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相信人的可塑性。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男人,女人,甚至是小孩,都在生活中扮演了某类角色,这些角色依据情境的不同而不同,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一个或多个面具,以备在需要的时候带上它,匹配不同的角色。
在商场,有服务角色,也有消费角色;在公司,有工作角色,也有管理角色;在家里,有父母角色,也有夫妻角色。
这些具有不同定位的角色的出现,使得一个社会的完善成为可能,因此,我们常常会提到我们的社会性角色的标签,因为我们需要把自己匹配上某种环境,这样才能有归属感,换句话说,如果失去了一个标签,我们存在的价值就没了。
一个人,可以是保安,可以是司机,同样可以是医生,是老师,人的可塑性十分强大,只要了解社会的游戏规则,你可以是社会中的任何角色,但有一点局限就是,当你逐渐深入到游戏中时,社会阶级会随着这种深入而逐渐固化,形成最终的阶级差异。
说的直白点,我们很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中失去方向,最终走入迷途,成为社会角色中的主观角色,而失去了作为旁观者的清醒意识,尽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对生活有种知觉性的理解,能够凌驾于生活思考生活内部,但这种理解一般受到社会规则所启发,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又重新适应了规则性的生活。
这仿佛是一个关于思想的死胡同。
我们受限于这种规则,又想摆脱这种规则,但摆脱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想要重新制定一种规则,来吞噬掉之前的规则,让潜藏在内心中的知觉意识来承载自己的思想世界,让灵魂成为肉体的主宰。
《小丑》的思想,也是如此。
小丑在了解小丑的过去之前,我们很难去了解小丑这个角色,这个充满着诡异气息,且精神兮兮的角色的塑造,和DC旗下的《蝙蝠侠》系列始终是脱不开联系的,《蝙蝠侠》电影最出名的三部曲,其中又以《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小丑戏份最多,作为蝙蝠侠系列中的主要反派角色,小丑始终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个人魅力。
他虽然没有强大的能力和坚固的身体,但却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古怪的想法,这些个人化的标签让这个角色充满了吸引力,凭借外化在脸上的小丑妆容和不时的怪笑,让他邪恶却又滑稽的性格凸显的更加明显。
所以表现在小丑身上的,一方面是内在的性格魅力,另一方面则是外在的妆容魅力。
这两方面在希斯莱杰所扮演的小丑形象(《蝙蝠侠:黑暗骑士》)中表现几近完美,看过这部电影,你就很难忘记片中小丑邪魅的笑容,作为片中少数几个反派角色,希斯莱杰的小丑,是我见过处理的最好的反派角色了,甚至连《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大反派贝恩,在我看来也略输一筹。
这样反派角色,亦正亦邪,富含故事性,因此挖掘他内在的故事和历史,会让这个角色本身更丰满,更深刻,因此我一直期待有一天能够看到小丑的独立作品,在今年,这个愿望终于得到了实现。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小丑角色被创立之初算起,到现在大半个世纪,这个角色始终没有一个清晰地定位,从早期的边缘反派角色,到险些被腰斩,再到DC重启,重新设计,成为主要反派角色,这个角色的命运不是一般的曲折,并且,他也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设定,有时候为了更凸显这个角色某些特点,在细节上有所改动也是常有的事情,这就使得角色本身的故事更加扑朔迷离了。
小丑是怎么来的?
小丑到底是谁?
小丑为什么成为了小丑?
