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写文章,都要加标点。如果不加标点的话,很容易产生歧义,所以我们现在很难找到不加标点的文章。如果我们经常逛博物馆或去图书馆,看一些影印的古书的话,估计大家都会有一个印象,好像很多古书都没有标点。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谈一谈,古人写文章要不要加标点的问题。
古人写文章到底要不要加标点?其实这是一个学界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代文献,有两种存在形式,第一种,全文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连贯行文,没有任何一个标点。这种形式非常多,我们今天看到很多影印的古籍,仍然如此,完全找不到任何标点符号。甚至有些连段落都不分。第二种,就是加了句读符号,但也只是圈点,很多陈述、反问等内容是需要靠读者自己理解。这两种是古书的基本形态。那么这里边有几个问题:第2种加标点的形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古书从一开始就没有标点吗?标点究竟是作者加的,还是读者加的?
先看《史记·滑稽列传》中的一段记载:
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
这是东方朔上书的一段记载,这里说用了3000的简牍,按照现在出土的简册复原来看,这3000多简,至少要20个卷册。如果按照每一枚简能写30个字折合成字数的话,3000枚的简,其实也只不过是9万字而已。也就是说这3000枚简,充其量也就是10万字。10万字如果按照现代人的阅读速度,其实10天左右也就阅读完了,可为什么汉武帝读了两个月呢?这里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标点。这段描述里边明确记载了汉武帝在读的时候,要“辄乙其处”。一边读一边句读加标点。当然这里面所说的标点,一方面是指标明读到哪里了,另外一方面是指用标点区分句意,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画重点”内容。不论是哪种,这条文献材料说明,古人写书是没有标点的,而且从我们所看到的出土秦汉以前的文字材料,大多也是没有标点的。最多只有一些钩识符号。比如我们看到的金文,从来没有看到有标点的情况,我们看到的甲骨文也从来没有标点的情况,只有简牍上会看到钩识符号,这些钩识算是后世标点的萌芽状态。
如果按照汉武帝看东方朔上书的这段描述来看,标点最初是读者加的,并不是作者一开始就加上去的,那这里面又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是读者后加上去的,那么我们看到的古书为什么很多的符号还占了一个字的位置?这个占了一个字位置的符号应该是在写的时候就加上了,否则一个标点符号不会单独占了一个字的位置。这又怎么解释呢?
这种现象首先充分考虑底本的问题。如果底本是一个读者看过之后加了标点的本子,那么抄书者在抄的时候就可能会把标点当做一个字抄写下来。这种情况同样说明标点还是读者后加的,只不过是在转抄过程中把读者所加的标点变成了固定形式。其次,还要考虑文本的性质问题。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文献,大多出土于墓中,也就是说陪葬用的。陪葬用的文献,要么是墓主人生前读过的,要么就是为了陪葬临时抄写的。这就很难确定是读者加还是抄者加。当然这在目前学界争论很多,我想考虑标点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这些文本的性质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陪葬,而临时抄写的,那么这些标点不可能是读者加上去的,如果是墓主人生前用过的,那么这些标点又过于少,并不像长年累月用过的书。第三,还要考虑一些私人文书,比如汉墓中出土了很多的私人信件,都是抄写在简牍上的,这些私人信件同样也有标点,我想收信者不太可能为了读信而加标点,最有可能就是抄写者为了读者方便所加。所以标点的形成源头也是目前一个难以得到统一答案的问题。
不管标点是读者所加还是抄者所加,但至少在秦汉时期,标点已经基本形成,后来逐渐演化形成各种新式标点,但即便如此,古代的标点符号还是相对有限,还是以圈点为主,一直到民国时期才有了真正意义的新式标点,而在此前一直到晚清,很多的印刷品,仍然没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