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王》系列之后,彼得·杰克逊就蹿升为好莱坞顶级的一线导演。
彼得·杰克逊
彼得在成名之前拍的电影大多都是低成本的喜剧片与恐怖片,但那是因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当自己的地位提升时,挑选项目自然自由得多,而对于他来说,他这次要拍的就是童年时给了自己极大影响的电影。
《金刚》
金刚,再起!在彼得9岁的时候,他观看了一部1933年的老电影《金刚》,当他看到那只巨大无比的怪兽从帝国大厦坠落下来后,内心感到很大的震撼。
1933版《金刚》
彼得进入电影行业后,依靠低成本的喜剧片与恐怖片使得自己开始小有名气,当时的环球影业打算让他翻拍1954年的《黑湖妖谭》,但彼得拒绝了。
之后恰逢金刚的版权进入了公共领域,而环球影业知道彼得对这只大猩猩的执念,于是让他启动《金刚》项目。
但不久后彼得之前洽谈的《魔戒》已经拿到改编权而使得《金刚》暂时停滞,尽管当时《金刚》已经预备了6个月,但项目还是被终止。
准备了6个月的《金刚》,终止了
在《指环王》之后,环球影业与彼得重启了《金刚》项目,鉴于当时的彼得已经晋升成好莱坞一线导演,因此在筹募到的预算比90年代时的要高出不少。
不过有意思的是,最初彼得初定的预算是1.5亿美元,但后来提升为1.75亿美元,当时的投资商们怕他后面还会提升预算,于是跟他约定如果后面还要追加预算的话需要他提交罚款。
《金刚》最终成本
当然,《金刚》的拍摄最后一共花了2.07亿美元,彼得也逃不了交罚款的命运。
该实景就实景,该搭建就搭建最初,彼得打算跟《指环王》一样,在新西兰实景拍摄《金刚》故事发生地---骷髅岛。
但很快,他发现这步走不通。
原因很简单,在故事设定中骷髅岛是一个拥有很多巨型的史前怪物,且环境极其险恶的岛屿。
环境险恶
你说像拍《指环王》时候那样,要去新西兰找风景优美的地区还好说,但要找一些环境险恶的穷山恶水?
因此,彼得做出了一个很明智的决定,一些体现骷髅岛环境险恶的戏份取消实景拍摄,然后参考印度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等地方的丛林,制作出雨林的微缩模型以及等体布景等。
等体布景
为什么说彼得这个选择很明智?因为从后期电影里骷髅岛的实际情况看来,现实世界里的确很难找到如此险恶的丛林环境,有些地方环境是够险恶了,但又不够安全。
有时候,电影是否要实景拍摄,也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而不是说为了真实就一定要满世界找符合剧本设定的环境,随机应变也是导演能力的体现。
设定中的骷髅岛
电影另一个主要场景是1933年的纽约,而经过了70多年的发展,30年代的纽约建筑早就没剩多少了,为此制作组参考了大量资料,包括当时的图片、文献等,最后搭建了一个有数个街区之大的实体布景。
30年代的纽约街区布景
同时,剧组大量收购当年的古董老爷车,然而最后却发现数量还是太少,因此成片里纽约街上的大部分车辆还是通过后期CG制作出来的。
老爷车们~
另一方面,电影中骷髅岛上的各种生物,彼得当时参阅了大量古生物的文献,务求制作出一种原始生态的气息,因此在影片中出现的大量怪物都是有载可寻的。
《金刚》设定集有关于生物的记载
当然,彼得也不是单纯的复刻,比如电影的霸王龙,官方名称是Vastatosaurus rex,译为“超暴龙”或“毁灭君王龙”,设定上是远古时代霸王龙的进化物种,因此外形上跟霸王龙有些许区别。
电影中的毁灭君王龙
