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摩雅傣》通过一对母女在新旧社会的不同遭遇,讲述了解放后傣族第一代女医生的成长历程。
“摩雅”是傣语“医生”的意思,影片的主人公依莱汗便是以曾经担任西双版纳州医院副院长的傣家名医刀素珍为原型的。1958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头人制度,出身贫苦的刀素珍经过培训之后被分在区卫生所工作,成为傣族的第一位女医生。前往当地采风的王公浦和赵季康夫妇听说了这个故事,以此创作出了剧本《傣族的女儿》,后改名为《摩雅傣》,发表在1959年第六期的《人民文学》杂志上。
海燕厂导演徐韬曾执导过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草原上的人们》,对此类题材情有独钟,他当即联系两位作者,希望将《摩雅傣》搬上银幕。由于当时公浦和季康夫妇正忙于他们编剧的另一部作品《五朵金花》的拍摄,所以剧本的修改直到1959年的11月中旬才完成。
从一开始,徐韬就做出了请秦怡一个人扮演母女两个角色的决定,而秦怡本人却对饰演女儿一角有些犹豫。38岁的她身材已经发福,之前她一直在回避年轻的角色,而自从演了《铁道游击队》里的芳林嫂后,她很乐于人们送她的“天下第一嫂”的称号,更何况在这部影片里演她的恋人岩温的是比她小5岁的康泰,所以她一再要求导演另找一个年轻一点的演员。
可是徐韬非但没有同意,到了云南景洪外景地之后,他又给秦怡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当地的傣族女孩穿的都是没有袖筒的筒裙,两条胳膊都露在外边。为了拉开母女两个角色的差距,徐韬让服装师专门为秦怡制作了这样一条裙子。起初,秦怡坚决不肯穿,理由是傣族姑娘长得都很纤细,而自己的臂膀粗圆,露出来会破坏人物形象。
秦怡、谢芳《青春之歌》
秦怡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之前演《青春之歌》里的林红时,她就曾向导演崔嵬提出,自己长得白白胖胖,拍出来会有损于一个狱中革命者的形象,最后是摄影师和化妆师一起想办法才帮她渡过了这个心理关。而这一次,徐韬则开导她,应该把思想从条条框框里解放出来,别让外形掩盖了对角色内心的塑造,更别因为外形放弃尝试。
最后,秦怡勉强同意,但在她的要求下,服装师为她特制了一件紧身坎肩,代替了原先的短上衣,这样不至于太突出胳膊。
《摩雅傣》是秦怡拍得最辛苦的一部戏,为了熟悉生活,她冒着风险去了解片中的“琵琶鬼”,实际就是麻风病人;在西双版纳拍外景,双腿被蚊子咬得伤痕累累,又因为吃止痒药过敏,身上长满了水泡,双手肿胀得甚至不能弯曲。
然而,正是这样一部吃尽苦头拍出的电影却在上映时引来争议,一位上海文艺界领导在试映会上说:“《摩雅傣》是很好的片子,秦怡是位好演员,戏也演得很好,但是她的膀子拍得太粗了,这哪像劳动人民?”秦怡在一旁听了头都抬不起来,这部片子里集中了魏鹤龄、夏天、邓楠、宏霞、狄梵和智世明等一批老演员,他们也付出了很多,但最终的问题却出在自己身上,她觉得连累了大家,心中充满了歉意。
由于存在负面评价,《摩雅傣》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参加第12届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同为海燕厂拍摄的《聂耳》在本届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传纪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