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3“国际军事比赛-2016”在俄罗斯阿拉比诺训练中心靶场正式落下了帷幕,在这场19个国家参与的军事大赛中,我国代表团取得了1项第一名、18项第二名和2项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成为了赛场上的一颗明星,然而对于安哥拉代表团来说这场比赛就没有那么多的欢喜了,甚至是一场人为的灾难。而这场灾难导致了安哥拉代表队放弃参加后续项目,直接选择退赛。
▲此次大赛中的中国代表队(图片来源网络)
2016年7月27日,为了在此后举行的“炮兵射击大师”项目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各国开始赛前的训练工作,然而就在这时位于安哥拉代表团的迫击炮炮位突然发生了爆炸,整个炮班几乎全军覆灭,最终这场炸膛事故当场带走了5名安哥拉士兵的生命,此外1名士兵因伤势过重随后在医院去世,同时还有多人受伤入院。受到此次爆炸事故的影响,安哥拉代表队随后就宣布退出大赛。事故发生后大赛主办方之一的哈萨克斯坦立即成立了调查委员会来彻查此次事件,最后得出了结论:在训练过程中安哥拉炮手违反了标准实弹射击程序,出现了重复装填的情况,最终导致了两枚16公斤重的120毫米迫击炮炮弹在膛内发生爆炸,才造成了如此惨重的伤亡。
▲二战期间德国的炮口装置,这种装置常用于德军炮兵的训练,作战时能够保持火力的齐射性,而且第一发普遍用于炮弹的稳炮和试射,通过一根绳子拉动挡板后,事先卡好的炮弹就会滑下去,不过该装置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防重装装置
说到这里我们来了解一下迫击炮的重复装填事故,其实在迫击炮诞生以来,重复装填都让各国头疼不已,因为大多数的中小口径迫击炮采用的都是迫发,也就是炮弹从炮口滑入,依靠重力撞击炮尾的击针完成发射。而有时候炮弹因为维护不利的原因往往会出现受潮哑火等情况。在氛围高度紧张激烈的战场上,多门迫击炮不间断的射击,疲劳的射手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很难判断炮弹是否成功发射,进而继续装填炮弹引发炸膛事故。为了避免此类事故,二战期间苏联首先开始为迫击炮安装防重装装置来减少伤亡。但是在一些冲突频发的欠发达地区,各方很难为迫击炮安装防重装装置,所以发射时另一名炮手就会用手扶住炮架,通过后座振动来判断炮弹是否成功发射以此来提醒射手,但是这种土方法十分的不可靠。
▲迫击炮炮口的机械式防重装装置,如果上一发炮弹没有发射出去,该装置将阻止下一发的装填
常见的迫击炮防重装装置主要是机械式的,利用火药燃气的压力或者是炮弹的运动轨迹来触发装置,实现对下一发装填的允许或者是阻止。此外还有电磁式和光电式的,这两种装置通过电磁感应或者是光电感应原理,用指示灯或者是蜂鸣器来提醒射手炮弹的发射情况,这种装置虽然比机械式更加的可靠,而且对火炮本身没有较大的改进,但是结构比较复杂,而且成本也大,很难在一些国家做到大规模普及。我们再回到这次事故上,比赛用炮都是主办方哈萨克斯坦提供的2B12式120毫米迫击炮。有趣的是上次大赛我军开着先进的05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去踢馆,所以这次大赛为了公平公正换成了主办方统一提供武器。
▲大赛中统一使用的俄制2B12式120毫米迫击炮,该火炮采用轻型车辆牵引或者是装载运输,最大射速15发每分钟,杀伤爆破榴弹重16公斤,注意红框内4个凹槽的机械式防重装装置
俄制2B12式120毫米迫击炮安装有机械式防重装装置,但是安哥拉代表队还是发生了事故,我们来分析下原因:首先防重装装置发生故障的概率极低,而且赛前主办方肯定会进行严格的检查,所以就是人为失误了,上文提到的违反了标准实弹射击程序应该指的就是安哥拉射手为了提高射击频率而关闭了防重装装置,再加上周围还有很多国家的代表队在训练,射手一时间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发生了重复装填的事故,造成了这一惨剧。
▲迫击炮重复装填造成的事故其实有很多很多,美军在阿富汗也发生过类似事故,而且还炸死了附近的一名摄影师,而在二战期间苏联红军一个月内能发生近100多次类似事故
为了追求射速而关闭了防重装装置,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安哥拉士兵的训练水平。但是逝者已逝,反过来想为了追求荣誉而堵上自己的生命,心酸的同时也不免多了一分敬意。
大家好,以后我会不定期为大家回顾军事史上那些影响较为深远的事故,如果你还知道哪些军事事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喜欢的话就点赞关注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