栟茶镇
名镇概况
栟茶地处如东县境西北部,也就是古扶海州的西北角,最早成陆于春秋,初建于唐。据史书记载,从唐初官府在栟茶设煎盐场亭,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和江海大地上的许多古镇一样,栟茶镇的形成最初与煮盐有关,唐代以后,宋、元、明、清历代均在栟茶设有盐场,民国二年(1913)设栟茶市公所,民国十八年(1929)八月,栟茶建镇。
因为盐业的繁荣,因为古运盐河的滋润,栟茶也曾经是一座商贸旺镇。史料记载,唐代初年栟茶盐业已兴,随着盐业和渔业的发展,商品交易渐频繁,明清时代,小镇的工商业进一步繁荣兴旺,至民国年间,小镇的商贸业繁极一时。
近年来,栟茶发展势头迅猛,是长三角北翼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小城镇。
人文掌故
栟茶曾有座一柱楼,是当地举人徐述夔的私人读书楼。据史书记载,楼当中立有一块柱子,各梁分架在这个柱子上,层楼悬空,整座楼就像一把伞,故名“一柱楼”。
徐述夔,字赓雅,生于康熙四十二年(1663)乾隆三年(1738)戊午科江南乡试举人。徐述夔自幼聪明好学,17岁时就参加童试,连闯县试、府试、院试三关,成为一名秀才,后来又考中举人。按照当时的规定,中举的答卷必须送往京城由朝廷文臣过目,徐述夔答卷上有“礼者,君所自尽也”之句,“自尽”二字被认为“不敬”,有讥讽朝廷之意,徐述夔因此遭到了停考进土的惩罚,从此心灰意冷,呆在一柱楼里,靠著书吟诗度日,写下了《一柱楼诗》、《小题诗》、《和陶诗》、《五色石传奇》、《八洞天》等10多种诗文和小说。徐述夔大概没有想到,他写的这些诗文,在其身后将成为乾隆年间规模最大的文字狱——一柱楼诗案的祸根(详见《名人篇》)。1947年,一柱楼毁于战火,现已荡然无存。
一柱楼
如今说到栟茶镇,人们首先会想到栟茶中学,这所学校以出色的育人成绩书写着平民教育的传奇,在全国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媒体纷纷对“栟中现象”进行报道,教育专家也将“栟中现象”作为研究课题。教育,已经成为栟茶最闪亮的一张名片。
事实上,“栟中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栟茶人历来崇尚读书,早在明代,栟茶就开设有栟茶场社学,也就是后来的“南沙书院”。清末民初年,地方人士兴办学堂开启民智,先后办起栟茶小学(初名栟茶启秀两等小学堂)、浒澪小学等,1928年创办私立栟茶初中,也就是现在的栟茶中学。
从南沙书院到栟茶中学,传承的是重视教育的传统,栟茶这片土地上,也因此走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据统计,在科举制度存在的1400多年里,栟茶先后出现过状元1名(清康熙六年状元缪彤),榜眼1人,进士19人(其中文进士14人、武进士5人),中举者共22人(其中文科举人11名、武科举人11名)。
栟茶中学
当代,栟茶同样是人才辈出,从这里走出去的有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此外还有3位将军和数十位知名学者、艺术家,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美国新泽西洲威廉帕特森大学终身教授、著名版画家丛志远。
建筑景观
栟茶的石板街据称是南通市范围内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石板街,呈东、西、北三条丁字形的石板街道。从西圈门向东到东坝头称为东街,长约530米;西圈门向西到虹桥东首非北巷称为西街,长约540米;垂直于东西向的中市街,从缪家祠堂大门向北,经小桥口到城隍庙的老街,称为北街,长约520米。
铺设街道的花岗岩石料由粗料加工成石板和石条,采用中间横铺短石板,两侧竖铺长石条的方法。短石板每块长1米、宽0.33米、厚0.15米,长石条每块长1.2米、宽0.33米、厚0.15米。据传,横铺石板供官人乘轿行走,竖铺石条为佣人提灯照明所有。丁字形三条石街宽3米、总长1600余米,耗用12000多块石条,可供两顶官轿相向而行。
石板街
当年,栟茶石板街商贾云集,楼堂四耸,车马喧嚣,市井繁荣。老街两侧曾引以为自豪的“三步两口井”“三步两搭桥”等“栟茶十景”,由于战争的创伤和“文革”的破坏已不复存在,许多很有特色的老宅也荡然无存。如今,西石桥段条石早被掘除,运河以北的北街石板路面已被砖块路面取代。唯东、西、北街石道尚存,虽然它与宽广、平坦的水泥或柏油公路相比,显得古老和落后,然而不失为千年古镇拼茶的一个重要印记和特有的风景线。
