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雨。
坐庐读诗。
无论是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雨
还是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愁雨
亦或是蒋捷“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听雨
读来都是雨意盎然,点滴在心。
在写雨这件事上,文人墨客自是将其多愁善感的情怀发挥到极致,有一首小令,全文没有一个“雨”字,却将雨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意境悠然,无限秋思跃然字里行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元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这是一首元曲小令,全文以《夜雨》为题,却通篇不着一个“雨”字,从听觉入手,描写雨夜旅居在外的游子愁绪,情景交融,字短情长,读来忍不住一声叹息。
此文一开始用鼎足对的形式来点名时间、环境,同时点题:“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在古诗词中“梧桐”“芭蕉”常常和悲秋、夜雨联系在一起,叫人愁绪百结。比如: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纳兰性德《临江仙》)
“芭蕉叶上无愁雨,自是多情听断肠。”(蒋钧)
而徐再思这首作品将梧桐与芭蕉一起更是愁上加愁,同时连用几个数量词,读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一声一声”“一点一点”形象的秋雨打落叶的声音跃然纸上,表现了作者缕缕愁思和忐忑难安的心情。而继续连用两个“三更”更是表现出了作者彻夜难眠,辗转不寐的思乡情态,为下文做了铺垫。
“落灯花,棋未收”则是借用了“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中的诗意,一个人在昏黄的孤灯光影中拨弄棋子,想来真真的凄苦可怜;紧接着又借用一个“新丰”的典故将旅途中的愁闷之意层层推进:
新丰——来自《新唐书·马周传》: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
意思是说,马周年轻贫贱时,曾经旅居新丰,却被店主人轻视,备受冷落。后人则用此故事的典故来代指羁旅他乡,贫困潦倒的窘状。
文章最后两句,将作者为何愁闷的缘由道出:睡在床上,彻夜难眠,想起自己十年来在宦海浮沉,却一事无成,未能给家乡年迈的双亲尽孝,反而令其担心,真真是凄苦自哀、孤寂懊恼“都到心头”呀。
全文写雨,却不见一个“雨”字,全文写愁,也仅有一个“忧”字,可谓字字刻骨,不落俗套。虽然作者与文章流传不广,却也算得上写雨写愁写思乡的经典之作了。
感谢阅读,如果有更好的写雨之作欢迎您参加讨论,喜欢的赞评收藏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