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武侠电影。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武侠情缘。小时候受武侠影视的感染,时常幻想自己也会那么三招两式该多好,也能像电影中武功高强的武侠人士一样,轻轻一跃就能飞上枝头,弹指一挥就能石破惊天,也想手握三尺长剑,仗剑走天涯,做一无名剑客。“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寒霜十四洲”,剑客身姿随剑身游走起舞,真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何等的壮观美妙!

小时候我们在同伙伴嬉戏打闹时也会经常喊出几句熟悉的语句:“看我六脉神剑、一阳指,独孤九剑什么呀”摆出各种拙劣的姿势,现在想想都觉得好好笑,但当年那份幼稚的情缘早已深刻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

1、《独臂刀》(1967年)
若不弃刀,何来田园,江湖之中,身不由己。本片是武侠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张彻的成名作港影史上首创百万票房被称为“百万导演”。由于剧中男主也是被失手砍去右臂,然后被弃之深野之中,然后偶然得到一本残破武功秘籍,练就一身本领,一战成名。是不是和神雕侠侣杨过很相似,王羽深刻地把男性阳刚冷峻之气呈现给观众,此后,武侠剧以男性的阳刚之气展现在舞台上成为当时的绝对主流,一代刀王,王羽。

2、《少林寺》(1982年)
本片获得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提名。这部片子上映时轰动甚万人空巷。2毛的票价获取了1.36亿票房。颠覆传统的少林,除了清规戒律还有人性色彩在里面。武僧们临危救难,“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一部划时代的武打片子。剧中牧羊女的清纯天然,那双干净美丽的眸子,不知道当年有多少男子被打动,哈哈哈。

3、《绝代双骄》(1992年)

当时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并不知道是青霞姐姐扮演的花无缺,但确实是冲着她去看的,当时是有点不能接受这样的改编。花无缺成女的了,还与小鱼儿郎情妾意,最后在一起了,但对于武侠喜剧还是可以接受,剧情是有些恶搞低俗无味,插科打诨,但演员是认真的,阵容也非常强大。本片获得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林青霞(提名)。
4、《醉拳》(1978年)

这是功夫片新流派--功夫喜剧电影的延续,这部作品在故事情节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剧元素,比《蛇形刁手》更具喜剧性,而两大高手的再次联袂,让这部电影成为了功夫喜剧中的经典。
5、《唐山大兄》(1971年)

该片在1971年上映后,带给观众不同过往的感官刺激,不但获得各界好评,还震动整个香港影坛,创下当时香港 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从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功夫片的热潮。
6、《精武门》(1972年)

一部功夫片的教科书式作品,在此之后的若干年,《精武门》被重拍好几次,但李小龙那种霸气却是无可比拟的。而那一个踢碎牌匾的动作也已载入影史,流传下来。
7、《死亡游戏》(1978年)

李小龙最后的封镜之作,本片只是半部分,废话不多说,没有他,就没有功夫片今天的成就,世界武坛也会暗淡不少吧。“以无形为有形,以无限为有限”,正是李小龙武术境界的最高体现。
8、《笑傲江湖》(1990年)

此片获得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张学友),有人评价说这部电影既有胡金铨的古朴浪漫情调,造型具有中国古代木刻人物的意趣,又有徐克式的天马行空,迅速流畅的武打设计和角度多变的镜头,可谓写实与想象并行,给视觉上一种潇洒的美感,一曲《笑傲江湖》至今流传。
9、《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1992年)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笑谈间,不胜人生一场醉。”不必纠结是林青霞成就了东方不败,还是东方不败成就了林青霞,留给我们的只有惊艳,这样一个角色在香港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足迹,余韵至今绕梁不止。
10、《新龙门客栈》(1992年)

影片是由香港与内地合拍,是第一部在中国西北的大漠黄沙里取景的电影,突破了港片地域狭小的局限。与胡金铨旧版相比。此片加入不少嬉笑怒骂,调风弄月的轻松气氛,消解了旧版凝重、严肃、阳刚的风格,即有旧版的侠气,又加重了情义部分,是对侠骨柔情的最佳诠释。
11、《东邪西毒》(1994年)

这是一部最不像武侠片的武侠片,影片没有明显的起承转合,只是以断裂的时间段落拼接,也没有明确的对立冲突和善恶标准,瓦解了传统的武侠片模式。影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摄影特别奖,因为拍出了如太虚幻境的大漠风光。
12、《鹿鼎记》(1992年)

小说的主角韦小宝绝不是什么英雄侠客,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市井小人物。说得再直白一点,他就是一个小混混。而这个小混混,居然“不学有术”,在官场上和皇宫里坑蒙拐骗,一路爬到了社会的顶层。这一点,和我们以往在别的武侠小说里看到的英雄侠客形象截然相反。倪匡就评价道:反英雄,反传统,反束缚,《鹿鼎记》可以说是一部“反书”。
13、《倩女幽魂》(1987年)

人与鬼,隔着尘世相恋似乎惊天动地,其实也不过是两滴露水的交汇。天地这么大,情爱总是微小,生命的轮回却是无限宽广。小倩这一生凄苦,唯有做鬼的最后几日幸福,有胸膛可以略微依靠,但仍是捂不暖她的魂魄。她期盼着下一世,再入这尘网重新做人。
14、《太极张三丰》(1993年)

内容精彩,剧情不谈了。武打设计和音乐一直很欣赏。服装和人物太夸张。张三丰据说跨了三个朝代。但里面同时出现的却是宋朝的兵,元朝的将和明代的太监。
15、《精武英雄》(1994年)

推开其他关于影片的一切不谈,在这部裹着民族英雄传奇故事的华丽外表,实则在探讨武术精神的电影中,带给观众的感受就是武术观念的更新,这在以往的武术片中是很少见的。一种更具时代感,与时俱进的观念在这部影片中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那就是,实战的精神。
16、《黄飞鸿》(1991年)

黄飞鸿所代表的近代中国人,在中西对撞中的坚持与革新,主角固然出彩,绿叶帮衬的徒弟们也各具特色,最值一提的是极具悲剧色彩的外省武师严振东,石琪先生大赞此角,甚至道严振东与黄飞鸿雨夜决斗一场,是“香港片历来最佳武术战之一”。
17、《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1993年)

那些在光明顶上同明教大战的名门正派,其实多的是忘恩负义、寡廉鲜耻之徒,除却一些少林高僧和武当五侠,能够被称为正人君子的一个也没有。正邪不两立为假,藉此报私仇并扬虚名为真。
18、《卧虎藏龙》(2000年)

在中国电影史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将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写入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栏。本片打破了武侠片老化的套路,影片在多个方面都有空前创举,它所塑造的武侠世界,格局宏大、气势磅礴,在武打设计上,既有写实也有写意,美轮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