丰利镇
名镇概况
丰利镇属如东县,1929年设镇,位于县境西北部,濒临黄海,紧连洋口港,古丰公路穿境。丰利镇地处沿海,海岸线长8千米,滩涂面积8万亩,处于洋口渔港和洋口大港的中部,属渔业乡镇。丰利是南通地区少数出现过多处私家园林的古镇。这些园林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是汪家的私家园林——文园。
汪氏文园为前清36座名园之一,乾隆拓建避暑山庄时,曾采此园为样本。清代著名学者钱咏在《履园丛话》中对文园也有记载。清道光三年(1823),钱咏游罢狼山准备去扬州,特意绕道访问文园,并作诗赠予园主:“问讯如皋县,来游丰利场。两园分鹤径,一水跨虹梁。地僻楼台近,春深草木香。桃花潭上坐,留我醉壶觞。曲阁飞红雨,闲门漾碧流。使君无量福,乐此复何求?阔别成清梦,相思竟白头。挂帆吾欲去,海上月如钩。”
人文掌故
丰利旧属如皋,称“东皋”或“皋东”。和南通地区的许多古镇一样,丰利也是一座因盐业而兴起的小镇,丰利场曾经是沿海重要的盐场之一。盐业的繁荣,带动了其他行业的繁荣。皋东的制盐业始于汉,兴于唐,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皋东大量产出的原盐通过运盐河输送到内地,而内地的物资和先进的儒家文化也源源不断地流入皋东。这一过程中,徽商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丰利的汪氏家族,便是其中的代表。可以这样说,没有发达的盐业和渔业,就没有丰利商业的繁荣,当然也不会有丰利文园。
文园初为丰利人张祚(康照二十六年进士)的一座别业,后售于汪氏。据乾隆十七年(1752)文武双科状元、南京秦大士所著《汪璞庄小传》及嘉庆《如皋县志》记载,汪氏为“唐越国公后”,原籍安徽歙县,士栋曾祖蠡甫始迁居丰利。汪家历代务商,从事盐船、渔船制造及海产品捕捞、加工、批发,因笃守诚信,经营有方,积累丰厚,富甲一方。
文园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说起文园的得名,还有一段故事。据嘉庆《如皋县志》和《丰利镇志》,雍正十三年,汪澹庵大病,生命垂危,昏睡中他梦见文昌帝对他说:“汝以行善,可延年益寿,病当痊愈。”原来雍正二年秋,当地发生过一次大海啸,海滨死难无数。汪澹庵指挥海船,亲自营救数百人,后又收死尸三千余,棺木而葬。海啸过后发生大荒,他又捐谷千余担赈济灾民。文昌帝的意思是说他好人会有好报。汪澹庵病愈后,造园林一座,并在园内建文昌殿,文园因此而得名。
文园
文园最初只是一座小型园林,后来汪澹庵为营造一所适于子孙读书的地方,于园内辟课子读书堂,此后经过多年精心建造,文园初具规模。文园占地50余亩,依古运盐河南岸而建。这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园林,有着江南园林的风格,但又有别于姑苏园林的小巧柔和,它朴实而雅健,庄严又大气,以其独特的布景设计而成为江淮名园。
汪澹庵之后,其子汪之珩又斥巨资广聘名工巧匠对文园进行了扩建。园内布局如画,楼阁亭台,回廊曲径,湖石假山,无不精心安排。漫步园内,溪水环绕,林木葱郁,课子读书堂、念竹廊、紫云白雪馆、一枝庵、浴月楼、读梅书屋、碧梧深处、桃花潭、凤楼山馆、韵石山房、停云馆、归帆亭等多处佳景,仿佛一幅幅图画小品,让人有“三五步,走遍江南”之感。
文园到了汪为霖手上,开始步入极盛时期。汪为霖四岁丧父,由生母刘氏、养母黄氏教抚成人。他勤学早慧,风流倜傥,文武兼备。汪为霖40岁不到便告养回家居于文园,不惜重金请园林设计大师戈裕良对文园重新设计,增添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绝的“小山泉阁”等景点。后来,汪为霖又在文园之北建园林一座,供养母黄氏居住。该园林与文园一溪之隔,南北相望,有一桥可通。虽说此园面积不大,但园内环境幽静怡人,布局曲折有致,经学大师洪亮吉将其命名为“绿净园”并题写园名。至此,经过汪家三代人的悉心经营,文园名动天下,成为当时私家园林的经典之作。汪为霖在《重葺文园》一诗中曾这样写道:“换却花篱补石阑,改园更比改诗难。果能字字吟来稳,小有亭台亦耐看。”改园更比改诗难,足见文园精巧到什么程度。
