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德 ( Auguste Comte,1798-1857年)
代表作:《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年),《实证主义手册》(1851年),《实证政治体系》(四卷,1851-1854年),《主观的综合》(1856年)
思想背景:18世纪末进步哲学特别是杜尔哥与孔多塞的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特别是亚当.斯密和萨伊等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家的观点;圣西门、康德、笛卡儿、孟德斯鸠、休谟的思想;孔狄亚克和“观念学派”以及牛顿自然科学的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社会,重整社会秩序的希望在于建立一种普遍人性的人道教,这是社会学的任务。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阶段。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方法。
2、马克思 (Karl Marx,1818-1883年)
代表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共产党宣言》(184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资本论》(三卷,1867,1885,1894年)
思想背景:德国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的辨证法思想;法国的传统社会主义特别是圣西门派的思想;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思想;莱布尼茨的发展思想和康德的冲突中心论;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等著作;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类学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社会一切关系和形态变化的基础;阶级利益和斗争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为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历史既是人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历史,也是人类日益异化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拜物教是经济异化的典型形式和高级阶段;法律、政治、宗教等上层建筑不仅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还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思想的根源在于倡导者的生活条件和历史环境。历史进化论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历史上出现过四种生产方式: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本主义的,每一种方式都是它先前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对抗的产物,人类社会的最后阶段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后建立的共产主义。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和秘密,提出商品价值的唯一来源是人的劳动。
3、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年)
代表作:《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1842年),《社会静力学》(1850年),《进化的假说》(1852年),《心理学原则》(1855年),《第一项原则》(1862年), 《生物学原理》(1867年),《社会学研究》(1873年)
思想背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及汉密尔顿关于哲学方法的思想;莱尔的《地质学原理》中发展假想的思想,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赫胥黎的进化思想和孔德的实证哲学和社会学理论。
主要学术思想:事物的基本规律是“力的恒久性规律”,任何事物在这种力的规律的作用下,都不可能保持其自身的同质。作用于同质事物的力必将引发其不断的变化,普遍的进化框架认为社会进化是不断个性化(individuation)的过程,社会是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社会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和自然的环境,不一定要经过预设的阶段,社会机构是功能与结构迫切需要的产物,不是行动者意图和动机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部分开始分化,体现为结构的增加。在从无差别游牧部落向复杂的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劳动的不断分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基本的社会分类是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在前者中人类的合作是通过暴力,而在后者当中,合作是自愿、自发的。国家的唯一权利是保护个人的权利和地狱外部的侵略,好的社会基于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之间的契约。社会科学是客观的,社会科学家须尽力摆脱不适当的偏见和情感。
4、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年)
代表作:《社会分化》(1890年),《历史哲学问题》(1892年),《货币哲学》(1900年),《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研究》(1908年),《社会学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1917年)
思想背景:法国和英国实证主义思想和达尔文、斯宾塞的进化论观点,德国人类学的发展“平行”理论和利珀特的观点;康德与新康德哲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尼采和柏格森的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不是脱离个体心灵的精神产物,也不是个人的总和,而是因互动而结合在一起的若干个人的总称,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行为规律的科学。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类,其中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别人们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理解”概念认为社会科学研究者难免带有主观的价值取向,其知识也具有主观的和相对的性质。群体互动形式的研究证实了大群体和小群体的差异。社会是一个包含合作与冲突、吸引和排斥的矛盾统一体,社会交往的复杂性必然导致合作与冲突的存在,社会冲突可以分为现实的和非现实的,它对于群体和社会的整合具有积极功能。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矛盾是文化的客观性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普遍的货币关系中个人丧失了自己的特殊性;客观物质文化越发展,人的个性与创造力越衰退,个人在资本主义文化体系中的特征是对社会的疏远和异化,这种矛盾无法解决,个人的发展只能是畸形的。
5、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年)
代表作:《社会分工论》(1893年),《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年),《自杀论》(1897年),《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年)
思想背景:法国学术历史主要是启蒙主义传统尤其是卢梭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孔德和圣西门的社会观特别是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博纳尔和迈斯特尔等的反启蒙运动思想;库朗热的历史研究方法及其著作《古代城市》;哲学家布特鲁的反还原主义学说和新康德主义哲学家勒努维耶的观点;塔尔德的《模仿的法则》中的理论;斯宾塞、齐美尔、藤尼斯和心理学家冯特的一些观点。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学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特征。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着人们的意识;人们无法摆脱这种强制的熏陶和影响,且如果对某些社会规则拒不遵从将受到惩罚。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无法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以及其他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而必须用社会学的整体方法和观点来解释。宗教、道德、法律、社团和语言均属社会现象,都是社会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分为运动的状态和存在的状态;前者指与思想意识相关的现象,亦称团体意识;后者是社会上一切组织和有形设置。统计方法可以帮助社会学研究处于社会现象层次上,防止任何形式的还原论;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是社会学两个不同但必要的研究方法;可以采用假设-推测-检验的研究步骤。社会团结的基础在于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它又可以分为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两种类型,有机团结基于社会分工,职业专门化使集体意识受到削弱的同时增加了相互依赖并要求新的职业道德的确立。社会危机的本质是一种道德危机,现代社会团结面临着解组的危险和反常社会分工的破坏,需要建立一种与社会分工相适应的多层次道德体系。社会自杀现象根据溯源分类法可以分为利己型、利他型和失范型三种。
6、沃德(Lester F. Ward,1841-1913年)
代表作:《动态社会学》(1883年),《文明的心理因素》(1893年),《社会学大纲》(1898年),《纯粹社会学》(1903),《实用社会学》(1906年)
思想背景:孔德的实证主义传统,达尔文、斯宾塞、萨姆纳等的社会进化论,美国的进步运动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发展是宇宙发展的一部分,每一后续阶段都是前一阶段成就的积累;社会力量也是在人的集体状态中发生作用的心理力量,社会学的基础在于心理学,人可以从理性上控制社会过程(有目的进化论)。进步分为两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前者依进化的一般法则发展,是被动和消极的;后者以前者为基础,表现为更加复杂的理智、道德和审美进步,是主动和积极的。国家是集体意识的体现者,将来竞争和垄断应让位于自觉的协作,建立一个“有目的”社会,教育和科学是这种计划的工具,科学方法的发展使人类日益有可能有意识地改善进化中的社会。人类学研究人类历史的自然方面,社会学研究人类历史的文化和心理方面;社会科学的使命应是赋予人类为寻求幸福而必备的知识。
7、韦伯(Max Weber,1864-1920年)
代表作:《中世纪商社史》(1889年),《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5年),《政治论文集》(1921),《经济与社会》(1921年),《学术理论论文集》(1922),《社会史与经济史论文集》(1924)
