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死亡诗社》讲述的是:一个叫威尔顿预备学院的私立学校来了一位叫基汀的教文学课的老师。这所学校向来注重的是升学率,这也是学校引以为傲的地方,来这里上学的学生非富即贵,家长对孩子抱了很大期待。学校注重的是怎么教育学生提高成绩、考入名校,而基汀却一反传统,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不是直接把所谓的文学知识全部教授给学生,而是开启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习惯,让他们感受生命的热情,抓紧时间,活出自己。
很多人都把这部电影定义为“教育片”,实际上,它的意义又何止和“教育”有关?它所传达的,更是关于人如何生存,如何数算自己的时间,如何在短暂的生命中活出自我。
为何叫“死亡诗社”很多人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以及在看完之后都会发出疑问:这部电影的名称,为什么叫“死亡诗社”?其实,这部片子从开始到结束,就贯穿着和“死亡”有关的信息。
影片开头,学校的开学典礼中伴随着一段苏格兰风笛,庄重而压抑的氛围是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学生们在庄严的礼堂中一起朗诵者校训:传统、荣誉、纪律、优秀。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也显得深沉而凝重。
在第一堂文学课上,基汀老师吹着口哨进来,然后带领着这些学生们走到校史资料的走廊。看着那些已经作古的校友们,“死亡”这个主题,再次从基汀老师老师向学生们传达出来:“我们是蛆虫的食物,在这儿的每一个人,有一天都会停止呼吸,变冷、死亡。”
电影采用冷色调,这就奠定了影片的整个基调。当夜晚,学生们在黑暗的夜色中,身披斗篷,拿着手电筒,伴随着神秘的苏格兰风笛,他们穿过迷雾中的树林,来到一处狭窄的岩洞中。整个过程显得诡秘异常。
尼尔是第一个对“死亡诗社”感兴趣的学生,每当谈到诗歌,谈到诗歌里那些包含着的浪漫、激情、自由、理想时,他的眼睛里放着光。然而他虽然喜欢演戏,但他生活在一个对他不断情感勒索的父亲控制下。
当尼尔的脸上越发表现出对自由的热爱,对戏剧的向往时,观众会慢慢感知,尼尔最终的结局,会是个悲剧。
《死亡诗社》的故事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而美国和西欧大规模的“反主流文化运动”,是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运动的参加主题是青年,他们反对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和价值观,提倡冲破约束、追求刺激等)。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基汀老师的做法是在跟整个社会机制对抗,以一人之力抗衡整个体制,这样的结果,是意料之内的悲剧。
本片起名为“死亡诗社”,或许正是想表达“向死而生”的含义。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在他的著作《存在与时间》里探讨了这一说法。在他看来,死和亡,是两个概念,死是一个过程,因为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在逐步走向死亡;而亡,是结束,是一个人走向生命的终点。所以:“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海德格尔之所以提出这一点观点,其实是为了激发人内心对“生”的欲望,生命的活力。人要时刻保持“死”的觉悟,然后,才能在精神上觉悟,才会去重视自己生命的意义,才会在有限的生命里,才会去拓展生命的宽度,提升生命的高度,真正地、清醒地活出自我。
在影片的最后,虽然尼尔死了,基汀老师也被辞退了,然而当曾经最胆小的托德·安德森站在课桌上,向基汀老师用“O captain,My captain”告别时,当“死亡诗社”的成员们一齐用“O captain,My captain”向基汀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时,我相信,基汀老师已经在学生们心中种了一颗种子,那是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我的探索,这颗种子在孩子们未来的人生里,一定是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圣经》上有一句话: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尼尔死了,基汀老师离开了,但我们看到了满教室的的托德·安德森,这便是延续和未来。
《死亡诗社》的现实意义《死亡诗社》上映于1989年,故事背景设置在20世纪50年代,然而时至如今,《死亡诗社》的影响依然存在。影片中的台词并不华丽,但却引人深思。如何看待生命,如何利用时间,如何面对死亡,这是这部电影所传达的。《死亡诗社》最想要告诉观众的,是尽力活出自己想要活出的人生,为自己而活。
梭罗说:大多数人都活在平静的绝望中。那么,如何活出自己呢,如何冲破他人的束缚、传统的禁锢?在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其实,这个问题,这部电影里已经给出了答案。电影中,那个叫查理·多尔顿的学生,公然对抗学校规定,以“死亡诗社”的名字,在校报上发表了要求学校增加女学生的文章,还在校长讲话的时候,弄了一出“天堂打来的电话”的闹剧,而后遭到校长的体罚。对此,基汀老师却耐心教导多尔顿,让你勇敢,并不是叫你胡来。“有时候要大胆,有时候要小心。在我看来,被学校开除不是勇敢,是愚蠢,因为这样你会失去很多机会。”
其实,基汀老师告诉自己学生的,也是这部电影想要告诉观众的,那就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在心中留一方净土,时刻保持着准备着打破规则,活出自己。当你没有能力做到的时候,那么就在现有的既定规则下学会保护自己,在忍受规则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直到你有能力去冲破这些束缚,成为你心中想成为的自己。
最后,以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的这段话来结尾,这也是“死亡诗社”的开幕词: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的所有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却发现自己从未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