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可是绝大多数的孩子,写出来的作文都是平铺直叙的,这样的作文自然不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也必然拿不了高分。相反的,我们的作文只有做到了叙事曲折、波澜起伏,这样才能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
那么,到底如何让你的作文在记事过程中曲折起伏呢?很简单,四个字——“兴风作浪”。
什么意思呢?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本来是平静的湖面,有人故意向湖里丢下一块大石头,就会激起波浪。我们写作文也一样,在记叙事件时,要提出问题、制造矛盾等,在读者脑海中掀起“风浪”,这样写作手法就叫“兴风作浪”。具体的,它又包括以下三种:
一、设置悬念法
设置悬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卖关子,也就是提出问题,不直接告诉答案,以此抓住读者的好奇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和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
例如,有一篇作文叫《神秘的脚印》,小作者一开头就设置悬念——有人来过!是谁呢?来干什么呢?这个悬念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希望了解事情的结果。一直到最后,小作者才解开谜底,读者也才松了一口气。
所以,设置悬念并在适当的位置解开悬念,能使记事过程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二、误会法
在文中某处有意造成读者的误会,然后在合适的地方解开这个误会,从而使读者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达到曲折动人的效果。
误会包括四种类型:一是正误,即本来是好人好事,误会为坏人坏事;二是反误,即本来是坏人坏事,误会为好人好事;三是一般误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产生误会,由此产生故事情节;四是互误,即甲误会了乙,乙误会了甲。
比如,我教过的李奕欣同学曾经写过一篇作文,名叫《一个让我误解的笑声》,运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篇作文说的是有一次自己考试考砸了,本来很要好的同学不但没有安慰她,还向她投来一声“嘲笑”。两人由此产生芥蒂,直到文章结尾,才揭晓误会:原来,同学向我笑是想提示我放学后一起回答,刚好她那时嗓子干说不出话,只好向我笑笑,本以为我会明白,谁想到被我误会了。正因为这篇作文巧妙运用了“误会法”,所以很快就在报刊上发表了。
三、情节突转法
情节突转法,就是在叙事的结尾时对文章前面的铺垫来个出乎意料的突然转折,使本来按照合乎逻辑的顺序波澜不惊地向前发展的事件,突然峰回路转,石破天惊,故事的情节突转急下,逆向发展。这种方法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先讲一则小故事:
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接着又写道“九天仙女下凡尘”,于是满场喝彩;又写道“儿孙个个都是贼”,子孙们惊怒;最后题曰“偷得寿桃献至亲”,众人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
再举个例子,有一篇文章叫《美国刀》,它的前半部分花大量笔墨对美国刀的锋利和坚硬进行了描写,这引起了“我们”也引起了读者的好奇,一句“美国人为什么能造出这么好的刀呢?我们这样想着,忍不住对那遥远的国度生出几分向往”把行文引入了对人物的刻画。
作者在后半部分刻画了两个人物:姐姐和父亲。姐姐长大后去美国留学,打电话给父亲,说她准备做美国人,不回来了。这是本文的第一次突转。如果说这一次突转多少还有一点意料之中的话,那么第二次突转“两个月以后,姐姐从美国回来了,而且决定永远不再走了”就确实出人意料了。其实本文的关键就在这两次突转,而且缺一不可。
这样不但增强了叙述的生动性,使情节跌宕起伏,而且写出了人物思想的变化过程,水到渠成地点出了“文眼”——“我从您的身上看到了比好刀更可贵的东西。只要我们每个中国人不丢失这种东西,中国总会有一天比美国好的。”“比好刀更可贵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顺势收笔,把无穷的余味留给了读者。
总的来说,写作文,尤其是记事作文,一定要化平为奇,避免平平淡淡、平铺直叙,不能让人看到开头大概就知道结尾。巧妙运用“设置悬念”“误会”和“情节突转”这三种方法,就能使文章的结构波澜起伏,满足人们“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审美意趣。
编辑整理:危笑天
80后青年作家,三知作文创始人,获多家报刊“优秀指导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