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正文之前,先带各位看一张图片(下图)

这是一张瓷砖的检验报告,有它后,我们再说市场上的瓷砖。
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瓷砖,一般销售仅只说几种,就可以让你懵逼数小时,并且最重要的是,不同区域都需要铺不同的瓷砖,这才是难点,那到底什么样的地方适合铺什么种类的瓷砖呢?

家里的砖全选亮面或者全选哑光就行,没有不同区域适合铺什么砖这种说法。瓷砖种类那么多,你只需要知道两种:亮面和哑光。还想知道多一点?仿古砖、水泥砖、木纹砖、小花砖......也差不多够了。那全瓷砖半瓷砖瓷抛砖抛釉砖呢?原材料、工艺呢?
亲爱的好奇同学,瓷砖虽然名词众多,但整体加工技术都比较成熟,水没有那么深。
买瓷砖去正规市场,选正规品牌买,比花半天研究再去小建材市场里“冒险”安全多了。
常见瓷砖分类。(良彬建材)
不装修的人估计一辈子都不用去了解什么通体砖抛光砖釉面砖、什么砖适合铺什么区域。
你是不是想知道瓷砖名称和背后工艺、材料的关系?你是不是想简单直接的通过瓷砖的名字就判断哪个砖质量更好?很遗憾的告诉你,不能。一种瓷砖可以根据材料、工艺、外观等特点衍生几个不同的名字。
比如从材料上说叫“釉面砖”,从工艺上说是“抛釉砖”,从外观上看是“仿大理石砖”,叫哪个都没错,但厂家肯定会挑听上去更高端的叫。

此外,瓷砖产品升级的速度很快,性能更好的材质、更精进的工艺、更美丽的纹理总是在涌现,名字当然也会不断的更新。

鉴于瓷砖命名的多样性和产品迭代速度,消费者其实没有必要通过不同的材料、工艺去判断瓷砖的质量。
去规范的建材市场,挑有口碑的瓷砖厂家下单就够了。也许你唯一能判断的只有颜值过不过关,但挑选时还是要注意硬度、吸水率之类的指标。为了方便记忆,以下文中提到的砖都会尽量根据外观来称呼。
适合用于厨房卫生间的砖
地砖要防滑耐污、墙砖要吸水率高,像是厨卫这么朴素的地方好像就没别的要求了?别呀,做饭、洗澡是最有家庭气息的琐碎日常,好用是不够的,我家的厨卫还得美!
防滑的砖
虽然有摩擦系数、耐磨程度来定义一块砖的防滑程度,但不是你看中的每块砖都做过这方面测试,出过检测报告。
而且这种问题眼睛看一看,哑光肯定比亮面防滑,上手摸一摸,粗糙的肯定耐操,有点凹凸纹的更好,不就感觉出来了吗?

有必要事前做功课,了解“市面上卖的防滑砖主要是通体砖,通体砖分素色和渗花两种”这些背景知识吗?其实是没必要。

我们之前写过的陶瓷马赛克,缝多,够粗糙,摩擦力大,也有很好的防滑效果。
马赛克太贵怎么办?还有一种非主流方法——拉槽,让厂家帮你增加砖缝儿的数量,手动提高防滑效果。这种非主流方法不是什么厂家都做,要先问清楚。

马赛克瓷砖
吸水率高的墙砖
在规定范围内,吸水率越高、质量越轻的瓷砖和水泥砂浆结合得更紧密、越不容易脱落。
吸水率不同的瓷砖也有一套命名系统,比如吸水率≤0.5%的叫瓷质砖,高于10%的叫陶质砖,介于瓷质砖和陶质砖中间的还有炻(shí)瓷质、细瓷质等等。
这样的命名系统很简单明了,但没人这么说。
但从生产工艺来看,吸水率低的瓷砖往往是因为机器压得更紧,密度更大重量更大。
所以逛建材市场时,拿相同规格的两块墙砖比比哪个轻就知道谁的吸水率好了,尽管差不多重的概率很大。