思想背景:德国康德唯心主义哲学传统中强调“人是文化和历史领域中积极和自由的行动者”的思想;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狄尔泰等新康德主义者关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区分的思想;雅斯贝斯关于解释与理解之差异的思想;经济史学家和历史主义经济学家罗舍尔、克尼斯、瓦格纳、布伦塔以及社会学家藤尼斯、齐美尔的思想;尼采和马克思关于意识与利益的观点。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科学研究关系到价值相关性和价值中立性两个问题,一个涉及选题,一个涉及客观和科学的分析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既要反对纯思辩的哲学研究方法,也要反对实证主义的社会决定论。(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社会行动类型主要有四种:目的合理性的、价值合理性的、情感性的、传统习惯性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除了应对社会现象作合乎规律的因果分析外,还必须深入地探寻导致特定社会现象出现的个人行动动机,理解现象背后隐藏着的属人的“意义”。理想类型是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是比较研究的得力方法。社会统治有三种类型:传统型、个人魅力型、法理型,其中科层制(或官僚制)是法理型统治的最典型和纯粹的形式,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人的社会地位是由经济、政治、声望等多元因素决定的。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是以表现在欧洲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中的“资本主义精神”为支柱的,这种精神是西欧理性主义长期发展的结果;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新教伦理有着一种内在的亲和关系。世界宗教根据对待世界的方式可以分为四种理想类型:入世禁欲主义、出世禁欲主义、入世神秘主义、出世神秘主义,现实中往往有各种成分的杂合。
8、萨姆纳 (William Graham Sumner,1840-1910年)
代表作:《社会阶级间的负债》(1883年),《民俗论》(1906年),《事实的挑战及其他》(1916年)
思想背景: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和自由放任思想,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基督教神学理论以及美国社会政治新思潮。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是一个由个人组成的群体,其中存在的合作与对抗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存在和发展;社会的不平等是自然的状态和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财产和社会地位的竞争导致有益的结果:消灭不适应者,保持种族兴盛和文化繁荣。社会科学对民俗的研究,与生物学对细胞的研究具有同样的意义,一切社会制度还原为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民俗和民德;风尚是指人们在追求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个人层面上叫习惯,群体层面上叫风尚。民族风尚包括一切标准化的行为方式,其形成原因有两类因素:各种利益之争(生存竞争中的保卫和进攻);人类行为的四种主要动机——食欲、性欲、虚荣心和逃避恐惧的心理(其基础在于利益);风尚不是人的自觉意志的产物。社会的发展只是生物进化的一种形式,在于内群体间和外群体间的争斗和竞争;同一类习俗标志着同一个种族;内群体中存在一种团结的合作关系;和外群体之间是一种敌对关系(民族中心论)。应当反对任何形式的人为或国家法律对社会生活的干预,社会整体运行的机制就是竞争,社会是竞争着的群体的组合。
9、吉丁斯(Franklin Henry Giddings,1855-1931年)
代表作:《社会学原理》(1896年),《人类社会的科学研究》(1924年)
思想背景: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斯宾塞的进化论思想,涂尔干、萨姆纳、沃德等的社会学思想和心理学研究,塔尔德的模仿论,密尔等的政治社会思想,经济学的主观价值论和亚当.斯密的人类情感说。
主要学术思想:主观的社会事实即“同类意识”是社会学研究的中心;同类意识是指一种含有同情和知觉因素的心理状态,它产生于个体之间的互动,社会是由同类意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群;同类意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它使个人由最初模糊的群体状态进入到有组织的社会固定状态,使一切社会组织、社会团结和合作、社会适应和进步成为可能。最初的无意识行动变成习惯,直至成为必须遵循的标准规范;社会遵从的压力代替了环境造成的盲目压力,也取代了自然选择。生存竞争带来容忍与合作,甚至超越冲突在联想、模仿等机制的相互作用中使人们对共同利益产生必然的认识。社会分为四个层次:同类意识发达的(合群的人),同类意识不发达的(不合群的人),没有同类意识的(反群的人),同类意识堕落的(伪群的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个人,通过个人来透视社会,通过同类意识来透视“社会性”和社会协调的行动;一切社会现象都可以视为心理的现象;社会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同类意识。
10、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1857-1929年)
代表作:《有闲阶级论》(1899年),《营利企业论》(1904年),《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1919年),《不在地主所有权》(1938年)
思想背景:贝拉米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著作《回顾》中关于冲突性企业竞争和统一的有组织工业体系的思想;斯宾塞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以及马克思的异化论等观点;德国经济学历史学派尤其是斯莫勒的理论;美国实用主义思想和生理学家洛伯关于本能和向性的理论,以及托马斯和博厄斯的人类学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人们的经济行为必须放到它的社会背景中加以分析,人们的夸耀性消费模式是具有其内在潜功能的。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即凡勃伦效应);习惯、风俗以及迷信的非理性都将决定人类的消费。人类进化是作为一种对环境有选择的适应过程来进行的,首先涉及到发明和更有效技术之应用,人类社会进化的四个阶段是:和平原始经济的新石器时期、掠夺性未开化的经济时期、手工业时代、机器支配的现代社会。思想习惯是生活习惯的产物,思考方式依赖于社会组织,人的看法和思想习惯取决于其在技术和经济领域中的地位,人的认识是由社会决定的。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人们通过与同伴的价值比较判断自己的价值,同时也陷于对自我尊重丧失的恐惧中,每一个阶级都尽力模仿它的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竞争行为的社会诱因论)。先进技术和起阻滞作用的制度之间的冲突是创造历史的力量,制度一般相对滞后于技术的发展,新技术能战胜即得利益并按自己的需要重新制定新制度。股份资本论等一些理论命题奠定了经济学制度学派的基础。
11、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年)
代表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1902年),《社会组织》(1909年),《 社会过程》(1918 年),《生活和学者》(1927年)
思想背景:麦考莱、爱默生、歌德、斯宾塞和达尔文的一些关于自然与社会的思想;鲍德温的心理学理论和个案研究,詹姆斯关于心理实质与自我实质的观点和自我多元论观点;梭罗、帕斯卡、但丁、托马斯、白哲特、托克维尔、塔尔德、沃德、吉丁斯、斯莫尔、萨姆纳等人的一些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心智不是笛卡儿认为的超然于外在的世界,而是个人与世界互动的产物;“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概念体现了自我是与别人面对面互动的产物;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社会经过多次的个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个性自我的一部分,个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所有个性成为有机的整体。社会是各种过程的复合体,每一过程在和其他过程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发展。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差别在于前者规模较小,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亲密合作与面对面的沟通关系”,是个体初级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和特殊品德的培育地;而次级团体则规模较大,并且“分工互赖,以非情感的依赖相结合”,有明显的阶层。在初级群体中人性逐渐产生,人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得到人性,又可以在孤立中失去。人类行为的研究必须同人类行为者赋予环境的意义相联系,对人的认识是基于研究者对人的动机和行为变化具有同感理解的能力。社会由行为者与亚群体之间的信息网组成,信息过程特别是它在舆论上的作用可以巩固社会的联合,社会冲突是必要和不可根除的。经济价值体系特别是货币价值体系本质上是一种制度,都是社会结构的产物。
12、滕尼斯(Ferdinand Tnnies,1855-1936)
代表作:《伦理》(1909年),《公社与社会》(1912年),《公众舆论批判》(1922),《进步与社会发展》(1926年),《社会学研究与批判》(三卷,1925-1929年),《社会学引论》(1931年),《近代精神》(1935年)
思想背景:德国哲学和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特别是霍布斯和斯宾诺莎的哲学和自然法学说;18世纪末启蒙运动和古典主义引起的浪漫主义思潮。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学是研究人及其生理、心理和社会本质的科学,可以分为一般社会学(关于纯粹共同生活的学说)和专门社会学,后者又分为纯粹社会学(概念阐述)、应用社会学(用概念理解当前和历史变迁)、经验社会学(消极关系和社会病态的研究)。社会生活的两种基本形式“公社”和“社会”是社会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公社是通过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建立起的有机人群组合,它以血缘、感情和伦理团结为纽带(本质意志);社会是靠人理性利益的权衡(选择意志)建立起的人群组合,是通过权力、法律、制度的观念组织起来的一种机械合成体;从中世纪向现代的整个文化发展就是从“公社”向“社会”的进化。社会构成的本质要素有:社会关系(纯粹类型为联盟)、社会集合体(纯粹类型为党派)、社会集团(纯粹类型为联合体),它们既可以表现公社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社会的形式。社会价值指具有社会本质的对象;社会规范指社会行动的规则,它分为三种形式:秩序(基于和睦与常规)、法(基于伦理与立法程序)、道德(基于宗教与公共舆论);“社会相关物”指与社会本质因素相关的体制和现实作用领域。社会学研究应当坚持严格的价值中立原则,摆脱价值判断。
13、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年)
代表作:《社会主义体制》(1902年),《政治经济学手册》(1907年),《普通社会学》(1916年),《事实与理论》(1920年),《民主制的变革》(1921年)
思想背景:意大利马基雅维利关于权力斗争的政治学;社会达尔文主义、孔德、斯宾塞、圣西门等的实证主义思想;现代数量经济学特别是瓦尔拉的思想;莫斯卡的《统治阶级》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和社会理论;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塔尔德和勒邦的社会心理学和培尔的怀疑论。
主要学术思想:人类活动分为逻辑性行动和非逻辑性行动,前者指在主观和客观上将手段与目的合理联系在一起的行为,反之即非逻辑性行为;后者是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因为大多数人们的活动是不自觉的非逻辑行为。剩余物是人们没有直接认识或也不能间接认识的情感与表现和行为之间的中介物,主要是能导致推理的那些人的本能;派生物指的是意识形态、信仰和理论一类的东西,是剩余物的证明物,是相对易变的成分。六种剩余物是:组合的本能、组合体的持久性、行动的本能、社会性、个人的完整性、性本能;四类派生物是:简单肯定、权威论据、原则、口头论据。任何社会中都存在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与被统治的广大群众之分,即精英与群众,这是认识和说明社会的前提;狭义的精英指处于统治地位的少数人,广义的指在人类活动各个领域里取得突出成绩的人;政治变化的形式就是一种类型的精英取代另一种类型的精英的循环(精英循环论)。社会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因素构成的系统,影响系统任何部分的事情都会对系统整体产生影响;社会运行是由三个子系统同步循环和相互影响的结果——社会情绪的循环、经济生产的循环、政治组织的循环,它们之间发生连锁反应而展开,促成社会总体形式变化和运动;社会系统总是倾向于由不平衡走向平衡。
