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师说
导语
前不久湘西的李田田老师吐槽形式主义一事愈演愈烈,被人民日报、央视等权威媒体关注与力挺,并由此掀起一场迎头痛击形式主义作风的浪潮。
人们对基层形式主义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对于广大的教师而言,检查手写教案也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之一。
教案,写在教科书上,这个建议很不错。
我就是把教案写在教科书上的,也要求学生把笔记做在课本上。
我经常强调,学生学得好不好,看看书本的干净程度就知道大概,学霸的书上面密密麻麻,红红绿绿的笔记。
哪位同学把一本教材的空白间隙写满了笔记,新书摩挲成了旧书,很少有学不好语文的。一个老师把教材都翻烂用旧了,重复利用,省时省力,节约资源,为何不好?
时代已经发展到信息社会了,无纸化办公早就实现了。
但是在很多学校,为了便于检查,只认手写教案,电子教案不算。此前,还有学校教师因为没有纸质教案被学校处理的案例。
做过教师的都知道,教了几年书后,教案真的就不用那么写了。否则就是抄教案应付检查,没有什么用处。
有经验的教师,就是在教科书上圈画、做记号、写提要、写备忘,这个比抄写整齐的教案要实用的多,而且节省很多时间。
上学期,教研室的领导到我们学校推门听课,没有给任何人打招呼,直接推开了教室的后门,进入课堂。
那节课正是我在上初三物理的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的内容,我从内心来说,很反感这种推门听课的方式,打断了老师上课的思路,影响了老师的发挥和学生的听课。
下课后,教研室的领导问我,你上课怎么没有备课本?
我回答道:"我的确没有备课本,备课本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已,没有几位老师上课时拿着备课本上课,备课包括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课后反思,我把这些全部备在了头脑中和教科书上。”
我把教科书递给领导看,书上写的密密麻麻,领导认真翻了翻教科书,说了五个字:"不错,真仔细!"
第二节课开始评课,我以为教研室领导要把我当做一个典型来批评,我也准备了一些话语来应付教研室领导。
首先领导让我发言,说一说这节课是如何上的?重难点是什么?突破了没有?自我评价这堂课怎么样?
我按照领导的提问,逐一回答完后,领导很满意。
关于备课本一事,领导很赞成我的做法,并用手机拍了照,带回去讨论后,准备全区推广,从此以后,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把教案备在教科书上。
对此,网友们有着许多的看法,一起来看看吧!
观点一
直观方便,身体力行做批注,给学生做榜样
手写教案浪费时间、精力,没实际用处,就是应付检查的形式,完全应该丢弃。而在教科书上备课,是我这些年一直用的方法,超级好用,赞一波!
1.教案本就是应付检查的,太过于形式化。
我们这的教案还要求手写,每星期五上交,这一项算在教师量化考核积分里,10分。所以,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老老实实手写教案,不敢落下一次。
大部分老师写这个就是为了应付检查,在教案集上抄一点,应付了事。当然,我说的是大部分,刚毕业的老师详细写一写还是有必要的。
对于老教师来说,尤其理科,知识点就那么多,闭上眼都知道在哪一页,怎么教也心中有数,写教案就是做做样子,根本就不会拿着用。
2.写在书上用起来直观方便。
相对于写在本子上的教案,我更喜欢直接写在课本上。课堂授课环节简单标注一下,重难点写一下,词语的品析写在句子旁边,相当于做批注。
这样备课的过程就是自己解读文本的过程,一篇文章这样解读一遍,知识点、重难点心中清晰明了,比写在本子上更直观,还似乎有一种亲密接触的感觉,和作者对话的感觉。
用这种感觉授课远远比用教案本上课舒服。
3.身体力行做批注,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榜样。
我觉得读书最好的方法就是做批注,我也常教学生做批注。在课本上备课简直就是做批注。
平常上课的时候,我也习惯让学生把知识点,直接记在课本上,便于他们日后的复习。
我用过的旧书上大都密密麻麻记了好多东西,有一个同事晋级答辩的时候,借我的书用,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说有你的书,就哪里还用得着教案呀,真是宝贝。
我也常让学生看我的课本,以此教他们做批注,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4.反复使用,不断改进。
只要教材不变,一套教材我会反复用,有外行的人可能说,用老教材,多不负责呀,其实,课本上的知识点并不会变化,发生变化的可能会是侧重点,只要我们在课本上标出来就可以了。
其实,变化最多的是呈现方法,就是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状态,做相应的调整,但这些是无需写出来的,也是事先写不出的。胸中有丘壑,自然会根据不同的学生状态做出不一样的改变。
总之吧,我觉得写在课本上利大于弊,大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备课。
观点二
注入了自己的思
这才是老师讲课时真正的“秘诀”。