适合客厅的砖
一说到客厅的砖,又能联想到很多专业术语和概念,比如抛光砖硬度高,微晶石颜值高适合铺客厅等等。
每个厂家对自家砖的称呼很有可能和别家的不一样,销售也不一定说得清为什么这么叫?名字背后的工艺?原料对瓷砖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如果真要给个客厅铺什么砖的建议,我的建议就是挑你看得顺眼的,不要把硬度、耐污性这些性能指标和固定的名词联系在一起。
客厅是家人走动最频繁、最容易积累污垢的地方。
因此客厅瓷砖挑选比较注重耐污性,也就是不容易渗入有色液体,其次是不容易显脏。
喜欢亮面的同学可以放心的在抛光砖、抛釉砖、全抛釉等各种名词里面挑选,它们都具备硬度高、密度高、吸水率低的优良特性。

可有一种亮面砖就不建议这么挑了——微晶石在瓷砖的釉面上多加了微晶玻璃层,能够让房间显得更明亮,可是表面呈玻璃化,硬度只有5-6级。如果不注意让鞋底沾上沙粒(石英是7级),分分钟就给微晶石磨成大花脸。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比亮更亮”的瓷砖,喜欢低调的朋友可以尽情选择水泥砖、仿古砖这类哑光砖,表面釉料重,不吸水,脏了也不太明显,可以说是家居懒人必备良品了。

如何挑选瓷砖不被坑?
去大型建材市场,找正规品牌,才是装修小白最安全的瓷砖购买之路,或者让装修公司帮忙订购正规品牌的瓷砖。
其实一些普通网传的检测方法并不靠谱
在和业内老司机深入探讨瓷砖的工艺和质量后,我们发现网上提过的小白瓷砖检测法其实并不靠谱。
在瓷砖背面滴水测吸水率,然而发现都差不多。这个方法也不是普遍适用的,例如釉面砖表面是一层不吸水的釉料,只测背面材料的吸水率意义不大。
网传的两块砖互划能测出硬度,实操性也值得怀疑。
一般店铺备的都是600*600、800*800的整砖,尺寸上就不太方便拿起来互划。像是微晶石这种卖脸不卖硬的,连沙子(主要成分为石英)都能把它刮花,更不适用这种测硬度的方法。
瓷砖耐不耐污,长期使用才知道,几分钟的短时间试验看不出什么来。
像是用油性笔在瓷砖上画一画再擦掉,或者滴墨再擦掉,没有多少可取之处。
这些检测方法难道就真的没有一丁丁用?
用处还是有的,可以安慰购买者的心灵,简单说就是心理安慰作用,但能用肉眼一眼看出好坏的,也就颜值、对称性和平整度了。
有放射性的瓷砖没那么容易碰到
瓷砖的放射性来自于它的原料中夹带的一些“私货”,包括微量的稀土、钾、铀等元素。
有的粉丝问过我们,深色砖放射性比浅色高吗?不管是针对大理石砖还是瓷砖,这个结论都不成立首先,正规建材市场里卖的瓷砖质量都是有保证的,有放射性的瓷砖真没那么容易碰上。
其次,岩石的颜色和放射性没有直接关系,颜色浅的放射性也不一定低,要分析内在成分才能得出结论。
比如放射性元素能让岩石偏绿或偏红,但不代表所有偏红或偏绿的岩石都含有放射性元素。
如果白色的岩石里要是含有钾、稀土、铀等放射性元素,放射性肯定比其他普通岩石高。

广告宣传的功能,可实际并非如此。
所以瓷砖的放射性要怎么鉴定呢?看检测报告鉴定的是否是A类装修装饰材料(室内可用)。
国内权威的瓷砖检测报告都会带有CMA、CNAS、CLA的印章。

带有CMA、CNAS、CLA的检测报告。
虽然检测内容除了我们最关注的放射性,还有光泽度、耐磨性、吸水率等关键指标,但建筑陶瓷的国标适用范围太广,标准定的不高,所有的厂家都可以轻松达标,因此这份报告里除了放射性外,其他指标指导意义不大。(良彬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