14、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年)
代表作:《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与社会》(1899年),《逻辑学理论研究》(1903),《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哲学的重建》(1920年),《人性与行为》(1922年),《经验与教育》(1938),《人的问题》(1946)
思想背景:黑格尔主义和工具主义哲学传统尤其是莫理斯的思想;康德的哲学和心理学理论;霍尔与詹姆斯的新实验生理心理学思想;欧洲18世纪的启蒙哲学和19世纪晚期的新哲学。
主要学术思想:哲学只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哲学家应走出思辩的象牙塔,投身于政治、教育和伦理的活动,用哲学推动民主。“实用主义的真理理论”强调有机界对环境的适应,精神是一种思想的过程,一个人在头脑中定义客观事物的过程,具有工具的性质;而思想产生于人类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勾勒出可能采取的行为方式,设想某行为的后果,区分不能与环境协调的行为并计划消除之,寻找出能实现协调目标的行为方式。社会科学以及哲学应将日常生活状况和问题看作研究主题,证实一种社会科学是否正确需要将它应用于实际,看它解决实际问题的功效。人类的本质有很强的可塑性,可通过改善了的社会环境得到改进。无论动物还是人都不是在社会环境中孤军奋战的,他们大多数都是通过群体而生存的;个人和群体关系以及教育在促进社会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将来的个人和群体可以通过明智地选择可能达到的预期目的,在良性互动中改变自身;人不仅是被动地接受生命,他更应该主动地塑造生活。
15、斯莫尔(Albion Woodbury Small,1854-1926年)
代表作:《社会学通论》(1905),《亚当、斯密和现代社会学》(1907),《重商主义者》(1909年),《社会科学的意义》(1910年),《两个里程碑:从资本主义到民主政治》(1913年),《美国社会学五十年(1865—1915)》(1916)
思想背景: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斯宾塞的进化论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涂尔干、萨姆纳、沃德、拉兹霍弗等的社会学思想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实证研究。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学要着重研究人际之间互动的过程,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是研究的主体;要采用“综合”的思想关注对社会经验一切领域的全面研究,这将最终解决现代社会中各种利益的冲突,走向能确保国家福利的有组织的和谐。社会利益和冲突理论认为:个人和群体的生活充满了利益,其基本利益可分为六种:生理需要、财产、社交、知识、审美和正义,群体作为社会利益的聚集单位应当被看作有组织的利益的载体和社会进步的单位,这些基本利益的不断冲突、调整和发展构成了社会过程,并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全部社会生活归根结底是发展、适应和满足利益的过程。学术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描述、分析、评价、建议;科学不应当放弃价值判断,而且这是科学的直接任务,社会学的真正目的是对人类实现更为正义的社会秩序做出贡献。
16、托马斯(William Isaac Thomas,1863-1947年)
代表作:《性与社会》(1907年),《欧洲和波兰的美国农民》(1918-1920),《未经调教的女孩》(1923年),《美国的儿童》(1928年),《原始行为:社会科学导论》(1937年)
思想背景:冯特的心理学和拉撒路、施泰因塔尔的比较人种学理论;斯宾塞社会学思想和勒布的生物学理论;杜威和米德的实用主义哲学以及库利的初级群体理论和沃森的行为主义理论;迈耶的生活史研究、比勒的儿童研究和博厄斯的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中,成员自发形成的情景释义和这个社会给予人的释义之间总存在一种对抗;人不但能对情景的客观特征做出反应,还能对情景所产生的意义做出反应,情景的意义一旦确定,那么人的符合该意义的必然行为也就产生了(即情景定义);人的特殊行为模式和全部个性都是在生活道路上感受过的情景类型和经验特征所限定的;社会和个人之间始终处于相互作用的状态之中。态度是人的意识过程,决定了人在社会中真实的或可能的活动,即人们作用于社会客体的预先倾向;社会变迁总是各种态度和价值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一个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从来都是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共同产生的结果。人类四种基本的愿望:要求新的经验、要求承认、要求支配、要求安全;需要同时关注文化价值观的客观性及其在特殊制度中的表现和态度、主观定义和共同经验的平衡。人类行为可分为守旧、反叛和开拓三种类型。
17、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1884-1942年)
代表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年),《野蛮社会的犯罪和习俗》(1926年),《西北美拉尼西亚的野蛮人性生活》(1929年),《自由和文明》(1944年),《科学的文化理论》(中译本《文化论》,1944年)《巫术、科学与宗教》(1948年)
思想背景:弗雷泽的《金枝》,摩尔根、泰勒等的历史进化论思想,布依赫的经济史研究,冯特的实验心理学理论,霍布豪斯的社会学理论,塞里格曼的人类学思想和人类学传播学派的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物质器具和社会思想只有在具有满足人类的生物和社会需要时才能存留和传播,若失去这种功能便会在历史上消失。一个社会的所有文化其实只是一组工具,其存在目的在于满足人类自身的种种生理和心理需求。人类的首要需要是个体有机系统的需要——营养、两性及传种、防御、日常生活必备品,这些“文化迫力”促使社区发生有组织的活动;更高层次的需要和文化迫力表现在社会和精神的方面,功能始终产生于对文化迫力的反映。文化的功能就是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功能普遍存在于任何文化现象中,任何文化现象都发挥着不能为其他文化要素取代的不可缺少的功能;而各文化要素之间是环环相扣的且不断变动以保持有效的运作;可以在各文化中找到一套自己的运作原则,而这些原则也和社会中的实质功能保持紧密的关联,它们共同使社会成为统一的整体。制度是使人们的活动有组织地满足某种重要需要的基本和相对稳定的方式;文化的真正要素在于它具有相当的永久性、普遍性和独立性,是人类活动有组织的体系;社会制度是构成文化的真正组合部分。
18、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年)
代表作:《当代哲学》(1932年),《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年),《19世纪思想运动》(1936年),《行动哲学》(1938年)
思想背景:新英格兰的公理会强调自主学术研究、对社区的道德义务的传统;强调实干的边疆传统和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想;达尔文和拉马克的进化论思想特别是变化永恒观点;德国哲学的唯心主义传统,包括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和谢林等人的思想,以及冯特的心理学理论和伯格森关于经验流的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处于社会过程中的个人活动或行动的学科;而个人的行动只有看作他所属的群体的行动时才能被理解。离开社会不可能有自我,也不可能有自我的意识和交流;社会必须被看作一种结构,它在彼此适应的人们所进行的各种交往中显现出来;意识必须被理解为产生于个人与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之中的思想交流,它是后天的,而不是个人先验的。人从孩提时代就具有了扮演他人角色并从他人角度观察自身的能力,这种能力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并产生出人的意识和自我;自我是一个社会实体,其实质在于它自身的反射;个人自我之所以是个人的,是因为它是一种对于他人的关系;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的自我是自我所具有的社会性实质。“自我”概念可以区分为“主我”和“宾我”,前者是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后者是想象的一套组织化的他人态度,它们都必须与社会经验相联系。一个发达的有组织的人类社会以错综复杂的方式联系起来,必然存在冲突和协作。意识是一种依靠公众手段进行的内心对话,个人的经验可以通过应用有意义的社会符号获得,并从“概化的他人”概念意义上组织起来。
19、曼海姆(Karl Mannheim,1893-1947年)
代表作:《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929年),《变革时代的人与社会》(1934年),《自由、权力与民主设计》(1950年),《时代诊断》(1950年),《知识社会学论集》(1952年),《社会学系统论》(1958年)
思想背景:马克思主义和齐美尔、卢卡奇的思想;德国历史主义的相对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事实中构造或结构要素的思想;新康德主义特别是李凯尔特的价值相关论和文德尔班的思想以及韦伯的解释;胡塞尔的现象学和谢勒的《知识的形态与社会》中的许多思想;黑格尔的历史环境与现象与“过程思维”之间的辨证关系思想;美国实用主义和杜威、米德、库利、艾略特等人的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知识社会学探索思想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的社会条件和存在条件;人的意识不可避免地依赖于人的社会地位,这是全部认识论包括现代认识论的基本要素;决定行动方式的正是这种深入到意识“范畴结构”中的社会“存在制约”;历史上任何思想体系包括真理都不可能脱离其产生的社会和历史环境,并受其制约,知识是由存在因素决定的。社会结构与知识之间的确切关系只有通过对各种具体情况的经验或调查才能揭示出来,所有思想都必须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所有的阶层和群体都根据本身存在的地位提出适应自己的思想,大也存在超脱社会的知识界人物,精神的社会制约性对精神彻底解放具有重要意义。当代的文明危机本质上是一个“彻底民主化”过程的问题;群众社会组织内,能把各种活动有效并预测性地组织在一起的能力——功能理性取得长足进步,而能揭事件相互关系的睿智思维活动——实体性理性有所下降;拯救西方文化的唯一途径是彻底重建社会制度,依靠个人自觉的计划而不是市场机制实现对个人不协调行为的控制,在保障人的社会价值前提下,对自由加以设计,对各种社会力量进行调节,民主计划应推动整个社会重建;精英人物在这种重建中负有特殊使命。
20、帕克(Robert Ezra Pack,1864-1944年)
代表作:《群众与听众》(1904年),《社会学科学导论》(1921年),《种族与文化》(1950年),《人类社区》(1952年),《社会》(1955年)
思想背景:德国社会科学特别是齐美尔、保尔森、藤尼斯、施本格勒关于文化的研究;俄罗斯社会科学家基斯佳科夫斯基和德国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和文德尔班;美国实用主义者杜威的哲学和心理学家詹姆斯的自我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西杰勒、勒邦、塔尔德关于集体行为的观点等。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学是“集体行为的科学”,社会控制是社会的主要事件和中心问题,指各种组织制约和引导集体行为的机制;社会制约机制成功控制各种对立面使之相互协调即为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四种主要的社会过程是:竞争、冲突、顺应和同化;社会距离指的是存在于集团与个人之间的亲近程度,偏见和社会距离在人类关系方面是根深蒂固的,但这不同于种族对抗冲突。社会变迁的三个阶段是:不满引起社会骚乱和动荡、群众运动、包含于重建的法律秩序中的顺应;各种群体在都市环境中划分出各自的生态位置,即他们的自然区域。一个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是:一个群体、所占有的土壤、生物系统相互依赖的关系;可以借鉴从事非人类共同体研究的生物学家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聚集,社会是在个体共同行动的努力中成长起来的。自我的构成基于我们所占的地位和在社会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是由个人对他自己的角色的理解而构成,同时也基于社会其他人对这些角色地位给予的承认;边际人是生活与两个世界自我概念不协调和矛盾的人,在两个世界中他或多或少都是一个外来者。