至于金刚形象的制作,彼得参阅了现存所有猩猩种类的资料,并研究它们的习性、生活习惯以及智力表现等,最后决定以山地大猩猩作为金刚的原型。
山地大猩猩
彼得对金刚形象的要求是“表情可以类人化,但习性必须野兽化”,这可苦了为金刚做面部、动作捕捉表演的演员安迪·瑟金斯,他在时刻保持动作的野性之余,还得在表情上下功夫,以求能达到“宛如人类一般的野兽表情”这个效果。
面部、动作捕捉演员
不过,尽管彼得以及他的制作组为这部电影花了相当大的心思,但《金刚》上映后仅仅在全球斩获了5.6亿美元的票房,事实上并没有达到预期。
而在著名网站烂番茄中,影评人对这部电影给予了综合84%的高评价,但观众评分的爆米花桶却只有50%,一般是认为是电影时长的缘故, 即使是院线版也有187分钟,对一部怪兽片来说,的确是太长了点。
叫好不叫座
跟票房表现相比,《金刚》在电影人领域的评价则是尚算不错,不但在metacritic这个评分极其严格的影评网上也获得了81的高分,2008年《帝国杂志》评选的世界500最伟大电影中也位列第450名,不过大多数影评家还是比较看重这部电影在视觉效果方面的表现。
视觉是没的说
事实上,以新世纪观众的目光来看,彼得·杰克逊的《金刚》依然是所有金刚电影中最出色的一个版本。
辉煌难以再现《霍比特人》系列虽然在时间线上是《指环王》的前传,但在现实世界里由于拍摄在《指环王》的10年后,因此大多数人都将其视为中土世界的延续。
《霍比特人》系列
事实上,《霍比特人》这个项目早在《指环王》系列结束后就被摆上了台面,但当时由于版权纠纷,因此使项目一再推迟,最后直到2010年才开始重新推进。
在拍摄之初,原定的规划中《霍比特人》是会被改编成两部电影拍出的,但在2012年的时候彼得将规划改成三部,显然是想重塑《指环王》的辉煌。
本来两部结束,但彼得宣布要拍三部
有童鞋问了,拍成三部不好吗?当初《指环王》不也是拍成三部吗?
事实上,这还真的是一步错棋,原因很简单,《霍比特人》并不具备拍成三部曲的条件。
《指环王》能拍成三部电影,是因为原著本来就分为三部,而且每部的分量相当足,一部小说,一部电影,刚刚好。
魔戒原著是三部小说
而《霍比特人》原著小说就只有一部,且篇幅远比《魔戒》要短,而风格上也偏向于欢快冒险类型,从改编的角度来看,拍成两部可以说是极限了,三部?而且还都是往史诗风格去拍?
霍比特人只有一部
当然,成品出来后的《霍比特人》系列虽然不算很差,但其弊端也明显,拖剧情的地方相当多,虽然在商业上依然成功,但显然无法跟《指环王》系列相比。
从成绩上看,三部《霍比特人》只有第一部依靠重塑中土辉煌的噱头在票房上突破了10亿美元,之后二三部都呈现下降的趋势。
票房不断下降
而口碑方面则相当一般,且整个三部曲竟然完全跟奥斯卡无缘,与当初《指环王》系列一共17个小金人比简直是天渊之别。
评分甚至不及格
因此,也有不少人认为彼得在《指环王》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水平下降得相当快,《金刚》叫好不叫座,《霍比特人》对比《指环王》质量更是下跌明显,最重要的是在对电影规划方面,彼得似乎都已经不如世纪初的时候。
自2014年《霍比特人》系列完结以来,彼得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再执导电影了。
这段时间他要么就是做电影幕后的制片、监制,要么就是在搞纪录片。
彼得现在搞纪录片去了
但是,大多数观众还是希望当年的那个彼得大帝能重出江湖的。
毕竟,缔造出《指环王》系列的导演,观众们也会相信他能在银幕上再现辉煌。
减肥都成功了,相信一定能再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