每学期期末,镇中心小学都要对全镇老师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所谓教学常规,就是指教案,作业批改,计划总结,试卷分析等。教案是检查的重点,要求得很细,对教案的字数,格式都有要求,必须手写,要有重点难点,教学反思,教学步骤要完整……
其实,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都知道,备课本上抄写得工工整整的教案基本上都只是应付检查而已,都是从各种教学用书上抄下来的,没有几个老师上课时会拿着这样的教案,因为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拿教学用书上课。
那么,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课吗?当然,就算是我这样从教二十年多年的老教师上课之前也是需要备课的。
这个备课绝不是拿着教学用书去抄写,而是根据自己的班级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在教本上勾勾画画,圈圈点点。
这样的教案,也许其他人看不懂,也许没有抄写得教案那么漂亮,但却是老师的对教学流程的设想,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
因为注入了自己的思考,我们把这样的教案称为“有灵魂”的,这样的教案,才是老师讲课时真正的“秘诀”。
曾记得我初中有一个生物老师,上课时连课本都不带,更不要说教案了。
他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了如指掌,一上课总是漫不经心地让我们翻到课本第几页,划出第几个自然段第几句,讲起课来,行云流水,不带半点磕巴。
这手绝活算是把我们这些毛孩子镇住了,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因此我们的生物成绩特别好。
现在想来,可能是这个老师事先在办公室对于今天要讲的内容做了充分的准备,对教学流程了然于心。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他的教学艺术近乎崇拜,自然用心学习。
对于这样的老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苛求什么教案呢?他心里有教案,对课本内容,对课堂教学流程胸有成竹。
我学校也有这样的老教师,上课之前翻看一下教案,课本,连课本上书写教案的过程都没有。
上课的时候夹着教本就去了,同样能很好的把握课堂节奏,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来,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很多随机的东西。那种每个教学过程,每个提问都预设好的教案,真正应用于课堂教学能有多少呢?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备课本上的教案也好,教科书上的教案也好,心里的教案也好,都是为教学服务的。
只要老师能把握住教学重点难点,课堂教学的节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什么一定要拘泥于教案的形式呢?
观点三
教案写在书上,节约时间而且实用
一万个支持!
前面三年,我们都是用电子教案,今年又忽然要求要手写教案,感觉一下子回到解放前了!
不是老师的人是不知道,手写教案,最痛苦的是语文教师,上一节课45分钟,写一个课时的教案要30分钟,而且还要准备PPT。
真的直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了!问题是别人不是天天登台,教师是一天要等数次台啊!
亲爱的领导,你们是不在一线不知道一线的火力猛啊!上课,改作业,备课,辅导,活动,处理偶发事件,一天跟班六到,接待家长来访…这是什么工作节奏,你真的知道吗?
记得好久好久以前,我刚刚毕业的时候,年长的老师告诉我说,到了多少多少岁就可以在书上写教案了!可是真的有那么一天吗?
教案写在书上,真的是节约时间,而且实用。上课的时候,什么都不拿,但是教科书一定会拿。上课的时候,看教科书就会看到教案,不是比翻看教案本要好吗?
观点四
备课写在教材上,课堂效率就是高
把教案写在教材有这几点好处:
一是课本使用原则是宁脏勿净,看起来密密麻麻,脏兮兮的,可都是宝贝;随时批注,点评,尤其是关注课后习题,注解;随时记录新方法;补充解读深化教材内容,尤其是注重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记录的东西都是串串珍珠。
二是自己使用过的教案也是自己的宝贵财富,修补之后,再使用,不时有新的发现;还对自己当时的思路很惊讶,自己有时候,还真能想得到,想得多;还发现自己过去曾经犯过错误,幸亏保留备课本,要是没有旧备课本,错误还将继续下去,老树发新芽。
三是这样讲起课来,思路清晰顺畅,重点难点突出,管用,好用。
四是虽然没有一个完整的教案,但是,非常实用,课本上边的很多东西,稍加整理,就是优质的自媒体文章。
五是备课时,随时运用自媒体,看看最新动态,对照大家什么看法,自己又进一大步。
总之,备课写在教材上,用着自己的老教案,上起课来,娓娓道来,指导点拨,师生互答,其乐融融,课堂效率就是高。
看了这么多教师们的观点,老师们有什么看法呢?您一般怎么写教案?觉得写教案有必要吗?欢迎留言与我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