟彦弘感叹。他说话语气急促,常伴有大幅肢体动作,不时爽朗大笑;搭档吴玉贵声音洪亮,但讲话不急不缓,条理清晰。他们相识近25年了。
1994年,孟彦弘毕业分配到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恰与吴玉贵在同一间研究室,那时起就一直共事。吴玉贵长孟彦弘十岁,俩人成了忘年交。“人跟人,跟狗跟狗一样,味对,才行。”孟彦弘回忆,“他开始挺烦我,后来就很包容我了。我们老家有句俗语,叫‘大盆扣小盆’,长者会容忍后生。”
相处多年令他们工作得颇为默契,遇到不同见解就反复讨论,没为此红过脸。“说得多了,相互影响,就自然往一起凑,意见就渐趋一致了。”除了他们这种学者搭档,修订组中还有老师带学生的组合。
“中华书局即将开始修订二十四史点校本的工程,计划用时五至七年。我已经接下《辽史》……我之所以接受这项任务,主要是想把这项工作用来作为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学辽金史的学生来说,这是进入专业领域的一个最佳途径。”
苗润博一字一句地把邮件念给南方周末记者,他是北京大学历史系博雅博士后,发件的刘浦江教授已经因病去世四年。刘浦江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2007年4月30日给参与《辽史》修订工作的学生群发这封邮件;2013年6月14日,修订初稿完成前一晚,他兴奋地再次与学生分享。
刘浦江主持的《辽史》修订组由学生构成。2007年5月19日,他与六个学生开始第一次读书课。每周六上午9点至下午5点,两周一次,后来改为每周一次,六年周周如此。读书课前,学生们分头点校各卷,完成修订稿,上课前准备好“点校初稿”和“点校后台”。
上课时,主讲人逐字逐句大声朗读初稿内容,标点也不能漏下。一段内容完毕,刘浦江常“责难”主讲人字有没有错,读的有没有错,史料有没有遗漏,理解是否正确……对于观点,他关心“你的后台硬不硬”,即支撑观点的那一摞史料。学生们期待读书课,又倍感紧张。
刘浦江每天打电话询问进展,读书课上毫不客气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一卷《辽史》几次课才能读完,一条校勘记往往反复琢磨两三个小时。“‘逼迫’带来的不是自上而下的压抑与苦闷,而是一种时时能进步、天天有奔头的学术氛围,一种支撑平庸生活的英雄梦想。”苗润博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分卷点校完成时,修订组的学生发表了二十多篇与《辽史》辨正相关的札记、专题论文,林鹄还出版专著《〈辽史·百官志〉考订》。陈晓伟、邱靖嘉、曹流和康鹏等参与者已经在高校和研究机构就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追忆刘浦江时,认为他“非常有意识地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带出一批辽金史研究的新军”。
《辽史》修订完成前,刘浦江时而感到孤寂。他曾在20年前出版的《辽金史论》一书自序自陈:“做辽金史研究是一桩很寂寞的事情,缺乏同志,缺乏对话者,与唐宋史学界那种风光的场面自不可同日而语。不过话说回来,史学研究原本就是寂寞之道,其中虽无‘黄金屋’‘颜如玉’,但自有一种旁人难以体味的乐趣,沉潜其中,足以安身立命,也就足够了。”
2013年6月,116卷《辽史》修订初稿完成,繁重的统稿工作由刘浦江独自承担。他的身体那时出现问题,后被确诊为淋巴瘤晚期。他在病床上为修订收尾,2015年1月6日去世,享年54岁。
修订过程中有数位学者离开。2013年,《宋史》修订组主持人裴汝诚教授去世,他是唯一一位先后参加二十四史点校与修订的学者。同年,《三国志》修订主持人吴金华教授心脏病突发离世。
启功题“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部分参与者合影(1973 年春)。 (中华书局供图/图)


“熬得久了,磨得多了,就完成了”
“看中能力之外,我是个‘闲人’,没有其它事务缠身。”对于受邀参与《隋书》修订,孟彦弘的解释如玩笑一般。这个称号来自北大历史系教授荣新江,他大大方方地接受。孟彦弘多年没有申报国家项目,没有社会活动,一年一篇核心期刊论文的考核也勉强“应付”。“事情少,就闲嘛,就有时间做这种熬时间的工作。熬得久了,磨得多了,就完成了。”孟彦弘些微自嘲地说道,“闲人最适合做这种事!”