21、布朗(A.R.Radcliff-Brown,1881-1955年)
代表作:《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1952年),《社会人类学方法》(1958年)
思想背景: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特别是功能论思想;里弗斯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思想;马林诺夫斯基人类学的功能理论。
主要学术思想:功能分析不能脱离社会结构,某种文化现象具有特定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它满足了某种整体需要,社会整体是一个功能统一体,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不会产生不可协调的冲突;每一种文化都是普遍规律或功能在其中运作的一个功能上相互联系的整体系统(功能指一个局部的行为对其整体的贡献)。社会结构指制度化的角色和关系中的人的配置,是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经确立的行为规范和模式所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功能分析无须假定普遍的人类或社会需要的存在,生存所必须的条件是一个经验,是每一个社会系统都涉及的问题;不同社会系统的生存条件存在差异,因此文化事项也是不同的,而且相同的文化事项也不一定都具有同样的功能。
22、索罗金(Pitirim Alexandrovitch Sorokin,1889-1968年)
代表作:《社会流动》(1927年),《社会、文化与人格》(1947年),《社会和文化动力学》(四卷,1937-1941年),《危机时代的社会哲学》(1950年),《社会和文化流动》(1956年),《漫长的旅程》(1963年)
思想背景:俄罗斯民粹主义思想特别是赫尔岑、拉夫罗夫、米海洛夫斯基的一些社会观点;丹尼列夫斯基的《俄国与欧洲》和历史哲学思想以及反单线发展观理论;科瓦列夫斯基的社会制度比较研究以及别赫捷列夫、巴甫洛夫的行为理论。
主要学术思想:思想人的交往涉及三个方面:作为交往主体的动作者的人,指导人行为的意义、价值和规范,使意义和价值客体化的并体现为动作运载和传达工具的物质现象;超机体因素是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社会-文化现象的基础是相对连贯和完整的文化观点(心态)的积累,它们赋予人类历史某一特定时期以意义;理解真实性质的前提有三个:感性文化、心灵文化、理性文化,相应地真理存在不可分的三种形式:感觉的、精神的和理性的;任何一种由主要前提决定的文化都服从一种内在必然性,并通过这个前提趋向极限来突破常态,使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得以降生,社会类型不是孤立的产物,而是永不中止的结合的结果(极限原理),这导致了社会文化的周期性。任何发明发现真正新的成分是很有限的,时间、空间等概念是人类社会具体需要的产物,由存在所决定。社会流动主要研究群体之间人口交换的过程和结果(也有群体内的分层的增加和减少),有两种类型: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都是在几何空间内发生变化和在历史时间中发生波动。西方感性文化崩溃后将是新的灵性文化,和谐文明所具有的利他主义的爱将战胜感性思想的竞争斗争。
23、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年)
代表作:《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年),《价值、动机和行动系统》(1951年),《社会系统》(1951年),《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1966年),《现代世界体系》(1971年),《行动理论与人类状况》(1978年)
思想背景:早期社会学家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特别是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和涂尔干的社会唯实论思想;马歇尔、帕累托的经济社会理论;英国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理论主要是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的功能主义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行动是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任何行动单元都可以分解为:目标、状态(又可分为手段和条件)、规范取向;行动过程中人们在确定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时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同时也受社会文化价值规范和状态背景两个因素的制约。行动系统指行动者与其状态之间发生的某种稳定的关系,又可以区分为四个附属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行为有机体;各个附属系统按其所在的等级层次同其他附属系统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发生着控制和制约的关系。社会结构是指各个地位-角色之间的稳定性和制度化关系,行动者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角色是社会结构的最基本单位;维持某种制度化的价值体系是社会系统稳定的基本前提。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的互动过程中必然面临五个方面的抉择,即五对范畴的模式变量:普遍性与特殊性、扩散性与专一性、情感性与中立性、先赋性与自获性、私利性与公益性;任何一种制度化的社会关系都是以上五种抉择的某种组合。社会系统乃至整个行动系统都面临着一些大致相同的基本功能要求,这些要求通过系统的内部结构得到满足,它可以用四个基本范畴来概括:适应(A)、达鹄(G)、整合(I)、维模(L);一个系统是否稳定取决于它是否具备满足其一般功能需求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是否存在跨边界的对流式交换关系。社会进化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抽象演化形态:适应性增长(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分化过程(社会结构和目标的分化)、发展着的容纳过程(系统整合的要求提高)、价值概括化(抽象共同价值代替各种特殊规范)。
24、默顿(Robert King Merton,1910年-2003年)
代表作:《科层结构与人格》(1939年),《大众信念》(1946),《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1949/1957年),《学生—医生》(1957)),《科学发现的优先权》(1957),《科学界的马太效应》(1968) ,《社会学中的结构分析》(1975年)
思想背景: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韦伯、涂尔干、托马斯的社会学理论,英国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主要是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的思想,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以及拉扎斯菲尔德等的经验研究。
主要学术思想:功能分析方法不是对现实做出抽象的和带倾向性的说明,而是发展出一种既可以解释经验材料又能被经验证明的“中级理论”;功能的性质需要在特定范围内借助经验才能加以确定(功能分析的经验范式);功能需求的确定必须接受经验的检验,即使已经确定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文化项目来满足。功能分析应把重点放在客观社会后果上,发现各种行动后果的集合性质,揭示建立在这些性质基础上的各种基本制度之间的关系。第一步是明确对之进行功能分析的项目和制度化行动模式(结构)的客观后果;其次是认识到客观后果的多重性特别是潜在后果;第三步是结合时间要素根据特定后果与相应系统间的关系对之进行功能评价,并通过反功能考察社会问题和变迁现象;第四步是弄清后果所涉及的系统和群体范围,识别特定后果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功能性质;第五步是认清不同类型社会中功能替代的可能性,并通过对“结构制约因素”的考察解释替代过程。社会结构指一组有组织的社会关系,它总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冲突,构成社会和文化结构的诸要素之间的紧张、矛盾和分化是导致其变迁的主要原因,应当实现社会学分析的经验化和多元化。科学具有独特的规范结构和运行机制,构成科学精神气质(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体,它们借助于制度化价值合法化)的制度规则有四种: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25、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年)
代表作:《理性和革命》(1949年),《爱欲和文明》(1955年),《单向度的人》(1964年),《论解放》(1969年),《艺术和永恒性》(1976年),《审美之维》(1978)
思想背景:黑格尔的辨证法哲学思想,胡塞尔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和海德格尔、拉康的哲学观点,弗洛依德的思想,主要是性本能理论和心理学;马克思的很多著作,特别是关于人的异化和全面发展的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富足的社会,它高度发展的生产率通过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而造就出整合、包容所有社会力量的可能前提,实现了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消除了危及社会继续存在的政治派别,使社会政治成为“没有反对派”的单向度政治;现代工业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给人提供的自由条件越多,给人的种种强制也就越多,创造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的生活方式,还促进了人们与现存制度的统一, 这造就了没有创造性的单面人。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只知道追逐高消费而失去革命主动性,只有激进的学生运动 、流氓无产者、失业者、受压制的少数民族才具有革命性,无产阶级被溶合于社会整体中。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与“无意识”两部分,“无意识”比“意识”更能体现人的本质,性欲是人的本质;人的解放就是爱欲的解放,爱欲解放的核心和关键是劳动的解放,真正有意义的劳动,应该是人的器官的自由消遣,它为“大规模地发泄爱欲构成的冲动”提供了机会。艺术既是一种美学形式又是一种历史结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世界与渗透价值意义的现实世界的统一;艺术的大众化和商业化使之成为压抑性社会的工具,从而导致人和文化的单向度;艺术具有对现实的肯定性和保守性以及对现实的否定性和超越性的两重性,艺术的肯定性力量同时也是否定这一肯定性的力量。艺术和革命可统一于改造世界和人性解放的活动中,它用新的美学形式来表现人性,以唤来一个解放的世界;美学是摆脱压抑社会的唯一学科,是单向度社会中双向度的批判形式。
26、米尔斯(C.Wright Mills,1916-1962年)
代表作:《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1951年),《权力精英》(1956年),《社会学的想象力》(1959年),《关于人的幻想:社会学思考的典型传统》(1960年)
思想背景:贝克尔、葛斯和罗斯的社会学理论;马克思、帕累托、齐美尔和韦伯的社会理论主要是社会冲突思想;拉扎斯菲尔德的经验社会学研究;帕克和凡勃伦的社会冲突思想等社会学理论。
主要学术思想:白领阶层(企业家与工人之间形成的中产阶级)的出现是20世纪工业化进程中的最重要变化,白领劳动者的职业出现了自我异化和劳动异化两种心理反应;一个是异化造成的心理忧郁与迷乱,一个是由于社会结构对性格的影响使人们疯狂地休闲;他们置身于庞大的科层体系中,缺少控制生活的个人权力和参加政治事务的政治权力。美国是一个由权力精英控制的社会,作出重要决定的国家权力集中在企业家领导人、政治家和军事领袖手里,形成经济、政治和军事三方面的权力精英圈子,社会中的其他社会制度处于边缘地带;权力可以建立在财产之外的因素上,但权力精英因共同利益结合在一起,维持一种持久的和战争性的经济。社会学研究应当防止过于注重实证的取向,充分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以保持社会理论的创新活力。