这些问题在这个角色还未完全成长起来之前还没有,但当小丑成为了DC旗下反派中的主要角色之后,我们就需要迫切的解决这个角色的人物背景问题。
我们需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因为我们对角色赋予了情感,这种情感让角色富有活力,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而不再是摆设,因此,在这种迫切的需要簇拥下,《小丑》出现了,他满足了我们对小丑角色过往经历的构想,同时,也将这个角色带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希斯莱杰参演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上映后,很多人感叹:希斯莱杰后,再无小丑。
如今,这个定论很可能将会被推翻。
谈到小丑的一些设定,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角色,了解它所遵循的商业模式和角色定位,但是假如要塑造一个活在过去的小丑角色,其实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欣赏一个角色简单,但理解一个角色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借着《小丑》这部电影,我们来好好讲讲这个关于小丑的故事。
外化的精神世界文章开头提到人在社会中必须要遵守社会规则,实际上是为了说明生活中固定存在的形式感,这种形式感必然存在,且永远存在于我们身边,你可能不会感觉到他,但如果突然失去他,你将会成为众矢之的。
《小丑》中的主角亚瑟·弗莱克就是这样一位显然不那么符合既定形式的人。
一个精神病人,一个小丑,一个穷人,三种标签集中在一个角色身上,使得角色变得复杂,同时,这也是他悲剧生活的罪恶源头。
扮演小丑,帮助商店招揽客人,却被一群街头混混戏弄,惨遭殴打;想要当个喜剧演员,却因为患有狂笑不止的精神疾病而饱受嘲笑;好不容易登上舞台,没几天就被电视台主持人当做笑柄戏弄...生活对于亚瑟并不怎么友好,原因就在于他和整个世界的格格不入。
没有人会想要一个动不动就狂笑的小丑,小丑这个角色目的是让观众笑,而不是逗自己笑,角色定位的错位让亚瑟始终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小丑,即使他从内心渴望成为这样一个角色,但是现实是残忍的,不遵守规则或是不符合形式的角色将会被社会所淘汰,甚至被孤立,于是亚瑟接连丢掉工作,犯下罪行,失去情感,他在慢慢的,一点点的丢掉世界,而世界也在逐渐将他剥离出去,所以电影讲的是一种分离的过程,当亚瑟被剥离出世界的时候,就是小丑诞生的时刻。
故事开头,一场动乱,起因为垃圾厂员工罢工,垃圾回收陷入瘫痪,整个城市陷入一片肮脏、恶臭之中。
这场动乱,不大,也不小,但是却足以影响人们的生活,于是,成为了人们的焦点,也成了新闻的焦点,故事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展开的。
焦躁、嘈杂、仓促是这个环境的代名词,一方面人们在吵嚷着罢工,渴望获得比现有状态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人们仍需要工作,赚取工资养家糊口,整个社会如同陀螺一般飞速旋转的,并不会因为一部分的迟滞而分崩离析,虽然不满足这种乏味的生活,但是人们没有一个强烈的决心,或者说没有一个适当的领导者去引导他们改变着一切,所以整个世界并不会有多少变化。
只有当人们意识到他们改变的决心,并愿意承担这种改变的后果时,改变才会发生,而引发这种改变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主角:亚瑟·弗莱克——一个生活落魄,滑稽可笑的小丑。
为什么是小丑呢?
因为他足够突出。
历史上有两种力量最为可怕:一个是言语的力量,另一个就是符号的力量。
《V字仇杀队》的V形标记,《浪潮》中的极权思想,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在表面上看它们所代表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或符号,但是其内在所具有的深刻寓意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表现在外部的只是思想物化所得来的产物,它们是形式化的思想,但往往比思想更能蛊惑人心。
在《小丑》里,小丑便是思想的一种外在符号。
电影故事后期,地铁站里人们蜂拥而行,全都带着小丑面具,就像在《V字仇杀队》里带着笑脸面具的人们一样,通过这种外化的精神符号来表达一种思想或情绪。
小丑何时成为这样一种符号的呢?
