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我的忠实读者应该都知道,在古时候,我们中国男性一般都是要养胡子的。我在之前一篇文章跟大家提过,没有胡子的成年男性分为三种:第一,女扮男装;第二,太监;第三,确实不长胡子。
如果某个人不怎么长胡子,那他可就惨了。因为不长胡子在古时候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我们现在许多小学生喜欢骂别人是太监,但如果搁古代,一个人因为不长胡子被别人骂太监那可是非常没面子。然而,现在放眼我们的古装剧,几乎是清一色的"白净小生"。
这样的"小鲜肉",放在古代可就麻烦了。所以今天我就结合我们的蓄须文化,和大家聊一聊古装剧中是奇葩事。
李鸿章这一代人几乎都是长长的胡子,这样的胡子在民国之后就越来越少
古人们为什么要养胡子?胡子好看的人,容易被人高看一眼在古代的审美当中,男性养胡子的第一个好处就是看起来比较威武帅气。许多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胡子长得好看。
比如《史记》中就记载汉高祖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隆准的意思的鼻梁高,龙颜就是额头长得有点像龙。"美须髯",就是胡子长得很好看。
刘邦画像
这记载不一定对,但是至少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这种开国皇帝容貌的一种想象。
类似的还有刘秀。《后汉书》把刘秀的外貌形容为:"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意思是,胡须和眉毛长得好看,嘴巴大,鼻梁高,额头上鼓起一个"包"。
你看,在这里好看的胡须排在了第一位。
大家看过《三国》应该也都知道,关于有一个外号,叫"美髯公"。为什么叫美髯公?因为关于的胡子长得好看。
《三国》中的关羽
所以在古时候,如果你的胡子长得好看,那你可了不得。要是你去混官场,你的官运绝对是相当亨通的。
宋徽宗时期的著名宦官童贯,虽然是太监,但是由于个子高,长得魁梧,所以在官场上一直如鱼得水。
童贯出师辽国的时候,最开始的时候辽国君臣一听使者是个太监,都捂着嘴巴觉得很好笑。但是,当童贯走进大殿,辽国人震惊了。为什么呢?因为这童贯不仅身材魁梧,而且嘴巴上还长了一些胡子,声音也很浑厚。
就这条件,这哪是一般的太监啊!所以从此童贯不仅在大宋吃得开,甚至被辽国人高看一眼。
在新版《水浒传》中,童贯也是有胡须的,不知道是导演不知道童贯是太监,还是故意为之:
新版《水浒传》中的童贯
当然了,我们抛开史书和史实不说,光从古代的绘画中我们就能看出,几乎所有的人物画,画中的成年男性都是清一色地养了胡须。
比如,在鼎鼎大名的宋徽宗《听琴图》中,宋徽宗、蔡京和蔡京长子蔡攸都是有胡须的:
《听琴图》
历朝历代的皇帝画像中,皇帝们肯定也都是有胡须的。如果没有胡须,那肯定是朝代末期,皇帝岁数比较小。
像明武宗这种去世时比较年轻的,胡子要偏少一些,但是,画家还是非常用心地将胡子画了出来:
明武宗
对文武大臣和民间文人们来说也是如此。
我们现在有许多明朝大臣的写实画像流传下来。南京博物馆就收藏了一套《明人十二像册》,在这个系列画册里,就有一个明代书法家刘伯渊的画像。
这幅画像十分逼真:
刘伯渊画像
大家请注意看,刘伯渊的胡须特别少,下巴上更少,但是画家几乎是一根一根地将它画得清清楚楚,清楚到你甚至能将他有多少根胡须给数出来。
画家为什么要这么谨慎呢?因为如果画不好胡须,或者干脆不画胡须,这肯定就是对人的不尊敬。
像李鸿章这种活得岁数比较大、胡子又比较多的人,一般胡子都保养得特别好:
李鸿章照片
古人说,"毛发也者,所以为一身之仪表"。胡须和头发一样,牵涉到一个人的仪表。
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清易代,虽然服饰变了,但是蓄须的习惯还是继承了下来。
当然,养胡子可不仅仅是为了迎合古人的审美,更重要的是,胡子实在是不敢剃掉。
古人之所以养胡子,主要也是因为胡子不能轻易剃我在之前一篇文章和大家讲了古人的蓄发问题。其实古代的"发",不单单是指头发,从广义上来讲,胡须也属于"发"。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意思是说,我们的身躯、内体、毛发、皮肤等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
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不敢毁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也就是说,我们是不能随随便便糟践它们的。所以,古人不仅要蓄发,还要蓄须,也就是养胡子。
这种胡子就算是比较好看的,但是稍微有点稀疏
如果大家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或者小说,一定对曹操骑马踩坏庄稼、后来割掉头发代替割掉头颅的情节印象非常深刻。
我小时候在看的时候就很是不懂:为什么曹操割掉头发就可以免去一死呢?为什么曹操搁个头发,还有那么多人组织他呢?
后来我才明白,其实头发在古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头可断,发型不能乱",这在古代甚至可能真是存在。
比如清军进驻南京之后,很多人都投降了。但是当满清开始推行"剃发令"的时候,江南的文人们几乎都反了。为什么反?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实在是太重要了。束起头发,我们还是个文明人;剃掉头发,与蛮夷何异?与禽兽何异?