27、霍曼斯(George Caspar Homans,1910-1989年)
代表作:《人类群体》(1950年),《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1961年)
思想背景: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尤其是洛克和亚当.斯密的理论;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包括弗雷泽、摩斯、马林诺夫斯基、列维-斯特劳斯的交换思想;行为心理学主要是斯金纳的行为研究。
主要学术思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最高的报酬;社会是个人行动和行为交换的结果,个人行为是社会学研究的最高原则。六个命题的运用可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1、成功命题:个人的某种行为越是经常得到相应的报酬,他越可能重复该行为;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3、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某人越有价值,那么他越可能采取该行动;4、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越小;5、攻击与赞同命题:当个人的行为没得到期待的报酬或受到没有意料的惩罚时可能产生愤怒情绪,当个人行为获得预期甚至超过期待的报酬或没得到预期的惩罚时心理上会赞同这种行为,行为结果的价值也增大;6、理性命题:人类的社会行为不是单纯的刺激-反应,而是一种理性行为。
28、斯特劳斯(Levi Strauss,1908年---)
代表作:《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949),《忧郁的热带》(1955),《结构人类学》(1955),《野性的思维》(1962),《神话学》(四卷本,1964-1971)
思想背景: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特鲁别兹科依和索绪尔的语言结构学理论,库恩关于科学革命中的“范式”观点;卢梭关于人的理论;理性主义哲学、地质学和精神分析学的一些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要学术思想:地质学家是用某种模型把物质世界的基本属性表现出来,而精神分析学家是通过心理模型把人的心理世界表现出来,马克思是把一种类型的现实还原为另一种类型的现实。社会是由文化关系构成的,而文化关系则表现为各种文化活动,即人类从事的物质生产与精神思维活动,这一切活动都贯穿着一个基本的因素——信码(符号),不同的思想型式或心态是这些信码的不同的排列和组合。通过亲属关系、原始人的思维型式和神话系统的人类研究可以寻找到对全人类(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心智普遍有效的思维结构及构成原则;处于人类心智活动的深层的那个普遍结构是无意识地发生作用的。所有可观察的现象是由那些一般的但是潜隐规律的作用造成的;很多表象背后的结构其实是相同的,结构是事物最普遍的因素,也因为这种结构的存在,它可以转换不同的现实,也才能更好的理解某一种现实。结构主义中的结构不是人为的结构,而是无意识世界的基本模型,它决定世界的意义和形态包括人的意识,而不是相反;结构是意识的主体。将人的精神、社会和情感生活还原为无意识的形式结构并不是要否认前者的真实性,而是要用一个统一的并表现在一切现象中的复杂结构来理解社会与文化现象的种种形式的复杂性,但不能从这个结构中先天的推出这些现象。
29、斯梅尔塞(Neil Joseph Smelser,1930年---)
代表作:《工业革命中的社会变迁》(1959年),《集体行为理论》(1962年),《经济生活的社会学》(1967年),《社会学解释论文集》(1968年),《社会科学中的比较方法》(1976年),《变化中的学术市场》(1980年)
思想背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尤其是帕森斯的思想,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滕尼斯的社会发展观和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等。
主要学术思想: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社会分化即社会结构分化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社会角色或组织…分化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充分有效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功能的角色和组织。这些新的社会单位在结构上互不相同,但在功能方面却结合成一个整体,能象分化前的那个整体单位那样发挥功能;在任何情况下,结构分化概念都为度量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发展程度提供了一个尺度。现代化过程是一个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之间对位性相互作用的过程;从某一社会分化始点到某一社会整合终点,期间通常经过七个阶段:(一)社会分化的缘起,(二)社会动乱征兆的显现,(三)社会紧张的控制,(四)制度创新方案的制定,(五)社会分化的发展,(六)企业家的创新实践,(七)社会整合的形成。因为分化和整合在社会内部不同部分的发展程度不一,引起各种社会紧张,其结果就是社会动荡不安和群体冲突。早期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对家庭结构和社会分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历史过程导致了成功的经济性分化,并拓展了行动范围,产生了一系列响应市场要求的非经济性分化。
30、科塞(Lewis Alfred Coser,1913年---)
代表作:《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年),《社会学思想大师》(1971年),《结构与冲突》(1975年),《社会结构中的本我》(1975年)
思想背景:默顿、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齐美尔社会学中的社会冲突思想,帕累托、帕克、凡勃伦、马克思、韦伯等的社会学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是一个由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部分所组成的功能系统,系统各部分之间存在着资源、声望和权力的不平等分配,当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对分配方式的合法性产生怀疑或部门之间关系失调时,社会就会发生冲突。社会冲突的原因可以分为物质性的(权力、地位和资源分配方面的不均)和非物质性的(价值观和信念的不一致);冲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社会结构与心理因素两者间不同程度的结合。冲突是一种社会过程,对社会结构的形成、统一和维持可起到一种手段作用,还可以激励社会革新,导致社会变迁。冲突可以分为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前者有助于明确群体界限和使群体发展壮大;而后者可以导致群体新的团结和平衡,还可以通过排除外来者避免群体的解体。冲突还可以分为现实和非现实冲突,前者有明确的目标,后者纯粹是为了宣泄敌对情绪。围绕核心价值观发生的冲突可能威胁社会群体,表现性的冲突可以维护结构;社会冲突的功能有三个方面:社会功能、社会心理功能和分裂性功能(反功能);频率高但强度小的冲突能增强系统内各单位的创造性,缓解群体间的敌对情绪,扩大社会联合,从而提高社会的整合水平,增强群体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社会安全阀机制有利于发泄积累的敌对情绪,为防止社会冲突发生在一个断裂带上以及对社会结构的威胁,应当在社会结构中加以制度化。
31、达伦多夫(Ralf Dahrendorf,1929年---)
代表作:《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1957年),《走出乌托邦》(1958年),
思想背景:齐美尔、马克思、韦伯的的冲突理论,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的政治学思想,帕累托的的冲突论思想和精英循环论,帕克、凡勃伦的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变迁是普遍存在的基本现象,冲突现象可以疏导和控制或被压制,但无法彻底消除;社会每一个要素都可能促进社会变迁;每一个社会都以一部分成员压制其他成员为基础。社会结构分析的基本单位是是社会地位,多数社会形式中都存在两种不同地位:统治地位(拥有权威)和服从地位(丧失权威),这两种地位的结合就是权威结构;一切具有权威结构的社会成员的结合形式即强制性协调组合,现代社会阶级冲突的根源是权威的分享和排斥之间的矛盾。强制性协调组合中对立准团体的成员,除非受到被称为组织条件的经验变项的干预,都将把自己组织为有外显利益的团体,从而形成团体冲突;利益团体在涉及现状问题时经常处于相互冲突中,其形式由称为冲突条件的经验变数决定;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通过改变统治地位的占有者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变迁的种类、速度和深度取决于称为“结构变迁条件”的干预变数。结构变迁的突发性取决于团体冲突的激烈程度,结构变迁的激进性取决于团体冲突的紧张程度。
32、布劳(Peter M. Blau,1918-2002年)
代表作:《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1964年),《不平等与异质性》(1977年),《相互关联的社会属性》(1984年)
思想背景:弗雷泽、马林诺夫斯基、列维-斯特劳斯的交换思想;政治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德国理论传统和自由主义的思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和社会关联属性的观点,涂尔干的社会事实思想和研究方法。
主要学术思想:交换关系指行动者与那些他们期待给能自己的行动以适当回报的他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交换是一种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自愿性活动,影响它的最基本的社会规范是互惠规范和公平规范。相互吸引是刺激人们进行交换的前提条件,社会交换是通过竞争得以实现的,竞争的结果是推动群体内部结构的分化,资源和交换地位的分化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权力的分化,形成群体的权力结构,在其中群体成员的交换地位表现为权力地位(其根源在于交换各方所拥有的资源不平衡)。资源地位较低的一方以服从资源地位较高的一方作为条件进行交换,共同定义的权力情景形成合法权威,减少了竞争和摩擦,促进了群体整合;但当群体内部报酬(或期待的)结构发生变化时,由此导致一些成员的被剥夺意识,权威蜕变为强制性权力,导致群体对立和冲突,只有进行内部调整或推翻现有的权力结构。微观层次的个人交换通过共享价值观和制度化上升为社会宏观交换,从而解释了社会结构层次上的现象。一切科学的理论在形式上必须是演绎的,在内容上必须具有证伪性;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必须明确界定其解释物和被解释物;构造理论必须通晓有关的经验知识,提出一个崭新的理论观点,必须进行概念的精确化,形成一个由命题组成的演绎体系,并把这个理论同实证研究结果相对照;社会结构分析的参数有三类:异质性、不平等性、交互性。
33、布鲁默(Herbert Blumer,1900年---)
代表作:《电影和品行》(1933年),《劳资关系中的社会理论》(1947年),《作为符号互动的社会》(1962年),《工业化与传统秩序》(1964年),《符号互动论:观点和方法》(1969年)
思想背景:苏格兰伦理学家尤其是亚当.斯密、休谟、弗格森的思想;詹姆斯关于习惯和自我的研究;鲍德温的自我发展三阶段理论;杜威的社会互动思想;库利的“镜中我”思想,托马斯情景分析的思想,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人类社会是由具有“自我”的个人组成的,人类创造并使用符号来表示周围的世界;互动是个人、他人和群体之间意义理解和角色扮演的持续过程;符号互动创造、维持和改变着社会结构,而不是相反。社会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客体是人的经验的产物(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物质客体、社会客体和抽象客体),通过符号互动客体才被创造和赋予意义,主体所体验的客观世界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所想象的世界;人类对于某一客体所采取的行动主要是根据他们对客体所赋予的意义;人们赋予事物的意义产生于人们的互动之中;在共同行动(“共同行动”指两个以上的人共同采取的行动)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通过各自的解释、定义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持续的过程;事物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解释过程中随时加以修正的,行动者总是根据特定的“处境”来选择、审查、修正事物的意义。就人类社会而言,经验世界就是人们日常经历的和所做的一切,社会学方法应当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直接、密切的考察(有探索和检查两种方式),必须着重于研究人们作出情景定义和选择行动路线的过程;理论应能解释互动过程,并指出一般行动和互动发生的条件;只有持续的参与观察-检验方法才适合于互动分析;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要求尽力把经验世界作为注意的中心,从经验和被研究者的立场来了解社会现象。