在地铁枪击案之后。铺天盖地的报纸和新闻报道了一个化了小丑装扮的男人杀害了三名花花公子,使得案件中的“小丑”一下子成了名人,使得他成了发起改变的关键人物,而恰巧他所杀害的三个人,是养尊处优的保守派,这样的巧合,一下子就将阶级派系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小丑”这个形象,也就成了这场混战中的主要角色。
作为小丑角色背后的普通人,亚瑟大概是我们常常提到的loser,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也不懂如果取悦别人,同时破碎的家庭也是这个角色性格孤僻的原罪,最具有悲剧色彩的地方,还在于他有一个成为谐星的梦想,却没有那样的命运,偶尔在表演中迸发出来的笑声尖锐突兀,毫无幽默感,甚至有些瘆人,也注定了这个角色的悲剧结局。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他是被社会所孤立的人,是带有边缘色彩的人,因此,他更能体会到作为边缘人群的感受,也更有资格为这群人发声,领袖品质这个词,要么拥有宽广的胸怀和远见,要么就是具有坚定信念和纯粹意志的人,只有当你的纯粹行为能够充分展现或代表你的思想的时候,你才能站在相应的位置上,否则,行为或思想都不会有所延伸。
小丑,让一切成为可能。
关于小丑《小丑》这个故事,讲的其实就是一个“小丑成为小丑”的故事。
这里的小丑,一个是扮相上的小丑,属于外化的小丑;一个就是精神上的小丑,顾名思义,也就是内化的小丑,这两个小丑属于两种状态,也同时对应了故事中主角的两种生活状态,事实上,我想说的是,亚瑟大概是一个小丑化的精神分裂患者。
电影虽然没有直白表现这方面的剧情,但我们却可以依据一些似是而非的片段,来对我们这种猜测加以佐证。
比如,故事前半段,亚瑟坐在观众席里,受到主持人邀请,登上了最喜欢的脱口秀明星的节目舞台,成为了聚光灯下极为瞩目的人物,正当情绪渐入佳境,但镜头又突然一转,亚瑟呆滞的看着电视,节目仍然在播放,里面并没有亚瑟,我们才意识到,之前那段是亚瑟的幻想。
再比如,亚瑟偶遇了同住一个公寓的单亲妈妈,对其抱有好感,而这也成为了后来他们顺理成章成为恋人的前提,但突然当亚瑟失去了一切,突然闯入了女孩家里时,又被质问:“为什么闯入我的公寓”,瞬间将两者关系拉回到了起点。
仿佛在此之前的所有经历全部未曾发生,他们之间的爱情只不过是主角单方面的臆想,其实从未发生过,这些经历只发生在亚瑟的脑海中,但他却把它当成了现实,也进一步验证了亚瑟精分的实质。
这种精分也促使了亚瑟情感的变化,当严苛的现实一步步逼迫着亚瑟抛弃善良,隐藏在角色内心中的恶就会逐渐被挤压出来,并占据其整个身体,而这种恶最具象化的展现,就成了我们在电影中所看的“小丑”。
为什么会是小丑呢?
因为他足够私密,一张扮相,一张面具,足以抹掉你身上所有的特点,把你塑造成一个全新的形象,你所做的一切与你的过去无关,只和你的外在符号相关。
所以电影里,最后亚瑟如愿以偿登上脱口秀舞台的时候,他让别人叫他“小丑”,也暗示着他的改变,存在于他心中的善随着对整个社会的剥离而逐渐剥离,因此,恶接纳了他,并成就了他,恶,就成了小丑唯一的生存法则,这一刻,规则因为小丑而改变。
作恶的极端,就是传播这种恶,符号的力量我们绝不会陌生,因此,小丑所带动的暴动,我们也自然能够猜出一二,一来,我们把它归咎于哥谭这座城市的腐败和没落,二来,我们也绝不会忘记,原生家庭对小丑的影响。
那个渴望成为喜剧之王的外化人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代表了邪恶和混乱的小丑人格,并最终占据了小丑的整个身体,可悲的是,这种转变无法避免。
和《汉尼拔》中的医生汉尼拔一样,小丑的精神世界,实际上是饱含着痛苦和泪水的,这一切,被小丑这张滑稽的面具所遮挡,才没有被人所注意到,那个胆小怕事,快乐且积极向上的小丑始终存在于角色的内心深处,只不过压抑的世界不允许这种存在,它们打压他,污蔑他,摧残他,而这,才是小丑人格转变的关键所在。
这才是这个角色最能触动灵魂的地方,也是悲剧的核心。
而我们的心中,其实也有一个小丑,这也是我们悲剧的源头。
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