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herinspace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查看: 366|回复: 1
收起左侧

[课文解析] 从范仲淹《岳阳楼记》,引出文学创作中动态描写在写景...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3 名

发帖:NO. 33 名

在线:NO. 7 名

李海红 发表于 2020-3-4 16: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从范仲淹《岳阳楼记》,引出文学创作中动态描写在写景中的运用原创 诗词桃花源 2020-02-27 23:35:55
凡是读过《岳阳楼记》的人,无不为范仲淹的千古名篇折服,尽管文章带有一定的说教意味,却并不妨碍人们对它的喜爱。为何?文章出色的景色描写是关键因素。中间三段,随便拎出一个,佳句迭出。比如这一段: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作者多层次、多方位地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清澄浩荡的洞庭湖,其中的“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尤其令人过目不忘。为何?作者通过高超的笔法充分调动了景色描写的动态技巧,动词如“跃”,比喻如“静影沉璧”,画面更是一句一变,幻化一般,应接不暇,这些使得春日的洞庭湖如此栩栩如生、活力闪耀。
可见对景物进行动态描写,于艺术感染之重要。那么,什么是景物动态描写呢?
所谓动态描写,顾名思义,就是不论描写对象是静是动,都要展示出它们活力的一面。
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大自然一切风物,在文人笔下,无不可以呈现动态之美,如何抓住或营造动态瞬间,勾出风物的灵气,自古以来,笔底扫处,可谓各尽其妙。
一、景物动态描写的常用技巧1.联想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云: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说的就是想象力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而古今大家,无不擅长此道。
不说远的,毛泽东主席诗词就极富想象。《沁园春·雪》写北国雪山高原: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不仅以“舞”、“驰”赋以动感,而且喻之“蛇”、“象”,除此之外,诗人更以“欲与天公试比高”扬其精神,三句之中,形、色、态、魂俱张,不愧大手笔。



我们再看茅盾先生在小说《动摇》中一段关于春色的描写:
新生的绿草,笑迷迷地软瘫在地上,像是正和低着头的蒲公英的小黄花在绵绵情话;杨柳的柔条很苦闷似的聊为摇摆,它显然是因为看见身边的桃树还只有小嫩芽,觉得太寂寞了。
同样充满联想,但不同于毛泽东主席的比喻,他主要是从拟人手法展开的。新草不仅会笑,还会讲情话,柳条不仅会摆,还会觉得苦闷和寂寞。作家在拟人化的描写中,赋予了它们人情和思想,这在白话文提倡不长的1930年,无疑还是十当新颖动人的表述。花与草、柳,仿佛活了。
举了两个近代例子,不妨再看看古代。以北宋文豪苏轼为例,他众所周知的名篇《赤壁赋》云: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一段江上放舟,写出了宇宙感。诗人漂立如苇,思通天地,万虑皆忘。如隐如仙,又如风如雾。比之以上两个,苏轼的动态描写,置入了人,不单单是自然景物了。
2.夸张
浪漫主义气质的诗人或作家的拿手好戏。用好了,不仅能加强表达效果,引起强烈共鸣,有时还伴随着哲理和幽默(例如周星驰喜剧片)。不仅广泛用于文艺作品,日常生活中同样常见。



下面是金庸在《书剑恩仇录》当中一段关于钱塘江大潮的描写:
只见远处一条白线,在月光下缓缓移来。蓦然间寒意迫人,白线越移越近,声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岭,天际而来,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声音越响,真似百万大军冲烽,于金鼓齐鸣中一往直前。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海潮势若万马奔腾,奋蹄疾驰,霎时之间已将白振全身淹没波涛之下。
“一条白线”“声若雷震”,“真似百万大军冲烽”,“光摇喷雪”,“浪卷轰雷,海潮势若万马奔”,作者通过连绵的视、听夸张手法,写出了钱塘江大潮江流滚滚的气势和雄伟壮观。
但夸张也是讲适度的,并非无底限夸大,清人叶燮《原诗》认为,夸张是“决不能有其事,实为情至之语”。就像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乍一看超出经验之外,但正如鲁迅所说:“是夸张,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漫谈“漫画”》)可见夸张一旦失态,便沦为庸俗,反而不美。
3. 动词运用
这是动态描写最直接也最直观的方式。一两个字词,可能就有传神之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月色流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泄”字,化静为动,十分形象可感。
有时候,一个动词,还绷紧着情节的走势,如《水浒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章,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不仅写出了大雪之势,更暗示了情势的危急,故事的高潮,气氛渲染上完全融合。