黄宗羲画像 明朝灭亡后,文人一度非常喜欢戴这种头巾,因为正好可以包住被剃掉头发的头部
头发很重要,胡须和头发的意义也是相同的。
大家可以去看一看马跃的《贞观之治》。这部剧有一个细节特别有意思:马跃饰演的李世民在睡觉前,都会用一个小袋子将胡须装起来,这样睡觉的时候胡子就不会被压乱了。
马跃《贞观之治》中演的李世民,胡子很好看
中国的古装剧,到了重视一下胡须问题的时候了我们现在古装剧,总体上是"小鲜肉"横行。
我不是说小鲜肉的演技一定不好,也不是说不给小鲜肉试错的机会,而是小鲜肉对自身的挑战太少。如果导演说让小鲜肉们养一个胡子,他们很可能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而拒绝养胡子。
比如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易烊千玺饰演的角色虽然年轻,但已经是成年人,实际上是可以适当蓄须的。
《长安》中的李必
为什么呢?因为这部剧除了易烊千玺等少数几个角色之外,其他的角色全部蓄须。这是一大进步,但是,同时也反映出了剧组在解决"小鲜肉"定位时,还存在很多困难。
这种困难肯定也不完全是易烊千玺本人造成的,也不是剧组造成的,更多的我觉得还是观众造成的。
既然启用了"小鲜肉",就必须照顾到观众的情绪。
我之前写过很多篇《孤城闭》的服饰方面的文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预告片和剧照中发现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除了太监和女性角色,这部剧的其他角色全部蓄须,除了王凯饰演的宋仁宗。
《孤城闭》中的王凯
包括喻恩泰在内,都是蓄须的
为什么其他人都蓄须了,就王凯破例呢?
这事还真不怪王凯本人,也不怪剧组,原因恰恰就出在王凯的粉丝身上。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些剧照,剧照中王凯的嘴角边多了一些胡子,比如这张:
王凯 剧照
这时候粉丝们怒了:天啊,我的男神就这么被你们糟踏了!王凯怎么能留胡子呢!
所以,现在有一种说法:据说剧组为了照顾观众们尤其是王凯粉丝们的情绪,很可能把王凯的胡子给去掉了。
这最终版到底有没有胡子,或者是胡子出现在什么时间点,都是存疑的。如果上映的版本缺少了胡须,那只能说这部剧还是败给了脑残粉。
早期的古装剧,尤其是正剧,蓄须其实是常态,近些年有倒退《大明王朝》这部剧中关于张居正这个人,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的胡子。
《大明王朝》中的张居正 胡子浓密、乌黑,而且很直
剧组之所以这么安排,其实也是用意颇深。
在这一部里,张居正只是一个配角。但是仅仅凭借这个胡须,即使是对历史不大精通的人,也会感觉到这个人不简单。
而且,网上一直传言《大明王朝》要拍第二部,第一部的双主角是嘉靖和海瑞,第二部的双主角变成了海瑞和张居正。显然,第二部讲的肯定是张居正改革。
所以,第一部张居正的"美须髯"其实就是一个伏笔。
另外,在这部剧里,男主角几乎也都是清一色的全部蓄须。
最近在看一部老剧,叫《江山风雨情》,里面的角色也是除了了太监,其他清一色蓄须。其中有一个细节非常有意思:崇祯皇帝刚登基的时候还没有胡须(17岁),后来胡须渐渐长长:
《江山风雨情》中的崇祯
到明朝灭亡时,虽然是同一个人演的,但此时的崇祯已经是一副非常苍老的样子了。
在早期的电视剧中,蓄须基本上是一种共识,但是我国的古装剧越发展越偏离了当初的轨道。
我之前夸过很多次《明妃传》的服饰,但里面还是有一点不大满意的地方: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几乎没有出现过胡须。朱祁镇好一些,在被鞑靼掳走之后留过一段时间胡子,但朱祁钰直到去世,依然是白净小生的形象:
《明妃传》中的朱祁钰
朱祁钰去世时差不多三十岁,所以,缺少这么一点点胡须,总感觉缺少一点点古人的气质。
其他的剧就不说了。不给我们来一个10倍的美颜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现在的很多学者和网友都认为,古装剧在蓄须上越走越远,大不如以前了。
蓄须,是我们的一种传统,在影视剧中应当有所体现先重申一下我的基本观点:古装剧,只要是历史剧,尽量在服饰上、束发和蓄须上,以及器物、文化等方面做得好一些,符合历史一些,我觉得这才能真正推动中国古装剧的发展。
同时,也能推动观众文化知识和文化审美能力的提升。
架空剧除外,可以适当放宽限定。包括长发飘飘、披头散发,也是可以被允许的。
最近很多人给我推荐老电影《李时珍》。确实,《李时珍》这样的剧,里面的角色一举一动,都给观众传递出一股浓浓的传统美学氛围。
《李时珍》电影剧照 浓浓的中国风
明朝人长什么样?明朝人具备何种气质?
我觉得从这一的老电影里面,我们就能看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我这几期文章所讲的虽然都是很小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把这些很小的问题、很小的细节做好,我相信不仅仅我们的影视剧能受益。
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孩子,也将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