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对中国影迷来说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我们终于有了一部世界级别的战争片,这是第一部,这部影片的成功决定了后面有更多的影人参与进来,我国之后的战争电影有了希望。
有意思的是,看网上对本片的赞美却忍不住有点汗颜。大多人在说
“没有英雄主义”
“原来每个人都可以死”
“原来战争这么残酷”
“原来死亡的时候不用矫情”
这根本就是战争电影的标配好不好?
看到这些评论,竟然有种受到侮辱的感觉,这就好像当初央视引进《兄弟连》,大学舍友当时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剧集,看惯国内战争片的他愣了半天,最后就说了句:CAO!
我看完这些评论之后,我脑中想到的同样是这个字——这个字简直五味杂陈,是夸是也怒,是悲也是喜。
然而,《红海行动》最令人振奋的,也就是这种革命意义吧。
林超贤写实的暴力,才是超正的三观
“二十世纪的特点不是暴力本身,而是观看暴力。”当暴力事件频发的时候,暴力对你造成的印象,远比暴力本身影响更大,也更加可怕。
观看暴力并不意味着有暴力倾向,军事迷也不是好战分子。导演林超贤是一个铁杆的军事迷,也是一个观看暴力的人,更是一个诠释暴力的人。
在所有的香港导演里面,林超贤是演绎暴力最写实的,在暴力方面的三观是最正的,即便是在吴宇森式暴力美学盛行的年代,林超贤照样直面暴力本身,残忍直接。
两者之间根本的区别是,所谓暴力美学多用大景别,绚烂的爆炸,慢镜头的死亡,舞蹈一样的走位,打不完的子弹和永远不死的主角。这种电影的立意是:让观众体会到现实中体会不到的情景,以及现实中体会不到的感官享受——简单概括为:意淫。
这种风格适合的是警匪、黑帮、江湖主题,你从中感受到的是侠客一样的快意恩仇,至于现实意义倒是基本谈不上了。
林超贤刚好相反,作为一个军事迷,他钟情于将暴力写实化,更关注与影片的现实意义,暴力越真实越血腥,我们才越懂得珍惜。
值得一提的是,在暴力美学之外,还有一个战争美学——这一点我简直就是反感了。在诠释战争的过程中,让你有上场杀敌的冲动,让你觉得战争是正确的,并且是有效的正义的手段。抗日神剧属于其中一种。
看完抗日神剧,傻子都摩拳擦掌想上战场,看完《红海》,我们才知道战场上是真正的勇士,那里没有一颗子弹因你正义而有同情心,也没有任何一个敌人邪恶到让你的杀戮变为光荣。
国内战争片的标杆,不必和《战狼》比较
所以,林超贤的《红海》为我国真正的战争片立了一个标杆。这个标杆绝对是空前的。
原本《战狼2》之后,担心下一步的导演们都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它票房实在太高了),弄点民族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掺几句笑话,就自以为是战争片了。这部《红海》之后,心里才能踏实下来。
很多人都在比较《红海》和《战狼》,战狼粉们又生气别人总是比较他们(写影评估计都挨过他们骂)。其实真没比较的必要,从类型上,战狼是动作片,红海是战争片;从人群上,战狼是儿童片,红海是成人片;从情怀上,战狼是有仇必报,红海是有人必救。
所以,比个什么劲?至于票房更没有必要比较了,票房高低要看人们的观影癖好,就好像我虽然看到抗日神剧就受不了,可还是拦不住老爹老妈在电视机前天天守着看。
林超贤战争场面操控力,绝对是世界级的
林超贤作为导演的操控力,是毫无置疑的。他原本就是一个铁杆军事迷,拍摄电影时他用于枪械的开支一直出了名的大。枪战场景的拍摄,他一向坚持连贯拍摄,场地内多机位捕捉。为保证场面的连贯性,他自己在战斗场景拍摄时通过开枪发号施令(现场演员听不到他的喊话),《红海》中为了跟踪拍摄,还翻车造成事故。
只要能保证画面的真实度和流畅度,林超贤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当初拍摄《证人》的时候,林超贤在自己熟悉的香港还考察了两天场地,出资三十万动用上百支气枪作道具,拍摄过程中搞翻街市内近三十个摊铺,入夜之后更出动了武装警察部队,让很多市民一度误以为有大事发生而报警。
而这次在摩洛哥拍摄《红海》,仅仅是蛟龙团队前进的路线场地考察就用了两个月,而拍摄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
这样流畅的动作戏中,他聘请真实的蛟龙特种兵作为战术和动作顾问,保证了演员专业性。再通过战斗细节表现人设和电影主题,真功夫都在细微之处。
所以从头走下来,虽然文戏较少,可观众对每演员认知都很深。同时,导演在战争中表达的主题,也必须是细节中呈现,比如那个吃坚果的狙击手其实是个小孩(林超贤原本想用更小的,但碍于审核和观众接受程度最终选了一个16岁的少年),这远比让反派卖弄各种丑态更能表现对与错。
总之,这部电话好话说的太多了,但怎么夸都不过分。对国产电影来说,这是一部开先河的作品;对林导这个军事迷来说,简直是过足了瘾,甚至有种鱼归大海的畅快感——他担心自己以后再没有机会拍这样的电影,所以海陆空、巷战狙击坦克能上的全都上了。
感谢林导终于玩爽了,但我觉得这根本不是你玩的最后一把,这不过是个开头而已。
今日身体不适,肉源明日补缺,谢谢大家。祝大家晚安。
相关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