但对动词写景运用又多又绝的,还属中国古典诗词。古诗词一向讲究炼字,动词常常是一首诗词的诗眼。如王安石经典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都因一字盘活。
王维《过香积寺》颈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咽”字特别妙处,不仅在于状流水击石之声,还在于传达一种呜咽的凄清之情,与后一句的“冷”字相表里。
有时候,诗人还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刻画动物形象。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幼儿园就会背。但仔细一想,诗人“曲项歌”、“浮绿水”、“拨清波”的用词多精巧啊,鹅之形态、歌声、划水的动感,一样不落。



而一个个动词,连同一个个画面,又可以组成一个更大整体的描写动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上阕的秋景描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染”、“争”、“击”、“翔”、“竞”,每一个动词所在句子都是一幅图画,这些动词与图画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江天秋色。这些动词不仅直接赋予了秋天生命力,还将秋天的动态之美以水、陆、空的形式立体化呈现。
4.画面切换
连续静态景物的画面切换,有时也能营造动态的描写效果。我们看李清照这首词下阕: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行香子·草际鸣蛩》)
词最后三句“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只说了三种天气状态,但连读下来,却像镜头不断切换,连续之中,也有了动态的变化营造。



当然,以上种种景物动态描写的方式,也不一定是孤立的,很多时候是互相渗透的。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四两句显然是对景物的动态描写,但同时包含了联想与夸张。现代诗人臧克家的《难民》里,有句“日头堕到鸟巢里,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又集合了拟人、想象与动词运用。
而前文举例的金庸对钱塘江大潮的描写,除了有夸张,也包涵了联想、比喻。进行动态描写时,作者往往多种技巧并行。
二、景物动态描写的常用法门: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本是道家语言,后来广泛引入文学批评术语,成为艺术创作的常用技艺。力求使描写对象更加生动活泼,使叙述情境更加和谐统一。
钱钟书 《围城》开篇的描写,就是化静为动的典范,十分精彩: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夜在人们印象中当然是静止的事物,但作者以比喻、拟人的方式出人意料地对其联想发挥,让人眼前一亮。这个开篇,也成了经典开篇。
有时候,动静结合还体现在对同一事物静态、动态的分别呈现。南朝作者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对富春江一段山水的描写,便是如此: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前两句总写,是为静,后两句结合作者自己乘舟而下的切身感受,极言江水之动势:鱼游浪奔,迅捷如飞。动静之间,富春江变幻多姿的风色跃入眼前。文章开头引用范仲淹《岳阳楼记》的一段,同样如此。只是描写上更为多面繁复。
举了两段文字,我们再看一首词,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与前二例不同,词人通过对村庄的多侧面描写,将动静结合的手法演绎其中。



围绕着村庄,词人写了村庄在花、墉、桥、舍下的静态之美,同样也写了村庄在莺、燕、蝶
下的动态之美,二者统一于五彩缤纷的村庄春色之中,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厚,扑面的田园风能不令人陶醉?
以上几种是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的主要技巧,显然不止于此。但也足够用了。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动态描写手法的展示,技艺运用的举例分析,相信大家对动态描写在写景中的应用,有了基本认识。如果是搞文艺创作,显然还需要大量在实践当中的锻炼。任何一种表达方法,懂与会总是两回事。
而且,所有景物描写方法,总归要融入自己的情感才好,正如王夫之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和无垠。”(《夕堂永日绪论》)这是不可不注意的,否则容易堕入为描写而描写的空洞境地,引起反效果。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如林黛玉之讥陆游“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后一句确有硬写之嫌。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8 11:26 , Processed in 0.252066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