《史记》《隋书》《辽史》等史书修订都熬了八九年,却无法计入学者的“考核绩效”。“我们做了近十年,但不抵本院规定的核心期刊中发表一篇三五千字的文章。”孟彦弘说,“除了发议论、骂人,就一无所长了。退休了大概也只能看看书、发发微博。别的不会干,百无一用,给家庭贡献约为零,给社会贡献也约为零,就是自己乐了。”
“入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行当,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比较高兴。”孟彦弘补充道。赵生群也提到,古籍整理研究很难申报项目和奖项,而这两项都是大学考核的重要内容。促使他参与修订的,是《史记》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兴趣。
一位修订主持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平时要完成教学和科研的工作量,备课就占去了绝大部分时间。“类似《二十四史》点校修订这样的大型古籍整理项目,需要十年磨一剑,需要长期坐冷板凳,但目前大多数单位的考核制度不利于类似项目的开展,大环境如此,个人难以改变。”他在邮件中直言自己非常着急,也很无奈。
1950年代的点校集全国之力,中华书局为此聘请众多学者,唐长孺、郑天挺、王仲荦等学者都暂停教学,从外地调往北京。“现在的学者很忙。”徐俊对修订进度缓慢表示理解。
参与修订的年轻学者们也感到了压力。参与《南齐书》修订时,中山大学历史系副研究员周文俊是博士一年级学生。当时他还有学位论文、发表论文和跨校区助教等任务。
周文俊延迟博士毕业两年,相同情况发生在所有参与《南齐书》修订的学生身上。中大的“延毕”学生不能获得补助金,基本没有了任何生活来源。“这些都是他们为修订工作所做的贡献。”景蜀慧心疼自己的学生。她解释,博士论文一般较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们还要参加修订,看文献、讨论、写长编和校勘记,“很辛苦,但没有任何人抱怨”。
“不坐几十年冷板凳,是很难见到成效的。”赵生群教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是古文献研究的常态。从事相关研究,对学者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首先要读懂古书,其次要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翻阅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要有所发明,并非易事。而古文献学科几乎没有所谓“权威期刊”,青年学者成长不易。
“把原来一个标点都没有的书,变成现代人能用的书”
1973年春,参与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的部分学者与中华书局的工作人员合影。在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楼顶,前排坐着顾颉刚、白寿彝、唐长孺、杨伯峻……后排站着张政烺、启功、王钟翰、赵守俨等学者。这张《标点廿四史清史稿同人合影》中的老先生们,多数已经故去。
王仲荦教授点校《南齐书》时没有技术帮助,全靠从小读古文的“童子功”。如今,修订二十四史有人名和地名的索引,各种工具书,每个字都可以在数据库里迅速检索。“当年‘点’的时候,他全部靠自己,靠记忆、靠印象,印象中这个人在哪部书里,就去查。”徐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徐俊记得,很多修订主持人说过,要让他们白手起家,点标点,十几年也做不出来。“点校本当年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原来一个标点都没有的书,变成现代人能用的书。”而修订工作是对点校本标点和校勘记错误的纠正与补充,发现了标点有错误的很少。“1950年代还没有标点符号用法,它是标点使用不规范,有些史改得比较多,真正把句子读破的很少。”
“我们是望尘莫及的。”至今想来,景蜀慧都佩服老先生们,他们为现今的修订打下了基础,“这份宝贵也是继承他们的传统”。
古籍整理修订发展迅速,也越发规范,但仍有可议之处。学者唐圭璋1930年代开始编著《全宋词》,1960年代由中华书局出版,耗费30年心血,如果现在有人以“重编”名义出版,署名为自己,“事实上90%的功劳都是唐先生的”。徐俊认为,这种做法是对先辈的不尊重。
点校二十四史,老先生们除工资没有一分钱额外收入。最开始,“参加点校工作不署点校者姓名”是不成文的规定,“文革”后重印,历次点校人员的姓名才写进了《出版说明》。
摘编自:《文艺是个局》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00:53 , Processed in 0.529087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