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持续进行的示威游行和暴力活动中,可以看到大量年轻人的身影。在上周日荃湾暴力破坏活动中,警察拘捕的最小的激进分子年仅12岁,媒体称之为“暴童”。
纵观香港激进分子的口号和理念,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存在严重问题,国家意识淡漠,对祖国没有感情,甚至是敌视、仇视。香港的“中国教育”问题出在哪里?日前记者专访了香港中学《通识教育》《中国历史》教材编撰者之一、香港树仁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区志坚博士。
香港《通识教育》《中国历史》编撰者之一区志坚
《通识教育》明显偏颇
香港小学教育中的国民教育几乎是空白,小学生对国家的历史文化、当代面貌都只有模糊的认识。区志坚介绍,初中阶段的《通识教育》虽然是必修课,但可能3个学时就教完了。而今日香港和现代中国分别放在不同的框架去讨论,香港更注重其国际化,法治、民主特色等。而到了高中,《通识教育》只是作为选修课。
以记者获得的一份《通识教育科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教学大纲)显示,中国部分只是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今日香港、现代中国、全球化、公共卫生、能源科技与环境等六个单元中的一个。而教学大纲建议的教学方向,香港偏向于法治精神、社会政治参与、香港居民的身份认同等方面,现代中国部分强调面临的挑战、问题和国际负面影响等方面,由此几乎不可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起对国家身份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以记者所购买的香港“雅集新高中”版《通识教育》现代中国单元为例,西方国家对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指摘,如农村问题、法治问题、外交问题等,在这本教材里都不厌其烦地作阐述和讨论,而国家在经济上的长足发展,在民生上的巨大改善,往往是一笔带过。最不可思议的是,教材里有很多漫画,在国内国际代表“政府”的卡通形象,竟然是一个穿着65式军装的“干部”。
扭曲式教育后果严重
区志坚称,《通识教育》的教学大纲强调思辨和发现问题,比如中国强大后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教到“一带一路”时,教师就会热衷于谈论“一带一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阻碍”,而他们拿的资料,往往是以歪曲报道著称的“苹果日报”。可以想象,深受国际欢迎的“一带一路”倡议,在香港一些教师口中会被教成什么样。
区志坚说,1997年前的基础课程里,中一、中二、中三都要修中国历史,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现在很多学校就把《通识教育》里的“现代中国”当是中国历史课了。有的学校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课本里,和希腊、罗马史一起学。中国历史回归以前在高中也是必修课,现在是选修了。
因为中国历史和当代中国的教育如此不被重视,教材的编写不仅偏颇,而且过时。区志坚说,2010、2011年左右出的一册“现代中国”通识教育教材,居然还在表述“香港承担了向大陆传播文化的功能”,完全脱离实际,导致很多学生还认为深圳很落后。
区志坚感叹说,回归前香港有两个“国民教育中心”,回归后倒是一个也没有了,教中国文化被一些人指责为“洗脑”教育。他认为现在学校里对香港、内地的教育,太强调一国两制中的两制,强调香港特色,认为我们是“特别”的,由此也影响到香港学生对两地的认知。
如此系统而连续的“分化”教育,后果是很严重的。区志坚举了个例子,今年暑假学校给予树仁大学的学生到广东交流访问的机会,为期两周,但就是没有学生报名。香港大学生对内地的隔阂由此可见一斑。
担心年轻人的冲动
作为大学老师,区志坚也教学生,他很担心开学后学生参加罢课影响学习。对当下的黑衣人示威行动,区志坚有自己的看法,认为目的已不是那么单纯,不否定有外国势力插手。现在的示威活动中,砖头怎么来的?手中的武器怎么来的?显然是经过严密的组织,是经过培训的。
区志坚认为,游行集会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超过了必要的限度。他认为这其中媒体起到了很大的误导作用。他第一次从新闻里看到警察举枪瞄准“无辜”的男子,感到很震惊,看了完整的视频才发现原来警察是被围堵了。他也切身感觉到因为过分的示威行动,让香港的形象大受影响。他在日本访问,就有日本学者说香港怎么变成了这样的,让他感到很痛心。
上图为2019年8月21日,高铁香港西九龙站离港大厅一景;下图为2018年9月24日拍摄的高铁香港西九龙站离港大厅一景。新华社
对于年轻人被误导,盲目加入暴力示威活动,区志坚感到很担心。他和大多数普通香港人一样,希望局势早点平稳下来。
理解青年是关键
除了对学生的教育,区志坚认为关心和理解大学生、香港年轻人思想、情绪,加强对他们的帮助非常重要。年轻人内心的问题不是简单给钱、给房子就可以解决的。他说,现在年轻人中有一种强烈的落差感,那就是内地经济上去了,而香港不再一枝独秀,另一方面,香港这些年年轻人就业确实存在问题,而房子早已是普通人不可企及的梦想。因为房租奇贵,年轻人创业也变得非常艰难。与台湾青年相比,香港青年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很小,但香港青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实是很优秀的。
房子早已是普通香港人不可企及的梦想。网络图
区志坚认为,大湾区的开发建设对香港年轻人来说是个重大机会,以后可以更多到深圳等地去发展。但问题是目前尚没有一个去大湾区创业、工作的指南或政府咨询机构,毕竟年轻人不可能自己跑到大湾区敲门问你们有没有工作机会。
深圳大湾区。李新旺 摄
采访最后,区志坚表示,他特别希望未来对香港青少年的教育,从传统的“背靠内地、面向世界”,转变为面向世界、面向内地。只有积极融入,香港才有未来,香港青年才有未来。
香港区议员要求改善国民教育
香港观塘区议会副主席、区议员洪锦弦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青年变成这个样子,根子在教育。他所在的宝达邨选区是比较新的社区,有不少年轻人,他们中有一部分去参加游行示威活动,还有人被警察逮捕。他对此感到很痛心。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洪锦弦做了20多年青年工作,他知道年轻人的工作最难做,也最要时间和精力。就目前的年轻人来说,也不是你给他一点钱,甚至给他工作就能解决他们的所有诉求。而他们变得如此激进和偏颇,其思想的根源与教育相关。洪锦弦介绍,现在香港一些中学甚至小学里,学校和老师整体把党和国家“妖魔化”。
洪锦弦说,他小的时候,1997年回归之前,还要背中华诗词,现在说是为减轻学生负担,中华诗词反而不学了。但中国的诗词里包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和家国情怀,可惜现在没有了。
关于国民教育,洪锦弦最担心的还是教师队伍。即便教材编得好,教师信口开河、曲解讲义,最后教给学生的东西还是不对。他举了一个例子,同样是带学生去内地参观,他带的团队看了深圳、中山等地的建设成果,都觉得很了不起。而那些“反对派”教师,即便带学生看了内地现代化的城市,但经过他的“讲解”,学生回来还是觉得那个地方不好。
8月25日,参加交流活动的香港青年在中国中铁二院展厅内参观。新华社
洪锦弦说,教育的事情急不来,得一步步去改善。特区政府要负起责任,要认真重视教材、课程的编写和检查,从小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家国情怀,也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不能随他们任意发挥,误人子弟。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新民晚报香港报道组
图片 | 除署名外均新民晚报香港报道组摄
编辑 | 黄佳琪 唐梦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