34、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年)
代表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1959年),《公共场合中的行为》(1960年),《相遇》(1961年),《策略性互动》(1969年)
思想背景:亚当.斯密、休谟、弗格森、詹姆斯关于人的思想;鲍德温、杜威的社会思想;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托马斯、米德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根据人际互动的场合可以将互动分为两种:“社会机构”内经常和持续性的互动、没有界限和临时性的互动。社会机构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按一定的常规程序(即剧本)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言语、姿态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称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运用一些手段(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装点门面。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人们进行表演的地方)和后台(为前台表演做准备不让观众看到的地方)之分;根据表演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误导的表演”和“神秘的表演”。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演与互动就是一场游戏,是某个“定义”取得胜利或成功地被人们接受的过程,成功的印象管理需要整个剧组进行合作。相遇式互动的最突出特点是人们之间持续性的相互注意,虽然区别于社会机构里的表演,但印象管理的原则在此仍旧是适用的;“角色距离”是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它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35、舒茨(Alfred Schutz,1899-1959年)
代表作:《社会世界的现象学》(1932年),《社会世界的结构》(1973/1989年)
思想背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观价值论和先验范畴论,特别是米塞斯和维塞尔的思想;韦伯的理解社会学;胡塞尔的现象学特别是其构成分析(主体间性);美国的实用主义主要是詹姆斯的思想;考夫曼和古尔维奇的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自然科学模式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做法是不合适的;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实证主义所说的“社会事实”,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社会学应置身于生活世界中,对互为主体性的人们的微观互动过程进行研究,认识社会的结构、变化和性质;要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对传统社会学进行彻底理论反思基础上建立起与研究人的行为相适应方法。任何实践世界都不同于生活世界,它以无目的性的生活世界为前提,又参与构成了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结构性就体现在不同视角的人能够相互理解,行动的意义通过与特定社会场景的制度化联系,使每个人的社会行动成为可理解的。“库存知识”是普通人建立生活世界社会现实的基础,人总是将不断变化的情景标准化变成例行的情况,然后使用类型化的库存知识来处理。日常生活中存在三个关联系统:主题关联、动机关联和解释关联;知识社会学的关键应该是探索“现实”的社会建构过程。
36、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1917年---)
代表作:《常人方法学研究》(1967年),《关于实践行为的标准结构》(1970年)
思想背景: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特别是关于秩序的观点;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比如胡塞尔、舒茨、梅洛-庞蒂、萨特、海德格尔等人的思想;维特根斯坦和日常语言哲学如奥斯汀和塞尔的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特别是戈夫曼的理论。
主要学术思想: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行动包含四种要素:权宜性、场景组织、索引性、反身性和可说明性;行动、说明和场景构成复杂的实践整体,行动处于局部场景中,而场景又是行动者行动构成的产物;说明是使行动成为可理解的条件,同时本身也属于构成行动者、组织并维持行动的条件;说明与场景也存在这样的辨证关系。社会现实是人们相互交往的活动,是相互交往的参与者对现实的社会构造;社会事实不是社会学分析的结果,而是交往的积极创造过程自身,此过程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社会学家在揭示这一过程的本质特征时,应注意把握“索引式表达”,还要利用“破坏性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所谓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隐含的行动准则”。实践推理不论是常人的还是社会学家的在思维方式上是没有区别的,所以要通过彻底的反思检验社会学家的理论建构。社会学研究应根据社会现象及其局部场景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研究方法,使方法与研究对象统一起来,要以尽可能接近社会现象本身为原则。
37、贝尔(Daniel Bell,1919年---)
代表作:《意识形态的终结》(1960年),《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1973年),《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1976年)
思想背景:孔德、斯宾塞的实证主义思想,滕尼斯的公社与社会理论,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帕森斯的“模式变量”思想,韦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研究,英格尔斯、列维、艾森斯塔德、本迪克斯等的现代化思想和依附理论。
主要学术思想:从分析不同社会结构的中轴原理和中轴结构(分析社会发展变化时设法说明整个社会所环绕的动能原理和组织结构,趋中性而非因果关系)入手,可以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它们是以生产和使用的各种知识为中轴原理的概念顺序。前工业社会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部门主要是第一产业,职业主要是农民、矿工和非技术工人,使用技术上主要是利用原料的技术,在社会意图上主要是与自然界竞争,方法论上主要是利用常识和经验;工业社会主要分布在西欧、苏联和日本,经济部门以第二产业为主,主要职业是半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使用技术上主要是能源技术,社会意图上主要是与加工过的自然界竞争,方法论上主要是利用经验和实验;后工业社会主要在美国,经济部门以第三、四、五产业为主,职业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使用技术上主要是信息技术,社会意图上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方法论上主要是利用诸如决策论、系统论等抽象理论。社会中轴原理:前工业社会以传统主义为轴心,考虑土地和资源的局限性;工业社会以经济增长为轴心,考虑国家和私人对投资决策的控制;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的集中和具体化为轴心。未来的后工业社会将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性经济,专业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处于核心地位,成为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主要源泉,将控制技术发展并对其进行鉴定,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38、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年)
代表作:《词与事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1966),《知识考古学》(1969年),《监视与惩罚:监狱的诞生》(1975年),《性史第一卷:知识的意愿》(1976年),《性史第二卷:快感的运用》(1984年),《性史第三卷:自身的关怀》(1984年)
思想背景:康德与批判哲学传统特别是对知识条件的批判性考察和“当前”历史处境的思考;尼采关于历史批判、权力性质、宗教道德、生命过程等问题的思想;形式主义传统尤其是结构主义和德里达的思想;法国的认识论传统特别是库瓦雷、巴什拉、康吉翰等人的思想;超现实主义者如巴塔耶、布朗肖和法国新文学。
主要学术思想:真理体制是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一个社会存在一些基本条件来保证区分那些现象可以看作知识的对象,那些知识可以看作真理,将这些知识构成真理的过程需要完成那些实践过程。知识的考古学是从话语实践的层次出发把握构成真理体制的各种知识条件,在方法上要尽可能回避各种人类学的普遍项而要考察这些普遍项的历史构成过程。话语事件的考察一方面要注意述说具有的经验特征,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话语之间关系的探讨(话语形态分析)。权力是多形态的而非同质的,是作为关系出现的策略而不是所有物;权力首先是生产性的实践,而不仅是压制性的外在控制;现代社会中权力的运作和知识的积累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真理体制是权力运作的一个前提条件和重要产物,同时也为权力运作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权力在不同局部之间流动,具有多变的形态,遍布真个社会机体,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纪律权力在实现微观控制的过程中运用一些特有的策略:封闭、分割、功能场所的规则;控制生命的权力存在两个基本形式:控制身体(人体的解剖政治);控制身体的权力技术(人口的生命政治);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治理术、主权和纪律之间的三角关系,人的生命是它的对象。批判理论中的批判应当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批判者只是指出危险而不代替行动者的决定,批判本身就是一种在知识分子的具体领域行进的反抗;批判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谱系学的考察破除各种制度、实践和知识的自明性和想当然性。应该将现代性看作一种态度而非一个历史时期,弄清对于我们伦理主体的构成而言哪些因素是必须的;要勇于改变自身以及处境(自我技术)。
39、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年)
代表作:《教育、社会和文化再生产》(1973年),《实践理论大纲》(1977年),《区隔》(1979年),《实践的逻辑》(1990年),《语言和符号权力》(1991年)