汪为霖死后,其养子汪承镛对两园没再进行扩建,加之汪承镛后来长年在外地做官,两园无人管理,开始出现衰落迹象。到了清同治、光绪年间,两园仅存残垣断壁,已经基本荒废。好在汪承镛曾于道光十年(1830)请来白蒲丹青高手季标绘成《文园十景图》和《绿净园四景图》并刻印保存下来,让后人能够从图画上感受当年美轮美奂的文园。
除了文园,丰利当年还有四处私家园林。这些风格各异的园林,曾经装点着美丽的丰利小镇,也让这里成为人文荟萃之地。有人说,假如当年丰利镇的格局能够完好地保存至今,应该比周庄略胜一筹,并且有着更多的人文气息。
马塘镇
名镇概况
马塘镇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三国两晋时期即已成陆,距今已有千年历史。20世纪中叶,如泰河、九圩港、马丰河三条人工运河把古老的马塘镇区划为三角形。极目远跳,四面环水的小镇宛如茫茫大海中的一片绿洲,从此,马塘便以“岛镇”的雅号远近闻名。居民方言为淮语通泰片泰如小片。
马塘镇,由桐本、潮桥、凌民3乡与马塘镇区合并而成,沿河(桐本)乡环围在马塘镇区东部、南部、北部;潮桥乡紧畔马塘镇区西侧;凌民(尊三)乡隔着桐本乡和潮桥乡与马塘镇区相望。1995年、2000年、2001年,三乡先后与马塘镇合并。
历史上,马塘是如东的工业重镇,曾因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如东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领头羊。自化工企业退镇进区后,党委政府为重塑马塘工业形象,将精密机械制造、高端纺织与印染、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作为重点方向,着力打造三大产业集中区。招引知名企业、优质项目来镇投资建设,通过集聚要素保障、搭建产业平台、提供优质服务等方式,不断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人文掌故
马塘这一名称的由来,现已无从查考。民间传说已知有二。一说唐代薛仁贵征东路经此地,其马蹄掘地成塘,故曰“马塘”;一说最早这里有一马姓居住,为蓄淡水饮用,挖有一塘,初称马家塘,后简称为“马塘”。这些都无证可考。但马塘与马有关,却是事实。古籍《太平寰宇记》曾载:“海陵多麋(即麋鹿,俗称‘四不象’)千万为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马塘位于海陵东,成陆之初为潮间带,麋鹿成群(马塘西30公里丁堰于1969年曾出土麋鹿骨、角,现存水绘园),古人误麋为马,或指鹿为马,也未可知。至明代,马塘曾有“群田”和“马政”之记载。“群田”系未垦之草甸,明初设有“督马政”,将群田划归民众养马。群田在潮桥东部曾有遗迹,直到土改后才不存。而马塘一带古民居内亦有“横子梁”,传说为古代拴马之用。
据考,马塘作为盐场的正式建制,始于宋代。《宋会要食货》卷二十六载:“绍兴十八年(1148)十月二十五日,诏泰州如皋县马塘创建盐场,以泰州马塘催盐场为名。”又载:“绍兴二十八年(1158),马塘场一十二灶。”说明宋时马塘产盐业已有较大发展。古时划上、中、下盐场,主要“以路途便利者为上场,窎远者为下场”,或以产盐质和量而定。马塘曾一度划在上场之列。据《惟扬志·盐法》所叙:淮南各场产盐,方法是以煎为主;淮北各场以晒为主。马塘场属淮南场之一,煎不受天时所限,产量自然多,质量也好,色白味鲜,古人美其名曰“玉砂”。
宋代泰州隶淮南东路,遣来丹阳进士钟颖为马塘场催煎官。这是马塘有史可证的第一位场官,而且以进士身份来任场官的,其它沿海盐场均未有先例。钟颖上任后,“以纾亭民,浚河以便商贩”,“由是人情贴服而盐利大兴”。为此,专门建造了盐仓,来往商贾增多,市井繁荣。由于钟颖政绩显著,后来调任真州(今仪征)六合令,升为县官。
明初,盐场官称为“大使”。洪武二十五年(1392)马塘场大使宋瑞在此建成大使署(大使办事的处所),至清雍正末年(1735),已先后有31任大使在马塘场任职。
马塘中学
马塘历经沧桑,遗留下来的古迹所剩寥寥。南街曾有盐厂(场)旧名,这里住有大批贫民,多为草舍,但后来被日寇纵火烧光,相传金卤亭即曾建其上。宋代所设盐仓,以后又经扩展,位置在今马塘东南,有东仓、西仓之分,并场时仓基已达九亩三分之广。又如,马塘中学附近的中学堂巷过去叫衙门巷,历史上场官的大使署即在巷内,至乾隆元年并场后才废弃,但后人仍习惯地称这条巷为“衙门巷”。这些史实表明,马塘确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镇。