思想背景:法国社会学传统特别是涂尔干学派关于社会科学的理论;结构主义与关系论尤其是索绪尔、卡西尔、巴什拉、潘诺夫斯基的思想;马克思与韦伯的思想;哲学教育理论主要是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的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应采用新的认识论秩序:与常识决裂—科学对象的构建—事实检验,以关系论的思维方式代替实体论思维;要到结构与惯习的交织作用中来理解实践,反思性地考察科学的对象及从事科学的研究者自身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实践的重要特征是紧迫性、经济必须条件的约束、模糊性以及总体性;把握这些特征必须从对规则的关注转向对策略的重视。策略作为实践的基本原则是在主体的生活和家庭抚养环境中逐渐培养形成的,这就是惯习,它是一种生成性结构,塑造、组织着实践并生产着历史,而本身又是历史的产物,一种人们后天获得的各种生成性图式系统;场域是由附带一定权力(资本)的各种位置之间历史上形成的一系列客观关系的网络,是一种结构形塑机制和运作、争夺和投入的空间,是人为的社会建构,是经历漫长的自主化过程才逐渐形成的。实践理论要同时考虑外在性的内在化和内在性的外在化两个过程。社会世界是具有积累性的历史,资本体现了一种积累形成的劳动,同时体现了一种生成性;表现为三种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三者之间的兑换是分析社会世界再生产时不可忽视的问题。语言关系总是符号权力的关系,每一次语言表达都应视为一次权力行动;社会的支配秩序依靠的是一种“沉默的”暴力;现代社会最能体现符号暴力运作过程的就是各种教育行动,学术场域中存在着文化资本的等级制度;权力场域是受不同形式的权力结构性即不同资本形式之间的关系状态决定的一个力量场域,是一个权力关系的游戏空间。
40、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1929年---)
代表作:《公共领域的结构变化》(1962年),《知识和人类旨趣》(1968年),《沟通行动理论》(1981年),《事实与价值》(1992年),《包容他者》(1996年),《现代性的哲学话语》(1985年),《后形而上学思想》(1988年)
思想背景: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论,帕森斯的早期社会学理论,韦伯的西方理性化发展理论,涂尔干、米德、马克思、帕森斯有关个人行动和社会结构的分析,日常语言学派的理论,皮亚杰和柯尔柏格的结构发展心理学。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不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程序去检验或证实社会科学理论,社会科学中应当以“共识真理论”代替“相应真理论”。人类语言中潜藏着“达至了解”的目的,进而蕴涵着一个“理性沟通情景”,其中有三个有效性宣称规范着人的语言行为:真理宣称、正当宣称、真诚宣称;一个社会行为是否属于沟通行为主要取决于,行为者所用的方法是否存在内外的制约并协调资源的运用来满足各自的欲望。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并非一种必然的现象,还存在其他发展的可能性;科技理性的独断把人和外在世界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纯粹工具式的关系,批判理论应当以人的相互沟通为依据分析人类行为的架构。生活世界结构上的区分指文化、社会、人格三种结构不再笼统地受神秘色彩的世界观控制,而是各自沿着理性交往的角度独立起来,以及伴随而来的形式与内容的分离;生活世界理性化的发展一方面是个人理性认识能力和自主性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社会系统的日益复杂和扩张,这就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困境——系统控制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原本属于私人领域和公共空间的非市场非商品化活动被市场机制和科层化的权力侵蚀了,这又进一步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性化过程对个人讲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社会来讲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传统规范秩序的有效性与事实性因为理性化过程而分离了,随着它们有效性的消失其事实性也无法执行,只有沟通行为可以重新把它们融合起来,但通过沟通行为达至共识的可能性并不稳定,因为内部潜藏着异议危机,因此需要对沟通行为进行限制和制度化,还应当求助于法律;同时应当注意的是,法律协调和疏解社会整合危机必须结合它的认受性和事实性。人类所有理性领域的基础知识分为三种类型:经验—分析的科学研究包含的技术认知兴趣;历史—解释学研究包含的实践认识兴趣;具有批判倾向的科学研究包含的解放认知兴趣,这三种兴趣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因。
41、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1897-1990年)
代表作:《文明的进程》(1939/1969年),《社会学是什么》(1970年),《知识社会学的新关照》(1971年),《迈向社会过程的新理论》(1977年),《科学诸建制》(1982年),《论自然》(1986年),《投入与超脱》(1987年)
思想背景:康德哲学传统主要是时空、因果、道德准则等核心理论;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李凯尔特的历史主义思想;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理论,韦伯及其后继者关于文化和文明的相关思想,雅斯贝尔斯的社会理论。
主要学术思想:集体经验经过关键词语逐渐固化、积淀,成为下代人的集体记忆和一种实在;“文明化”是指个体不断趋向以自己和他人的社会生活为取向,趋向稳定和均衡的自我调空以使每一个参与者乃至整个人群可增进生活愉悦和质量,也使每一个甘心自我调节的人更能获得愉悦和幸福。原本社会需要的行为成为自发的行为,原本形塑而成的自我控制成为自由意志的行为,这种文明化的过程使人们日益用理性化的方式思考解释问题;攻击性情感与行为的逐渐驯化是整个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在日趋富于竞争的社会里,上层鼓励下层模仿自身行为方式,同时又不断提高自身行为的精致程度,在整个社会构成一个循环递进的过程,这就是(某塑型在社会单元间传递的)标准化或塑型化过程。理性化的过程是某一个社会领域中不同的功能群体彼此之间的张力或同一单位不同个人之间竞争的结果,不仅是所谓“渗下效应”,也是导致多极控制和愈益平等的“功能民主化”。文明的进程中最基本普遍的结构过程是劳动分工的日益增长,社会网络的复杂性上升,人际依赖链条加长,对个人压力加强,从而需要更多的控制和预见;结果国家对暴力更有效的垄断形成更均衡的社会控制机制,个人人格中形成更均衡的自我控制机制。文明化进程中对暴力手段的控制逐渐体现出理性化和长期预见化的趋势。一个群体能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到另一个群体上加以维持,完全是群体之间特定权力关系的结果。人类知识的科学化是与理性化、先见化、心理化、自我控制的增强等长期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科学需要长期的超脱的视角和实践途径。社会学研究应采用过程性的视角,其基本任务就是最终使处于各种群体之中的人更好的理解自身和他人。
42、科尔曼(James S.Coleman,1927-1995年)
代表作:《数理社会学入门》(1964年),《教育机会的平等》(1966年),《社会学理论的基础》(1990年),《当代社会学理论》(合著,1993年)
思想背景: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是统计调查与结构功能理论结合的取向;经济学的数学模型理论、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社会学中的交换理论;政治和社会哲学对规范和法规的分析;新发展的博弈理论。
主要学术思想:以个人行动为基础阐述系统行动的理论应该有三部分组成:宏观到微观的转变,微观水平的个人行动和人际互动,微观到宏观的转变;社会行动可以分为两类:交换行动,法人行动和规范性行动;行动者都有一定的利益偏好,并都试图控制能满足自己利益的资源;社会最优状态是在一定系统中最佳的社会均衡状态。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包括直接的交换关系和人际关系,与系统有关的权威和信任关系以及二者之间形成的复杂关系;复杂的权威结构由三种角色构成:支配者(委托人)、代理人、被支配者,三种角色的复杂关系和微观互动形成社会的权威系统和系统行动;信任结构有三种角色构成:委托人、中间人、受托人,中间人又分为顾问、保证人、承办人三类。社会规范是在微观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宏观建构,伴随着各种赏罚措施又影响着人们的行动,是与利益考虑结合在一起的;它的产生是由于行动的结果对他人有影响,是通过社会共识而形成,可以分为共同性规范、分离性规范、惯例性规范三种。社会资本是一种表现为相互关心、相互依赖关系的无形资本和公共物品,难以通过市场交换提供。任何行动系统都包括四个概念:个人利益、控制分布、资源价值和行动者的实力、事件的结果;理想社会系统的关键是通过共识达到交换的均衡以降低交易费用。法人是通过自然人将权利转让给一个共同的机构而形成,并为这些自然人获取共同利益;法律上可以代替自然人,其三种生存方式是:互惠生存、独立生活、总体生存;大规模法人系统中产生了囚徒困境和公共物品困境等问题,解决法人组织方式弊端的出路在于重建责任系统。
43、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1930年---)
代表作:《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16世纪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的起源》(1974),《历史资本主义》(1999年),《知识的不确定性》(2006年,中文版)
思想背景: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新左派思潮;现代化理论尤其是依附理论;历史主义理论和全球化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应当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单一的整体来考量;社会科学唯一合法和有意义的分析单位是内部具有单一、完整、广泛、自足的社会分工的历史体系。在今天的现代世界体系中存在着知识结构的危机:各种学科都被一种信念笼罩着:仿佛知识是确定的;其实知识真正并永远是不确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从封建主义的“蹂躏”中兴起有三个条件是必须的:剥削和殖民化导致的地理扩展,对世界经济各地区(比如中心、边缘)的劳动控制不同方法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国家的强国的发展。现代世界体系分为三个维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体、多民族国家体系和多元文化体;世界经济体是现代世界体系的经济功能体,是政治体、文化体存在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世界体系一旦建立,将围绕两个二分法运行:一是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二是经济专业化的空间等级,即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不等价交换”和“资本积累”是这个体系运行的动力。历史资本主义不是一种进步而是退步,产业工人只占世界人口的一小部分,而世界劳动力的绝大部分,即生活在农村或在农村与城市贫民区之间流动的劳动力,他们的状况比他们的祖先更糟。政治民主重要的不在于是否多党制,而在于工人是否有自己的力量;只有自己的力量才能反映出自己的意见,单纯的认为通过两党制的党派斗争使选民的意见得到体现是不现实和幼稚的,因为选民的意向不只取决于哪个党派更优秀,而是有更复杂的因素干扰民众的选择。
44、艾森施塔特(Shmuel Noah Eisenstadt,1923年---)
代表作:《帝国的政治体制》(1963),《现代化:社会的分析和分层》(1966),《政治社会学》(1970),《传统·变迁·现代性》(1970),《革命与社会转变:文明的比较研究》(1978)
思想背景: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理论等社会学理论流派主要是各种冲突学说,特别是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要学术思想:一定背景条件下,社会必然产生冲突与失序,社会通过发展出更为特殊的结构回应这些冲突,由此产生社会分化,社会系统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一些子系统,社会系统的不同功能部分同时也是有着不同利益和目标的社会群体,它们在履行社会功能的同时也追求着自身的利益,为控制更多的权力和资源而争斗;社会结构不仅是功能关系结构,也是利益关系结构,社会的结构功能分化过程也是社会的阶级和阶层分化过程,社会的结构必然带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社会冲突与失序内在根植于人类的先天本性中,人类基因符码的开放性要求必须通过符号形式和技术性组织来强制加以结构化,这就产生了一种对变迁和失序的开放性,进而产生有关人类目标与活动的自由性与可变性等方面的焦虑,破坏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感。精英活动是制度化的一个相对自主方面,精英的活动与眼光以及精英之间的冲突对结构分化的形式与方向有直接的影响。
45、贝克(Ullrich Beck,1944年---)
代表作:《风险社会》(1986年),《反毒物》(1991),《生态启蒙》(1992),《风险时代的生态政治》(1994)
思想背景:关于现代化的社会理论,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结构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关于人的学说,知识社会学和后现代理论。
主要学术思想:风险社会是一个反身性的现代化社会,它朝向一种“新的现代性”,但并非现代性的终结而是开始,只是它突破了古典工业社会的设计;工业社会的“反身性现代化”可以从两个角度给予说明:一是财富和风险生产所体现出来的反身性现代化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混杂;二是工业社会中蕴含的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工业社会中的风险特征是伴随现代化过程而出现的;风险概念是“作为一种处理由现代化自身诱发而引起的危害和不安全的系统方式”。在工业社会中的个体化倾向导致个人生活、性别身份、婚姻家庭在个体化浪潮中被重新定义,同时变化了的社会又给个体带来新的危机和风险,不仅没有使社会不平等消失,反而使之更加强化了;社会风险的个体化对不平等进行了重新定义。多元性、个体主义和怀疑主义已被载入社会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凝聚力和一种新的世界主义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自由的和有创造力的不确定性取代了差异的有等级的确定性;旨在形成“共担风险性”全球道德的政治试验将形成有力的世界主义运动。不管是强调环境还是个体化之中的生活模式、科学和政治,现代化都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46、柯林斯(Randall Collins,1941年---)
代表作:《冲突社会学》(1975),《社会学三大传统》(1985),《互动仪式链》(1986),《理论社会学》(1988),《四个社会学传统》(1994年)
思想背景: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符号互动论思想尤其是戈夫曼和布鲁默的观点;涂尔干关于社会实体的观点,韦伯的社会学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冲突的论述;现象学社会学和民俗方法学理论,马克思、塞克斯、谢格罗夫等的观点。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学应该研究从微观到宏观的一切社会现象以及相互转变,微观是基础,宏观过程是由微观过程构成的;微观过程中的互动仪式是人们活动的基本结构,也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点。社会学的概念应建立具体微观层次上,它所解释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微观情景性的;这种还原方法可以在任何分析层次上提出经验性更强的理论,增加宏观理论的说服力,且微观分析都有一定的宏观关联性。每个人都根据自己和对手可能得到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主观地位和占有稀缺资源的数量,财富、权力、声望及其他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必然引起冲突;人们生活在自我建构的主观世界中,一些人有力量去影响和控制别人的主观经历,同时也会遇到反抗,从而发生人际间的冲突;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群体之间由于资源控制的不平等也会导致冲突。组织和分层是日常生活中互动的基础,仪式(人们各种行为姿势相对定型化的结果)是互动的主要形式并产生相应的结果;人们以“文化资本”或他们所具有的资源在彼此相遇中展开互动,互动中带有某种动机或“情感能量”(这与其占有的文化资本与权力、地位等有关),个体对互动场景(人数、不同意见、礼节等)给予关注。人们不同水平的际遇形成不同的互动仪式,它们经由时间延伸以复杂形式结合起来,形成“互动仪式链”(其延续依赖于彼此间情感能量和报酬的加强);整个社会可以看作一个长的互动仪式链,宏观和长期的社会结构就是通过这种“互动仪式链”建立起来的。
47、亚历山大(Alexonder Jeffrey,1947年---)
代表作:《社会学的理论逻辑》(1983年),《新功能主义》(1985年),《微观-宏观之环》(1987年),《行动及其环境:迈向新的综合》(1988年),《结构和意义》(1989年) ,《文化和社会》(1990)
思想背景: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现象学,戏剧论,本土方法学等社会学理论流派,特别是米德、戈夫曼、舒茨、加芬克尔的思想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要学术思想:科学思维运行在经验环境和形而上学环境之间的“科学连续体”上;科学的发展既受经验环境的制约,亦受形而上学环境的制约;理论逻辑和经验逻辑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应该通过二者的双向运动推进对社会的认识。既要坚持环境对行动的强制性效果,又要强调行动的偶然性和创造性和行动对环境的变革作用;人格、文化、社会系统作为环境的行动因素进入行动过程,为行动者提供目标、手段、规则等,是行动展开的前提又是行动的产物,行动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和构造;行动者作为社会的主体随时都对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解释和谋划,制定行动策略做出行动选择。社会分化的结果是多样的,功能性的分化和相对自主的亚系统以及精英的出现会促使现代社会冲突数量增加,同时缩小冲突的范围。社会科学中的每一种理论都包含一个意识形态的部分,它自动地来源于该理论视角的预设、模式和经验命题。社会学研究者应当采取一种“多维度”的理论视角,融合不同理论传统和理论流派,重新解决社会学的前提预设问题,即关于秩序和行动问题,以达到新的综合。
48、卢曼(Niklas Luhmann,1927年-1998年)。
代表作:《信任与权力》(1979年),《社会分化》(1982年),《社会系统》(1984年),《自我参照文集》(1990年),《福利国家的政治理论》(1990年), 《风险社会学》(1991年),《现代性思考》(1992年)
思想背景:笛卡儿、康德、胡塞尔的哲学思想,英国文化人类学功能主义学派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的思想,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和帕森斯的系统等。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系统是各种社会行为的制度化模式,它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和发展的能力,其形成的基本机制是借助符号规则进行的沟通,自我指涉(系统按自身的规律对环境中的复杂性和偶发事件加以记录和加工处理的性质)是它的重要特征;社会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从三个方面(时间维度、物质维度、符号维度)去降低由环境导致的复杂性,以维持系统与环境关系的有序运作。社会系统可以分为互动系统、组织系统、社会整体系统三种,它们之间既有分化又有整合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化和复杂化,社会系统之间不断分化,主要表现为:功能领域的分化、进化规则的分化和对不同沟通媒介依赖性的分化。社会进化是互动系统、组织系统、社会整体系统之间和各自内部的不断分化,还包括整体社会系统不断分化出各类功能领域(伴随着不同沟通媒介应用的增加);进化过程伴随着个人、角色、节目和价值之间的明显分化,包含三种不同的形式:部门化、分层和功能分化;进化性分化提高了系统的复杂性和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社会系统的进化机制形成社会系统结构的变异,选择促进系统适应性的变异以及稳定这些适应性的结构;进化的状态表现为三个方面:变异、选择和稳定化。法律和知识一样,都是社会赖以存在的条件;法律是社会的一种基本结构,最基本的功能在于为社会成员提供行为预期。
49、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年---)
代表作:《社会学方法新规》(1976年),《社会的构成》(1984年),《民族、国家与暴力》(1985年),《现代性的后果》(1990年),《现代性与自我认同》(1991年),《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1998年)
思想背景:现代哲学的语言学理论特别是维特根斯坦和温奇等人的著作;受现象学影响的社会学与常人方法学,主要是舒茨和加芬克尔的思想;戈夫曼的日常接触分析;自我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和埃里克森、莱恩的思想;解释学和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批判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当代时间地理学和城市区位地理学;福柯的控制思想和海德格尔的时空系统分析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社会学的宗旨不能限于建立“法则”,它是解释性的,作用在于促进自我批判和自我解放;同时又区别于广义的社会理论,它只关注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既是对社会变及其结果的理解与解释,又是变迁的后果和原因。结构化理论关注作为总体类属特征的人类能力和根本处境,这些因素以不同方式产生和塑造了社会事件和过程的进程与后果;社会分析可以分为制度分析和策略行动分析,需要把传统的二元论改造成二重性,即结构作为自身反复不断组织起来的行为中介,又是这种行为的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动,而是不断的卷入行动的生产和再生产。行动包含了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理性化和动机激发的过程,该三个过程复合在一起构成人的有意图行动(反思性的行动“流”)。社会互动包括三个要素:意义、规范和权力;日常互动的进行(意义的交流)、权力关系的构成都体现出资源和规则的利用。社会系统是由通过时空再生产出来的行动者或集合体之间的各种关系构成;结构指循环反复地卷入社会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要素,包括各种规则和资源;系统是被规则和资源“结构”起来的模式化社会关系形式,具有机构但本身不是结构;结构化是社会关系凭借结构二重性跨越时空而不断形成结构的过程。现代性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时空分离及其不断的重新组合产生社会生活的时空“分区”;与时空分离相关的社会系统逐渐分离的过程;知识对个人与群体的行动产生持续影响导致社会关系不断反思性的调整。象征符号与专家系统两种脱离机制从本质上带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抽象系统的信任是时空延伸的前提,是现代制度比传统制度给日常生活提供更大范围保障的条件。现代性的高度发展面临四种主要的威胁:极权主义力量的增长、核冲突和大规模常规战争、生态环境的破坏或灾难、经济增长力量的崩溃。批判性理论应保持社会学的想象力。
50、乔治·瑞泽尔(George Ritzer,1940年---)
代表作:《社会学:一门多元范式的科学》(1975年),《古典社会学理论》(1992年),《社会的麦当劳化》(1993),《表达美国:全球信用卡社会之评论》(1995),《后现代社会理论》(1997年),《彻底变革消费方式》(1999),《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2003年),《虚无的全球化》(2004)
思想背景:孔德以降的西方社会学理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综合化理论;现代和后现代社会思潮;文化社会学和全球化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以麦当劳为典型范例的理性化浪潮不仅在美国境内得到迅猛发展,且已波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人们越来越注重效率、可预知性、可计算性、用非人类的技术代替人类技术、以及对不确定性的控制。尽管先进的理性化已为人们带来了不尽的便利,但它同时也产生了一连串的负面效应;“理性的非理性”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在未来几年内将会更加严重;但不能将此现象简单视为一种向不理性化社会形式的回归,因为这样的回归不仅不可能且是不受欢迎的;人类需要的不是一个欠理性化的社会,而是对理性化过程的更好控制,特别是对其非理性后果的修正。后现代社会理论是一个高度复杂、充满了晦涩难懂的专门术语以及矛盾的实体,仍旧处于极少数学者视野的狭小圈子里,社会的发展还没有真正达到后现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